[1] |
贺涵, 常禹, 刘志华, 熊在平, 布仁仓. 不同火控制政策下森林可燃物处理对大兴安岭林火情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305-313. |
[2] |
索奥丽, 杜建华, 高钰, 王忆文, 陈锋, 刘晓东. 林火对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区域碳排放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325-332. |
[3] |
胡同欣, 丁海磊, 孙龙. 火干扰对森林土壤氮素循环与转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372-382. |
[4] |
李炳怡, 刘冠宏, 顾泽, 刘晓东, 舒立福. 火干扰对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6): 1355-1364. |
[5] |
胡梦婷, 罗旭, 赵鑫田, 李璐. 模拟西伯利亚红松种植对大兴安岭中北部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5): 1253-1263. |
[6] |
董春媛, 乔荣荣, 王傲洁, 常学礼. 大兴安岭森林区植被物候的纬度地带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2): 2306-2316. |
[7] |
张文文, 王劲, 王秋华, 张曦妍, 龙腾腾, 曹恒茂. 栎类林对火的适应和响应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0): 2043-2049. |
[8] |
索海英, 铁军, 侯沁文, 梁景璇, 白海艳. 老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蛾类多样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 1802-1810. |
[9] |
苏佳佳, 刘志华, 焦珂伟, 于跃, 李凯莉, 吕秋爽, 房磊, 王文娟. 气候变化对中国林火干扰空间格局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2): 3810-3821. |
[10] |
胡海清,罗斯生,罗碧珍,魏书精,王振师.
林火干扰对广东省桉树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067-1074. |
[11] |
郭泓伯,徐雪莹,卜兆君,冯璐,吕熙瑶,王建毅,陈永达,夏尤普·玉苏甫,鹿凡.
火烧高温对泥炭藓孢子萌发力影响的模拟实验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369-2376. |
[12] |
刘焕军1,盛磊1,于胜男1,赵慧颖2,高永刚2,秦乐乐1,王翔1,张新乐1*.
基于气候分区与遥感技术的大兴安岭湿地信息提取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2068-2076. |
[13] |
孙龙,武广源,胡同欣.
大兴安岭火后不同恢复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094-3101. |
[14] |
王冰1,边玉明1,张秋良1*,代海燕2.
近4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235-3242. |
[15] |
谢字希1,胡海清1,杨曦光2,孙龙1*.
基于实测光谱的大兴安岭地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含水率估测模型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321-3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