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昕, 李媛, 杨道德, 皮扬焱. 寒露林蛙繁殖期生境特征及影响其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9): 1740-1745. |
[2] |
闫妍, 覃金华, 房磊, 胡宝清, 伊坤朋, 陈龙池. 湖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br#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8): 1535-1544. |
[3] |
唐志伟, 周文涛, 王勃然, 钟康裕, 熊瑞,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垄厢栽培对水稻根系特性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2): 3961-3969. |
[4] |
王盈丽, 徐新良, 庄大春, 董贤斌, 杨雪青, 邹妤阳, 樊简, 刘雅菲. 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0): 3268-3277. |
[5] |
王文萱, 李明孝.
基于DPSIR的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724-2736. |
[6] |
吕广动, 黄璜, 王忍, 梁玉刚, 张印, 马微微, 陈璐, 周晶, 高静. 紫云英还田耦合稻鱼共生对双季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57-4067. |
[7] |
谢勇, 徐永福, 游健荣, 李家湘, 熊磊, 李畅. 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外来植物种类组成、区系与入侵危害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13-3622. |
[8] |
方雪东, 秦明广, 展茗, 刘志辉, 韩玉玲, 唐岚岚. 双季稻系统周年内早稻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86-3693. |
[9] |
郑华斌,陈其敏,陈元伟,李波,张炎胜,唐启源.
节水减氮对再生稻和双季稻周年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23-2029. |
[10] |
彭术,张文钊,侯海军,王华,陈安磊,魏文学.
氮肥减量深施对双季稻产量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153-160. |
[11] |
刘曦乔1,4,梁萌杰5,陈龙池1,3,汪思龙1,3*,郑文辉1,4,余鑫1,4,李仁山1,4,张广杰1,4,王福生2,杨海军2.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385-2393. |
[12] |
潘高1,2,张合平1*,潘登1,2.
湖南省2000—2014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5): 1382-1389. |
[13] |
吴立1,霍治国1,2*,杨建莹1,肖晶晶3,张蕾4,于彩霞5,张桂香1.
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等级预测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4): 925-933. |
[14] |
梁萌杰1,3,陈龙池1,2,汪思龙1.
湖南省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格局及固碳潜力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4): 896-902. |
[15] |
唐杉1,王允青1**,赵决建2,张智3,吴立蒙3,曹卫东4.
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1): 3086-3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