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小鹏, 卜元坤, 陈佳卉, 王永平, 周建云, 李卫忠. 桥山林区辽东栎次生林生态位及多样性特征与林分分布格局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415-423. |
[2] |
胡宇科, 赵仲辉, 项文化. 基于涡度相关法的会同杉木林蒸散特征及与彭曼联合法对比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9): 2266-2275. |
[3] |
张雪儿, 乔雪涛, 张春雨, 赵秀海.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生物量时间稳定性驱动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4): 812-819. |
[4] |
拓行行, 李玉华, 俞瀚林, 李美慧, 晏昕辉, 杨梦茹, 王子临, 温仲明, 李伟. 宁南山区华北落叶松林下草本层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449-2458. |
[5] |
徐瑞晶, 刘广路, 胡璇, 彭超. 热带低地雨林两种攀缘竹关键适生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6): 1072-1078. |
[6] |
袁锋, 陈灿, 夏心慧, 刘贺娜, 李茂瑾, 吴承祯. 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 1557-1566. |
[7] |
胡程达, 方文松, 王红振, 段居琦. 河南省冬小麦农田蒸散和作物系数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004-3010. |
[8] |
袁秀锦,肖文发,雷静品,王晓荣,胡文杰,崔鸿侠,庞宏东,潘磊.
马尾松林分结构对冠层水文效应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51-459. |
[9] |
胡瑞瑞,梁军,谢宪,黄咏槐,苑晓雯,王俊,张英军,张星耀.
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与赤松纯林林分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285-1291. |
[10] |
徐瑞晶,胡璇,漆良华,刘广路,彭超,舒琪.
海南岛低地雨林恢复对棕榈藤分布及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313-3319. |
[11] |
孙浩,刘丽娟,李小玉,张振宇.
干旱区绿洲防护林网格局对农田蒸散量的影响——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436-2444. |
[12] |
殷有,刘源跃,井艳丽,魏亚伟,安云全,阎品初,周永斌.
辽东山区三种典型林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100-2106. |
[13] |
朱媛君,杨晓晖,时忠杰,刘艳书,张晓.
林分因子对张北杨树人工林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0): 2869-2879. |
[14] |
王旋1,曹帮华2*,毛培利1,王树梅1,曹振玉1,姜仟坤1.
雪灾对鲁南地区侧柏林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6): 1509-1514. |
[15] |
汪精海1,齐广平1*,康燕霞1,2,朱璇浩1,马彦麟1,史晓巍1.
黑河流域潜在蒸散及其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172-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