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11, Vol. 30 ›› Issue (11): 2456-2464.
沙晨燕
SHA Chen-yan
摘要: 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Olentangy河河滨湿地,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水文模式和植被生长状况下2种植被类型(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淡水河滨恢复湿地甲烷(CH4)排放的时空规律,探讨了湿地土壤温度、水文条件、植被和土壤碳含量等因子对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湿地CH4排放通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自然植被的淡水湿地CH4排放量仍明显高于人工植被湿地的排放量,其年排放量分别为68和114 g CH4-C·m-2·a-1(P<0.05),这是由于自然植被湿地相对于人工植被湿地有着更高的累积生产力。在2个实验湿地中,淹没深水区比干湿交替区有更高的CH4排放量,CH4排放通量的中值(平均值)分别为4.7(59.9)和0.09(1.17)mg·m-2·h-1(P<0.01),波动的水文相对于静止水文条件可减少CH4排放量。并且,实验湿地CH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通过对湿地进行适当的植物配置和水文条件等设计和管理措施有效地减少CH4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