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3): 1038-1045.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3.050
李德1,刘百桥1*,孟伟庆1*,徐文斌1,李洪远2
LI De1, LIU Baiqiao1*, MENG Weiqing1*, XU Wenbin1, LI Hongyuan2
摘要: 为了解海岸带地区生态韧性的区域差异及其相关驱动因素,以环渤海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包括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的生态韧性评估框架,评估了2000、2010和2020年环渤海海岸带地区的生态韧性水平,并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关键驱动因素,最后探讨了生态韧性评价的空间尺度依赖性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环渤海海岸带地区生态韧性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00—2010年阶段整体下降率为2.2%;2010—2020年阶段整体下降率为10.8%,下降速率在加快,说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韧性的快速降低。(2)环渤海海岸带地区生态韧性在时空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锦州、葫芦岛、山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地区在近20年中生态韧性水平呈现逐步升高趋势,天津呈现快速、逐步下降趋势。(3)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关键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发展因素中的经济密度和人类活动强度指标对生态韧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环境保护措施中的林地、草地和湿地占比面积指标主要表现为正面影响,并且不同地区驱动因子表现强度不同。(4)不同的空间尺度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表明生态韧性评估存在明显的尺度依赖性。较大的空间尺度(13 km×13 km)导致生态韧性分布趋于平均化,但掩盖局部的细节,而小尺度(1 km×1 km)使评估结果更加细化,细节特点更清晰。如果评价目标是为了了解大尺度的整体性特征,选择10 km×10 km以上分辨率较好,如果为了了解评价目标的细节特征,建议选择7 km×7 km以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