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日平, 赵沛义, 刘小月, 张君, 李焕春, 黄洁, 景宇鹏, 段玉. 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栗钙土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3): 552-560. |
[2] |
熊丽, 邵彩虹, 张文学, Marios Drosos, 周小华, 刘圣孝, 刘增兵, 孙刚, 王少先. 再生稻种植对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3): 577-583. |
[3] |
吴智泉, 罗忠新, 罗久富, 隋欣, 吴赛男, 罗小林. 石漠化光伏场区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分异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1): 2597-2603. |
[4] |
张义宁, 王俊. 绿肥腐解过程及其对旱作农田土壤碳氮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1): 2613-2621. |
[5] |
席丽, 李思瑶, 夏晓莹, 陈玉雯, 王杰, 马小龙, 米尔扎提·柯尼加里木, 阿丽耶·麦麦提, 王卫霞. 海拔、林龄和郁闭度对天山云杉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477-2485. |
[6] |
梁玉刚, 胡文彬, 刘烨, 李咏谊, 方宝华. 中国垄作栽培模式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7): 1414-1422. |
[7] |
雷娇娇, 于存, 田力, 袁伟, 祝静, 姚英. 长枝木霉菌肥优化及其对闽楠幼苗生长、生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3): 473-478. |
[8] |
俞霞, 肖世豪, 李淑娟, 杨文亭, 黄国勤. 禾本科-豆科间作模式中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8): 2601-2609. |
[9] |
姚佳璇, 俄胜哲, 袁金华, 车宗贤, 王钰轩, 赵天鑫. 城市污泥农用对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2120-2132. |
[10] |
卢立华, 李华, 陈琳, 明安刚, 杨予静. 经营模式对马尾松近熟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654-663. |
[11] |
林雅超,高广磊,丁国栋,王学林,魏晓帅,王陇.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45-1454. |
[12] |
王凯,赵成姣,张日升,那恩航,刘建华,王东丽.
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41-748. |
[13] |
李春越, 薛英龙, 王益, 党廷辉, 宋怡.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氮素生理菌群和解磷菌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58-3667. |
[14] |
曹培,徐莹,朱杰,田玉聪,冯香诏,刘章勇.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短期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788-2798. |
[15] |
刘辉,范东芳,黄引娣,伍永钢,胡林娜.
农村混合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426-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