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11): 3852-3863.doi: 10.13292/j.1000-4890.202511.021
王恒恒1,王佳蓉2,侯嘉烨1,常文静1,王兆一1,何杰1*
WANG Hengheng1, WANG Jiarong2, HOU Jiaye1, CHANG Wenjing1, WANG Zhaoyi1, HE Jie1*
摘要: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明晰其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和驱动因素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00—2021年MODIS影像,使用沙度指数和盐渍化指数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SA-RSEI),结合Sen+Mann-Kendall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格局及变化趋势,并利用地理探测器量化遥感生态因子和自然社会因子对SA-RSEI时空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1年西北地区SA-RSEI呈现上升趋势,2000—2005年和2015—2019年涨幅较大,分别为15.95%和23.94%;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以差和较差为主,常年占区域总面积70%以上,优良区域集中于东部和南部区域,呈现“东好西差”的空间格局;2000—2021年间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明显改善和轻微改善区域分别为32.01%和38.65%,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退化区域的面积较小,明显退化区域主要集中于伊犁河谷两侧和关中平原地区;驱动因子中,沙度指数和降水对SA-RSEI有最强解释力,以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为代表的社会因子对SA-RSEI影响力逐年增强,不同因子的交互作用对SA-RSEI的解释力强于单因子探测结果。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