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11): 3606-3612.doi: 10.13292/j.1000-4890.202511.010
刘红江,郭智,张岳芳,孙国峰,张丽萍,周炜,盛婧*
LIU Hongjiang, GUO Zhi, ZHANG Yuefang, SUN Guofeng, ZHANG Liping, ZHOU Wei, SHENG Jing*
摘要: 通过不同鸭子放养密度对比试验,研究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及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稻鸭共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南粳46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对照(CK),以及每1 hm2放养0(D0)、75(D1)、150(D2)、225(D3)和300(D4)只鸭子等6个处理,分析了水稻产量、生物产量、氮素和磷素吸收利用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与常规对照相比较,稻鸭共作处理水稻产量降低显著,主要原因是其有效穗数显著减少;适当增加鸭子的放养密度使水稻产量呈增加的趋势,D3处理水稻产量最高。(2)稻鸭共作使水稻生物产量降低显著,适当增加鸭子放养密度能提高水稻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D3处理水稻产量较高是其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3)稻鸭共作显著降低水稻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随着鸭子放养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稻鸭共作能够显著提高水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籽粒生产效率。(4)稻鸭共作显著提高水稻植株含磷率,较高的鸭子放养密度能够显著提高水稻植株吸磷量;稻鸭共作显著降低水稻磷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5)稻鸭共作虽然会增加生产成本,但其通过增加产值,提高了经济效益,较高的养鸭密度能够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综上,稻鸭共作,每1 hm2放养225只鸭子的处理(D3)水稻产量、生物产量以及氮磷吸收量相对较高,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