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是黄河流域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黄河流域410个县为对象,集成2001—2020年地球大数据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基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模型评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脆弱,中度脆弱以上县域占总面积的57.02%,整体呈北部和下游脆弱性高而西部低的空间格局;(2)20年间,中部和下游县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加剧,高-高集聚明显,西部和中游东部县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减弱,低-低集聚明显;(3)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城市群发展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关联紧密,行政壁垒和碎片化管理所引起的冲突和竞争导致其治理成效仍然滞后,特别是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和山东-河南交界处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持续升高。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生态、经济、社会间的矛盾突出,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带来的用水需求激增和生态环境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脆弱性。山东-河南交界处河南省境内县域产业耗水耗能高,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不协调关系突出。跨区域、跨部门、多元主体协同是推进黄河流域大治理的重要抓手。
陶健, 林昱辰, 王冰鑫, 丛楠, 谢玉洁, 朱军涛.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25, 44(9): 3054-3064.
TAO Jian, LIN Yuchen, WANG Bingxin, CONG Nan, XIE Yujie, ZHU Juntao.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25, 44(9): 3054-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