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4, Vol. 43 ›› Issue (11): 3394-3402.doi: 10.13292/j.1000-4890.202411.033
江智诚1,2,崔东1,3*,杨延成1,3,闫江超1,2,刘江慧1,2,曹敬1,2,张敏如1,2,王巧莉1,2
JIANG Zhicheng1,2, CUI Dong1,3* YANG Yancheng1,3, YAN Jiangchao1,2, LIU Jianghui1,2, CAO Jing1,2, ZHANG Minru1,2, WANG Qiaoli1,2
摘要: 为了解不同林龄“树上干”杏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择伊犁河谷霍城县4年生、8年生、10年生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为研究对象,以荒地为对照,采用干漏斗分离法分离不同样地的土壤节肢动物,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随林龄呈上升趋势,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变化明显,优势类群、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分别出现在14年生、10年生和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和类群数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4年生和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呈现表聚性特征,密度和类群数均表现为向下减少的趋势;10年生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1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优势度指数最高;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冗余分析显示,排序轴1和排序轴2共同解释了类群组成变化的86.16%,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是影响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荒地转种树上干杏林及其在生长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尤其是优势类群发生较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树上干杏林种植管理和林果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