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4, Vol. 43 ›› Issue (10): 3076-3085.doi: 10.13292/j.1000-4890.202410.036
杨嘉麒1,欧阳林男1*,陈少雄1,张程2,郑嘉琪1,何沙娥1
YANG Jiaqi1, OUYANG Linnan1*, CHEN Shaoxiong1, ZHANG Cheng2, ZHENG Jiaqi1, HE Shae1
摘要: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平台,探究4种改良剂(有机菌肥、有机肥、无机肥和菌剂)联合赤桉修复对Cd、Pb矿渣基质理化性质、不同形态Cd和Pb比例、真菌群落结构和真菌功能类群的影响,分析调控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有机肥、有机菌肥联合赤桉修复均能显著提高矿渣基质pH值、阳离子交换量和残渣态Pb的比例,显著降低可还原态Pb的比例。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改良剂联合赤桉修复可显著改变基质真菌群落结构,增加伞菌纲的相对丰度,降低粪壳菌纲的相对丰度。功能类群分析表明,有机肥、有机菌肥联合赤桉修复增加土壤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减少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无机肥和菌剂联合赤桉则减少土壤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增加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和Mantel检验表明,阳离子交换量、pH值和不同形态Pb比例是影响基质真菌群落的关键因子。上述结果表明,添加有机肥和有机菌肥联合赤桉修复可提高Cd、Pb矿渣基质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降低Pb的生物毒性,改变真菌群落结构,增加土壤腐生真菌比例,减少植物病原菌,是生态安全的联合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