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婷, 辛丽雨, 马铁帅, 朱志红, 杜岩功. 系统发育多样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稳定性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2): 2368-2373. |
[2] |
何苏玲, 邹凤琼, 王金亮. 基于AHP和MSE赋权法的龙南县生态敏感性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9): 2927-2935. |
[3] |
康萨如拉, 牛建明, 张庆, 韩国栋, 宝海风. 羊草草原退化演替中的状态转变和可持续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147-3154. |
[4] |
张佳宁, 王金满, 张敏, 王进. 井工煤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受损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157-4164. |
[5] |
崔康成,刘伟,高文燕,李培伦,王继隆,唐富江.
大麻哈鱼产卵场适宜性指数构建及权重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762-3770. |
[6] |
汪雷,徐东坡.
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评估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6): 1903-1909. |
[7] |
孙宝娣1,2,崔丽娟1,2*,李伟1,2,康晓明1,2.
基于不同受益者的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主导服务功能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164-171. |
[8] |
郑佳怡1,2,付晓1,王辰星1,2,吴钢1**.
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区域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8): 2228-2234. |
[9] |
陈小梅1**,危晖2,林媚珍1.
气候变化对雌雄异株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11): 3144-3149. |
[10] |
周全来1**,杨弘1,蒋德明1,阿拉木萨1,李雪华1,押田敏雄2.
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3): 787-794. |
[11] |
唐丽红1,2,马明睿1,2,韩华1,2,王昊彬1,2,由文辉1,2**.
上海市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现状及配置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3): 563-570. |
[12] |
胡长杏1,2,彭明春1,王崇云1**,杜建海1,李博3,陈振亮4,付琦1.
滇池流域人工林群落结构及水土保持效益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12): 3003-3010. |
[13] |
高东,何霞红.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12): 2507-2513. |
[14] |
宋 伦,王年斌,董 婧,张玉凤,温 泉.
捕捞对长山群岛海域渔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8): 1578-1584. |
[15] |
赵艳霞;何磊;刘寿东;刘文泉;何勇;张建平.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J]. 生态学杂志, 2007, 26(05): 754-7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