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军, 黄志诚, 索朗塔杰, 白宇轩, 王挺. 2001—2022年西藏地区旱柳物候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6): 1587-1595. |
[2] |
孙建平, 吕汪汪, 李博文, 刘世章, 伍晶, 汪诗平.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物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3): 888-894. |
[3] |
姚荣鹏, 张勃, 张耀文, 王立兵. 甘肃河东地区植被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4): 714-723. |
[4] |
朱军涛, 郑家禾. 昼夜不对称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4): 777-783. |
[5] |
董春媛, 乔荣荣, 王傲洁, 常学礼. 大兴安岭森林区植被物候的纬度地带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2): 2306-2316. |
[6] |
王贝贝, 周淑琴, 荆耀栋, 宋晓静, 王荣宇. 山西省植被物候时空变化以及地形对物候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 1839-1848. |
[7] |
孟丹, 刘芯蕊, 张聪聪. 北京市植物物候对热岛效应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844-854. |
[8] |
王树源,王明浩,牛颖芝,何斐,赵长明.
七种云杉针叶非结构性碳与光合特性随物候期的动态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283-2290. |
[9] |
张晓萱,崔耀平,刘素洁,李楠,付一鸣.
自然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精度评估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589-1599. |
[10] |
郭少壮,白红英,黄晓月,孟清,赵婷.
秦岭太白红杉林遥感物候提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123-1132. |
[11] |
袁吉,黄美玉,麦淑媛,吴福忠,杨万勤,岳楷,游成铭,温娅檬,蒋龙.
华西雨屏区麻栎人工混交林凋落物水溶性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随物候节律的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376-383. |
[12] |
李晖,彭韧超,李万凯,朱晓铃,黄于同,聂芹.
厦门典型树种的HJ-1A/B NDVI时序数据滤波算法及物候特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460-3471. |
[13] |
毛婉嫕,王一峰,杨励龙,宋卫东,马文梅.
重齿风毛菊繁殖分配及花部特征与海拔的相关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60-66. |
[14] |
于晴,陈辉,赵文阁,刘鹏.
中国林蛙种群形态特征及雌体生殖力的地理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446-452. |
[15] |
包晓影1,崔树娟1,2,王奇1,2,李博文1,2,孟凡栋1,2,斯确多吉2,3,崔骁勇1*,汪诗平2,3*.
草地植物物候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8): 2321-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