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蔺兴武, 朱建国, 谢祖彬.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温带针阔混交林土壤质量演变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433-444. |
[2] |
苏宇航, 宋晓倩, 郑晶文, 张衷华, 唐中华. 四种藜科植物不同器官主要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3): 626-634. |
[3] |
盖杨菊, 刘爽, 张昆, 李文韬, 郭雪莲. 围栏禁牧对纳帕海湿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351-2358. |
[4] |
武俐, 宋百惠, 李啸林, 王海坡, 赵同谦, 王祖恒. 丹江口水库氮干沉降的时空特征及生态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 190-197. |
[5] |
陈友余, 杨国姣, 梁潇洒, 丁聪, 胡艳宇, 杨雁茹, 张志委, 吕晓涛. 氮素输入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8): 1517-1524. |
[6] |
褚阔, 何海燕, 陈庆英, 蔡凤坤, 宋光, 叶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树种间相互作用对树木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6): 1050-1055. |
[7] |
程昊天, 孔涛, 吕刚, 王东丽, 黄丽华, 张开, 王翼翔. 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针叶-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及稳态性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5): 887-894. |
[8] |
赵婧, 段磊磊, 王铭, 王升忠, 陈聪, 李鸿凯, 李兴丽. 水文管理措施对长白山区恢复泥炭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5): 948-954. |
[9] |
王浩斌, 濮毅涵, 徐丹丹. 基于高分和哨兵卫星影像研究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1907-1915. |
[10] |
郑琪, 王小东, 卜文圣, 刘斌, 袁平成, 幸娇萍, 陈伏生. 模拟氮沉降与外源养分和碳源耦合对杉木林土壤碳氮转化的后期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2076-2084. |
[11] |
张鹏翼, 马天啸, 刘波, 梁宇, 黄超, 吴苗苗, 姜思慧.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动态评估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2251-2262. |
[12] |
余景松, 付若仙, 俞元春, 李春涛. 氮沉降对北亚热带麻栎林土壤呼吸及其温湿度敏感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29-1037. |
[13] |
彭亚敏, 武均, 蔡立群, 齐鹏, 张仁陟, 罗珠珠. 免耕及秸秆覆盖对春小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62-1072. |
[14] |
董廷发. 不同海拔云南松林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672-679. |
[15] |
张剑, 齐璇璇, 刘冬, 赵海燕, 谢欢杰, 曹建军. 干旱区湿地芦苇各器官生态化学计量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701-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