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6-08-10
    目录
    目录
    2016, 35(8):  0. 
    摘要 ( 223 )   PDF (476KB) ( 84 )  
    研究报告
    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周文昌1,2,崔丽娟1*,王义飞1,李伟1
    2016, 35(8):  1981-1987. 
    摘要 ( 847 )   PDF (533KB) ( 191 )  
    为了精确估算泥炭地生态系统碳储量,采用土壤剖面法和植被收割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若尔盖3种水位状态下的泥炭地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0~200 cm)和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3种水位状态下泥炭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为761.56~1103.40 t·hm-2,平均值为976.49 t·hm-2;植被碳储量为13.44~15.23 t·hm-2,平均值为14.5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48.12~1088.17 t·hm-2,平均值961.96 t·hm-2,是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3倍、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5倍和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11倍。影响泥炭地碳储量估算不确定性的因子主要为泥炭深度、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加强这3种土壤因子数据信息的研究有助于精确估算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特征
    马坤,张颖,唐素贤,刘俊国
    2016, 35(8):  1988-1995. 
    摘要 ( 376 )   PDF (2078KB) ( 110 )  
    选取若尔盖高寒湿地(红原县和若尔盖县)作为研究区域,运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1 m深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湿地氮循环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和密度具有垂直分异现象,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较高值出现在0~0.3 m土层,且显著高于0.3~1.0 m土层。水平分布上,土壤全氮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在0~1.0 m土层,研究区内土壤全氮总储量为62.6 Tg,平均全氮密度为3.8 kg·m-3。常年淹水湿地0~1.0 m土层土壤平均全氮密度为4.0 kg·m-3,全氮储量为29.2 Tg,约占研究区内土壤全氮总储量的46.7%。
    新疆干旱区8种常见灌丛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特征
    王鑫1,2,3,4,杨德刚1*,熊黑钢2,柳妍妍1,2,3,公延明1,2,3
    2016, 35(8):  1996-2002. 
    摘要 ( 419 )   PDF (682KB) ( 110 )  
    对广布于新疆南北疆各地的8种灌丛(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高枝假木贼Anabasis elatior、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和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量碳密度金露梅>狭叶锦鸡儿>膜果麻黄>白梭梭>沙拐枣>白刺>短叶假木贼>高枝假木贼。除金露梅灌丛地上生物量碳密度高于地下外,其余7种灌丛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均高于地上。2)土壤有机碳与生物量碳密切相关,除膜果麻黄、短叶假木贼和金露梅灌丛外,其余5种灌丛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值均出现在0~10 cm土层,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新疆地区植物8种灌丛生物量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在(0.41±0.05)×104~(33.46±0.60)×104 Mg和(0.22±0.01)~(6.88±0.03) Tg。4)土壤有机碳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地上生物量碳与海拔、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有机碳、地下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下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半干旱区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高玉寒,张美丽
    2016, 35(8):  2003-2008. 
    摘要 ( 351 )   PDF (1849KB) ( 97 )  
    选择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对象,收集0~20、20~40、40~60、60~80、80~100 cm深度土壤样品,采用半变异函数及克里格插值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0~100 cm土壤深度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23~20.71 g·kg-1,主要富集在0~40 cm深度的土壤中(47.80%)。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的空间相关度\[C0/(C+C0)\]为36.61%,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20~100 cm间4层土壤有机碳的C0/(C+C0)均小于25%,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类型是决定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防止土壤沙化、控制水土流失是提高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鄱阳湖区不同围垦年限稻田土壤碳氮变化
    蔡家艳1,吴琴1,钟欣孜1,胡佳1,胡启武1,2*
    2016, 35(8):  2009-2013. 
    摘要 ( 453 )   PDF (566KB) ( 369 )  
    在鄱阳湖围垦典型区测定了6个不同围垦年限稻田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以阐明鄱阳湖区湿地开垦为稻田后有机碳、全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0~10、10~30、30~50 cm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7~28.5、7.1~15.3和5.1~10.4 g·kg-1,相应土层全氮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2~3.6、0.9~2.0、0.7~1.3 g·kg-1,有机碳与全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层次与围垦年限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有机碳及全氮含量,表现为表层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底层,且表层有机碳与全氮含量随围垦年限呈显著增加趋势,土壤碳氮比(C/N)相对稳定。
    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
    朱媛君1,张璞进3,牛明丽2,龚德明2,赵利清1,清华2*
    2016, 35(8):  2014-2021. 
    摘要 ( 424 )   PDF (518KB) ( 67 )  
    为研究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主要植物群落在不同土壤环境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的6类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14种土壤理化因子和4种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转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植物群落之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寸草苔群落和碱茅群落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北沙柳灌丛和芦苇群落;各群落之间脲酶活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碱茅群落和假苇拂子茅群落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群落;北沙柳灌丛、芦苇群落和寸草苔群落的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尖被灯心草群落。(2)4个土壤酶活性之间只有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其他酶活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相关的土壤理化因子有HCO3-、Cl-、K+、Na+、土壤全磷含量以及pH;与脲酶活性显著相关的土壤理化因子有pH;与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有HCO3-、Ca2+、土壤全氮、全碳、有机碳含量以及pH;与转化酶活性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有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之,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主要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受到植物群落类型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共同影响。
    放牧影响下克氏针茅草原不同物候期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徐志超1,宋彦涛1,乌云娜1*,霍光伟1,王晓朦1,道日娜1,2
    2016, 35(8):  2022-2028. 
    摘要 ( 388 )   PDF (563KB) ( 65 )  
    研究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脲酶、脱氢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不同物候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返青期、抽穗期、开花期及种子成熟期中度放牧区土壤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轻度放牧区(P<0.05);返青期、抽穗期、开花期以及种子成熟期,轻度、中度放牧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重度放牧梯度(P<0.05)。轻度放牧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种子成熟期显著高于抽穗期(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在抽穗期及种子成熟期显著高于返青期、开花期(P<0.05);中度放牧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返青期显著高于抽穗期、开花期及种子成熟期(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在返青期显著高于抽穗期、开花期及种子成熟期(P<0.05);重度放牧区种子成熟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高于返青期、抽穗期及开花期(P<0.05),种子成熟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显著高于返青期、抽穗期及开花期(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极显著正相关。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特征及团聚体稳定性
    张芸1,李惠通1,魏志超1,刘春华2,蒋宗垲2,马祥庆1*
    2016, 35(8):  2029-2037. 
    摘要 ( 472 )   PDF (616KB) ( 84 )  
    为比较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质变化规律,选取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土壤总碳、总氮、可溶性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林分的发育,表层土壤总氮含量呈增加趋势,总碳先减少后增加,3个发育阶段20~100 cm土层的总碳变化不大。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均随土壤加深而显著下降,0~2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着林龄增加而下降,中龄林微生物生物量碳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活性有机质与土壤总碳、总氮、土壤容重、pH值和含水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关系,说明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受多个土壤因素的影响。>5 mm大团聚体数量和平均重量直径随林分发育呈增加趋势,团聚体破坏率下降。团聚体的稳定性随土层加深而显著下降,中龄林和成熟林深层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平均重量直径、几何重量直径均大于幼龄林,团聚体破坏率低于幼龄林,表明杉木林分的发育有利于底层土壤结构的稳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粉粒含量、活性有机碳组分、总碳、总氮呈显著正相关。杉木人工林发育到成熟林阶段,土壤碳和氮得到积累,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高。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棕壤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隋鹏祥1,2,张心昱2,温学发2,有德宝1,田平1,齐华1*
    2016, 35(8):  2038-2045. 
    摘要 ( 489 )   PDF (577KB) ( 98 )  
    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田间控制试验,研究翻耕秸秆移除(CK)、翻耕秸秆还田(PTS)、免耕秸秆移除(NT)、免耕秸秆还田(NTS)、旋耕秸秆移除(RT)、旋耕秸秆还田(RTS)6种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棕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比CK,RTS和PTS增加了表层(0~15 cm)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β-1,4葡萄糖苷酶(βG)、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和酸性磷酸酶(AP)活性,但NTS和RTS比CK降低了下层(15~25 cm) SOC含量,PTS对比其他处理显著增加了下层NAG活性,RTS和PTS对比CK显著增加了两土层硝态氮(NO3--N)含量。(2)3种耕作方式配合秸秆还田的处理与无秸秆还田处理相比,增加了表层土壤SOC、TN含量以及βG、NAG、AP活性,降低了下层SOC含量,但增加了NAG和AP活性。旋耕和翻耕配合秸秆还田的处理与无秸秆还田处理相比,增加了两土层NO3--N含量,而免耕趋势相反。(3)主成分分析表明,RTS和PTS处理增加了表层土壤有机碳、氮含量,改善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是适合棕壤的耕作结合秸秆还田的方式。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刘亚1,2,阿拉木萨1*,曹静1,2
    2016, 35(8):  2046-2055. 
    摘要 ( 519 )   PDF (949KB) ( 81 )  
    以中国科学院乌兰敖都荒漠化实验站35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的观测,研究樟子松林对降雨再分配作用,分析各部分产生的阈值,确定降雨有效补给量。结果表明:2015年5—9月共观测到降雨事件31次,呈现小数量、低强度的特征,樟子松林地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69.28%、1.26%和29.45%。林地有效补给量为117.67 mm,占降雨量的70.54%。穿透雨随降雨量增加而线性增加,发生阈值为0.85 mm降雨量;树干径流与降雨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当降雨量达到2.44 mm时,产生树干径流;林冠截留随降雨量呈现幂函数关系,截留率随降雨量呈指数减少趋势。降雨再分配比例受降雨等级影响,当降雨等级为15~20 mm时,林内有效降雨比例最高(90.35%)。明确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和比例变化对理解降雨补给作用和林地衰退的水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离效应
    高娜,李书恒*,白红英,王俊
    2016, 35(8):  2056-2065. 
    摘要 ( 341 )   PDF (991KB) ( 69 )  
    本文采用树轮气候学的方法,以1992/1993年为分界点,分析了两个时段(1969—1992年和1993—2013年)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的生长对气候要素响应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巴山冷杉的径向生长对温度的响应存在着一定的分离效应。将表征巴山冷杉径向生长的差值年表(RES)序列分别与年际、季节和月值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和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在1969—1992年时段,巴山冷杉的径向生长与年际及季节的平均温度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与当年3月、9月平均温度和当年2月、4月降水量显著负相关,与当年5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在1993—2013年时段,巴山冷杉的径向生长与上一个秋季的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月值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中,其与上年10月的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当年2月降水量仍显著负相关;同时,在两个时间段上,巴山冷杉的径向生长均与上一个冬季的平均降水量显著负相关。由此推断,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的径向生长在两个时间段对于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响应模式存在着差异。
    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针茅属植物对放牧强度和气候因子的响应
    秦洁1,韩国栋1*,乔江1,2,武倩1
    2016, 35(8):  2066-2073. 
    摘要 ( 516 )   PDF (649KB) ( 80 )  
    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对照4个放牧梯度,经过连续5年野外调查试验,研究针茅属植物在不同放牧强度及不同水热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为针茅属植物为建群种的草地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草甸草原的贝加尔针茅相对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即使降水波动较大,依然保持该趋势;2)典型草原大针茅受降水的影响较大,在对照样地中相对生物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r=0.326),在轻度放牧样地中则为负相关(r=-0.319),在干旱年份大针茅相对生物量在轻度放牧强度中显著高于对照样地,所以放牧对大针茅的影响随降水的不同而不同;3)荒漠草原的短花针茅相对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短花针茅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较大,与降水呈显著负相关(r=-0.440~-0.583),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282~0.299)。综上所述,在水分不受限制的草甸草原,即使降水温度有较大波动也不会对群落建群种产生较大影响,放牧成为草甸草原退化的主要因子;而在降水较少的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气候逐渐成为除放牧以外的主要制约因子。
    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树种种类组成特征及配置合理性
    肖路1,王文杰1,2*,张丹2,何兴元2,魏晨辉1,吕海亮2,周伟1,张波1
    2016, 35(8):  2074-2081. 
    摘要 ( 499 )   PDF (543KB) ( 106 )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森林树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在植物配置上国外流行10/20/30法则即最合理的配置是某一种的比例不能超过10%、属的比例不能超过20%、科的比例不能超过30%,否则将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而目前国内尚未根据这一经验法则对城市森林进行系统研究。在哈尔滨市四环以内的区域选取了196块城市森林样地,调查其树种组成并按行政区域、城市环路和林型进行分类,基于10/20/30法则对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树种配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城市森林常见树种共66种隶属于34属18科;最常见的种是银中杨(Populus alba)(13.5%),最常见的属是杨属(37.6%),最常见科是杨柳科(45.5%);哈尔滨市城市森林在种的水平上配置比较合理,但在属和科的水平上配置不合理,其主要原因是哈尔滨市城市森林中单种属(科)占绝对优势。因此,在今后的城市森林建设中应减少杨属和杨柳科植物的使用,增加其他科属植物的使用频率。同时,本研究为哈尔滨市不同行政区域、城市环路和林分类型的树种选择提出了具体建议。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分布格局
    刘贵峰1*,刘玉平1,程伟燕1,白日吐2,安立伟1,张志威1
    2016, 35(8):  2082-2087. 
    摘要 ( 426 )   PDF (418KB) ( 98 )  
    选择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曲柳群落、蒙古栎群落和大果榆群落进行野外群落学调查,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标对其优势种水曲柳种群、蒙古栎种群和大果榆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取样尺度下的聚集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水曲柳种群在第Ⅱ、Ⅳ龄级,大果榆种群在第Ⅲ、Ⅳ龄级为随机分布外,3个优势种在4个发育阶段、4个不同取样尺度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取样尺度对其分布格局和聚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径级的增大或年龄的增加,3个优势种种群的聚集度均降低,除蒙古栎种群为聚集分布外,水曲柳种群和大果榆种群均呈现随机分布的趋势。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同一种群同一发育阶段的聚集强度呈下降的趋势。
    山西华北落叶松林分类学多样性
    赵蓉*
    2016, 35(8):  2088-2093. 
    摘要 ( 445 )   PDF (565KB) ( 65 )  
    以山西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40个样地,共记录了219种植物,隶属于3门5纲34目49科145属。山西华北落叶松林下的物种组成和分类单元比较丰富,但主要以几个大的分类单元为主;在目的水平上集中于蔷薇目和桔梗目,在科水平上集中于菊科、蔷薇科、毛茛科。植物科内种、属组成差异较大。应用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与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对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进行了分类学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0个样地的Δ+值大部分位于理论平均值曲线之上,说明山西华北落叶松林物种分类多样性较大,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所有样地的Λ+值均位于Λ+值的理论平均值曲线之上,表明山西华北落叶松林物种分类等级的均匀度较差,低于平均理论均匀度。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与环境因子中的经度、坡度、坡位、海拔和种数相关性显著(P<0.05),与纬度和坡向相关性不显著(P>0.05);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与海拔、经度、坡度和种数相关性显著(P<0.05),与纬度、坡向和坡位相关性不显著。
    模拟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对氨挥发强度的效应
    罗斌1,韩文娟1,杜园园1,唐宇力2,陈希1,朱康娣1,葛滢1,常杰1*
    2016, 35(8):  2094-2100. 
    摘要 ( 431 )   PDF (720KB) ( 62 )  
    氨挥发对于大气雾霾形成有重要贡献,然而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中,植物多样性对氨挥发强度的影响尚属空白。本研究进行了模拟人工湿地的微宇宙实验,选用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和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配置2个单种和1个混种处理(检验多样性效应的基本模式),在模拟污水供给初期(停留时间1天)和后期(停留时间7天)测定了微宇宙的氨挥发通量。结果表明:(1)混种系统氨挥发低于单种系统平均水平(1天:P<0.05;7天:P=0.068);(2)羊蹄单种系统的氨挥发低于菊苣单种系统(1天:P<0.05;7天:P=0.062);(3)相比于污水供给后期,供给初期氮浓度较高时,植物多样性对氨挥发的抑制作用更强;(4)物种特性对系统氨挥发以及相关功能的影响均高于物种丰富度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在人工湿地中配置适当的关键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功能。
     
    粤东89种常见植物叶功能性状变异特征
    陈文1,王桔红2*,马瑞君2,齐威3,刘坤3,张丽娜4,陈学林4
    2016, 35(8):  2101-2109. 
    摘要 ( 635 )   PDF (785KB) ( 177 )  
    叶功能性状体现了植物为获得最大化碳收获所采取的生存适应策略。本文研究了粤东89种常见植物叶功能性状包括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的变异特征及其与科类群、生活史属性和生境的关系。89种植物的LA、SLA、LDMC、LNC平均值分别为20.59 cm2、300.149 cm2·g-1、0.2213 g·g-1、2.55%;变异幅度依次是:LA(145.06%)>SLA(97.21%)>LDMC(36.40%)>LNC(27%)。LMDC与SLA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不同科类群间SLA、LDMC差异显著(P<0.05),禾本科植物LDMC最大(0.359 g·g-1)、SLA最小(163.749 cm2·g-1),伞形科植物LDMC最小(0.136 g·g-1)、SLA最大(1091.42 cm2·g-1);藤本和灌木LA显著大于草本植物(P<0.01);科类群能解释LA、SLA、LDMC和LNC变异的26.3%、30.2%、40.9%和13.8%,其次是植物高度和生活型;科类群、植物高度和生活型三者交互作用能解释LA、SLA、LDMC、LNC变异的82.5%、80.9%、79.4%和56.7%;植物分布区、原产地及生境对叶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粤东89种植物叶性状的种间变异主要受物种系统发育史和生活史特征的影响。
    不同氮源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
    乔倩,王朝晖*,郭鑫
    2016, 35(8):  2110-2116. 
    摘要 ( 723 )   PDF (728KB) ( 112 )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近岸海洋环境中常见的优势硅藻。为了解氮污染对硅藻生长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中肋骨条藻对NO3-、尿素以及5种氨基酸的利用能力,并研究了中肋骨条藻在NO3-和尿素不同比例混合下的生长状况,同时还测定了中肋骨条藻在以NO3-为氮源下的最大生长速率(μmax)和半饱和常数(Ks)。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无机的NO3-,还可以利用尿素以及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6种有机氮源,其中NO3-培养组的藻细胞生长最佳,尿素组其次;氨基酸中最易被吸收利用的是丙氨酸,而苏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利用率相近,甘氨酸较低。在NO3-和尿素复合氮源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生长状况比单一氮源时更好,最佳生长出现在尿素含量在75%的实验组中。在实验设置的NO3-浓度下(0~1000 μmol·L-1),中肋骨条藻生长速率和环境容量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NO3-的μmax和Ks分别为0.426 d-1和25.0 μmol·L-1。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可以有效利用多种有机氮源,对无机氮具有较低的亲和能力,适合在高氮环境下生长,而近岸海域丰富的有机氮以及较高的氮浓度可能是其爆发性生长引发赤潮的重要原因。
    不同水体营养条件对刺苦草和密刺苦草生长的影响
    林超1,韩翠敏1,游文华2*,程花1,闫晖敏1,沈琦帆1
    2016, 35(8):  2117-2121. 
    摘要 ( 634 )   PDF (547KB) ( 85 )  
    以贡湖水体营养盐水平现状\[ρ(TN) 0.4~4 mg·L-1、ρ(TP) 0.04~0.4 mg·L-1\]为依据,研究不同梯度营养盐水体对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与密刺苦草(V. denseserrulata)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探讨同属沉水植物对不同营养水体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水体营养条件对两种沉水植物的生物量累积没有显著影响;处理组刺苦草的最大株高分别增加了19%(P<0.05)、63%(P<0.05)、205%(P<0.01),密刺苦草高浓度中植株最大株高与低浓度差异显著(P<0.05);刺苦草与密刺苦草在高浓度水体中的克隆繁殖能力分别下降了30%和20%;低浓度水体中刺苦草与密刺苦草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P<0.05),叶绿素含量减少(P<0.05),表明其受到养分胁迫;在ρ(TN) 1.5~4 mg·L-1、ρ(TP) 0.15~0.4 mg·L-1范围内,两种苦草表现出较强适应性。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神农架林区华山松大小蠹灾害遥感监测
    马望1,2,房磊1,方国飞3,于跃4,张旭3,杨健1*
    2016, 35(8):  2122-2131. 
    摘要 ( 394 )   PDF (2626KB) ( 70 )  
    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对于森林管理部门制定及时、有效的防治决策至关重要。本研究以2014年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灾害为背景,以野外调查数据、多光谱陆地资源卫星影像(Landsat)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数据源,结合最大熵(MaxEnt)模型和迭代阈值分割算法,提出了适用于复杂林区的森林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MaxEntSegmentation),实现了神农架林区华山松大小蠹灾害空间分布范围和灾害程度的专题制图与精度评价。同时,为衡量所提出方法对于灾害程度评估的可靠性与准确度,本文还与传统光谱指数分析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结合遥感光谱指数、海拔、坡度及有效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构建的MaxEnt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监测华山松大小蠹灾害发生范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8;当分类类型包括健康、轻度和重度时,MaxEntSegmentation法分类精度最高达73.68%,明显高于传统光谱指数分析法(64.47%),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森林虫灾监测精度,适合用于植被类型多样、地形复杂林区的病虫害遥感监测。
    基于稳定映射变化轨迹分析的厦门土地利用时空演化
    李晖1*,冯莉2,聂芹1,孙凤琴1,吴学文1
    2016, 35(8):  2132-2143. 
    摘要 ( 517 )   PDF (3158KB) ( 70 )  
    以1983—2010年5个时相的Landsat MSS、TM为数据源,综合改进稳定映射变化轨迹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海湾型城市厦门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983—2010年厦门市林地和未利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先增加后减少、水体相对稳定;变化轨迹被分为7类变化过程,变化过程中土地利用主要流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集中在1983—1993年,占厦门市域总面积的9.2%,其中由林地转化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5.17%;建设用地由侵蚀林地、耕地和大规模填海造地而来,扩展方式经历了外围式扩展到填充式增长,城市形态由不稳定形态向稳定形态演化,并从岛内逐步扩展至岛外的近郊和远郊;受地形的保护,海拔较高的林地保护较好,地形平坦地区的耕地和林地出现了大量的相互转化,占市域总面积的14.64%;城市空间构型由集聚型、相对集聚型和相对分散型决定,三者面积之和超过市域总面积的8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空间构型由相对分散型向相对集聚型发展。分散型中有超过1300种变化轨迹集中在岛外区域的河流入海口,占市域总面积的4.75%,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研究结果为厦门市有关部门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控制填海造地规模、科学安排填海造地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海南新村湾海草床生态系统溶解有机物的时空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刘松林1,2,江志坚1,周沉冤1,2,吴云超1,2,甘茂林1,2,张景平1,黄小平1*
    2016, 35(8):  2144-2151. 
    摘要 ( 507 )   PDF (1475KB) ( 72 )  
    本文以海南新村湾海草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海水溶解有机物(DOM)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新村湾冬夏两季海水盐度均由北部河口区域向南部海草区域逐渐增加,而海水pH冬夏两季却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有机氮(DON)和溶解有机磷(DOP)浓度范围分别为1.93~8.89、0.29~2.44和0.002~0.45 mg·L-1,平均值分别为4.73、0.64和0.08 mg·L-1;冬夏季DOC高值分别分布在海草和河口区域,而冬夏季DON的高值主要分布于网箱养殖区及邻近的海草区域,夏季海草区域的DON含量比冬季的低,冬夏两季DOP的高值都出现在河口或网箱养殖区;海水DOC/DON呈现冬低夏高,但DOC/DOP和DON/DOP却与之相反;新村湾DOM主要来源于海草的释放、网箱养殖的排放和河流的输入,冬季DOM的生物可利用性较高,可促进微食物环循环;海草季节性的生长、陆源径流和光强的改变也会影响海湾DOM的分布和组成,进而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碳、氮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
    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对中大型兽类的阻隔作用
    王云1*,关磊1,朴正吉2,孔亚平1
    2016, 35(8):  2152-2158. 
    摘要 ( 417 )   PDF (595KB) ( 87 )  
    道路对野生动物的阻隔作用是理解道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重要内容。选择毗邻和穿越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于2008—2012年通过路域样线调查,评价了公路对中大型兽类的阻隔作用以及不同植被类型对中大型兽类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路域500 m范围内有12种中大型兽类活动,包括5种国家级保护物种;(2)红松阔叶林中的中大型兽类的种类和痕迹数量显著大于白桦次生林;(3)公路的自然保护区侧兽类种类显著大于非保护区侧,尤其在雪季,自然保护区侧的兽类种类和痕迹数量都显著大于非保护区侧;(4)野猪(Sus scrofa)、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黄鼬(Mustela sibirica)、紫貂(Martes zibellin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狗獾(Meles leucurus)、松鼠(Sciurus vulgaris)和东北兔(Lepus mandshuricus)的痕迹数量在公路两侧和不同植被类型中都无显著差异,但黄鼬的痕迹数量在雪季时的红松阔叶林内显著大于白桦次生林,野猪和西伯利亚狍在非雪季时的红松阔叶林显著大于白桦次生林;(5)雪季,从路域50 m范围内兽类痕迹数量与兽类穿越率的关系来看,马鹿(Cervus elaphus)穿越公路通道被限制在K25~K27区间,受公路阻隔影响较大;(6)兽类年度穿越率与交通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本研究表明,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对兽类阻隔作用已经显现,且随着时间推移,阻隔作用有加强趋势。鉴于自然保护区外围人为干扰大的现状,提出应加强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动物迁移走廊建设的建议。
     
    温度对海南家燕(Hirundo rustica)巢利用率和窝卵数的影响
    罗荣松1,粟通萍2,3,牛楠2,梁伟2*
    2016, 35(8):  2159-2163. 
    摘要 ( 569 )   PDF (439KB) ( 83 )  
    温度对鸟类的繁殖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可导致鸟类生活史特征的改变。为了解气候变化对家燕(Hirundo rustica)巢利用率和窝卵数的影响,于2014—2015年4月,对海南临高4个村庄的家燕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5年家燕种群开始繁殖的日期较2014年显著推迟,同时巢的利用率也低于2014年(x2=70.37,P<0.001)。通过对两年繁殖季的气候状况进行分析,发现4月份的气温变化对家燕开始繁殖的时间具有重要影响。2015年4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比2014年低约2 ℃(t=3.155,df=58,P=0.003),且平均温差较大,表明2015年4月份偏低的春季温度及其较大的温度波动推迟了当地家燕种群的开始繁殖时间;但温度对家燕的窝卵数(t=0.670,df=87,P=0.505)和孵化成功率(t=0.794,df=71,P=0.442)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即便在热带地区,春季低温对海南家燕种群开始繁殖的时间和巢利用率仍具有重要影响。
    平顶闭壳龟和黄额闭壳龟日活动节律与时间分配
    龙再忠,汪继超*,肖繁荣,史海涛
    2016, 35(8):  2164-2169. 
    摘要 ( 601 )   PDF (843KB) ( 75 )  
    2015年6—10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在海南省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同域分布的平顶闭壳龟(Cuora mouhotii)与黄额闭壳龟(C. galbinifrons)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研究,比较两种闭壳龟日活动节律差异,探究两种闭壳龟资源利用分化模式,揭示两种闭壳龟的野外共存机制。结果显示,平顶闭壳龟和黄额闭壳龟均为昼行性节律,日活动以静息行为为主。平顶闭壳龟的运动行为和摄食行为分别在(06:00—07:00)和(10:00—11:00)有一个高峰期,黄额闭壳龟的摄食行为(13:00—14:00)有一个高峰期,而运动行为有两个高峰期(09:00—10:00和17:00—18:00)。在活动时间分配上,黄额闭壳龟分配在静息行为上的时间多于平顶闭壳龟,而分配在运动行为和摄食行为上的时间少于平顶闭壳龟。比较两种闭壳龟的活动节律,运动行为节律重叠指数较高(Qik=0.78),摄食行为重叠指数较低(Qik=0.38)。研究表明,两物种在利用食物资源上存在时间异质性和分配差异性,达到食物资源的最优利用,实现两者的稳定共存。
    升温/降温速率和驯化模式对斑马鱼及孔雀鱼热耐受性测定的影响
    夏继刚*,蔡瑞钰,吕潇,成美玲,付世建
    2016, 35(8):  2170-2174. 
    摘要 ( 441 )   PDF (569KB) ( 93 )  
    为了探究升温/降温速率以及驯化模式对不同鱼类热耐受性测定的影响,本研究将斑马鱼(Danio rerio)和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于恒温(28 ℃)和变温(26~30 ℃)下驯化2周,之后分别以某一特定的升温/降温速率(0.03、0.1、0.3、1和3 ℃·min-1)测定其热耐受性参数(临界高温CTmax、临界低温CTmin、致死高温LTmax、致死低温LTmin)。结果表明:升温/降温速率对CTmax、CTmin、LTmax和LTmin的测定结果均影响显著(P<0.05),两种实验鱼的CTmin和LTmin均随着降温速率的减小而降低,而CTmax和LTmax在低的升温速率下降低或保持不变;驯化模式显著影响CTmin和LTmax(P<0.05),变温驯化有导致两种鱼LTmax增大以及孔雀鱼CTmin降低的趋势;斑马鱼的热耐受幅大于孔雀鱼。结果提示:升温/降温速率对鱼类低温耐受的影响大于高温耐受,并且对热耐受幅窄的鱼类影响更大。
    长江中游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陈会娟1,2,汪登强2,段辛斌2,陈大庆2,刘绍平2*,李云1*
    2016, 35(8):  2175-2181. 
    摘要 ( 429 )   PDF (1395KB) ( 67 )  
    采用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控制区序列,分析长江中游宜都、沙市、燕窝、团风等4个产卵场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长江中游鳊群体cytb序列共检出82个多态位点,86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930和0.00244;控制区序列共检出变异位点46个,单倍型76种,Hd指数和Pi指数分别为0.972和0.00505;构建的单倍型网络结构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4个群体的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的分化指数(FST)、平均基因流(Nm)和平均K2-P遗传距离均表明,4个鳊地理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未发生明显群体遗传分化;中性检验表明,鳊历史上发生了群体扩张,扩张时间在第四纪冰期后期。
    盐度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渗透压调节的影响
    夏保密1,2,侯俊利1,赵峰1,庄平1,章龙珍1*
    2016, 35(8):  2182-2188. 
    摘要 ( 507 )   PDF (673KB) ( 230 )  
    以日本鳗鲡(505.1±35.7) g为实验对象,分别在淡水(盐度0)、盐度10和盐度33条件下处理14 d,在0、1、4、12、24、96 h和14 d时测定其血清渗透压、离子(Na+、K+、Cl-)浓度和鳃Na+/K+-ATP酶活力指标。结果表明:日本鳗鲡血清等渗点为329.1 mOsm·kg-1,其对应盐度为10.48;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盐度处理组血清渗透压、Na+和Cl-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清K+浓度受盐度影响较小(P>0.05);盐度10处理组鳃Na+/K+-ATP酶活力于12 h达到最小值(5.40±0.72) μmol·mg-1·h-1,至96 h时恢复至淡水组水平(P>0.05);而盐度33处理组鳃Na+/K+-ATP酶活力则表现为先快速下降,后快速上升,并于24 h达到最大值(13.05±0.62) μmol·mg-1·h-1,约为淡水组的1.5倍(P<0.05)。日本鳗鲡的渗透压调节可初步分为3个阶段:(1)快速升高期,血清渗透压、Na+和Cl-浓度异常升高,鳃Na+/K+-ATP酶活力受到抑制;(2)缓慢升高期,鱼体补偿失水以缓解渗透压升高,血清渗透压、Na+和Cl-浓度表现为缓慢升高,鳃Na+/K+-ATP酶被激活;(3)适应期,鳃Na+/K+-ATP酶活力处于较高水平,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基本恢复。
    水环境中不同Ca2+浓度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幼鱼生存生长的影响
    刘亚静1,2,么宗利1,来琦芳1*,周凯1,韩贻龙1,王慧1,高鹏程1,仲启铖1,郑亮1
    2016, 35(8):  2189-2195. 
    摘要 ( 364 )   PDF (646KB) ( 67 )  
    作为典型的盐碱湖泊,青海湖水钙离子浓度仅为同盐度海水的1/10。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和室内生长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Ca2+浓度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幼鱼生存和生长的影响,以期了解适宜青海湖裸鲤幼鱼生长的钙离子浓度范围。结果表明:在Ca2+浓度为0~2431.10 mg·L-1(约为同盐度海水值的0~20倍)水体中,96 h内青海湖裸鲤幼鱼100%存活;在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中,高Ca2+浓度组(1246.02±9.83) mg·L-1与低Ca2+浓度组(10.83±0.11) mg·L-1青海湖裸鲤幼鱼存活率均在95%以上,而体长、体重、体长绝对生长率、体重绝对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0.65±1.62) mg·L-1 (P<0.05),各指标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高Ca2+浓度组<低Ca2+浓度组<对照组,高Ca2+浓度组的特定生长率仅为对照组的54.62%。综上所述,青海湖裸鲤幼鱼可耐受的Ca2+范围较广,但过低或过高的Ca2+浓度均会导致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且高Ca2+浓度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海头红的海水铁含量适宜性
    杨超杰,方超,张沛东*,张秀梅,徐强
    2016, 35(8):  2196-2201. 
    摘要 ( 440 )   PDF (560KB) ( 162 )  
    20 ℃条件下,研究了6个不同海水铁含量处理\[23 (自然海水, 对照)、100、300、500、700、900 μg·L-1\]对海头红(Plocamium telfairiae)相对生长速率、藻胆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和固氮酶活力的影响,分析了海头红的海水铁含量适宜性。结果表明:经30 d培育实验,海水铁含量为100 μg·L-1处理组海头红的相对生长速率(RGR)达到最大值(1.14 %·d-1),极显著高于其他海水铁含量处理组(P<0.01),而海水铁含量为300~900 μg·L-1处理组海头红的RGR在0.26~0.34 %·d-1,与对照组无明显不同(P>0.05);海头红3种藻胆蛋白含量均随海水铁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于100 μg·L-1时达到最大值,海头红过氧化物酶活力亦在海水铁含量100 μg·L-1条件下达到最高值(14.5 U·m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不同海水铁含量对海头红固氮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适宜性分析表明,在设定的5个海水富铁处理中,100 μg·L-1铁含量对海头红的促生长作用最显著。
    中华小长臂虾对温度的耐受性及温度对其呼吸代谢的影响
    姜宏波1,包杰1,丛岩懿1,申旭东1,潘帝希1,于业辉1,李晓东1,2*
    2016, 35(8):  2202-2207. 
    摘要 ( 855 )   PDF (537KB) ( 63 )  
    为了研究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对温度的耐受性及温度对其呼吸代谢的影响,利用逐渐升降温的方式获得了中华小长臂虾的温度耐受范围,在此基础上以静水密闭式方法研究了温度对中华小长臂虾耗氧率(OCR)、排氨率(AER)和窒息点(A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小长臂虾具有较强的温度耐受能力,耐受范围为0~37 ℃。低温组在5 ℃时活力开始减弱,下降到0 ℃时中华小长臂虾失去运动能力,0 ℃保持6 h后恢复室温则全部死亡;高温组在31 ℃时活力开始下降,34 ℃时出现异常反应,37 ℃开始死亡并在39 ℃全部死亡;温度对中华小长臂虾的OCR、AER和AP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温度为10~3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小长臂虾的OCR和AER逐渐升高,回归分析表明,OCR与温度(T)的回归方程为OCR=-0.077+0.018T (R2=0.955);AER与T的回归方程为AER=-0.008+0.002T(R2=0.915)。AP则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本实验的温度条件下,窒息点的范围为0.19~0.31 mg·L-1;中华小长臂虾氧氮比(O/N)在各个温度处理组的变化范围为7.61~13.24,说明中华小长臂虾在实验温度条件下主要以蛋白质为供能物质,脂肪供能所占的比率较小。
     
    金沙河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郭飞飞,张云,赵广,敖梦君,雷杜娟,熊邦喜,马徐发*
    2016, 35(8):  2208-2216. 
    摘要 ( 453 )   PDF (663KB) ( 239 )  
    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1月、4月对湖北金沙河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5种,其中原生动物45种,轮虫40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3种;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4939.9~27238.1 ind·L-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56~1.49 mg·L-1;金沙河水库浮游动物数量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占优势;将金沙河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类和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的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筛选的环境因子中PO43--P和COD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金沙河水库夏、秋季多样性指数较冬、春季高,而4个季节浮游动物物种分布较均匀。
    综述与专论
    激素对无尾两栖动物声学通讯影响的研究进展
    黄敏毅1,2*,段仁燕1,门秋雷1,于道平1,2
    2016, 35(8):  2217-2224. 
    摘要 ( 529 )   PDF (592KB) ( 80 )  
    声学通讯是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对无尾两栖动物的配偶选择和成功繁殖起着关键作用。从声学通讯的类型和声谱特征等入手,综述了影响两栖动物声学通讯的3个主要因素:发声器、体内激素及体外激素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素调控无尾两栖动物声学通讯的作用机理,对无尾两栖动物声学通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探讨了环境激素对其影响,以期为无尾两栖动物生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支撑。
    运用脂褐素鉴定甲壳类年龄的研究进展
    朱国平1,2,3,4*,宋旗1
    2016, 35(8):  2225-2233. 
    摘要 ( 317 )   PDF (556KB) ( 61 )  
    年龄是渔业种群动态模型及渔业资源评估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不像有鳍鱼类,可以通过钙化组织(如,耳石、鳍条和脊椎骨等)鉴定年龄,甲壳类动物因复杂的蜕壳过程使得可用的钙化结构周期性消失,因此甲壳类年龄鉴定一直以来均未得到较好的解决。虽然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体长频度法用于鉴定甲壳类年龄,但其结果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脂褐素因其浓度随生物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在形态学测量与年龄无相关性时,其也成为近年来许多甲壳类鉴龄研究中的年龄生物标记。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鉴龄手段及其在甲壳类鉴龄中的应用,本研究阐述了脂褐素鉴定该类动物年龄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脂褐素的组成及生物学特性,探讨了脂褐素含量与体长、年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组织形态法及溶剂提取法对脂褐素含量量化技术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3种较为常用的脂褐素校准方法。最后,对脂褐素鉴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填料及其净化机理研究进展
    冀泽华,冯冲凌*,吴晓芙,周桑扬,黄慧敏
    2016, 35(8):  2234-2243. 
    摘要 ( 501 )   PDF (601KB) ( 164 )  
    填料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将发生在系统内部的所有反应连接为统一的整体,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填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用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天然矿物、工业副产物、人造产品等填料的特性、去污能力及其代表性材料的应用优势和限制,讨论了填料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去污机理、工程应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目的是为现阶段多样化的湿地系统填料的选择和组合配置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与技术
    鸟类血液寄生虫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比较
    周婕1,夏灿玮1,臧春鑫2,董路1*
    2016, 35(8):  2244-2250. 
    摘要 ( 529 )   PDF (795KB) ( 254 )  
    鸟类血液寄生虫是研究寄生虫疾病以及物种进化的一个重要模式类群。本文在回顾鸟类血液寄生虫检测历史的基础上,比较了血涂片检测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样品制备、感染率检测的灵敏度以及寄生虫分类的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需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的建议,以准确掌握鸟类血液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通过利用Meta分析对两类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分子方法检测到的鸟类血液寄生虫感染率显著高于镜检方法,当感染率低时镜检方法会低估感染率。本文还展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鸟类血液寄生虫研究的推动作用。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生态功能分区——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彭建1,2*,胡熠娜1,吕慧玲2,郦天昳1,陈昕2
    2016, 35(8):  2251-2259. 
    摘要 ( 578 )   PDF (4566KB) ( 114 )  
    生态功能分区综合反映了区域自然生态功能的特征差异,是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差异化管治的重要依据。针对以往生态功能分区分析框架复杂多样、权重设定人为主观等问题,本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分析框架,从基底要素-干扰结构-主导服务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依次进行流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分区、基底要素分区、干扰结构分区和生态功能综合分区,最终将大理州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和10个生态功能亚区。不同要素分区对比结果表明,大理州生态功能综合分区主要受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制约,二者重叠率达79.98%。本研究基于要素结构功能分析框架,系统刻画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空间差异,为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方法指引。
    上海市“三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构建及应用
    王雪1,2,宋雪珺1,2,胡玥1,2,张瑞峰1,2,蔡永立1,2*
    2016, 35(8):  2260-2270. 
    摘要 ( 447 )   PDF (578KB) ( 118 )  
    绿地、林地、湿地(简称“三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持续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上海市正在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三地”建设直接关系到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生态环境相关的评价体系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上海“三地”特征和建设要求,筛选构建一个适合上海的“三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指标分为定量有目标值指标、定量无目标值指标和定性指标3类,并赋予各指标5个评价等级,分别利用模糊数学、构造判断矩阵、统计问卷结果的方法得出3类评价指标的等级隶属度,继而加权求出“三地”综合评价结果。单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立体绿化、林地结构和湿地保护以及“三地”连接度均需改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三地”建设综合评价I级隶属度为0.3261、II级隶属度为0.3411、III级隶属度为0.2208、IV级隶属度为0.0707、V级隶属度为0.0446;上海市“三地”综合评价结果处于II级建设状态,总体建设水平相对较高,但仍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