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崔浩楠, 罗海江, 张学珍. 1982—2019年长江经济带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8): 2517-2529. | 
																																																																																											
												| [2] | 张萌, 石松林, 石春明, 白海, 李宗善, 彭培好. 川西高原4种典型针叶树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1947-1957. | 
																																																																																											
												| [3] | 苟晓霞, 张同文, 喻树龙, 张瑞波, 姜盛夏, 郭玉琳. 不同生境下圆柏径向生长的气候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 1574-1588. | 
																																																																																											
												| [4] | 白天军,邓文平,旷远文,刘苑秋,叶清,牛杰慧,温林生,黄榕. 												
												庐山不同海拔日本柳杉年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57-66. | 
																																																																																											
												| [5] | 郭少壮,白红英,黄晓月,孟清,赵婷. 												
												秦岭太白红杉林遥感物候提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123-1132. | 
																																																																																											
												| [6] | 张前进,刘华,苏守香,王嘉楠,吴泽民. 												
												古树广玉兰和臭椿年轮Pb元素积累的动态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731-3737. | 
																																																																																											
												| [7] | 苏凯,白红英,张扬,黄晓月,秦进. 												
												基于树轮-气候资料的160多年来秦岭太白山降水变化特征重建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467-1475. | 
																																																																																											
												| [8] | 张艳静1,2,于瑞德1,2*,郑宏伟1,2,甘淼1,2,杨美琳1,石冰冰1,2 . 												
												天山东西部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8): 2149-2159. | 
																																																																																											
												| [9] | 黄晓月,白红英*,苏凯,张扬,刘荣娟. 												
												秦岭太白红杉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及其机理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1832-1840. | 
																																																																																											
												| [10] | 朱良军1,杨婧雯1,朱辰2,王晓春1**. 												
												林隙干扰和升温对小兴安岭红松和臭冷杉径向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8): 2085-2095. | 
																																																																																											
												| [11] | 赵业思,王建**,商志远. 												
												树轮不同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性:研究进展与评述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9): 2538-2547. | 
																																																																																											
												| [12] | 张寒松;韩士杰;李玉文;张军辉. 												
												利用树木年轮宽度资料重建长白山地区240年来降水量的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07, 26(12): 1924-1929      . | 
																																																																																											
												| [13] |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王庆礼, 刘明国. 												
												树木年轮分析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生态学杂志, 2003, (6): 9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