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6-07-10
    目录
    目录
    2016, 35(7):  0. 
    摘要 ( 209 )   PDF (480KB) ( 243 )  
    研究报告
    渤海曹妃甸新发现的海草床及其生态特征
    刘慧1,黄小平2*,王元磊3,梁洲瑞1,古彬1,苏纪兰4
    2016, 35(7):  1677-1683. 
    摘要 ( 972 )   PDF (1467KB) ( 546 )  
    2015年10月通过对渤海曹妃甸海域的现场调查,在龙岛西北侧海域发现10 km2的大面积海草床,为中国黄渤海海域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海草床,主要种类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大叶藻种群在整个海草床呈斑块状分布,覆盖度为2.8±1.1%,茎枝密度为28.21±6.35~101.33±17.99 shoots·m-2;现存植株的叶片数量为2.00±0.00~4.70±0.64枚,株高15.20±5.84~62.10±7.34 cm,根状茎长2.67±1.70~22.20±3.92 cm,根长3.67±2.36~8.00±1.90 cm。单位面积海草的生物量为100.48±47.16 g DW·m-2,估算其总生物量为1.0×06 kg(干重)。海草床内有丰富的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尤其是仔稚鱼、稚幼贝、鱼类和蟹类资源十分丰富。该海草床海草的覆盖度和茎枝密度相对较低、分枝较少,每棵植株叶片数量较少,说明海草退化现象较严重,这除了季节因素外,还可能与过度的人类活动干扰有关。本文首次报道了渤海曹妃甸附近海域海草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特征,可为进一步研究与保护该区域海草床生态系统提供基础。
    中国新发现物种的时空分布
    李廷野1,李新红2,李延鹏3,王俊伟4,胡玲娟3,孙发智3,崔亮伟1,肖文3*
    2016, 35(7):  1684-1690. 
    摘要 ( 586 )   PDF (826KB) ( 382 )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统计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中国新发现物种的文章。整理文章发表时间信息,以及文章中新发现物种的分类信息和发现地点信息,试图简要阐明这些新物种在中国地区的时空分布现状。结果表明:1958—2014年,共计整理得到新发现物种3707种,隶属于细菌界、蓝藻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其中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物种数量最多,占总数量的48%;时间分布上呈现整体增加趋势,同时伴随6个不同的高峰,尤其是2012年,新发现物种数量达到了369种的最高值;空间分布上,除细菌界和蓝藻界外,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新发现物种数量最多的地区均是西南地区;植物界与动物界新发现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极为相似。
    中国苔藓植物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格局
    高杰,张星张鹏,刘艳红*
    2016, 35(7):  1691-1696. 
    摘要 ( 1033 )   PDF (637KB) ( 516 )  
    本文选取全国28个省份地区的中国苔藓植物特有种资料、空间因子、气象因子、生境异质性因子等数据,消除空间数据的空间自相关,采用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各生态因子与特有种藓类丰富度(MRN)、苔类丰富度(LRN)及苔藓丰富度(BEN)的相互关联以及空间模型、环境模型和生境异质性模型对MRN、LRN、BEN地理分布格局的解释程度。结果表明:中国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苔藓特有种丰富度在海拔梯度较大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较高,其中,云南省MRN、LRN皆最高,达到146、79种;在海拔梯度较小、降雨量较少的地区丰富度较低,空间位置及地貌影响着特有种的形成;MRN、LRN、BRN均具有很强的空间变异性, 且变化趋势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在较小的空间尺度(<600 km)时,MRN、LRN、BRN三者都呈现出较明显的正空间正相关特征,而在2800 km左右达到最大空间负相关,且三者均表现出显著的纬度梯度性; MRN的地理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生境异质性(复杂的地形条件)和空间因子, 即在大的空间尺度上, 地理位置决定一个地区MRN的理论值, 生境异质性和气候因子对其进行微调,而LRN、BRN的地理格局主要受气候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
    入侵植物银毛龙葵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与早期监测预警
    王瑞1,万方浩1,2*
    2016, 35(7):  1697-1703. 
    摘要 ( 440 )   PDF (1731KB) ( 334 )  
    银毛龙葵(Solanum elaeagnifolium)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恶性杂草,已被列入中国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银毛龙葵已于2012年入侵中国并呈扩散蔓延趋势,明确其传入途径和适生区对制定早期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银毛龙葵在全球的扩散动态分析明确了其在全球跨区域扩散的驱动力与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进而利用其全球已知分布构建Maxent生态位模型模拟其环境适应梯度并把模拟的最优环境生态位投影到中国预测其潜在的适生区域。结果表明:除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新疆天山山脉以北、河北北部地区以外的区域都是其适生区,其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西南边境和新疆南疆的部分地区;针对银毛龙葵在中国广阔的适生区以及繁殖能力强、繁殖体易于随交通工具、农事活动、进口粮谷和饲料等传入和扩散的特性,其在中国即将进入一个快速扩散阶段;建议对新入侵的地区采取早期监测预警与根除措施,加大适生区内进口货物接受港口、机场、进口货物中转站、加工厂等极易传入区域的监测力度,以预防其再次入侵,控制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散。
    西双版纳橡胶-萝芙木-大叶千斤拔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年生长量
    张森1,2,谢志英3,陈蕾西4,刘成刚2,赵永祥3,王秀华3,刘长安2,唐建维2*
    2016, 35(7):  1704-1712. 
    摘要 ( 470 )   PDF (553KB) ( 339 )  
    为探明3个不同年龄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下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及复合系统与橡胶纯林的年生长量及生物量,根据3个林龄(8、11和20 a)两种不同种植模式各样地的调查数据,计算了不同种植模式中橡胶、大叶千斤拔及萝芙木的年生长量。同时利用49和29株不同大小的大叶千斤拔和萝芙木样木个体建立了以基径平方乘以高度(BD2H)为自变量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根据所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模型估算了不同种植模式各林分的生物量及生物量增量,并对其组成和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11和20 a生复合模式中的橡胶、大叶千斤拔和萝芙木的胸径或基径的年生长量和生物量增量均随着橡胶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其橡胶的年胸径生长量分别是同龄橡胶纯林的1.16、1.01和1.17倍,年生物量增量分别是同龄橡胶纯林的1.13、1.08和1.49倍;3个林龄复合模式和橡胶纯林的总生物量均随林龄的增大而增长,而生物量增量随林龄而下降;复合模式的总生物量分别是其同龄橡胶纯林的2.35、1.60和1.17倍,生物量增量(53.20、33.64和11.18 t·hm-2)分别是同龄橡胶纯林的5.13、4.48和2.63倍;不论是复合模式还是橡胶纯林,其生物量器官分配均呈现出茎和枝所占的比例随林龄而增长,叶和根所占的比例随林龄而下降的规律。在橡胶林下种植其他植物种类,能显著提高生物量积累。
    白三叶不同叶龄叶片对不同季节温度适应的生理调控机理
    张玥1,周瑞莲1,梁慧敏2*,张婷凤1
    2016, 35(7):  1713-1720. 
    摘要 ( 436 )   PDF (756KB) ( 292 )  
    对不同季节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不同叶龄叶片(幼叶、中叶和老叶)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力、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揭示白三叶不同叶龄叶片对不同季节温度适应的生理调控机理和白三叶叶片短寿在维护匍匐茎生长中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1)冬季低温生出的幼叶MDA含量较低,而叶绿素a、POD和SOD活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最高;夏季高温生出的幼叶MDA和叶绿素b含量较高,而POD和SOD活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较低。白三叶幼叶具有较强的生理调控可塑性以适应冬夏季温度。(2)不同季节幼叶成长过程中,其生理调控模式相近,随叶片长大成熟,叶绿素含量和SOD、POD、CAT活力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高,而MDA含量降低。(3)不同季节老化叶片生理特征相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趋于增高,CAT活力及MDA含量均下降。研究表明,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通过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和水分代谢平衡而在幼叶适应不同季节温度、叶片快速生长中起重要保护作用。不同季节叶片抗氧化能力下降和持续积累的脯氨酸、可溶性糖抑制光合作用可能是叶片衰老和短寿的诱因。不同季节匍匐茎上叶片的短寿、快速衰老可使匍匐茎将能量物质分配给其顶部,促进匍匐茎顶部幼叶萌生和匍匐茎的延伸生长及种群的扩散,其在维护白三叶植株持续生存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刈割对UV-B辐射增强下紫花苜蓿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伟1,王岩1,赵天宏1*,梁变变2,郭书嫄1,田荣荣1
    2016, 35(7):  1721-1729. 
    摘要 ( 403 )   PDF (950KB) ( 287 )  
    以紫花苜蓿(金皇后)为试验材料,UVB辐射增强5%(T1)和增强10%(T2),研究了当年生紫花苜蓿光合荧光特性和地上生物量在重度刈割下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刈割前后两个生育期中,与CK相比,随着UV-B强度增加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在T1处理下,与刈割前相比,刈割后紫花苜蓿Chla、Chlb、Chl(a+b)、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Fv/Fm在分枝期和结荚期均显著增加;在T2处理下,在分枝期和结荚期,刈割也显著增强了紫花苜蓿Chla、Chlb、Chl(a+b)、净光合速率和Fv/Fm,增幅分别高达32%、30%、20%、17%和22%;地上生物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与刈割前相比,刈割后T1和T2处理的增幅分别高达49%和199%;方差分析表明,刈割与增强UV-B处理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交互作用不明显;表明适度刈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UV-B辐射对紫花苜蓿造成的伤害。
    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
    唐杉1,王允青1*,张智2,吴立蒙2,黄俊3,曹卫东4
    2016, 35(7):  1730-1736. 
    摘要 ( 407 )   PDF (480KB) ( 273 )  
    以多年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连续7年紫云英双季稻轮作后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并探讨了稻田土壤主要杂草种子群落与土壤主要肥力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年紫云英还田可显著减少稻田杂草种子库子密度(P<0.05),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及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等主要种类种子密度显著性降低(P<0.05);0~20 cm土层中,各处理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均为翻压紫云英、纯化肥、不施肥处理,紫云英还田显著提高了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P<0.05);多年紫云英还田及化肥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产生显著影响(P<0.05),土壤pH的降低(P<0.05),土壤全氮的提高(P<0.01)显著提高了杂草种子库多样性,土壤碱解氮的提高对种子库多样性的提高也有一定影响(P<0.1)。
    5-氨基乙酰丙酸提高玉米幼苗抗低温性及其生理机制
    孙阳,王燚,曲丹阳,李晶,焦健,曹鑫波,顾万荣,魏湜*
    2016, 35(7):  1737-1743. 
    摘要 ( 535 )   PDF (594KB) ( 297 )  
    低温是影响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5-氨基乙酰丙酸(ALA)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的作用,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为了探究ALA缓解玉米幼苗低温胁迫的生理机制及叶面喷施的最适浓度,选取“绥玉13号”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ALA(0、10、20、30和40 mg·L-1),在昼/夜温度为14 ℃/5 ℃的低温条件下培养48 h,研究ALA对玉米幼苗生长、细胞膜稳定性、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ALA能促进低温胁迫下幼苗生长,保护叶片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增强细胞清除活性氧能力,提高渗透调节的能力;其中以喷施20 mg·L-1 ALA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幼苗株高、叶面积和鲜(干)重分别增加24%、23%和26%(24%),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减少38%和45%,SOD和POD活性增加37%和66%,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0%和45%;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ALA可以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的损伤。
     
    安徽万佛山不同生境下银缕梅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
    张光富1*,姚锐1,蒋悦茜2,陈福程2,张文燕2
    2016, 35(7):  1744-1750. 
    摘要 ( 406 )   PDF (634KB) ( 290 )  
    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安徽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下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讨论了森林群落中同一树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竞争强度。结果表明:银缕梅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间,竞争强度为240.6,占总竞争强度69.3%;对象木银缕梅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依次为银缕梅>紫弹朴(Celtis biondi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朴树(Cel-tis si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不同生境下银缕梅的数量以及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不同,在山坡生境下银缕梅数量较多(178株),而沟谷生境下较少(仅65株);且前者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均大于后者。在两种生境下均是小径级(4.0 cm≤DBH<8.0 cm)银缕梅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最大;该区对象木银缕梅的竞争强度与其胸径大小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随着银缕梅胸径的增大,所受到的竞争压力逐渐减小,当银缕梅胸径小于16 cm时,对象木受到的竞争强度较大。此外,森林群落中同一树种因生境不同其竞争强度存在差异。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处理地上现存量的对比及拟合优化
    吕世杰1,刘文亭2,刘红梅3,孙世贤2,4,卫媛2,4,张爽2,卫智军2*
    2016, 35(7):  1751-1760. 
    摘要 ( 336 )   PDF (809KB) ( 258 )  
    为探讨放牧强度季节调控下荒漠草原地上现存量的变化趋势及放牧强度与季节的耦合作用对地上现存量影响,本研究整理2010—2014年9月蒙古高原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地上现存量观测数据,采用对比分析和回归建模对荒漠草原地上现存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地上现存量在试验处理间和年度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放牧处理效应大于年度间水温变化引起的生物量变化。回归建模分析显示,通过6个试验处理可建立拟合率达到99%以上的通用模型,根据通用模型可以预测27种试验处理组合的地上现存量变化;模型同时显示,春季放牧强度增加可导致草地可持续利用能力下降,且前一季节放牧强度对后一季节放牧存在明显影响,不同放牧季存在影响结果的叠加作用,导致前期的影响作用在放牧季被放大,使得草地在重牧过程后的可恢复能力降低。
    覆膜种植对玉米生长初期NDVI识别的影响
    孟庆兰,高军凯,卢筱茜,常学礼*
    2016, 35(7):  1761-1766. 
    摘要 ( 445 )   PDF (603KB) ( 263 )  
    覆膜种植是干旱区绿洲农业普遍采用的方式,大面积覆膜种植对农作物早期NDVI生长状况监测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在张掖绿洲以大面积种植的玉米为测定对象,选择黑膜和透明膜覆盖与裸地种植进行地面反射光谱特征研究,揭示覆膜种植对玉米生长初期NDVI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和透明膜与裸地之间的光谱反射率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325~1035 nm波段波长范围内,黑膜、透明膜、裸地光谱反射率平均值总体特征为透明膜(25.9%)>裸地(13.9%)>黑膜(13.7%);对使用较多的Landsat和MODIS数据而言,覆膜率与NDVI之间呈线性回归,其中透明膜覆盖率与NDVI的线性趋势回归斜率大于黑膜覆盖度;地膜覆盖种植对玉米早期生长NDVI识别有较大的影响。
    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许玉兰1*,蔡年辉1,陈诗1,王大玮1,何承忠1,段安安1,康向阳2
    2016, 35(7):  1767-1775. 
    摘要 ( 413 )   PDF (699KB) ( 336 )  
    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云南松主分布区范围内20个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以及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云南松天然群体SSR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地理、气象和土壤因子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表现为低纬度、低海拔、温暖、降水量多的环境下遗传多样性丰富;Mantel检测群体遗传距离的地理变异方式较弱,遗传变异不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也未达到显著水平,但生态隔离的作用明显高于地理隔离的作用,表明地理、气候和土壤因子对云南松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气候因子对云南松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最大。
    疏勒河上游高寒草地生长季降水特征
    李清峰1,2,3,杨国靖2*,赵传成2
    2016, 35(7):  1776-1782. 
    摘要 ( 416 )   PDF (715KB) ( 315 )  
    基于2009—2014年疏勒河上游高寒山区(3400~4200 m)的实测资料,本文以距平百分率、降水集中度(PCD)与集中期(PCP)为主要方法,对高寒草地生长季(5—9月)的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降水量为139.3~401.6 mm,距平百分率普遍处于-12.9%~18.8%,降水梯度达21.7 mm·100 m-1(2013—2014年);降水最大月多为6月或7月,二者之和约占生长季降水量的55.7%~60.1%;降水集中度为0.21~0.49,集中期分布在6月下旬至7月;次降水以量级<10 mm、历时<24 h、雨强<0.5 mm·h-1为主;疏勒河上游高寒草地的生长季降水具有年际变率小、垂直变化明显、分配较为集中、小降水事件多的主要特征。
    植物多样性对人工湿地微宇宙甲烷排放的影响
    赵争艳1,钟雨辰1,韩文娟1,唐宇力2,范丽琨2,范星1,常杰1,葛滢1*
    2016, 35(7):  1783-1790. 
    摘要 ( 525 )   PDF (736KB) ( 305 )  
    为了研究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过程中减少甲烷(CH4)排放的可能性,本研究利用细砂基质微宇宙系统控制实验,分析了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特性对系统甲烷排放、氮去除及相关功能的影响。实验选择喜湿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水芹(Oenanthe javanica)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3个种,设置每个种的单种及3个种混种处理,以细砂(粒径为0.25~1 mm)作为栽培基质,供给模拟污水。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增加了CH4排放(P<0.05),但没有超排放效应;物种丰富度对氮去除无显著影响(P>0.05);物种特性是CH4排放和氮去除的主要驱动者,其作用超过了物种丰富度;虉草单种系统的CH4排放量最低,且氮去除能力最高(P<0.05)。本实验表明,选择合适的单种(虉草)系统比提高物种丰富度更利于CH4减排和执行人工湿地氮去除功能。结果可为人工湿地物种选择及多样性配置提供参考。
    浙江省茶叶气候生产潜力评估
    金志凤1*,杨栋2,姚益平1,李仁忠1,王治海1
    2016, 35(7):  1791-1798. 
    摘要 ( 402 )   PDF (1603KB) ( 318 )  
    根据浙江省65个基本气象站1971—2013年的气象资料和茶叶产量资料,采用逐步订正、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茶叶的光合生产潜力(YQ)、光温生产潜力(YT)和气候生产潜力(YW),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浙江省茶叶YQ、YTYW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5.17、11.27和8.39 t·hm-2;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YQ由南向北递增,YT由中部金华地区向四周递增,YW由北向南递增;近40年,YQ、YTYW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5、-0.45和-0.40 t·hm-2·10 a-1,受热量和水资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显著变化影响,YT和YW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近5年,浙江省茶叶气候资源利用率为1.73%~35.12%,平均为11.90%,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杭州东部、绍兴、宁波、湖州南部和金华中部等地,超过20%。
    模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温度与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刘运通1,张一平1,2*,武传胜2,4,梁乃申3,沙丽清1,2,罗鑫2,刘玉洪1,2
    2016, 35(7):  1799-1806. 
    摘要 ( 341 )   PDF (883KB) ( 284 )  
    为把握森林土壤温度及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利用1986—2013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温度观测数据模拟土壤温度未来上升2 ℃需要的时间,采用2011—2013年人工控制土壤增温试验中切根处理(NR)与切根增温处理(SW)的观测数据,结合WNMM模型及SRES情景下A2与B2未来气候数据模拟哀牢山森林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5 cm土壤温度增加速率为0.224 ℃·10 a-1,自然增温2 ℃需要90 a;NR与SW处理下土壤Q10值分别为5.17和4.50,根据Q10值进行计算,NR处理在土温升高2 ℃后土壤异养呼吸较SW处理实测值升高14.6%;经过校正、验证后WNMM模型可以模拟土壤水分(P<0.001)与土壤温度的变化(P<0.001);A2、B2情景下,NR处理土壤异养呼吸较SW处理分别升高10.2%和9.8%;A2情景下土壤异养呼吸较B2情景下土壤异养呼吸,在NR、SW处理下分别升高7.0%和6.6%。本研究中数学模拟会高估土壤异养呼吸,表明野外的实测试验是不可替代的评估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响应的方法。
    碳氮添加对不同湿度条件下温带森林土壤融化过程中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吴浩浩1,2,徐星凯1*,段存涛1,李团胜3,CHENG Wei-guo4
    2016, 35(7):  1807-1818. 
    摘要 ( 387 )   PDF (883KB) ( 280 )  
    采用室内土柱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土壤湿度(55%和80%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条件下外源碳(葡萄糖,6.4 g C·m-2)和2种形态氮(NH4Cl和KNO3,4.5 g N·m-2)的添加对温带成熟阔叶红松混交林和次生白桦林土壤冻结后融化过程中氧化亚氮(N2O)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会激发2种林分土壤融化初期N2O的排放。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2种林分土壤大量消耗硝态氮,反硝化作用强烈,导致融化初期N2O激发效应的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尤其是白桦林土壤。单施葡萄糖后,2种林分土壤大量消耗铵态氮和硝态氮,进而显著促进2种林分土壤融化初期N2O的激发排放;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葡萄糖对2种林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的促进作用减弱,这可能与高湿度条件下,冻结后融化过程中土壤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碳(DOC)有关。低湿度条件下,2种林分土壤融化过程N2O排放是铵态氮限制性的,即硝化潜势占主要优势,尤其是白桦林土壤;高湿度条件下,白桦林土壤具有很强的反硝化潜势,并且随着葡萄糖的施加,这种反硝化潜势加强。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种林分土壤冻结后融化过程N2O累积排放量受到土壤pH、WFPS及水浸提DOC含量的影响,共同解释其66%的变化,并且与土壤水浸提溶解性有机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冻结后融化过程N2O累积排放量与微生物生物氮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可推测,温带森林土壤融化过程中N2O的排放主要依赖于冻结处理后的土壤pH、WFPS以及溶解性有机质释放量的变化。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根系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曾凡鹏1,2,迟光宇1*,陈欣1,史奕1
    2016, 35(7):  1819-1825. 
    摘要 ( 336 )   PDF (664KB) ( 339 )  
    C、N、P元素的循环过程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幼龄林(10 a)、中龄林(25 a)、成熟林(50 a)土壤、根系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N、P含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降低;C∶N和C∶P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N∶P随林龄变化不显著;落叶松根系N、P含量及C∶N和C∶P受林龄影响显著,N、P的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C∶N和C∶P随林龄增加而增加,C含量和N∶P随林龄变化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加,该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地地力呈逐渐衰退的趋势。建议通过间伐调整林分结构,并适度施肥来改善土壤肥力。
    长期不同施肥下褐土有机碳储量及活性碳组分
    赵玉皓1,张艳杰1,李贵春2,赵凯3,李忠芳4,唐政4,鲁顺保1*
    2016, 35(7):  1826-1833. 
    摘要 ( 463 )   PDF (745KB) ( 239 )  
    依托辽宁阜新褐土田间施肥定位试验,针对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化肥配施(NPKM)4种不同施肥处理,分析0~20 cm耕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及关键活性碳组分,旨在为区域土壤合理培肥和农业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施肥处理中,NPKM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含量均比其他3种处理高,较对照分别提高40.5%、38.6%、114.7%、57.5%、103.8%和97.6%,且含有机肥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明显高于不含有机肥的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TOC、MBC、DOC、POC以及LOC间呈正显著相关性(P<0.05),各组分碳间关系密切。在本试验条件下,长期进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于提升土壤有机碳水平的效果最为显著,是提高土壤肥力最优施肥模式。土壤活性碳组分对施肥措施响应敏感,可以作为土壤总碳水平变化的预警指标。
    红壤丘陵区典型农田土壤秸秆还田后纤维素降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董明哲1,2,陈香碧1,3,冯书珍1,2,尹春梅1,4,苏以荣1,3*
    2016, 35(7):  1834-1841. 
    摘要 ( 466 )   PDF (606KB) ( 301 )  
    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旱地和水旱轮作长期定位试验地为研究对象,以单施化肥(NPK)为对照,研究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后农田土壤中纤维素的积累效应及其周年降解特征,并从纤维素降解的关键酶活性、土壤基本性质和气候环境阐明影响农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长期(13年)NPKS处理后土壤中纤维素积累并不显著;周年变化来看,添加NPKS后旱地和水旱轮作地土壤中纤维素含量分别在施肥后6和3个月内迅速降至施肥前水平,表现为水旱轮作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速率显著高于旱地;水旱轮作地中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及β-葡萄糖苷酶(βG)活性的增量在添加NPKS后均显著高于旱地,说明水旱轮作地中纤维素酶活性对秸秆还田的响应更强;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长期施肥后纤维素占土壤有机质的比例下降,说明纤维素并不是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积累重要的直接组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碱解氮是影响纤维素降解的主要因子。未来可通过调整施肥、土地利用方式来调控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转化过程。
    陕西旬阳汞矿区大气降水中汞形态分布特征
    敖明1,2,张超2,吴永贵1,徐晓航2,钱晓莉1,2,仇广乐2*
    2016, 35(7):  1842-1848. 
    摘要 ( 378 )   PDF (923KB) ( 317 )  
    2012年7月—2013年9月对旬阳汞矿区大气降水中总汞、活性汞和溶解气态汞污染特征以及微量元素浓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汞与微量元素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旬阳汞矿区大气降水中总汞、活性汞和溶解气态汞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8±43)、(13±9.0)和(3.8±3.6) ng·L-1,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4~253、0.39~43和0.41~17 ng·L-1;大气降水中活性汞和溶解气态汞分别占总汞浓度的27%和7.9%,其他无机汞形态是其主要存在形态,占总汞浓度的65%;雨水的pH平均值为5.4,变化范围为4.2~6.7;大气降水中Hg和Sb、Se呈显著的正相关,R2分别为0.67和0.54,说明Hg和Sb、Se具有相同的来源,其中旬阳汞矿的开采和汞锑冶炼等人为释放源为主要贡献源,其次为燃煤源。
     
    贵州草海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宋以龙1,2,曾艳1*,杨海全1,2,陈敬安1,丁薇3,王敬富1,计永雪1,2,董泽琴4
    2016, 35(7):  1849-1856. 
    摘要 ( 383 )   PDF (1607KB) ( 318 )  
    在草海选取代表性点位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沉积物柱芯,测定沉积物Cr、Ni、Cd、Co、Pb、Zn和Sb等重金属含量,研究草海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变化特征、来源及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草海表层沉积物中Cd、Pb、Zn和Sb在湖泊北部、湖心及西南湖区含量较高,且由北向西南方向呈扇形分布,主要来源于周边矿产资源的开发;Cr、Ni和Co在湖泊最西端区域含量较高,主要受城镇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影响;草海沉积物中Cd和Sb污染最严重,其地质累积指数分别为1.50~4.62(平均值3.10)和1.63~3.45(平均值2.61);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草海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较高,且湖心区域最严重。草海沉积物柱芯中重金属的垂直剖面分布正好对应了草海流域的矿产开采历史。尽管流域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已经停止,但以往矿产资源开采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仍是目前草海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制定合理措施,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来源,并建立有效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恢复草海生态环境。
    沙颍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钟明,万云,万安,胡金,安树青,冷欣*
    2016, 35(7):  1857-1864. 
    摘要 ( 473 )   PDF (3421KB) ( 286 )  
    为了解沙颍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于2013年5月采集沙颍河干流与支流共35个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测定7种重金属(As、Cd、Cr、Cu、Hg、Pb和Zn)的含量。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沉积物中As、Cd、Cr、Cu、Hg、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49、0.35、51.4、27.2、0.094、26.8和111.8 mg·kg-1。Cd、Cu、Hg、Pb和Z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河南省土壤背景值,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地积累指数统计结果表明,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Hg>Zn>Pb>Cu>Cr>As,其中Cd污染最严重,91.43%的样点受到Cd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结果表明,各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为Cd>Hg>As>Cu>Pb>Zn>Cr,Cd表现为很强风险,Hg表现为强风险,其他5种重金属生态风险较低。整个沙颍河流域属颍河周口段及其支流贾鲁河和清潩河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应该引起当地环保部门的重视。
    抚仙湖夏季热分层时期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特征
    牛远1,孔祥虹1,2,余辉1*,刘倩1
    2016, 35(7):  1865-1871. 
    摘要 ( 466 )   PDF (714KB) ( 293 )  
    抚仙湖是云贵高原典型的深水贫营养湖泊。为了研究其浮游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于2014年7月在抚仙湖设置了3个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37种,隶属于6门18科27属;全湖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为0.41 mg·L-1,其中绿藻门的比例超过70%;绿藻门中的转板藻(Mougeotia sp.)是夏季抚仙湖浮游植物中的绝对优势种,平均生物量为0.18 mg·L-1;在水平分布上,浮游植物生物量在北部湖区大于中部和南部;在垂直分布上,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体的表层和温跃层,最大值出现在水面以下10 m,深水层的生物量显著降低。线性相关性分析表明,表层和温跃层浮游植物生物量主要受水深变化引起的一系列环境变量如水温、光照等变化的影响,而影响深水层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子是溶解氧和pH。冗余分析显示,环境变量较好地解释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空间变化,水温、电导率和pH是最关键的几个影响因子,氮、磷营养盐的作用并不显著。本研究对探究亚热带高原深水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具有积极意义。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对藻华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马少博,朱津永*,陆开宏,杨文
    2016, 35(7):  1872-1878. 
    摘要 ( 482 )   PDF (878KB) ( 263 )  
    本文通过围隔试验研究了淡水腹足纲动物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对藻华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实验根据铜锈环棱螺生物量设置了高、中和低3个密度组和一个不投放螺的对照组。分别于试验开始后0、3、7、11、15、23、31、46和61 d采集样品并计数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3属52种,其中原生动物15种、轮虫28种、枝角类6种、桡足类3种;桡足类无节幼体、晶囊轮虫(Asplanchra)、多肢轮虫(Polyarthra)和臂尾轮虫(Brachionus)为浮游动物优势类群;主响应曲线分析显示,所有处理组中的浮游动物群落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铜锈环棱螺的存在显著减少了有壳肉足虫、砂壳纤毛虫和轮虫种群数量,其中丰度降低最多的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和砂壳虫(Difflugia sp.),在高密度组中的数量分别由试验开始时的481、545.3和359.7 ind·L-1下降至试验结束时的0.1、0.1和9.2 ind·L-1;铜锈环棱螺的存在还导致高密度组中剑水蚤(Cyclops sp.)的数量由试验开始时的46.4 ind·L-1增加至试验结束时的420.1 ind·L-1。这些结果说明,铜锈环棱螺的存在显著影响了藻华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动态,而这些影响更多的是来自于铜锈环棱螺的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滤食。
    入侵种福寿螺的养殖液对水环境及本地种铜锈环棱螺的影响
    房苗1,2,徐猛1,罗渡1,顾党恩1,杨叶欣1,牟希东1,胡隐昌1,罗建仁1*
    2016, 35(7):  1879-1888. 
    摘要 ( 482 )   PDF (1182KB) ( 371 )  
    以大薸(Pistia stratiote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小竹节草(Najas guadelupensis)为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食物,养殖数量设置为0、2、4、8、16和32只,分别在养殖的第1、3、5、7和9天测定养殖水体中的温度、pH、溶氧以及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溶解性磷酸盐的浓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福寿螺养殖液对福寿螺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的胁迫实验。结果表明:福寿螺的养殖数量和食物种类对养殖液中的溶氧、铵态氮、硝态氮和溶解性磷酸盐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溶氧量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大和养殖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而铵态氮、硝态氮和溶解性磷酸盐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养殖液中亚硝态氮的含量只受养殖数量的显著影响(P<0.05);胁迫实验中,福寿螺养殖液对铜锈环棱螺和福寿螺相对生长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福寿螺表现为减速增长,铜锈环棱螺表现为负增长,并且养殖液浓度越高,对铜锈环棱螺的致死效应越大。本研究表明,福寿螺可以通过养殖液改变养殖水体的理化性质,抑制铜锈环棱螺的生长,并对其具有显著的致死效应,这可能是导致福寿螺入侵的一个重要机制。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入侵生态学的理论,也为福寿螺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实验基础。
    光色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婉情1,2,刘志明1,2,吴亮1,2,王瑶华2,3,马建忠2,3,吴洪喜2,3*
    2016, 35(7):  1889-1895. 
    摘要 ( 456 )   PDF (532KB) ( 233 )  
    为了探索光色对鱼类的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一个小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不同养殖水槽,设置了白光、红光、黄光、绿光和黑暗5种光照环境,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体长19.67±1.26 cm,体质量92.92±4.05 g)进行了120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光色对豹纹鳃棘鲈的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绿光组幼鱼的存活率和体质量均最大,白光组幼鱼的肝胰脏指数(HSI)最高;白光组幼鱼的血糖、血脂和蛋白质的含量均低于其他4组;白光组幼鱼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最高,白光组幼鱼的LDH显著高于红光组和绿光组;白光组幼鱼的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含量高于其他4组(P<0.05);5种光色下的幼鱼血液中的无机离子含量除Mg2+外,Ca2+、P3+、Na+和K+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生长、存活及血清生化指标分析,5种光色中,绿光最适宜豹纹鳃棘鲈幼鱼生长和存活。
    广西繁殖鸟类资源
    伊剑锋,余丽江*
    2016, 35(7):  1896-1910. 
    摘要 ( 353 )   PDF (741KB) ( 325 )  
    根据已发表的文献和资料,对广西繁殖鸟类资源进行了整理分析。截至目前,广西共有繁殖鸟类20目67科428种,主要由347种留鸟构成(占81.07%)。列入国家I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雕(Aquila chrysaetos)、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4种;列入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的有68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有20种,包括2种濒危(EN)、8种易危(VU)和10种近危种(NT)。区系上,东洋界种类最多(77.34%),广布种次之(15.42%),古北界种最少(7.24%)。在繁殖鸟中,有89.02%的鸟类偏好于林地生境,其中72.43%属东洋界鸟类,而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生境偏好则相对多样。在桂西南喀斯特地区和桂南沿海地区,繁殖鸟类非常丰富,其种类分别占整个广西繁殖鸟类的82.24%和61.21%。因此,建议在优先保护这两个地区的基础上,加强保护区外、尤其是林区生境的保护。
    海南昌江家燕(Hirundo rustica)种群的卵色及其窝内窝间变异
    牛楠1,霍娟1,粟通萍1,2,杨灿朝1,梁伟1*
    2016, 35(7):  1911-1915. 
    摘要 ( 377 )   PDF (577KB) ( 238 )  
    量化鸟类的卵色及其窝内、窝间变异,对于理解鸟类卵色的进化及其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小的卵色窝内变异和较大的窝间变异,有利于寄主反寄生行为对策的进化。最近的研究表明,除了同种寄生,家燕(Hirundo rustica)同时也是杜鹃(Cuculus spp.)的重要寄主之一。本研究利用光纤光谱仪,对海南昌江家燕种群的卵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家燕卵背景色的反射光谱明显高于斑点色,斑点色在长波光部分有较高的波峰和波谷,表明在黄色和红色光上具有较高的色彩饱和度;虽然肉眼看到的家燕卵的背景和斑点颜色截然不同,但基于鸟类视觉模型的统计分析表明,两者的色调的可见光部分(RGB)并无显著差异,而在人眼无法探测的紫外光(UV)部分及色度和亮度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家燕卵色的窝内、窝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家燕卵的背景色和斑点的窝内变异不显著;而在窝间变异上,UV、色度和亮度均无显著差异,但色调RGB具有显著差异,斑点的窝间变异大于背景色。本研究是家燕卵色定量化分析的首次报道。
    综述与专论
    植物功能性状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赵娜1,2,赵新全1,2,3,赵亮1,2,徐世晓1,2*,邹小艳1,2
    2016, 35(7):  1916-1926. 
    摘要 ( 528 )   PDF (606KB) ( 434 )  
    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利用方式。植物通过其功能性状的改变来响应放牧的干扰,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茎、叶等功能构件不同生态性状对放牧干扰的差异性响应,体现了植物在放牧压力下资源获取最大化的适应对策,也是物种应对干扰所表现出的各自独特生存策略。这种以个体生态学特征为依据的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分类方法在生态学应用方面的不足,为开展放牧干扰生态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生物进化意义。本文介绍了植物功能性状的定义及其构建模式,总结了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功能性状的表型可塑性表达,归纳了放牧干扰下功能性状的权衡策略,强调了个体功能性状对于大尺度草地放牧利用中体现出的独特价值,最后提出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枯落物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陈婷,郗敏*,孔范龙,李悦,庞立华
    2016, 35(7):  1927-1935. 
    摘要 ( 1334 )   PDF (527KB) ( 520 )  
    本文从枯落物分解的阶段划分到分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组分变化、性质转变等方面详细讨论了枯落物分解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枯落物分解主要包括物理淋溶、生物化学分解和破碎过程,其中物理淋溶和生物化学分解分别在分解前期和后期占据主导地位。枯落物分解过程具有阶段性和特征连续性,且普遍按照先快后慢的规律发生质量损失。难分解的物质逐渐累积,导致枯落物腐殖化程度增强,芳香性和吸附性增加,生物可降解性降低。枯落物分解过程营养元素变化多元化,C含量普遍下降,N和P则受各种因素影响或累积或释放。枯落物分解是多重因子综合作用的过程,其中枯落物性质是本质要素,而温度、水分、土壤生物群落等均对枯落物分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分的增加可以加快淋溶从而促进枯落物分解,温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微生物活性;土壤生物对枯落物分解有明显贡献,其中微生物在枯落物分解中占主导地位,土壤动物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枯落物分解机理、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枯落物分解对生态变化的反馈等将是未来枯落物分解研究的重点。
    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赵天舸1,于瑞宏1*,张志磊2,白雪松1,曾庆奥1
    2016, 35(7):  1936-1946. 
    摘要 ( 695 )   PDF (590KB) ( 454 )  
    湿地植被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估算方法研究一直是湿地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植被地上生物量测算主要依靠样方调查,对于复杂湿地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而随着遥感估算方法的发展,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研究实现了长期、动态且大尺度的监测。本文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阐述了基于光学、合成孔径雷达(SAR)、激光雷达(Lidar)以及多源协同遥感数据反演湿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理论基础及计算原理,总结了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其适用性,继而从湿地植被生物量监测类型的拓展、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遥感数据的同化以及遥感机理模型发展等方面出发,对植物生物量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磷酸盐氧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田丽艳1,2,郭庆军1*,何会军3,郎赟超4,胡健4,杨俊兴1,魏荣菲1,2,韩晓昆1,2
    2016, 35(7):  1947-1956. 
    摘要 ( 877 )   PDF (719KB) ( 425 )  
    近年来,由于磷素流失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查明环境中磷的来源及迁移转化对于改变目前现状具有重要意义。而磷酸盐氧同位素作为一种地球化学示踪剂在水体环境、土壤以及古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不同自然界物质中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δ18OP),分馏机理,分离、纯化和测试方法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工作展望:根据不同样品的基本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磷酸盐氧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原因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进一步研究,磷酸盐氧同位素应用前景有待进一步扩展。
    方法与技术
    利用异速生长关系和地统计方法估算武夷山南麓毛竹林生物量
    张宇,岳祥华,漆良华,江泽慧,石雷*
    2016, 35(7):  1957-1962. 
    摘要 ( 587 )   PDF (630KB) ( 505 )  
    澄清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生物量与胸径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及毛竹林生物量密度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估算毛竹林生物量。本文结合异速生长关系和地统计方法对中尺度毛竹林生物量进行估算。利用收获法在武夷山南麓毛竹林分布区砍伐103棵标准竹,并用冠层分析仪获取毛竹林叶面积指数,建立毛竹生物量与胸径、林分生物量密度与叶面积指数的异速生长关系;再利用地统计方法对黄坑镇毛竹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武夷山南麓毛竹单株生物量与胸径之间存在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2=0.585,P=0.002);毛竹林生物量密度与叶面积指数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关系(R2=0.525,P=0.002);利用建立的异速生长方程和地统计方法对黄坑镇毛竹林地上生物量的模拟结果表明,黄坑镇毛竹林平均地上生物量密度为53.49 t·hm-2,全镇毛竹林地上生物量约为0.62 Tg。
    Tenax-TA提取和固相微萃取预测土壤中PAHs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
    李娜1,2,郭美霞1,2,巩宗强1*,赵然然1,3
    2016, 35(7):  1963-1969. 
    摘要 ( 474 )   PDF (582KB) ( 336 )  
    为了准确预测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物有效性,采用Tenax-TA提取和固相微萃取(SPME)法提取焦化厂土壤中的PAHs,并评价PAHs对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etida)的生物有效性,分析PAHs Tenax-TA快速解吸组分提取量和SPME预测量与蚯蚓体内含量的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蚯蚓体内蓄积的PAHs浓度与土壤中PAHs浓度、SPME预测浓度、Tenax-TA快速解吸组分提取量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2分别为0.88、0.55和0.94),但与土壤中孔隙水浓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SPME预测高估了蚯蚓体内PAHs的浓度,而Tenax-TA快速解吸组分提取与蚯蚓体内浓度的比值接近于1;Tenax-TA快速提取量比SPME纤维丝能更好地预测焦化厂土壤中PAHs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这为PAHs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价和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滦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响应
    李莹,黄岁樑*
    2016, 35(7):  1970-1980. 
    摘要 ( 446 )   PDF (4700KB) ( 366 )  
    以滦河流域相关规划为基准,设置现状延续、经济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3种土地利用发展情景,应用CLUE-S模型预测滦河流域2030年土地利用;并应用SWAT模型模拟3种情景的水文过程,对比不同发展情景下流域未来水文过程,识别各情景中产沙关键源区。结果表明:2030年,3种情景中流域中游承德市及周围县扩张最为显著;地表径流方面,生态保护优先情景中最小(11.34 mm·a-1),分别为现状延续与经济发展优先情景的47.51%和46.02%;地下径流方面,经济发展优先情景最小(7.94 mm·a-1),分别为现状延续与生态保护优先情景的51.90%和23.26%;产沙方面,生态保护优先情景(0.35×105 kg·km-2·a-1)比其他情景减少约60%;流域水土保持方面,生态保护优先情景效果最好,现状延续情景土壤侵蚀严重,经济发展优先情景水源涵养不理想。研究区可按照现状延续模式继续发展,但应根据产沙空间特征进行分区治理,重点治理流域的产沙关键源区,适当调整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