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2-07
    目录
    目录
    2015, 34(2):  0. 
    摘要 ( 845 )   PDF (478KB) ( 226 )  
    研究报告
    太阳辐射变化对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净CO2交换量的影响
    王萌萌1,张弥1,2,3**,王辉民4,张雷明4,杨沈斌1,3
    2015, 34(2):  303-311. 
    摘要 ( 1183 )   PDF (1060KB) ( 425 )  
    太阳辐射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驱动因子,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净CO2吸收。本研究基于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30 min的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以晴空指数为指标,分析了2003—2010年太阳辐射变化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净CO2交换(NE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晴空指数为0.4~0.6的中等辐射条件下NEE达到最大;与晴朗天空的强太阳辐射相比,中等辐射条件下散射辐射增加、气温以及饱和水汽压差的下降是NEE增加的原因;晴空指数在0.4~0.5和0.5~0.6的NEE显著大于晴空指数在0.7~0.8的NEE;该地晴空指数在0.6~0.7和0~0.1出现的频率较大,表明该地经常出现的天空状况以及对应的太阳辐射强度不是提高该生态系统净CO2吸收的最适条件。

     
    大兴安岭白桦-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林下植被群落恢复过程的动态分析
    韩风林1,2,布仁仓1**,常禹1,胡远满1,马俊1,2,聂志文1,2
    2015, 34(2):  312-318. 
    摘要 ( 1337 )   PDF (673KB) ( 420 )  
    火干扰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结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本文通过调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林下植被,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兴安岭北方针叶林火烧迹地林下植被的恢复过程。研究表明:1)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林分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旱生物种与中湿生物种的替代过程;2)物种多样性随着群落演替顺序未呈现连续增加趋势。在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在火烧后5~8年达到一个峰值,随着进一步的演替有所下降;物种多样性指数也表现出类似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在火烧后的第5年达到最大值,15年左右开始趋于平稳,20年左右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数值;物种均匀度指数在火烧后5年左右达到最低值,随后上升并最终趋于平稳。在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与草本物种相同,但滞后于草本群落3~5年;3)林下层的生物量随恢复年份呈指数增加,到25年时生物量达10.5 t·hm-2。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光化学量子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的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吴雅娟1,2,查天山1,2,贾昕1,2**,秦树高1,2,李媛1,2,王奔1,2
    2015, 34(2):  319-325. 
    摘要 ( 1179 )   PDF (925KB) ( 328 )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是探究干旱半干旱区沙生植物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手段,叶绿素荧光的动力学研究对认识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生理生态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2年6—10月研究了宁夏盐池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光化学量子效率(Φ)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及其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RH)和空气温度(Ta)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油蒿的ΦPARTa升高而降低,随RH的升高而升高,NPQ的变化与Φ相反;在日变化尺度,油蒿的Φ(R2>0.92)和PAR(R2>0.90)与PAR紧密相关,而与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的日变化存在3~4 h的滞后;此外,在相同PAR下,生长季前期的Φ大于后期,生长季旺期的NPQ大于末期;因此,PAR、TaRHΦNPQ均有影响。

     

     
    山西七里峪油松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
    田慧霞,闫明**
    2015, 34(2):  326-332. 
    摘要 ( 968 )   PDF (569KB) ( 354 )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耐低温、干旱和瘠薄,是我国温性针叶林中分布最广的树种,也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2013年7月,在七里峪林场设置一块100 m×100 m的油松天然林样地,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每株油松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并确定它们的坐标位置。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研究了样地内油松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油松种群格局具有自相似性,其有较高的计盒维数(1.785)和关联维数(1.826),个体空间相关程度较高,种内竞争激烈,对空间有较强的占据能力。油松种群格局的信息维数较低(0.262),其格局强度尺度变化程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匀。3个分形维数相辅相承、相互影响,研究结果对全面准确地解释油松种群的空间格局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吕梁山南段森林乔木层碳密度
    王琰1,王孟本1**,朱世忠2,赵天梁2
    2015, 34(2):  333-340. 
    摘要 ( 1143 )   PDF (610KB) ( 312 )  
    森林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碳密度的精确估算是区域森林碳储量研究的重要基础。以2005和2010年吕梁山南段2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和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森林乔木层的生物量进行估算,发现前者估算结果显著高于后者(P<0.01),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更适宜于中小尺度生物量估算。依据回归模型法获得的28×112(物种×样方)碳密度矩阵,对森林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DCA、CCA排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不同生境条件下乔木层的碳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吕梁山南段森林群落可分为8个群系,不同群系间碳密度差异显著(P<0.01),其中辽东栎+色木槭群系和辽东栎+油松群系显著高于其他群系,白皮松+侧柏群系最低。2010年乔木层碳密度显著高于2005年,平均每年以1.54 t·hm-2的速度增加。乔木层碳密度与海拔或坡度呈显著相关,随海拔或坡度的增加碳密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阴坡和半阴坡(北坡和东坡)碳密度大于阳坡和半阳坡(南坡与东南坡),山脊碳密度最小。因地制宜进行物种选择和抚育管理,可显著提高森林碳密度。
     
    浑善达克沙地14种植物热值特征
    高凯1**,韩国栋1,2,于永奇1,张丽娟1
    2015, 34(2):  341-346. 
    摘要 ( 1232 )   PDF (416KB) ( 372 )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14种主要野生植物根、茎、叶、果实等器官进行取样,测定其热值、灰分、矿质元素,同时对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来探讨浑善达克沙地主要植物作为生物燃料供给料的潜力及植物热值对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响应。结果表明:14种野生植物全株热值范围为16.18 MJ·kg-1(猪毛菜)~20.23 MJ·kg-1(小叶锦鸡儿),平均值为18.80 MJ·kg-1,该值高于全球陆生植物平均热值;14种沙生植物的全株热值顺序为:小叶锦鸡儿>沙蒿>地烧瓜>冷蒿>木岩黄芪>扁蓿豆>糙隐子草>沙鞭>沙芦草>叉分蓼>冰草>细叶鸢尾>木地肤>猪毛菜;14种植物灰分范围3.98%(沙鞭)~12.18%(猪毛菜),全株灰分含量顺序为猪毛菜>木地肤>地烧瓜>细叶鸢尾>叉分蓼>小叶锦鸡儿>沙蒿>冰草>扁蓿豆>沙芦草>冷蒿>木岩黄芪>糙隐子>沙鞭;热值与灰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碳、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热值与金属矿质元素呈负相关,与非金属矿质元素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浑善达克沙地主要野生植物热值均高于当前主要生物质原材料(柳枝稷、玉米秸秆、王草等),说明该地区植物具有作为能源植物的潜力。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张一平1,2**,武传胜2,4,梁乃申3,沙丽清1,2,罗鑫2,刘玉洪1,2
    2015, 34(2):  347-351. 
    摘要 ( 1328 )   PDF (523KB) ( 344 )  
    为把握森林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评估气候变暖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利用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设置的土壤增温和土壤呼吸人工控制实验,对2011—2013年的对照样地和增温样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不改变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干季的增温效应大于雨季;同一深度增温效应具有一定的年变化,但日变化不明显;增温效应在土壤表层较大,1—4月明显,2月最高,增温可达3 ℃;5 cm深度的平均增温效应在2 ℃左右,且年变化较小;随着深度的增加,增温效应呈现对数降低趋势;如果以0.5 ℃为增温效应的阈值,推算可得出:干季的影响深度为3.82 m,雨季可达12.04 m,年均为6.58 m。
     
    广西十万大山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特征
    孙英杰,何成新,徐广平,莫凌,顾大形,姚月锋,黄玉清**
    2015, 34(2):  352-359. 
    摘要 ( 1675 )   PDF (568KB) ( 434 )  
    为研究广西十万大山地区热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对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和撂荒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同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大小依次为: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撂荒地,并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差异显著。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呈极显著相关,而撂荒地的相关性明显低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并且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无相关性。由此可见,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均可作为评价十万大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肥力的指标;可采用植被恢复手段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发育、改良土壤特性以促进该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模拟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超1,张文文1,阮宏华1**,徐长柏2,曹国华2
    2015, 34(2):  360-366. 
    摘要 ( 1101 )   PDF (643KB) ( 403 )  
    在杨树人工林中,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野外定位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设计5个氮沉降水平,分别为:空白对照N0(0 kg·hm-2·a-1)、低氮N1(50 kg·hm-2·a-1)、中氮N2(100 kg·hm-2·a-1)、高氮N3(150 kg·hm-2·a-1)、超高氮N4(300 kg·hm-2·a-1)。从2012年5月开始在生长季(5—10月)每月进行施氮处理。施氮2年后,运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对0~10 cm土层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氮处理未改变微生物PLFAs总量水平,但使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PLFAs含量上升;中氮处理使真菌PLFAs含量显著下降,其他水平的氮处理对其影响则不显著;中氮、高氮和超高氮处理使丛枝菌根真菌和原生动物的PLFAs含量减少。除低氮处理外,其他施氮处理样地中的土壤微生物结构都发生了改变。这些结果表明,短期氮沉降会影响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最终可能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河西走廊酒泉地区盐碱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李海云1,胡磊1,2,牛世全1**,孔维宝1,达文燕1,韩彩虹1,阎薇如1,耿晖1
    2015, 34(2):  367-372. 
    摘要 ( 906 )   PDF (1170KB) ( 304 )  
    为了探究甘肃河西走廊酒泉地区盐碱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种群多样性信息,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对采集到的4个盐碱土样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并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分离的放线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根据菌落的表型差异从中共分离到63株放线菌菌株,它们分属于7个亚目、11个科、24个属;其中Streptomyces属为河西走廊酒泉地区盐碱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优势菌群,共分离到24株,占放线菌种群总数的38.1%,并且有22株放线菌与已知菌序列的相似性低于98%,占放线菌总数量的34.9%。表明,河西走廊酒泉地区盐碱土壤中的放线菌资源丰富,类群具有多样性。
     
    黄花甸子流域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
    2015, 34(2):  373-379. 
    摘要 ( 1257 )   PDF (888KB) ( 422 )  
    选择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实地取样数据为基础,结合空间自相关、半变异函数及克里格插值方法,分析流域内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上均呈岛状分布,全氮和速效磷呈现较为分散的斑点状的肥岛状分布;速效钾呈现明显的岛状分布。3种养分的空间自相关性均随着滞后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并存在明显的正、负相关区域,并分别与其空间聚集和空间孤立区域相对应。速效磷的C0/(C+C0)为17.21%,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全氮、速效钾的C0/(C+C0)分别为27.03%和44.99%,属于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自相关距离与变程均表现为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养分含量总体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人为活动是影响研究区养分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不同资源维度上汾河流域下游优势种的生态位
    庞春花1**,范晓1,张峰2,倪瑞军1,冯晓佳1,马晓波1
    2015, 34(2):  380-386. 
    摘要 ( 976 )   PDF (444KB) ( 409 )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汾河流域下游湿地优势植物种群在土壤pH、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全钾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差异表明对不同资源空间的利用能力和适应性不完全相同。汾河流域下游湿地优势植物主要为风花菜(Rorippa globo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齿果酸模(Rumex dentatus)和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它们的生态位宽度都较大,且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和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的生态位宽度则相对较窄。芦苇、扁秆藨草、风花菜、齿果酸模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高,表明,这些物种与其他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方式相近,对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配置人工植被对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赵洋,张鹏,胡宜刚**,黄磊,苏洁琼
    2015, 34(2):  387-392. 
    摘要 ( 1266 )   PDF (621KB) ( 332 )  
    2012年8—9月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北排土场乔木、乔木 + 灌木、乔木 + 草本 (禾本科)、乔木 + 草本 (豆科)和撂荒地5种人工植被配置条件下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撂荒地的植物物种多度为181.00 ± 12.52,显著高于其他植被配置条件的物种多度;撂荒地和乔木 + 草本 (豆科)配置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分别为4.50 ± 0.95和4.78 ± 0.87,显著高于其他植被配置条件的物种丰富度。植物物种多度、丰富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正相关,与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增加排土场浅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控制土壤磷的输入是促进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物种多样性恢复的有效措施。促进排土场草本植物多样性恢复,应优先考虑种植能够明显改善土壤质量的物种,如豆科植物。
     
    黄土高原苹果园不同生长阶段的小气候特征
    屈振江1**,张勇1,王景红1,张焘1,杨芳2,高峰1
    2015, 34(2):  399-405. 
    摘要 ( 1247 )   PDF (772KB) ( 371 )  
    在黄土高原苹果园内,使用小气候梯度自动测定系统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定位观测果园6、3、1.5 m高度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树体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冠层顶的总辐射和土壤10~60 cm深度的温湿度,分析了苹果园不同生长阶段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总辐射、PAR、空气温度和树体温度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总辐射和PAR在12:50、空气温度和树体温度在16:00左右达到最大值;总辐射和PAR在生长盛期最强,生长始期次之;空气温度、树体温度和土壤温度在盛期随辐射变化最大,在始期次之;生长始期温度日较差最大;冠层下部PAR在生长盛期和休眠期小于冠层顶,休眠期空气温度垂直变化最大,盛期次之,除土壤表层外,其余各层土壤温度均随深度增加而升高且日变化较小;空气湿度生长盛期最大,休眠期次之,日变化呈现高-低-高趋势,冠层下部的湿度在夜间高于冠层顶部且盛期相差最为明显,生长始期其日较差最大,盛期次之;生长始期土壤含水量最高,盛期次之,表层和深层含水量较小,20 cm含水量高,但其变化幅度较大。
    双季超级早稻分蘖期温度适宜性指标
    陆魁东1**,李涵茂2,黄晚华1,李迎春3
    2015, 34(2):  406-412. 
    摘要 ( 1010 )   PDF (543KB) ( 268 )  
    采用2012—2013年江西南昌室内人工气候箱温度控制处理和田间栽培资料,通过对分蘖速率、叶面积、生物量、穗粒数、结实率、空秕率、理论产量等要素与气温进行相关分析,对超级早稻分蘖温度适宜性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早稻分蘖盛期,适宜温度范围为26~28 ℃,最适温度为27 ℃;分蘖后期,适宜温度范围为25~27 ℃,最适温度为26 ℃;分蘖不适宜低温指标为18.5 ℃,高温指标为35.8 ℃;双季超级稻种植区可根据分蘖期的温度指标,合理安排播种期,预防低温冷害。
    遮荫对短梗大参苗木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梁文斌1,聂东伶2,吴思政2**,柏文富2,沈素贞1
    2015, 34(2):  413-419. 
    摘要 ( 1511 )   PDF (531KB) ( 480 )  
    以盆栽短梗大参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遮荫处理(全光日照、70%光日照及40%光日照)对短梗大参苗木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为耐阴植物引种栽培及在园林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遮荫处理下短梗大参生长良好,叶色浓绿,植株的冠幅和复叶数显著高于全光日照(P<0.05);遮荫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全光日照(P<0.05),且随着遮荫程度增强而增加,而叶绿素a/b则呈下降趋势。与全光日照相比,遮荫处理提高了短梗大参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同时明显降低了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遮荫处理提高了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0/Fm),尤其是40%光日照下Fv/FmF0/Fm均显著高于全光日照(P<0.05)。遮荫处理下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低于全光日照(P<0.05),并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进一步降低,以减少热耗散等途径来提高PSⅡ光能转化效率,但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受遮荫处理影响不大。因此,作为喜阴植物,短梗大参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适宜生长于适度荫蔽的环境。
    五种菊科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及其入侵性
    陈文1,王桔红2**,陈丹生2,朱慧2
    2015, 34(2):  420-424. 
    摘要 ( 1128 )   PDF (478KB) ( 326 )  
    以粤东地区4种菊科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1种本土植物醴肠(Eclipta prostrata)为材料,研究了种子扩散时的萌发率以及种子经历低温(15 ℃、湿润)和常温(25 ℃和25/15 ℃、湿润)后的萌发响应特点。结果表明:种子扩散时,三叶鬼针草、醴肠、藿香蓟种子萌发率分别为100%、98%和62%~78%,微甘菊为44%~52%,南美蟛蜞菊为2%(25 ℃)和86%(25/15 ℃);5种菊科植物种子在15 ℃培养期间,平均萌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三叶鬼针草(82%~91%)、微甘菊(19%~26%)、醴肠(9%~12%)、南美蟛蜞菊(0~1%)、藿香蓟(0);在25 ℃和25/15 ℃下,藿香蓟种子萌发率为35%~49%,醴肠为58%~68%,南美蟛蜞菊为4%(25 ℃)和55%(25/15 ℃)。种子快速萌发、高萌发率,以及宽泛的萌发温度需求是1年生草本入侵种的主要入侵特性。
    西花蓟马对不同处理菜豆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张骏,郅军锐**,杨广明
    2015, 34(2):  425-430. 
    摘要 ( 1025 )   PDF (636KB) ( 294 )  
    利用Y型嗅觉仪比较了西花蓟马雌成虫对健康、机械损伤、西花蓟马若虫为害、西花蓟马成虫为害、外源茉莉酸和水杨酸甲酯诱导的6种不同处理菜豆的行为反应差异,并测定了西花蓟马对8种挥发物标样在不同浓度下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对不同处理菜豆的反应不同,与干净空气相比,外源茉莉酸与水杨酸甲酯诱导的菜豆对西花蓟马有明显的驱避作用,而其他处理的菜豆与空气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健康菜豆和机械损伤菜豆对西花蓟马的吸引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菜豆;在健康菜豆和机械损伤菜豆的组合中,西花蓟马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外源茉莉酸和水杨酸甲酯诱导处理的菜豆与其他处理的菜豆相比对西花蓟马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但前者对西花蓟马的驱避作用明显弱于后者;8种挥发物单体(10-1~10-5 μL·μL-1,浓度以10倍递减)对西花蓟马的行为反应显示,叶醇不论在何种浓度下始终对西花蓟马有明显的引诱作用,α蒎烯、1-辛烯-3-醇、乙酸叶醇酯和异戊醇则是分别在10-2~10-5、10-4~10-5、10-4~10-5、10-3 μL·μL-1时,才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叶醛、环戊醇和异戊醛分别在10-1~10-3、10-1~10-4、10-4 μL·μL-1浓度下对西花蓟马具有强烈的排斥作用。
    三七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王庆玲,董涛,张子龙**
    2015, 34(2):  431-437. 
    摘要 ( 1270 )   PDF (471KB) ( 266 )  
    以三七产区3个小麦品种(99-1、川麦45和文麦8号)为受体材料,测定不同浓度三七茎叶水浸液、根水浸液、绒根及其腐解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随浓度增加三七茎叶水浸液对供试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日数、苗高、根数、最长根、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及总干重等指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根水浸液只对最长根具有抑制作用,茎叶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更强;(2)三七绒根对各供试小麦品种均呈显著抑制作用,随添加量增大,抑制作用不断加强;(3)绒根腐解液对川麦45和文麦8号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的双向作用,而对991表现为抑制作用;(4)99-1和文麦8号对三七化感作用的敏感性较强,而川麦45的敏感性较弱,更适合与三七轮作。

     
    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对土著灾变种金钟藤形态性状和化感作用的影响
    黄乔乔1,沈奕德1,李晓霞1,张国良2,黄东东1,范志伟1**
    2015, 34(2):  438-444. 
    摘要 ( 1453 )   PDF (656KB) ( 376 )  
    金钟藤为海南原产,近20年来种群数量迅速增多,并对许多次生林、人工林和灌木林造成严重危害。金钟藤种群成灾的生境或区域有不同的光照和水分条件,而灾变种往往通过较高的表型可塑性来适应多样的生境条件。为揭示土著灾变种金钟藤适应多样生境条件的生理生态机制,本文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对金钟藤生长、形态性状及其可塑性、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光干旱条件下金钟藤生物量有所降低。在低光下,金钟藤增加了茎总长度、比茎长、比叶面积,降低了根冠比。这些形态性状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平均为0.36。高光干旱生长条件下,金钟藤叶片水浸液对生菜种子萌发和芽长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低,可能是因为在这种胁迫条件下,金钟藤降低了对竞争(化感)的资源投入。形态性状的可塑性可能促进了金钟藤在林下低光环境下更好的捕获光能和快速生长至冠层,而化感作用的可塑性说明金钟藤可能通过调节对竞争(化感)的资源投入来适应多样的水分条件。金钟藤在形态性状和化感作用方面的可塑性可能是其适应多样生境条件并爆发成灾的生理生态机制之一。
     
    沉水植物浸提液组分对三种常见附植藻类生长的影响
    纪海婷1,2,谢冬1,周恒杰1,安树青1**
    2015, 34(2):  445-453. 
    摘要 ( 1103 )   PDF (800KB) ( 366 )  
    采用长江中下游湖泊典型沉水植物乡土种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外来种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叶片浸提液的组分:N-苯基-2-萘胺(4种沉水植物均有)、苯丙酮(伊乐藻特有)和苯并呋喃(水盾草特有),研究不同物质种类及浓度对3种附植藻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和四尾栅藻(S. quadricanda)的相对生长率、藻细胞浓度、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物质均显著降低斜生栅藻和普通小球藻的细胞浓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对四尾栅藻生长的抑制较弱。3种附植藻类生长指标对不同物质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现象,随时间推移藻类显示出明显的生长趋势。物质作用效果:苯丙酮>苯并呋喃>N-苯基-2-萘胺,表明外来种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中特有物质具有较强的抑藻效应。
     
    温、光、盐对三角褐指藻紫外诱变株生长、总脂及脂肪酸的影响
    叶丽,蒋霞敏**,毛欣欣,高秀芝,张泽凌
    2015, 34(2):  454-462. 
    摘要 ( 2029 )   PDF (621KB) ( 277 )  
    为了优化微藻培养条件,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10、15、20、25、30 ℃)、不同光照强度(20、40、60、80、100、120 μmol·m-2·s-1)和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对三角褐指藻紫外诱变株MP2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光、盐对MP2的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影响显著(P<0.05)。MP-2生长和总脂积累的适宜温度为10~25 ℃,最适20 ℃;低温有利于EPA和PUFA的积累,15 ℃时EPA(30.94%)和PUFA(39.53%)较高;MP-2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为20~120 μmol·m-2·s-1,最适光强为40 μmol·m-2·s-1,低光强有利总脂的积累,光照强度为20~40 μmol·m-2·s-1时总脂含量(25.81%~25.26%)较高;光强对PUFA和EPA的积累影响显著(P<0.05),光照强度100 μmol·m-2·s-1时EPA高达29.15%,光照强度80~100 μmol·m-2·s-1时PUFA高达40.22%~40.56%;MP-2生长的适宜盐度为10~40,最适盐度25,高盐有利总脂的积累,盐度30~35时总脂含量高达36.54%~36.66%,低盐有利EPA和PUFA积累,盐度为10~15时EPA高达31.31%~31.46%,盐度15时PUFA最高(44.75%)。
     
    贵州高原三板溪水库富营养化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张垒1,李秋华1**,吴迪1,周黔兰2,黄国佳1,欧腾1
    2015, 34(2):  463-470. 
    摘要 ( 1025 )   PDF (795KB) ( 319 )  
    为揭示大型深水水库——三板溪水库富营养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11月(枯水期),2013年4月(平水期)和7月(丰水期)对其水体的富营养化指标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板溪水库富营养化分布状况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枯水期综合营养指数(TLI)为33.39~39.20,垂直断面内均为中营养水平;平水期和丰水期TLI分别在39.70~59.44和39.19~56.27,上层为轻度富营养化水平,中层和下层为中营养水平,富营养化水平随水深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氮和磷是引起三板溪水库富营养化水平较高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磷对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的贡献最大,降低水库磷的输入能够有效控制水库富营养化趋势。
     
    中街山列岛海域厚壳贻贝生物学特征及生长规律
    梁君,虞宝存,毕远新,王伟定**
    2015, 34(2):  471-476. 
    摘要 ( 1265 )   PDF (843KB) ( 322 )  
    根据2013年4月—2014年2月厚壳贻贝Ⅰ龄个体跟踪调查和2013年8—12月Ⅱ龄个体取样调查数据,利用Taylor公式、线性函数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对中街山列岛海域厚壳贻贝生物学特征及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雌雄样本间壳长、壳高、壳宽、体重、贝壳重和软组织湿重差异不显著;壳长与壳高、壳宽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壳长与体重、贝壳重、软组织湿重之间有极显著幂函数关系;壳长生长方程为Lt=87.48(1-e-0.348(t+0.913)),体重生长方程为Wt=79.51(1-e-0.348(t+0.913))3;8—10月是厚壳贻贝生长旺季,8月下旬为性成熟拐点,建议厚壳贻贝春季苗的最佳收获期为10月中旬。
    猪场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中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周年动态
    董旭峰1,2,宋祥甫1,2**,刘娅琴2,周文宗2,陈桂发2
    2015, 34(2):  477-482. 
    摘要 ( 939 )   PDF (535KB) ( 291 )  
    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内猪场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中枝角类群落结构的组成和现存量的周年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枝角类22种,隶属5科10属,优势种7种,主要为蚤状溞(Daphnia pulex)、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和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枝角类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5.02 ind·L-1和11.14 mg·L-1;密度和生物量的最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4月,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枝角类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呈现秋冬季高、夏春季低的规律。枝角类的种群特征指数和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H、溶解氧、总氮、总磷和氨氮是影响该系统枝角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盐分胁迫下两个苋菜品种对镉及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累积的差异
    徐智敏1,2,何宝燕1,2**,李取生1,2,雷永康1,2,梅秀芹1,2,曹刚1,2,周丽珍1,2,陈艳芳1,2
    2015, 34(2):  483-490. 
    摘要 ( 991 )   PDF (764KB) ( 394 )  
    采用重金属Cd平均含量为2.28 mg·kg-1的污灌菜园土,在外源NaCl处理下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花红圆叶苋菜(BRLA)和红柳叶苋菜(ARW)对Cd及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吸收和积累的品种间差异。结果显示:随盐胁迫增强,两品种根、叶Cd和Na+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且品种ARW的Cd累积量高于品种BRLA。与ARW相比,BRLA根可贮存更多的Na+以减少向叶转运,在0.4%盐处理时BRLA叶K+/Na+比值降幅为39.2%,而ARW达56.9%。盐分促进BRLA根、叶Mg2+含量增加,而ARW根Mg2+则低于对照。盐胁迫后,两品种根、叶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BRLA表现较强的脯氨酸合成能力。两品种根、叶总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胁迫强度增大呈相反的变化。盐分促进了两品种根部可溶性糖积累。综上,BRLA比ARW具有较低Cd累积性,表现较好的耐盐性,具备较强的渗透响应能力,可为筛选和培育既耐盐又低累积Cd的农作物提供科学参考。
    矮嵩草草甸氮素利用率对养分添加与冬季增雪的短期响应
    魏晴1,2,周华坤1**,姚步青1,王文颖2,刘泽华2,赵新全1
    2015, 34(2):  491-496. 
    摘要 ( 839 )   PDF (586KB) ( 263 )  
    研究设4个实验处理\[冬季增雪(W)、施N肥、施P肥和对照\],通过15N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研究短期内增施氮磷肥及水分对青藏高原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水平上,植物地上部分15N绝对浓度最高;土壤中氮素残留量较高,说明短期内氮素未被充分吸收利用,且活体植物氮素的吸收利用大于凋落物;氮素利用率为P处理>N处理>W处理>CK。说明养分与水分是限定矮嵩草草甸的氮素利用率的因子,其中养分是最关键因子。

     
    祁连山北坡混播草地密度制约下燕麦和毛苕子比根长分布格局
    宋清华,赵成章**,史元春,杜晶
    2015, 34(2):  497-503. 
    摘要 ( 1291 )   PDF (618KB) ( 293 )  
    比根长反映了植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特征,密度制约下比根长的变化可能是植物对地上和地下资源投资权衡的结果。在祁连山建立禾本科牧草燕麦(Avena sativa L.)与豆科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混播草地,按燕麦与毛苕子的密度比例设置CK1(1∶0)、A1(8∶2)、A2(6∶4)、A3(5∶5)、A4(4∶6)、A5(2∶8)和CK2(0∶1) 7个密度组,研究了混播草地密度制约下燕麦与毛苕子根系比根长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各混播组燕麦根长和比根长均大于毛苕子(P<0.05),二者地下生物量无明显差异;随着混播草地中燕麦密度的减小和毛苕子密度的增大,燕麦和毛苕子的根长逐渐增加(P<0.05),根系生物量先减小后增大(P<0.05),比根长先增加后减小(P<0.05);5个混播组中燕麦和毛苕子比根长随土层加深持续减小,且燕麦细根表层化程度大于毛苕子。1年生牧草根系在空间上的分层分布改变了混播草地的资源分配策略,逐渐优化了资源利用格局,实现了土壤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
    梅杰1,2,冉辉1,2**,杨天友1,2,许勤智1,2
    2015, 34(2):  504-509. 
    摘要 ( 1316 )   PDF (432KB) ( 378 )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对梵净山及周边区域蝶类资源进行调查,共采集蝴蝶446号,隶属于10科60属86种。其中,个体数量以凤蝶科最多(164号),蛱蝶科次之(132号);各科蝶类的种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最高(2.654),凤蝶科次之(2.377),珍蝶科最低;属多样性指数同样以蛱蝶科最高(2.338),灰蝶科次之(1.906),珍蝶科最低。在该区域内,灌丛、林缘、森林内、草坡及田地等5种不同生境中,蝶类物种丰富度和等级多样性都依次降低,相应蝴蝶种类数量依次分别为56、39、12、8和8。在蝶类物种构成方面,灌丛和林缘最为相似(相似性系数为0.218),草坡和灌丛相似性次之,田地与其他生境类型的相似性系数较低。
    贵阳市大气颗粒物(PM2.5)汞浓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梁隆超1,2,仇广乐2,陈卓1,3**
    2015, 34(2):  510-515. 
    摘要 ( 1251 )   PDF (1043KB) ( 374 )  
    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贵阳市以每24 h为一个混合样连续采集了357个大气PM2.5样品,采用Lumex测汞仪(RA-915塞曼效应汞分析仪和配套PYRO-915热解装置),分析了颗粒物PM2.5汞浓度,并结合HOBO U30气象仪同步记录气象数据分析汞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贵阳市全年大气颗粒物PM2.5汞日浓度在11~2560 pg·m-3,平均值为104±85 pg·m-3,其中12、1月份颗粒态汞浓度较高,7月份最低,全年有164 d超过全球背景值。以季节划分来看,全年季节平均值为107±60 pg·m-3,存在季节性差异,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明显受风向、风速和降雨等气象参数影响,春、秋、冬季节以东北风为主风向,存在明显污染源,同时冬季降雨量小,污染物聚集,导致冬季污染最高,夏季以南风为主风向,风速大,降雨量大,因此汞浓度夏季最低。结合气象因素初步分析得出,颗粒态汞主要来源于燃煤与工业排放,与国内现有报道数据相比较,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蒲河流域河流生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其与水质响应关系
    王琼1,2,范志平1**,李法云1,鞠文鹏3
    2015, 34(2):  516-523. 
    摘要 ( 1214 )   PDF (821KB) ( 353 )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维持河流生态完整性、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蒲河流域环境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蒲河流域河流生境质量评价体系,对流域内25个河段的生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河流生境综合评价指数与河流水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蒲河流域25个河段的生境质量状况差异显著,其中1个河段的生境质量等级为好,5个河段为较好等级,16个河段为一般等级,3个河段为较差等级。(2)生境综合评价指数与TP、NH4+-N、CODCr呈负相关,生境质量评价体系中其他指标也与水质指标具有相关性,表明生境质量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北京市水足迹
    孙艳芝1,2,鲁春霞1**,谢高地1,李娜1
    2015, 34(2):  524-531. 
    摘要 ( 1084 )   PDF (739KB) ( 376 )  
    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已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水资源利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水足迹的研究将人们的生产、消费与水资源的消耗联系起来,全面真实地揭示水资源利用情况。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评价了北京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1)2012年,北京市水足迹为352.6亿m3,人均水足迹为1704 m3,远超统计数据中总供水量35.9亿m3和人均用水量193.3 m3,水资源面临巨大压力。(2)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对虚拟水的消耗存在差异性,除动物产品外,农村居民对于粮食虚拟水的消耗相对较高,人均每年103.5 m3,而城镇人均每年72.5 m3,次于干鲜瓜果92.4 m3。(3)动物产品在虚拟水消耗中占据了最大的比重,说明了北京市居民对动物产品消耗量相对较高,也反映出动物产品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较高。为此,在虚拟水贸易中,可适当增加动物产品进口代替本地动物产品的养殖生产,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基于累积耗费距离理论的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魏伟1**,雷莉2,范雯1,周俊菊1,师玮1,颉斌斌3
    2015, 34(2):  532-540. 
    摘要 ( 1258 )   PDF (2409KB) ( 345 )  
    选择干旱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流域内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优化为目标,依据累积耗费距离理论,采用最小累积阻力表面(MARS)和耗费距离表面(MCR)模型,借助表面扩散技术,研究了流域水土资源类型间进行能量交换、传递的阻力大小和耗费阻力空间分区,并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代表水土资源的生态核心源为河网、其他水域、耕地和建设用地4类,其中建设用地累积耗费阻力值最大,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传递阻碍作用最大,河网累积耗费阻力值最小;根据水土资源配置方法和分区原则可划分为5种类型:重点优化配置区、有待优化配置区、重点关注区、关注区、生态治理与保护区。需要进行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在重点优化配置区,这些区域集中在绿洲核心区,且承载了85%以上的城镇和人口,因此要扩大绿洲边缘区以防止外围荒漠逼近,绿洲与荒漠交接区要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并减少耗水作物种植,使抗生态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
    综述与专论
    浅议Ecological-Restoration一词的中文翻译
    章异平1,2**,王国义1,2,王宇航1,2
    2015, 34(2):  541-549. 
    摘要 ( 1655 )   PDF (599KB) ( 341 )  
    科学术语Ecological Restoration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西方学者提出,90年代后被引入中国。然而有关该术语的中文翻译问题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从该术语在国外的概念解释及内涵发展变化沿革,该术语中核心词“restoration”及其相应动词形式“to restore”的语源学本义和相关引申意义,以及该术语近年来在国内有关部门领导讲话、政府门户网站和报刊报道中的使用情况等3个方面,通过比较对照和分析评述,探讨了该术语的中文准确翻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术语新的中文翻译——生态修复,并指出这样翻译既可保证其科学内涵与语言翻译上的“信、达、雅”,又利于促进和指导当前国内正在全面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实践和具体行动。
     
    植物根系解剖结构对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汪攀1,2,陈奶莲1,2,邹显花1,2,马祥庆1,2,吴鹏飞1,2**
    2015, 34(2):  550-556. 
    摘要 ( 1216 )   PDF (606KB) ( 635 )  
    通过对皮层组织、凯氏带、维管柱等根系主要解剖组织结构在逆境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进行综合论述,揭示植物根系通过调节甚至改变自身结构特征以应对各种逆境,提出今后应从逆境条件变化的角度开展植物根系解剖结构的形态可塑性研究,同时结合形态、解剖及生理代谢指标,建立抗逆性品种筛选指标体系。

     
    白蚁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
    李志强1**,柯云玲1,班大雄2,张世军1,杨悦屏1
    2015, 34(2):  557-561. 
    摘要 ( 1284 )   PDF (428KB) ( 501 )  
    白蚁是热带和亚热带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无脊椎动物分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作用,但因长期缺乏标准化取样方法,白蚁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在生态管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回顾了白蚁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白蚁功能分类的现状,介绍了白蚁多样性取样方法的发展,分析了白蚁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差异、人为干扰的响应及其生态指示作用,以期为白蚁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生态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思路与方向。
     
    城市景观三维扩展及其大气环境效应综述
    宫继萍1,2,胡远满1,刘淼1**,常禹1,布仁仓1,熊在平1,李春林1
    2015, 34(2):  562-570. 
    摘要 ( 1194 )   PDF (559KB) ( 477 )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在城市边界迅速扩展同时,城市内部改造使建筑高度也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城市与周边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变得更为复杂。在三维空间上研究格局变化与过程关系对于城市生态安全持续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景观生态格局研究在三维空间上的进展和城市大气环境效应;总结了不同尺度上大气数值模式在城市下垫面大气模拟中的应用,以及城市景观组分和三维格局演变对局地气候和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城市景观三维格局研究和城市大气数值模式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三维格局定量分析及其环境效应是未来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新的方向,包括构建综合反映景观格局与大气环境关系的格局指数,建立融合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动力机制和大气环境因子于一体的多尺度模型,以及加强城市三维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方法与技术
    基于物种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林分稀疏
    龙成1,2,杨小波2,3**,龙文兴2,3,李东海2,3
    2015, 34(2):  571-581. 
    摘要 ( 1143 )   PDF (1102KB) ( 456 )  
    为了解影响热带天然次生林稀疏的因素,本研究应用地上生物量模型、多样性指数和Oring统计对固定样地中植物的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Yoda自疏模型计算林分稀疏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与空间格局对林分稀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地上生物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径级Ⅲ或径级Ⅳ处,出现变化拐点,在天然林管理时应加以注意。多样性指数与林分稀疏指数总体上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中等多样性指数值却对应最大的稀疏指数。说明物种多样性中等情况下,林分稀疏最为强烈。植物个体聚集分布的最大强度与稀疏指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二者的回归方程为:α=-1.7873O11(r)max+2.3451(R2=0.798,P=0.003)。结果表明,在热带常绿季雨矮林中,过大的聚集强度不但不能促进稀疏过程的进行,反而会对其产生阻碍作用。

     
    玉米根分布模拟方法比较
    蔡福1,明惠青2,祝新宇3,米娜1,赵先丽1,谢艳兵1,张玉书1**
    2015, 34(2):  582-588. 
    摘要 ( 856 )   PDF (748KB) ( 315 )  
    根分布是陆面过程模型中模拟根系吸水过程的重要参数,对其准确表达将可改善水热通量的模拟。利用已有研究中玉米不同发育期根生物量实测资料,对常用于现有主流陆面过程模型中分别由Schenk、Zeng和Jackson建立的3种根分布参数化方案(被定义为M1、M2、M3)的模拟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2和M3模拟精度基本一致,仅在玉米吐丝期以后模拟精度较高,而M1能够对玉米不同发育期根分布进行较高精度的模拟,是3方案中的最优方案;通过对M1方案中玉米不同发育期d50和d95 (累积根比例分别为50%和95%的土层深度)2个参数拟合值分析发现,d95值随玉米生育进程逐渐增大,变异性在拔节和成熟期最大,在吐丝期最小;d50值在大喇叭口期以前随生育进程增大,在吐丝期以后趋于稳定;d50d95值在大喇叭口期以前与现有模型设定值差异最大,可引起陆面过程模拟的误差。
     
    研究报告
    免耕覆盖对不同质地土壤水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连华,陈源泉,杨静,聂紫瑾,张建省,石彦琴,隋鹏**
    2015, 34(2):  393-398. 
    摘要 ( 1106 )   PDF (602KB) ( 392 )  
    采用空间位移法,将河北省吴桥县3种质地(砂土、砂质壤土、砂质粘壤土)的原状土转移到同一地点,研究了华北平原免耕覆盖下3种质地土壤的水分特征与作物产量。试验于2010—2013年开展,地点设在河北省吴桥县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翻耕,免耕覆盖可以增加土壤体积含水量,且在砂质壤土上的保水效果比其他2种土质更明显;砂质粘壤土免耕覆盖处理0~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较传统翻耕处理低,不同于其他2种土壤;根据试验前2年结果,免耕覆盖并未显著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小麦季趋势较为一致,砂土、砂质壤土和砂质粘壤土免耕覆盖的WUE比翻耕分别低13.95%、9.76%和8.61%;玉米季不同土质的趋势有差异,其中砂土免耕覆盖处理的WUE比翻耕低6.45%,而砂质粘壤土免耕覆盖处理的WUE比翻耕高4.89%,但差异均不显著;3种土质下,免耕覆盖相对传统翻耕没有表现出增产优势,小麦产量比传统翻耕分别降低7.09%、4.26%和0.39%,玉米产量分别减少9.81%、4.11%和10.19%。本试验条件下,免耕覆盖措施在3种土质均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但短期内没有表现出增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