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1-10
    目录
    目录
    2015, 34(1):  0. 
    摘要 ( 656 )   PDF (477KB) ( 295 )  
    研究报告
    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黄伟1,4,张俊花1,4,朱贵鹏2,张立峰3,4,刘玉华3,4
    2015, 34(1):  1-8. 
    摘要 ( 1091 )   PDF (680KB) ( 472 )  
    以马铃薯品种“夏波蒂”为材料,设保水剂穴施、涂层、拌种处理和对照4个处理,分析了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以穴施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22%和4%;株高和株幅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增大,进入淀粉积累期时,穴施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提高44%;穴施处理各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维持了植株高水平的光合速率;马铃薯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增加,进入淀粉积累期时,对照的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拌种处理,而显著高于穴施和涂层处理;各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并逐渐向薯块中转移;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增加,块茎形成期后增加较快,进入淀粉积累期时,施用保水剂处理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穴施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提高57%,其次是涂层处理;施用保水剂处理均利于旱作马铃薯增产。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齐穗期株型及冠层微环境的影响
    郭保卫1,朱聪聪2,朱大伟1,张洪程1**,江峰1,葛梦婕1
    2015, 34(1):  9-17. 
    摘要 ( 1330 )   PDF (630KB) ( 370 )  
    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的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中各选两个代表性品种为材料,根据钵苗机插不同穴距设置高、中、低3种密度处理,并以塑盘毯状育苗机插为对照,比较研究钵苗机插不同密度对水稻株型及田间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剑叶与倒2叶叶枕距、倒3叶与倒4叶叶枕距、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剑叶夹角、倒2叶长、倒3叶长及叶夹角、穗长及穗下两个节间长均随着栽插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冠层内部温湿度随栽插密度降低而降低,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以中低密度透光性好,杂交籼稻透光性差;钵苗机插水稻较常规盘育毯苗机插苗株型整齐,群体内部温湿度降低;钵苗机插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适宜穴距设置分别为12、14和16 cm,有利于实现省工节本和高产高效的统一,可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种植方式对华北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的调控效应
    吴霞,陈源泉**,隋鹏,高旺盛,闫鹏,陶志强
    2015, 34(1):  18-24. 
    摘要 ( 1126 )   PDF (706KB) ( 272 )  
    在大田同等密度条件下,设计了单、双株与对、错位组合的4种种植方式,研究其对华北春播“郑单958”密植群体的冠层结构、功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单株对位种植方式,双株错位、双株对位和单株错位种植方式下玉米群体的冠层垂直分布呈现叶和茎的干重权重比例下移、群体叶片垂直分布趋于“纺锤形”;植株个体穗下层茎叶夹角显著增加2.4°~3.4°,尤其双株错位和双株对位有效扩展了个体生态位,显示了耐密调控能力;灌浆期前,各处理群体LAI及叶片功能活性略显劣势,但在此之后LAI、穗位叶及穗下叶片中SPAD值衰减速度延缓,功能期延长;3个处理比常规种植方式增产11.2%~12.7%,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抗倒性强、空杆率低、千粒重显著增多是产量较高的主要因素;密植条件下改变传统的单株对位种植,能够改善密植群体冠层结构,优化个体形态,提高生育后期冠层中下部叶片功能活性,从而实现耐密、增产、稳产。

     
    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方对退化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杨路存1,2,刘何春1,3,李长斌1,3,李璠4,徐文华1,2,周国英1,2**
    2015, 34(1):  25-32. 
    摘要 ( 1229 )   PDF (661KB) ( 443 )  
    以地处青海湖北岸三角城种羊场附近高寒退化的紫花针茅草原为对象,研究了施肥对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的第2年(2012年)和第3年(2013年)群落的总盖度显著高于施肥前(2011年)(P<0.05),且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群落的盖度也增加,但不同处理增加的幅度不一致;与不施肥相比,不同的施肥处理在2年和第3年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施肥后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不同植物类群对施肥的响应亦不同,施肥后第2年和第3年不同施肥处理间禾草类和杂类草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莎草类和豆科变化不明显。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板栗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廉凯敏1,吴应建1,张丽2,赵璐璐3,张峰4**
    2015, 34(1):  33-39. 
    摘要 ( 1100 )   PDF (559KB) ( 367 )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对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板栗群落进行TWINSPAN等级分类和DCA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将群落42个样方划分为11个群丛,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的关系;DCA排序揭示了群落在该区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DCA样方排序图第一轴反映了群落生境中坡度与坡向的变化,从左至右坡度逐渐增大,而坡向由阴坡逐渐向半阴坡、半阳坡、阳坡转变;第一轴同时反映了群落受人为干扰情况;第二轴反映的群落与环境关系不太明显,但对角线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与死地被层厚度的变化情况;37个优势种的DCA物种排序图第一轴从左至右,坡度逐渐增大,坡向由阴坡、半阴坡向半阳坡、阳坡转变,排序图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反映出群落死地被层盖度逐渐减小。
     

     
    高寒退化草地不同海拔狼毒种群花大小与叶大小、叶数量的关系
    张茜,赵成章**,董小刚,马小丽,侯兆疆,李钰
    2015, 34(1):  40-46. 
    摘要 ( 1278 )   PDF (745KB) ( 261 )  
    植物花大小与叶大小、叶数量的关系反映了植物长期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外在形态方面的适应对策,不同生境中其生长关系的变异体现了植物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方式。本文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4个不同海拔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花大小与叶大小、叶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草地群落的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倒U型分布;狼毒的地上生物量、株高和叶大小均呈减小趋势,而繁殖分配、花大小和叶数量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在海拔梯度上,狼毒花大小与叶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大小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狼毒种群花大小与叶数量具有显著的依赖关系;生境对狼毒花大小与叶数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产生显著影响,高海拔的环境胁迫导致狼毒个体减小,植株通过增加花大小和叶数量、减小叶大小的资源分配策略来保证物种的繁衍。

     
    滨海沙滩珊瑚菜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岸垄的响应
    张敏1,2,3,杨洪晓1,2**
    2015, 34(1):  47-52. 
    摘要 ( 996 )   PDF (812KB) ( 346 )  
    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天然分布在中国滨海沙滩潮上带。为认识珊瑚菜种群的更新机制及其对岸垄阻隔的响应,以青岛市胶南沙滩为例,调研沙垄前后珊瑚菜野生种群的分布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分布格局上,垄前珊瑚菜在2.5 m的空间范围内呈聚集分布,成株与幼苗没有负关联性,而在更小尺度上表现明显的正关联性;垄后珊瑚菜表现出聚集范围变窄和聚集强度减弱的趋势,成株与幼苗的正关联性减弱,甚至有明显的负关联性;在种群结构上,垄前珊瑚菜的相对密度较高,幼苗较多,结实量较大,更新正常;相反,垄后珊瑚菜的密度、幼苗数量、结实量均降低或减少,更新过程明显受阻。据此推断,岸垄可能通过抑制潮水对种子的传播而阻碍珊瑚菜的天然更新。
     
    菘蓝苗期生长与气体交换参数对不同浓度酰胺态氮的动态响应
    唐晓清**,吕婷婷,张毅,李艳,杨月,施晟璐,王康才
    2015, 34(1):  53-59. 
    摘要 ( 1066 )   PDF (558KB) ( 286 )  
    以盆栽方式研究了苗期菘蓝生长及气体交换参数对不同浓度的酰胺态氮施用次数的响应。结果表明:苗期施用适宜浓度的酰胺态氮能有效地提高菘蓝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也能有效促进主根直径、单株叶与根的鲜质量,其中以浓度为1.0%~1.5%的酰胺态氮施用2次的促进作用明显;建议在菘蓝营养生长前期以促进生长为目的,施用1.0%~1.5%的纯脲有利于其生物量的积累。
     
     
    北京九龙山侧柏人工林空间结构多样性
    张连金1,胡艳波2,赵中华2,孙长忠1**
    2015, 34(1):  60-69. 
    摘要 ( 1539 )   PDF (861KB) ( 427 )  
    以北京九龙山面积为0.32 hm2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方法及结构参数角尺度(W)、大小比数(U)和混交度(M)的二元分布法,分析了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的空间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侧柏占绝对优势,并处于低度混交、大小分化不明显且均匀分布状态,而其他伴生树种则处于高度混交与相对劣势状态;林分径级与树高结构呈单峰分布;侧柏林中平均59%的林木个体周围最近4株树均和它同种,22%林木个体周围最近4株树仅有一株其他树种,总体处于低度混交状态;侧柏样地有52%的林木呈随机分布,且处于随机分布状态的林木其周围57%都是本种,同时处于高度混交状态(M=0.75, 1.00)的林木有50%呈随机分布;不同优势度的林木有相近的概率,但优势木略多于劣势木,且大多处于低度混交和随机分布状态。侧柏人工林的空间多样性是由混交度及直径分化共同决定的,这种结果不仅与群落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还与群落的起源、人为干扰以及物种组成有关。
     
    不同海拔下滇重楼叶片与花萼光合特性
    高成杰,刘方炎,杨文云,周静,唐国勇,李昆**
    2015, 34(1):  70-78. 
    摘要 ( 1431 )   PDF (856KB) ( 347 )  
    2013年7月对云南省昆明(海拔2100 m)和者竜(海拔985 m)2个不同海拔地区人工荫棚种植下滇重楼叶片和花萼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下滇重楼叶片与花萼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均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光合午休出现在14:00左右,叶片与花萼Pn最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2:00,空气温度(Ta)偏高和相对湿度(RH)偏低分别是导致者竜和昆明地区滇重楼“午降”的主要因素;昆明地区滇重楼叶片和花萼日均PnPnmaxLSP和初始量子效率较高,LCP、Rd较低,光合能力更高;昆明地区滇重楼花萼具有同叶片相似的光合特性,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大;但者竜地区滇重楼花萼Pnmax和LSP显著低于叶片,初始量子效率显著高于叶片(P<0.05),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小,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更高;去除花萼后,滇重楼果实干重显著降低,且者竜地区果实干重减少量显著低于昆明地区(P<0.05)。
     
    沙埋对两种一年生藜科植物存活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曲浩1**,赵哈林1,周瑞莲2,李瑾1
    2015, 34(1):  79-85. 
    摘要 ( 1139 )   PDF (651KB) ( 334 )  
    为了解沙埋对沙生植物存活的影响及其光合生理响应特征,比较不同藜科沙生植物耐沙埋能力及其光合响应,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大果虫实(Corispermum marocarpum)在不同沙埋深度下第5、10、15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并于植物生长末期对存活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沙米较大果虫实具有较强的耐沙埋能力,其中沙米幼苗最大耐沙埋深度超过苗高10 cm,大果虫实在埋深等于其苗高时全部死亡;随沙埋深度增加,沙米和大果虫实的存活率均显著下降,但沙米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大果虫实;沙埋后,2种植物的气孔关闭或开放程度减小,通过降低蒸腾速率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沙埋胁迫;随着沙埋胁迫的加剧,2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表明沙埋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破坏较大;相比于大果虫实,沙米对于沙埋胁迫有着更好的光合适应,随着胁迫的时间增加,其净光合速率有所恢复。
     
     
    半干旱区典型沙生植物油蒿(Artemisiaordosica)的光合特性
    李媛1,2,查天山1,2,贾昕1,2**,秦树高1,2,吴雅娟1,2,王奔1,2
    2015, 34(1):  86-93. 
    摘要 ( 969 )   PDF (760KB) ( 299 )  
    为了研究西北半干旱生态系统中典型沙生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光合特征,于2012年5—10月,使用Li-6400 (Li-Cor Inc., USA)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油蒿气体交换特征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净光合速率(Pn)对光合有效辐射和胞间CO2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在12:00前后均表现出非对称性,上午测量值普遍高于下午;Pn日均值6月最高(8.97±1.73 μmol CO2·m-2·s-1),10月最低(2.58±1.32 μmol CO2·m-2·s-1);油蒿表观量子效率(α)在
    0.022~0.048 mol·mol-1变化,羧化效率(φ)在0.125~0.268 mol·m-2·s-1变化;在9月13日饱和光强下的PnPnmax)达到生长季最大值,为24.89 μmol CO2·m-2·s-1;在7月31日饱和胞间CO2浓度下的Pn(Anmax),达到生长季最大值,为77.23 μmol CO2·m-2·s-1;Pnmax主要受到相对湿度影响,Anmax主要受饱和水汽压亏缺和30 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率影响;水分相关环境因子是油蒿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其光合特征反映出对半干旱气候的适应性。
    本研究结果可为生态系统过程建模和区域尺度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理生态参数。
    基于地统计学的退化草地狼毒种群土壤种子库空间异质性
    杜晶,赵成章**,宋清华,史元春
    2015, 34(1):  94-99. 
    摘要 ( 1661 )   PDF (581KB) ( 315 )  
    土壤种子库作为植被天然更新的物质基础,其空间异质性对于认识种群繁殖更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调查和地统计学方法,设置4个草地退化梯度,研究了祁连山北坡狼毒种群土壤种子库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退化梯度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非线性模型,表现为聚集分布;随着天然草地退化程度加剧,狼毒种群土壤种子库的密度与变程不断增大、基台值与结构比呈“U”型变化趋势,其中76.88%~93.75%的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自相关引起;在未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地上植被密度与土壤种子库密度呈正相关,在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中地上植被密度与土壤种子库密度之间未呈现相关性。在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空间分布主要受地上植被等结构性因素影响,而放牧等干扰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间自相关性。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对土壤碳库及δ13C的影响
    万,昊1,2**,刘卫国1,3,魏杰1
    2015, 34(1):  100-105. 
    摘要 ( 1045 )   PDF (524KB) ( 344 )  
    采集宁夏云雾山草原植被演替阶段的土壤和植物样品,测定土壤容重(BD)、土壤含水量(WC)、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以及土壤和植物优势种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反映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在表层0~10 cm深度,灌木地SOC含量为71.7 g·kg-1,显著高于草地的54.6 g·kg-1;灌木地0~20 cm深度SOC含量占1 m深SOC含量的58.1%,而草地在0~40 cm深度的SOC含量占1 m深的34.1%;短期植被演替(约10 a)对土壤剖面0~20 cm层的δ13C值有显著影响,其中对0~10 cm层δ13C影响最大;草地演替为灌木地后δ13C偏负1.4‰,30 cm以下土壤δ13C值对短期植被变化不敏感;通过δ13C在C3植被的短期演替过程中的响应关系发现,δ13C值作为土壤碳库更替和碳循环的研究工具有很好的辨识力;灌木的δ13C值从叶子到根系存在明显差异,逐渐偏正,变化为2.2‰,草地为1.9‰;通过对0~40 cm深度植物根系δ13C值的测定发现,灌木地由表层的-28.15‰变为-26.11‰,偏正了2.04‰,草地根系δ13C值从表层的-27.08‰变为-27.57‰,偏负了0.49‰。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mun)种植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廖洪凯1,龙健1**,李娟1,2,张文娟1,2
    2015, 34(1):  106-113. 
    摘要 ( 1133 )   PDF (691KB) ( 339 )  
    以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山区35年生和14年生花椒林为研究对象,并以未退耕旱地为对照,研究表层土壤(0~20 cm)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矿化特征,探讨土壤有机碳周转对不同花椒种植年限的响应。结果表明:随团聚体粒径的降低,两种年龄花椒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形分布,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主要出现在5~2、2~1和1~0.5 mm 3个粒级中;与旱地相比,花椒种植明显增加了全土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并以14年生花椒林较高,而35年生花椒林存在较明显的衰减;随花椒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呈递减趋势,但土壤有机碳周转半衰期以14年生花椒林较长,显著高于旱地和35年生花椒林,表明14年生花椒林土壤有机碳更易累积,表现出较好的土壤碳固存能力;喀斯特山区种植花椒后,土壤有机碳存在“汇-源”的转换过程,因此花椒种植应注重长期维护管理,防止土壤质量的衰退。
    红松混交林凋落物氮储量及分解释放对土壤氮的影响
    陈立新1,姜一1,2,段文标1**,步凡1,孙双红1,李帆帆1,徐一凡3
    2015, 34(1):  114-121. 
    摘要 ( 1277 )   PDF (765KB) ( 434 )  
    2012年5—10月,采用直接收获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和枫桦红松混交林两种林型凋落物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腐殖质层(H层)以及土壤表层(S层)氮储量及凋落物分解释放对土壤氮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两种林型凋落物现存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43~27.25和21.25~24.28 t·hm-2,氮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87.21~418.22和274.81~351.21 kg·hm-2,各层氮含量大小次序均为L>F>H>S;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各层凋落物现存量及其氮储存量5月和9月达到峰值,每月氮储量从L~H层均增加,凋落物分解释放氮在F和H层易富集,输入到土壤中较少;枫桦红松混交林各层凋落物现存量及其氮储量5月和10月达到峰值,每月氮储量从L~H层均减少,氮在凋落物各层中均易迁移,输入到土壤中的氮比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多;两种林型L、F、H层凋落物现存量以及H层氮含量与S层氮含量之间,L和F层凋落物现存量与H层氮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凋落叶木质素和纤维素在不同雨热季节的降解特征
    马志良,高顺,杨万勤**,吴福忠
    2015, 34(1):  122-129. 
    摘要 ( 1421 )   PDF (689KB) ( 404 )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6个典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椿(Toona ciliata)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凋落叶木质素与纤维素第1年降解特征。结果表明:6种凋落叶质量损失率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红椿(72.09%)>柳杉(58.61%)>杉木(51.07%)>麻栎(50.38%)>马尾松(31.08%)>香樟(27.75%);6种凋落叶木质素浓度动态不一致,纤维素浓度则整体上呈现一直下降的变化动态;第1个分解年,木质素降解率大小顺序依次为红椿(88.36%)>麻栎(61.21%)>柳杉(56.41%)>杉木(55.44%)>香樟(37.10%)>马尾松(24.10%),纤维素降解率大小顺序依次为红椿(99.22%)>杉木(90.58%)>柳杉(86.84%)>麻栎(84.70%)>香樟(76.40%)>马尾松(71.30%);季节性降雨极显著地影响凋落叶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率(P<0.01),6种凋落叶木质素和纤维素在雨季时期均有较大的降解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种凋落叶木质素和纤维素第1年降解主要发生在雨季,凋落叶木质素和纤维素在分解初期旱季的降解速率基本一致,而在季节性降雨期,纤维素降解速率快于木质素的降解速率。
     
    pH对不同富集能力植物根际土壤溶液中镉形态的影响
    廉梅花1,2,孙丽娜2**,胡筱敏1,曾祥峰3,关雪2
    2015, 34(1):  130-137. 
    摘要 ( 1255 )   PDF (614KB) ( 370 )  
    为了解不同pH对土壤溶液中Cd形态分布的影响,采用Visual MINTEQ 3.0模型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研究土壤pH分别为4.0、5.5、7.0和8.5时镉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和非富集植物垂盆草根际土壤溶液中Cd的形态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2种植物土壤溶液中Cd2+的比例均逐渐减小,其中东南景天根际土壤溶液中Cd2+占总溶解性Cd的比例为46.1%~3.2%,垂盆草为60.9%~9.9%;当土壤pH≥5.5时,土壤溶液中Cd形态主要以有机络合态(Cd-DOM)为主;2种植物相比,4个pH水平下垂盆草土壤溶液中Cd2+比例均高于东南景天,但东南景天中有机络合态Cd所占比例较大。基于ASV法的测定结果表明:东南景天土壤溶液中电活性Cd占总溶解性Cd的比例从最小(pH 8.5时)的5.5%到最大(pH 4.0时)的79.6%,而垂盆草的变化范围为11.8%~86.7%;电活性Cd的测定结果与Visual MINTEQ 3.0模型计算结果显著相关(R2=0.80),从而互相验证了实验测量和模拟计算的可靠性。
    固沙植被区两类结皮斑块土壤呼吸对不同频率干湿交替的响应
    赵蓉,李小军**,赵洋,杨昊天,陈栋
    2015, 34(1):  138-144. 
    摘要 ( 1389 )   PDF (743KB) ( 324 )  
    由降水的不连续性引起的土壤干湿交替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天然固沙植被区以藓类和藻类为优势的2类结皮斑块土壤呼吸对相同总降雨量(20 mm)不同降雨频率(10和20 d)条件下的多重干湿交替的响应。结果表明:2类结皮斑块土壤呼吸速率均在降雨后迅速升高,并在0.5~2 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并恢复到降雨前水平;随着干湿交替过程的依次进行,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平均值以及累积碳释放量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但随着干旱期的延长,这种减小的程度降低;两类结皮斑块土壤10 d循环条件下的累积碳释放量均低于20 d循环;相同条件下的藓类结皮斑块土壤碳释放量均高于藻类结皮斑块土壤。说明地表覆盖和干湿交替频率均是影响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干湿交替响应的重要因素。
     
    紫椴根际土壤肥力与外生菌根侵染关系
    崔磊,穆立蔷**
    2015, 34(1):  145-149. 
    摘要 ( 1159 )   PDF (427KB) ( 340 )  
    调查帽儿山老山生态站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外生菌根的侵染情况与根际土壤肥力指标,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紫椴外生菌根侵染率与根际土壤肥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椴外生菌根侵染率与碱性磷酸酶、碱解氮、有效磷、土壤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紫椴外生菌根侵染率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是碱性磷酸酶和土壤水分含量。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菌塘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姜华1,2,何承刚2,于富强1**,刘培贵1,赵文青1
    2015, 34(1):  150-156. 
    摘要 ( 1348 )   PDF (853KB) ( 344 )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也称松茸,是具有重要经济和药用价值的野生食用菌,菌塘是其子实体发生发育的场所。本文采用土壤平板稀释技术研究了云南省6份松口蘑菌塘土壤可培养细菌,共获得了178条细菌的16S rDNA碱基序列,经分析分别属于4个门、18个属、38个OT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序列占58.43%,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26.4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10.6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4.49%,其中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24.72%,变形菌门的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占21.3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11.24%,拟杆菌门的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占10.67%。云南松口蘑菌塘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较为丰富。
    三峡库区兰陵溪流域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
    田耀武1,2,黄志霖2,肖文发2,曾立雄2**,向勇3
    2015, 34(1):  157-161. 
    摘要 ( 1381 )   PDF (507KB) ( 323 )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土壤有机碳(SOC)储量与深度分布模式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SOC储量与深度分布模式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三峡库区典型流域SOC深度分布数据库,分析SOC的深度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SOC的深度分布,0~20 cm土层内,林地、草地、灌木地和农地等4类土地利用方式,SOC密度平均为8.47、5.90、4.65和2.64 kg·m-2,差异极显著(P<0.001);0~100 cm层为12.14、10.24、9.15和7.29 kg·m-2,差异显著(P<0.05);林地、草地,灌木地、农地中,0~20 cm层SOC密度分别占0~100 cm层的69.80%、57.6%、50.8%和36.2%;SOC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其中林地下降速度最快,SOC深度分布相对较浅,草地和灌木地下降较慢,SOC分布相对较深;土地利用方式和海拔对表层(0~20 cm) SOC密度影响显著,对深层(>40 cm)影响不显著;土壤机械组成对表层(0~20 cm)SOC密度影响显著,对深层(>40 cm) SOC密度影响更为显著;用0~100 cm层碳密度来描述区域SOC储量时,估计值偏低。若考虑0~150 cm层的SOC储量,研究流域SOC密度值将增加6.2%~16.5%。

     
    筑坝蓄水对高原湿地拉市海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布格局的影响
    杨洪昇1,田昆2**,姚茜1,曹萍麟1
    2015, 34(1):  162-167. 
    摘要 ( 1249 )   PDF (563KB) ( 374 )  
    筑坝扩容导致湿地面积增加。基于筑坝前后变化,沿淹水梯度采集土壤,了解高原湿地拉市海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现状,比较筑坝蓄水前后有机质和全氮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筑坝蓄水后淹水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比未淹水土壤有所增加,同时随着淹水强度的加强,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就同一淹水梯度而言,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的土壤(弃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干扰较小的土壤(草甸土壤)。方差分析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干湿交替的季节性淹水区差异不显著(P>0.05),在常年淹水区则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淹水强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全氮、有机质与碳氮比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筑坝蓄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速效磷时空分布与来源
    章文龙1,2,3,曾从盛1,2,3**,陈晓艳1,林伟1
    2015, 34(1):  168-174. 
    摘要 ( 1217 )   PDF (996KB) ( 335 )  
    选取闽江河口潮滩湿地作为研究区,于2013年5、8和11月沿水文梯度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测定其速效磷含量,研究闽江河口潮滩湿地土壤速效磷沿水文梯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测定土壤全磷(TP)、有机磷(Org-P)和无机磷(IP)分级,利用通径分析揭示土壤速效磷来源。结果表明:5月和8月土壤平均速效磷含量分别为3.53±1.15和3.23±1.15 mg·kg-1,显著高于11月(1.96±1.07 mg·kg-1)(P<0.05);5、8和11月土壤速效磷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从高潮滩到中潮滩,其含量呈波动降低,并且表现为芦苇群落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短叶茳芏群落(P<0.05);在垂直方向上,高潮滩土壤速效磷含量大都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中潮滩其垂直变化不显著;在植物生长初期(5月),土壤Org-P和闭蓄态磷(O-P)是速效磷的主要来源;在植物生长旺盛期(8月)和生长末期(11月),土壤Org-P和铁磷(Fe-P)是速效磷的主要来源。
     
    四种草原植物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徐冰,任慧琴,赵念席**,阮维斌,高玉葆
    2015, 34(1):  175-181. 
    摘要 ( 1580 )   PDF (501KB) ( 289 )  
    植物是否能特异性地影响土壤生物群落逐渐受到生态学家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3种建群种(大针茅、克氏针茅和羊草)和1种群落伴生种(冰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根际土壤线虫群落间差异显著,这不仅表现在线虫密度方面,也表现在线虫种属组成、营养类群比例、优势类群以及群落结构方面,其中冰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成熟度指数最低;判别分析能够将同一种植物根际土壤线虫群落样品与其他种植物根际线虫群落样品很好地分开;聚类分析显示,大针茅和克氏针茅根际线虫群落首先聚在一起,后与冰草根际线虫群落聚在一起,最后与羊草根际线虫群落聚在一起,与这4种植物的系统关系一致。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红海子湿地公园鸟类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
    李士伟,杨贵生**,王维,李波,梁晨霞,张雨薇
    2015, 34(1):  182-188. 
    摘要 ( 1745 )   PDF (479KB) ( 322 )  
    2012年10月—2013年9月,对红海子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鸟类116种,隶属于16目36科,其中,夏候鸟49种,冬候鸟9种,留鸟24种,旅鸟34种;鸟类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依据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在调查区选择了湿地、林地、草地和居民区4种生境,其中,湿地鸟类多样性指数(3.042)和均匀度指数(0.687)最高,居民区多样性指数(0.599)和均匀度指数(0.227)最低,优势度指数湿地最低(0.079),居民区最高(0.766),相似性指数林地和草地最高(0.667),湿地和居民区最低(0.204);本文对该湿地主要优势鸟种与环境的关系、湿地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前几年增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推测出水质变化可能是导致鸟类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原因。

     
    茜素络合物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以及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王正鲲,赵天,林小涛**,许忠能,孙军,刘明中
    2015, 34(1):  189-194. 
    摘要 ( 1732 )   PDF (476KB) ( 309 )  
    用茜素络合物(ALC)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进行荧光标记,通过测定唐鱼耳石的标记率、死亡率、SGR和DWG等指标,讨论不同浓度ALC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和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探讨应用该标记技术追踪唐鱼野外种群迁移行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温度28~30 ℃,浓度50 mg·L-1、80 mg·L-1茜素络合物溶液中浸泡24 h,唐鱼仔鱼、稚鱼死亡率为0,其中80 mg·L-1浓度处理组耳石荧光标记环检出率为100%,而在100 mg·L-1浓度下,仔、稚鱼死亡率均达到80%;幼鱼在浓度为80、100 mg·L-1条件下无死亡,其中100 mg·L-1浓度处理组耳石标记环检出率为100%,而150 mg·L-1浓度下幼鱼死亡率为44%;成鱼在100、150 mg·L-1浓度下无死亡,且耳石标记率均为100%,而在200 mg·L-1浓度下成鱼死亡率达到100%;此外,稚鱼在80 mg·L-1最适浓度下浸泡24 h后继续饲养90 d,标记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均为0,两组体质量、SGR和DWG差异不显著;唐鱼仔稚鱼、幼鱼和成鱼耳石标记的最适茜素络合物浓度分别为80、100和150 mg·L-1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长江源区土地覆盖格局变化特征
    杜际增1,王根绪1**,李元寿2
    2015, 34(1):  195-203. 
    摘要 ( 1120 )   PDF (1762KB) ( 359 )  
    利用长江源区1986、2000与2014年3期的遥感影像, 结合实地野外考察获得该地区在这3个时间点的土地覆盖类型图。根据各时期之间的土地覆盖格局的变化确定土地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 进一步完成对该地区马尔科夫链模型的构建、检验与预测。结果表明:1986—2014年, 长江源区的土地覆盖格局的变化特征符合马尔科夫过程, 通过马尔科夫链模型能够对该地区的覆盖格局变化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长江源区的土地覆被退化趋势明显, 湿地、中高覆盖草地等面积不断下降, 裸地、沙地以及低覆盖草地等面积则一直在增加;2000年以后, 由于三江源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降水量的增加等因素影响, 长江源区的植被退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基于阈值分割的京津唐城市群生态用地多源遥感识别
    彭建1,2**,吕慧玲2,马晶1,刘焱序1
    2015, 34(1):  204-211. 
    摘要 ( 2061 )   PDF (1878KB) ( 399 )  
    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引下,有必要通过区域生态用地的快速遥感识别为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鉴于不同类型遥感数据在表征特定地物类型的精度上各有优劣,综合多源信息的区域生态用地遥感反演是当前研究的趋势所在。本研究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例,综合考虑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SPOT/VGT数据在建设用地、植被覆盖度识别方面的优点,探讨基于阈值分割法的大尺度区域生态用地多源遥感快速识别方法。研究采用SPOT/VGT数据定量识别林地、草地与耕地,进而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区分水体与建设用地。结果表明:京津唐城市群土地覆被整体识别精度达到85.64%,Kappa系数0.771;各类生态用地识别精度均较高,其中林地识别精度最高(90.87%)、水体次之(78.33%)、草地最低(70.97%)。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单一遥感数据难以快速区分所有生态用地类型的不足,是基于全球开源数据进行大尺度生态用地快速识别的有效手段。

     
    北京典型城市湿地小气候效应时空变化特征
    崔丽娟**,康晓明,赵欣胜,李伟,马牧源,张曼胤,魏圆云
    2015, 34(1):  212-218. 
    摘要 ( 1241 )   PDF (1193KB) ( 518 )  
    在北京市选择8个典型湿地为研究样本,对水平方向上温、湿度和负氧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湿地对城市温度、湿度和负氧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对城市局部环境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和增负氧离子浓度的作用,且距离水体越近小气候效应越强,其中温度与距离显著正相关(R2≥0.81, P<0.01),而湿度和负氧离子浓度均与距离显著负相关(R2≥0.83, P<0.01);与距离湿地5 km处观测值相比,湿地最高可以降温4.4 ℃,增湿12.8%,增加负氧离子浓度27.2%;湖泊湿地对局部环境的降温和增湿效果比河流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更加明显,两者分别相差大约1 ℃和5%左右;因此,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角度看,在增加湿地面积的同时,也要根据湿地用途相应地考虑不同的湿地类型,使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TM/ETM+数据的沈阳市各区城市热岛特征
    王宏博1,李丽光1**,赵梓淇1,蔡福1,武晋雯1,许申来2,姜鹏3
    2015, 34(1):  219-226. 
    摘要 ( 1339 )   PDF (2646KB) ( 346 )  
    应用2001年8月和2010年8月Landsat TM/ETM+数据,计算沈阳市区及三环内各区的地表热岛强度(SUHI),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和热岛源汇特征提取源汇信息,分析SUHI与土地利用类型、热岛源汇面积及边界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年沈阳市区的中等热岛强度以上区域主要集中在三环内和苏家屯区,强热岛地区主要出现在铁西区和皇姑区;2010年中等以上热岛强度地区,与城区发展相一致,主要向西南,南面扩展,弱热岛、中等强度和强热岛地区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城市热岛强度与NDVI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NDB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热岛源在区域内的面积比重与中等强度以上热岛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源汇边界长度与弱热岛和中等热岛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天津于桥水库流域典型景观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陈萍1,李崇巍1**,王中良1,2,孟伟庆1,包姗姗1,谢慧君1
    2015, 34(1):  227-236. 
    摘要 ( 1058 )   PDF (2635KB) ( 327 )  
    流域典型景观类型变化影响着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从而也关乎流域水环境安全。本研究以天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基于5期不同的卫星影像,利用轨迹分析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轨迹模型以及研究时间段内典型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近30年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84—2013年于桥水库流域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城镇、园地和草地增加明显,林地、耕地减少显著,林地面积减幅达50%;30年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占整个流域面积的63.11%,其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化轨迹占所有变化轨迹的96.65%,变化类型主要包括耕地-城镇-林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的转化,变化轨迹主要分布于北部丘陵与北部平原等地区;典型景观类型的变化趋势与整个流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连通性降低,景观多样性缓慢上升,景观格局异质性变高。

     
    综述与专论
    盐分对湿地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冯小平1,2,王义东1**,王博祺3,王中良1,2
    2015, 34(1):  237-246. 
    摘要 ( 1581 )   PDF (568KB) ( 447 )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湿地正在或者将要面临着显著的盐分变化形势,尤其是内陆和滨海咸化湿地。湿地是大气甲烷的重要排放源。甲烷排放是甲烷产生、氧化和传输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盐分变化将影响湿地水土环境,降低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和有机物积累速率,改变微生物主导的有机物矿化速率和途径等,进而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和排放系列过程。本文综述了盐分(浓度与组成)对湿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影响结果,从底物供给、微生物(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等)数量、活性与群落组成、酶活性、植物、电子受体、pH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几个关键方面分析了盐分影响湿地甲烷排放过程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需重点关注的5个方面:1)加强盐分浓度与组成对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与排放影响的系统性、框架性研究;2)深入探讨盐分背景、变化幅度与速率的耦合如何影响湿地甲烷系列过程;3)不同离子组成及其交互效应如何影响湿地甲烷动态过程;4)结合生物学、基因组学及同位素技术等,加强湿地产甲烷菌与甲烷氧化菌与盐分的关系及其响应研究;5)湿地甲烷对盐分变化响应的时空分异规律。

     
    土壤动物食物网研究方法
    窦永静1,2,3,常亮1,3,吴东辉1,3**
    2015, 34(1):  247-255. 
    摘要 ( 1335 )   PDF (582KB) ( 683 )  
    长期以来关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都集中在地上部分,而对于地下部分知之甚少。地下生态系统营养关系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载体。研究土壤动物食物网已成为现代地下/土壤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由于土壤动物的个体小、食性复杂、栖息环境隐蔽等原因,使得对土壤动物食物网的研究困难重重,所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国际上近几十年来土壤动物食物网研究方法,将其分为传统方法(野外直接观察法、室内培养实验观察法、显微镜下肠容物分析法)、常用方法(消化酶分析法、脂肪酸分析法、稳定同位素技术、特定化合物分子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和现代分子方法(DNA分子跟踪食物链网络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3大类,具体介绍了每一种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根据土壤动物自身特性及对各方法的优势与劣势的比较,脂肪酸分析法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法是当前土壤动物食物网研究的常用方法;随着未来物种分子鉴定技术的改进和数据库的积累,DNA分子跟踪食物链网络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防御与反防御的三个层次
    禹海鑫1,2,叶文丰1,孙民琴2,徐宁2,娄少之2,冉俊祥2,娄永根1**
    2015, 34(1):  256-262. 
    摘要 ( 1554 )   PDF (493KB) ( 692 )  
    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双方形成了一系列的防御与反防御策略。本文将这些策略归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起始于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并由此激活植食性昆虫分子模式相关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对于不能产生效应子的植食性昆虫种群是有效的;第二层次是一些植食性昆虫种群可以通过释放特异性效应子抑制植物产生的植食性昆虫分子模式相关的免疫反应,从而在植物上正常生长与繁衍;第三层次是一些植物基因型可以通过特异抗性基因识别植食性昆虫的效应子,进而激活效应子诱导的免疫反应,表现出特异的抗虫性。深入揭示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间的这种分子互作机制,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理解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机制,而且在实践上可为作物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
     
     
     
    紫外辐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锦旗1,2**,郑有飞3,薛艳4,吴芳芳1
    2015, 34(1):  263-273. 
    摘要 ( 1643 )   PDF (632KB) ( 428 )  
    紫外辐射对陆生植物的生物学效应已被广泛研究,对水生生物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紫外线在水体中渗透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紫外辐射对浮游细菌和微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藻类、鱼卵和幼鱼、鱼类及两栖动物的生物学效应,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介绍了紫外辐射对水生生物作用的机理。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紫外辐射与气候变化、酸沉降、水污染等环境因子联合作用对水生有机体产生影响,其研究对象应扩展至沉水植物、底栖生物等大部分水生有机体,这些研究将对深入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演化、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及其修复起重要作用。

     
    褐潮——一种新型生态系统破坏性藻华
    陈杨航1,梁君荣1,2,陈长平1,2,刘广发1,2,高亚辉1,2**
    2015, 34(1):  274-281. 
    摘要 ( 1785 )   PDF (547KB) ( 347 )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和Aureoumbra lagunensis隶属于棕鞭藻门(Ochrophyta)、海金藻纲(Pelagophyceae),在美国及南非的一些河口形成生态系统破坏性褐潮(brown tide)已经有20多年了,近年来在中国河北沿海发生的大规模褐潮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受褐潮影响的国家。褐潮藻能够利用多种有机营养,在低光照及低营养条件下达到高生长速率,对贝类养殖产业、经济以及娱乐产业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总结了20多年来褐潮在全球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对褐潮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别是促进褐潮形成及持续的关键蛋白的编码基因等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并概括了国内褐潮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今后褐潮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褐潮的研究、预警预报和生态学防治及其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方法与技术
    玉米潜在花粉源强计算模型的建立、改进与检验
    胡凝,江晓东1,胡继超1,卢宗志2,姚克敏1,裴新梧3**
    2015, 34(1):  282-287. 
    摘要 ( 1351 )   PDF (620KB) ( 270 )  
    潜在花粉源强是玉米花粉扩散模型的重要参数。为了确定玉米潜在花粉源强,本研究测定了逐日散粉量和逐时开花率,以此来确定逐时散粉量,作为模型中潜在花粉源强的输入值。以2009年溧水试验资料为基础,应用正态分布函数模拟逐时散粉量的日变化,通过气温和相对湿度参数订正逐时散粉量;利用2010年公主岭和溧水试验资料对玉米潜在花粉源强的正态分布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公主岭试验中的“紫糯18”、“吉单35”和溧水试验中的“紫糯18”、“苏608”的逐时散粉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24×105、1.52×105、1.24×105和8.92×104粒·株-1,决定系数分别为0.330、0.545、0.365和0.606。利用相同的数据检验气温和相对湿度订正后的模型,各品种逐时散粉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至1.25×105、9.03×104、5.14×104和4.22×104粒·株-1,决定系数则分别提高至0.656、0.718、0.779和0.843;模型效果明显改善,从而为进一步精确模拟玉米花粉扩散奠定基础。
     
    基于Gash模型的青海云杉林降水截留模拟
    高婵婵1,彭焕华2,赵传燕1**,刘兴明3
    2015, 34(1):  288-294. 
    摘要 ( 1334 )   PDF (1142KB) ( 425 )  
    选择Gash(1995)改进后的模型对祁连山东部青海云杉林冠层截留进行模拟。首先在2009年的5月底至9月期间对降水事件、降水截留和林冠结构进行观测,其次对林冠附加截留量进行计算,在不同的时间步长上利用Gash模型模拟截留量,最后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Gash模型对整个观测期间林冠截留模拟值比实测林冠总截留量偏低8.70%,15 d尺度和次降雨事件尺度上模拟值比观测值分别偏低18.92%和14.23%;附加截留占总截留的74.94%,吸附截留占总截留的25.06%;饱和林冠的平均蒸发强度和降雨强度的比值是模型的敏感性参数,精确获得平均蒸发强度是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条件,并且独立降水事件的界定是提高Gash模型的关键点。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李平星**,陈雯,高金龙
    2015, 34(1):  295-302. 
    摘要 ( 1242 )   PDF (987KB) ( 509 )  
    生态文明建设是近期学者、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科学评价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明确关键制约因素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以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的江苏省为例,在全面分析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关联性、针对性、适用性和可获性,构建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在内的指标体系,对2007年、2012年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各指标的进步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迅速提高,生态文化和生态生活水平提升最快,生态经济和生态制度文明水平有一定增加,而生态环境改善较慢;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处于全国中等偏上位置,但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强度仍然较高、生态环境质量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绿色生活方式尚有待提升、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制度尚未系统建立。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完善生态制度是未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