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3-05-10
    目录
    目录
    2013, 32(5):  0. 
    摘要 ( 839 )   PDF (485KB) ( 315 )  
    研究报告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水文效应
    李民义1,张建军1,2**,郭宝妮1,黄明1,茹豪1
    2013, 32(5):  1083-1090. 
    摘要 ( 1773 )   PDF (725KB) ( 572 )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分密度的油松人工林为对象,以林下植物多样性、枯落物蓄水、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蓄水能力为指标,分析了不同密度油松林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油松林合理密度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松林内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油松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规律;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与灌木层变化规律一致,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先增后减;油松林密度为1675株·hm-2时草本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为最大,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最大;油松林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大于草本层;不同密度油松林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无显著差异,而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率以及持水量、有效拦蓄率和拦蓄量在一些林分密度间差异显著;密度为1300株·hm-2时,土壤容重最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所对应的贮水量均最大;密度为1675株·hm-2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最大,表层(0~20 cm)土壤容重(1.07 g·cm-3)相对较低,非毛管孔隙度(17.45%)及滞留贮水量(87.25 mm)最大。综合来看,30年生左右的油松人工林,当密度约为1675株·hm-2时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态水文效应最好。
    长白山三种主要林地土壤甲烷通量
    耿世聪1,2,陈志杰1,2,张军辉1**,娄鑫1,2,王秀秀3,戴冠华3,韩士杰1,于丹丹1,2
    2013, 32(5):  1091-1096. 
    摘要 ( 2155 )   PDF (589KB) ( 530 )  
    森林土壤甲烷(CH4)通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收支评估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土壤湿度、温度和氮添加对长白山3种主要林型(白桦林、山杨林和阔叶红松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林型土壤均为甲烷汇,15 d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2.27 μg·kg-1·h-1(山杨林)、1.54 μg·kg-1·h-1(阔叶红松林)和1.46 μg·kg-1·h-1(白桦林)。重复测量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林型、温度、土壤湿度及氮素处理对甲烷通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林型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显著;3种林型土壤甲烷吸收的最佳含水量为45%~60%;在10~20 ℃条件下,甲烷吸收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氮对甲烷吸收有明显抑制作用。
     
    小叶锦鸡儿灌丛下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李衍青1,2,孙英杰3**,张铜会2,罗为群1,邓艳1,刘新平2
    2013, 32(5):  1097-1103. 
    摘要 ( 1660 )   PDF (828KB) ( 459 )  
    以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灌木小叶锦鸡儿为研究对象,在其生长季次降雨21.5 mm后180 h内,利用TDR和微渗仪测量小叶锦鸡儿灌丛下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蒸发,并计算该灌丛下不同部位储水量和水量平衡。结果表明:降雨结束后初期,灌丛枝干的茎流作用使其根部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灌丛根部水分的入渗速率大于灌丛中部和灌丛外缘。因冠幅的庇荫作用,灌丛下蒸发量小于灌丛外裸露沙地。水量平衡表明:小叶锦鸡儿灌丛下降雨后前期蒸散量明显高于灌丛外裸露沙地,与灌丛下根系的分布有直接关系。
    不同生长阶段马尾松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张丽云1,邓湘雯1,2**,雷相东3,赵仲辉1,2,项文化1,2,闫文德1,2
    2013, 32(5):  1104-1110. 
    摘要 ( 2108 )   PDF (524KB) ( 530 )  
    林木生产力的大小与气候密切相关,掌握不同年龄阶段林木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生产力预测及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64—2011年温度、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结合气候湿润指数,运用树干解析数据,定量研究了马尾松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幼龄阶段、中龄阶段和近熟阶段马尾松单木生产力的气候因子各不相同,幼龄时期的单木生产力与3月相对湿度和1月的气候湿润状况显著相关;中龄阶段马尾松生长的限制因子为10月、7月高温和9月的日照时数,7月和5月的湿润状况对其生产力也有显著影响;近熟阶段马尾松生产力的大小与7月的降水量和湿润状况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研究区域湿润温暖的气候基本满足了马尾松生长对水分和热量的要求,但生长中期的高温少雨限制了中龄阶段和近熟阶段马尾松单木生产力的增长。
     
    尾叶桉人工林改造对土壤和凋落物持水效能的影响
    刘飞鹏1,曾曙才2,莫罗坚3,丁雪腾2,朱剑云3,刘颂颂3**,李年生3
    2013, 32(5):  1111-1117. 
    摘要 ( 1515 )   PDF (689KB) ( 411 )  
    对低效人工林进行改造,是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效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园内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2种不同改造模式和未改造尾叶桉人工林土壤和凋落物持水能力进行了研究。2种改造模式分别为均匀伐除70%和40%原有桉树后间种乡土阔叶树(分别记为模式Ⅰ和模式Ⅱ),未改造桉树林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改造3年后,模式Ⅰ和Ⅱ的表层(0~20 cm)土壤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有效蓄水量显著提高,0~40 cm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显著下降(P<005);模式Ⅰ和Ⅱ凋落物吸水速率和最大持水率显著增加,凋落物储量和最大持水量显著减小;各林分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凋落物持水率、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均呈对数函数关系;林分改造提高了林地0~60 cm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且两种改造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林分土壤持水能力均远大于凋落物,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仅为0~20 cm土层有效持水量的0.59%~2.06%。
    祁连山西水林区土壤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
    姜林,李珊珊,耿增超**,张强,佘雕,林云
    2013, 32(5):  1118-1126. 
    摘要 ( 1920 )   PDF (518KB) ( 435 )  
    针对祁连山西水林区分布的4个典型土类(棕钙土、灰褐土、栗钙土及高山草甸土)进行了成土环境调查,通过剖面描述和样品分析明确了其发生特性,并据此检索出了各土类在我国现行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为祁连山林区土壤特性的研究和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林区各土类土层较浅,具有粗骨性,山地特征明显;有机质累积较强,总体呈现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淋溶强度相对于湿润地区较弱,总体呈现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风化强度总体较弱,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不大;林区土壤剖面具有2类诊断表层、3类诊断表下层及4类诊断特性;棕钙土属于磐状钙积正常干旱土亚类,灰褐土属于钙积暗沃冷凉淋溶土亚类,栗钙土属于普通简育冷凉淋溶土亚类,高山草甸土属于普通简育湿润均腐土亚类。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的点格局分析
    黄明钗1,4,史艳财2,韦霄2**,吴林芳1,吴儒华3,潘子平3,曹洪麟1
    2013, 32(5):  1127-1134. 
    摘要 ( 1915 )   PDF (798KB) ( 448 )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是一种珍稀濒危的观赏植物,为林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区非常狭小。基于广西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1 hm2次生林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单变量和双变量成对相关函数分析了金花茶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样地25个主要树种之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金花茶种群径级结构呈现倒“J”型分布,有小径级个体储备,种群较稳定;金花茶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聚集强度逐渐减小;金花茶对资源的利用和生境的适应性与群落中的其他主要树种差异较大;金花茶与样地25个主要树种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达88%,其中与金花茶呈负相关的树种占60%,明显多于呈正相关的树种;25个主要树种中的6个群落中上层物种,在空间格局上与金花茶呈显著性正相关,恰好为金花茶的生存创造了适宜的林下环境。
    黄土高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β多样性变化
    王世雄,王孝安**,郭华
    2013, 32(5):  1135-1140. 
    摘要 ( 1599 )   PDF (625KB) ( 428 )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6个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β多样性的加性分解方法,揭示了群落演替过程中的β多样性及其成分(物种内嵌成分和物种更替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群落演替过程中,β多样性在不同的层次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草本层物种呈现明显的单峰变化趋势,即随演替进展,β多样性逐渐增加,在灌丛演替到白桦群落阶段时达最大值,之后β多样性逐渐减小;灌木层β多样性随演替进展逐渐减小,而乔木层β多样性随演替进展逐渐增大;黄土高原群落演替过程中的β多样性变化由物种内嵌和物种更替2种过程共同完成,二者的相对贡献变异于不用的演替阶段和不同的物种层次,但以物种更替为主导过程;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尽可能多地保存不同的群落类型,而不是少数几个物种较丰富的群落类型。
    贡嘎山不同林龄峨眉冷杉种子雨及土壤种子库
    陈晓丽1,2,王根绪1**,杨燕1,羊留冬1
    2013, 32(5):  1141-1147. 
    摘要 ( 1577 )   PDF (573KB) ( 389 )  
    本文采用种子雨收集器、土壤种子库筛选、室内萌发实验及野外实地调查等手段,研究了贡嘎山海螺沟内不同林龄和海拔分布上下界限的6个峨眉冷杉(Abies fabri)林的土壤种子库、种子雨的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分布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主要集中在凋落物层;在同一海拔,随着林龄增加,土壤种子库和种子雨大小先增加再降低,成熟林达到最大值,且其完整种子比例最高,整体质量最好;不同海拔,林龄相近的成熟林调查结果显示,海拔分布上下界限的峨眉冷杉林土壤种子库和种子雨显著小于海拔分布中段的成熟林,这可能与海拔引起的水热条件差异有关;峨眉冷杉林的最佳结实阶段在成熟林,其种子质量好,且散布后在林下保存得最好;树种生物学特性和林下微生境可能是主要原因。
    新疆杂交榛良种光合作用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宋锋惠1, 2,罗青红2,史彦江2**,俞涛2,寇云玲1,2
    2013, 32(5):  1148-1154. 
    摘要 ( 1554 )   PDF (726KB) ( 407 )  
    在夏季田间条件下,研究了4种新疆平欧杂交榛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分别位于1195.27~1620.63 μmol·m-2·s-1、34.03~87.80 μmol·m-2·s-1、1188.50~1617.05 μmol·mol-1和64.88~99.15 μmol·mol-1;新榛1号和新榛4号表现出低光合低蒸腾的特点,新榛2号具有较低的LCP和较高的LSP,表现出对光能利用范围较大、光合潜力高的特点,新榛3号的LCP和LSP均较大,同时具有低的CCP和高的CSP及表观羧化效率(CE),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31.55 μmol·m-2·s-1)明显高于其他品种(24.63~25.45 μmol·m-2·s-1);此外,与常温(25 ℃)相比,新榛1号的净光合速率(Pn)受40 ℃高温的影响较其他品种显著,新榛3号的气孔导度(Gs)比其他品种受影响的程度轻。
     
    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遮光环境下菘蓝的生长、叶片气孔气体参数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唐晓清**,王康才,肖云华,汪良驹
    2013, 32(5):  1155-1160. 
    摘要 ( 1691 )   PDF (460KB) ( 328 )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遮光环境对菘蓝(Isatis indigotica)生长和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显著降低菘蓝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根长、根径、生物量以及靛蓝、靛玉红含量,而外源ALA处理可以缓解遮光对菘蓝营养生长、光合作用以及生物碱积累的抑制效应;其中,13.3~25 mg·L-1的ALA对营养生长以及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最明显,而100 mg·L-1的ALA对生物碱积累的促进效应最明显。作者建议,在弱光条件下,用低浓度ALA处理可以提高菘蓝生物学产量,而在生物碱积累期,用较高浓度ALA处理可以提高菘蓝的药用成分含量。
     
    光照强度对大花旋蒴苣苔叶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晁天彩,周守标**,常琳琳,陈延松,徐惠娟,周乾坤
    2013, 32(5):  1161-1167. 
    摘要 ( 1764 )   PDF (613KB) ( 366 )  
    以复苏植物大花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为盆栽实验材料,通过梯度遮光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80%、60%、40%和20%透光率)和不同处理时间(30、60、90、120和150 d)对大花旋蒴苣苔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大花旋蒴苣苔叶的各生长指标(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柄直径以及叶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透光率为60%时达到最大值;全光照(100%透光率)时,大花旋蒴苣苔表现出明显的外伤症状,透光率为80%和20%时,分别表现出中度伤害和轻度伤害,透光率为40%和60%时,未出现明显的外伤症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较低且随着光强减弱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全光照时抗氧化酶的活性最大,透光率60%处理下酶活性相对较低;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质膜透性随着光强减弱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随着光强减弱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分析表明,40%~60%的透光率有利于大花旋蒴苣苔的生长,强光和弱光对大花旋蒴苣苔的生长均不利。
    不同盐分处理对狼尾草和大油芒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慈华聪**,田晓明,张楚涵,王鹏山,王振宇,张清
    2013, 32(5):  1168-1174. 
    摘要 ( 1674 )   PDF (596KB) ( 370 )  
    为了解盐渍化生境中r对策者发芽与幼苗期的盐分适应特征,本研究选用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和大油芒(Spodipogon sibiricus),按照NaCl∶Na2SO4∶NaHCO3为1∶1∶3(mol)配制复盐溶液,分6个处理(0、0.1%、0.2%、0.4%、0.8%和1.6%),分别进行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单因素实验,比较了两种植物的发芽能力、胚生长和幼苗生长状况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阶段,随盐分浓度增大,狼尾草和大油芒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等均显著下降,低浓度(≤0.4%)时狼尾草的发芽能力小于大油芒,高浓度(≥0.8%)时则相反;狼尾草和大油芒胚芽长、胚根长及胚鲜重均显著下降,但大油芒胚生长受抑制的程度高于狼尾草;幼苗阶段,盐分显著抑制狼尾草和大油芒的幼苗生长,但大油芒受抑制的程度低于狼尾草,且狼尾草体内生理活性钙和丙二醛含量高于大油芒;可见,两种植物的耐盐能力在种子萌发阶段狼尾草强于大油芒,而幼苗阶段狼尾草又弱于大油芒,这体现了r对策者风险分摊的对策。
     
    水氮耦合对小桐子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明克,杨启良**,刘小刚,戈振扬,杨具瑞,刘柯楠
    2013, 32(5):  1175-1180. 
    摘要 ( 1466 )   PDF (608KB) ( 311 )  
    为了研究水氮耦合对于小桐子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3个供水水平(W1,15.3 mm;W2,25.5 mm;W3,40.7 mm)和3个施氮水平(N1,0 g·kg-1;N2,0.3 g·kg-1;N3,0.6 g·kg-1)进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与W3相比,W1和W2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总干物质量分别降低了61%和34%、57%和35%、46%和32%、49%和35%,根冠比在W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对不同氮素处理,株高和叶面积最大值均出现在N2处理,而茎粗和根冠比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与W3N3相比,W2N2处理节省灌溉用水38%,节约氮肥施用量50%,其株高、茎粗和总干物质量分别减少了12%、21%和12%,根冠比和叶面积分别显著增加了48%和16%,灌水后第2天、第3天和第4天的蒸腾量分别显著降低21%、15%和12%,从而使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0%。
    激光同位素分析仪测定液态水的氢氧同位素及其光谱污染修正
    刘文茹1,2,彭新华1**,沈业杰1,3,陈效民2
    2013, 32(5):  1181-1186. 
    摘要 ( 2328 )   PDF (562KB) ( 581 )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研究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循环的重要手段。激光同位素分析仪以其独特的优点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测量植物水时,与同位素质谱仪的测量结果存在差异。本文采用Los Gatos Research公司生产的激光同位素分析仪DLT-100分别测定植物水、土壤水、雨水和地下水等共19个样品,并用其开发的光谱污染矫正软件标记和量化水样品的污染,修正污染水样品的同位素值,然后与同位素质谱仪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土壤水、雨水和地下水等样品均未受到污染,而植物样品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光谱干扰;植物水的δDδ18O修正范围分别是1.21‰~26.65‰和0.50‰~18.27‰。该修正方法消除了δD测定的差异,并大大降低了δ18O的偏差。可见,激光同位素分析仪法在测量土壤水、雨水和地下水同位素时可以有效地代替传统的同位素质谱仪法,但对植物水的测量时,则首先需要判断样品是否受到光谱干扰,如果受到污染,仍需同位素质谱法进行确认。

     
    黄土地区不同覆被下土壤无机碳分布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崔丽峰1,2,刘丛强1,涂成龙1**,李龙波1,2,丁虎1
    2013, 32(5):  1187-1194. 
    摘要 ( 1915 )   PDF (832KB) ( 555 )  
    土壤无机碳在剖面上的分布在评估区域碳库储量、陆地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测定黄土地区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pH值、碳酸盐含量、δ13C和δ18O值,探讨了黄土地区植被类型对碳酸盐在土壤剖面中分布和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剖面碳酸盐含量为5.7%~14.1%,其均值大小为荒地>草地>林地;林地中,阔叶林>灌木林>针叶林,针叶林变化最明显;受成土母质影响,各剖面土壤pH值在7~8,呈弱碱性;土壤碳酸盐δ13C值分布为-6.2‰~-1.8‰,各剖面δ13C均值大小为荒地>灌木林>针叶林>草地>阔叶林;植被类型主要是通过向土壤输入有机质来影响土壤无机碳同位素组成;不同覆被下土壤剖面碳酸盐δ18O值差异明显,其可能受土壤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湿度等影响;黄土地区不同覆被下土壤无机碳含量和δ13C、δ18O值明显不同,因此,在植被演替过程中,植被类型的改变会影响到土壤无机碳库的储量和区域碳循环过程。
    3株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张述义1,李新凤2,韦晓艳2,王建明2**
    2013, 32(5):  1195-1202. 
    摘要 ( 1662 )   PDF (979KB) ( 410 )  
    为明确尖孢镰刀菌种内各菌株间的遗传差异与亲缘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3株地理来源不同的尖孢镰刀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11条引物扩增出10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86.7%;遗传相似性与聚类分析结果〖JP2〗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06~0.962,平均0.756,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62时,供试的33株菌可被全部区分开。表明,尖孢镰刀菌基因组在SSR区域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寄主来源相同的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叶霉病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周宝利**,李娜,刘双双,富饶,李桂香
    2013, 32(5):  1203-1207. 
    摘要 ( 1803 )   PDF (423KB) ( 410 )  
    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05、0.10、0.50和1.00 mmol·L-1)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叶霉菌及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在叶霉菌培养的前阶段极显著地抑制了菌丝的生长,培养7 d时,0.1 mmol·L-1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40%;在田间抗病性调查期间各浓度处理均提高了番茄幼苗的抗病性,其中以0.1 mmol·L-1处理抗病性最好,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54%;低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促进了番茄种子的萌发,增加了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和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幼苗体内保护酶活性,随着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表现出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相对电导率,且随浓度增加作用强度增大;浓度为0.1 mmol·L-1时,抑制作用最强。综合分析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植株及叶霉病具有调控作用,可以确定0.1 mmol·L-1为田间施加最适浓度。
    不同类型盐碱土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杨秀娟1,2,胡玉昆1**,房飞3,公延明1,柳妍妍1,陈廷舰1,2
    2013, 32(5):  1208-1214. 
    摘要 ( 2122 )   PDF (1203KB) ( 521 )  
    基于新疆6种主要盐碱土类型的资料,研究了新疆主要盐碱土有机碳(S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SOC在不同类型盐碱土中的大小顺序为纯苏打(CSD)>氯化物硫酸盐(L-LS)>硫酸盐-氯化物(LS-L)>苏打(SD)>硫酸盐(LS)> 氯化物(L);除LS和SD、SD和LS-L两两之间SOC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盐碱土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垂直剖面上,各盐碱土SOC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分层特征;随着土壤盐碱类型和植被类型的变化,MBC在不同类型盐碱土中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SD > LS > L-LS > SD > LS-L > L;除L-LS和SD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盐碱土类型之间MBC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类型盐碱土的MBC差别较大,且与SOC含量大小并不一致,可能是微生物需要的生境和食性特征不一样决定的;同一盐碱土类型内,MBC剖面具有显著的分层特征。MBC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其递减率在不同盐碱土类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MBC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的关系并不像一般的研究结果认为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磷素积累特征
    杨艳菊1,王改兰1**,张海鹏1,赵旭1,黄学芳2
    2013, 32(5):  1215-1220. 
    摘要 ( 1466 )   PDF (453KB) ( 403 )  
    2010—2012年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1988—2012年)栗褐土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积累量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水溶性磷与土壤磷饱和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可显著增加栗褐土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的含量且以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增加最为显著;P2O5用量为75 kg·hm-2、有机肥用量为45000 kg·hm-2的处理在2012年时,土壤磷饱和度大于25%,这显著增加了栗褐土磷素流失风险;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的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速效磷与水溶性磷之间呈指数关系;磷饱和度与水溶性磷呈极显著指数关系。
     
    保水剂与钾肥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高天鹏1**,郭睿1,王东4,高海宁2,常国华1,3,张鸣1,3,孙海丽1
    2013, 32(5):  1221-1226. 
    摘要 ( 2064 )   PDF (510KB) ( 408 )  
    以“陇薯3号”为材料,设C1(0.5%保水剂+钾肥60 g·hm-2)、C2(钾肥60 g·hm-2)、C3(0.5%保水剂)、CK(对照)4个试验组,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块茎产量、商薯率等产量指标,从光合效能的角度探讨了保水剂、钾肥对旱地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1处理的出苗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4%;所有处理的冠幅、茎粗等指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除C3组中的NPQ值低于对照之外,其余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m′-Fo′)/Fm′、qPETR日均值较CK均有不同程度提高,(Fm′-Ft)/Fm′日变化成“V”型;C1组商薯产量最高;保水剂和钾肥直接影响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增强其光合效能,从而提高旱地马铃薯商品薯产量。
    不同耕法和培肥措施组合对农田有机碳的影响
    邹娟秀,隋鹏,高旺盛,陈源泉**,张建省,石彦琴
    2013, 32(5):  1227-1232. 
    摘要 ( 1533 )   PDF (446KB) ( 391 )  
    通过2009—2012年在河北吴桥开展旋耕、深松、翻耕、免耕4种耕法以及有机肥、秸秆、化肥3种培肥措施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0~20 cm耕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结果表明:连年进行耕作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碳的固定,免耕相对能够较好地维持耕层土壤碳的固定;与连续免耕相比,深松一年后免耕2年能够使土壤截留更多的碳,且深松一年后免耕2年处理的TOC和POC比连续免耕3年的处理分别高8%和2%;翻耕一年后免耕2年有利于土壤碳的恢复,其TOC与连续3年免耕的TOC比值能够从0.74恢复到0.93,其POC与连续3年免耕的POC比值能够从0.59恢复到0.94。维持耕层土壤碳固定效果最好的培肥措施是有机肥+化肥,其次是秸秆+化肥,单施化肥最差。综合来看,在华北平原有利于土壤碳固定的耕法和培肥措施组合是,深松一次后施行2年的免耕,同时配合有机肥或秸秆还田。
    洞庭湖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土壤微生物特征
    刘银银1,2,孙庆业1,李峰2,谢永宏1,2**
    2013, 32(5):  1233-1237. 
    摘要 ( 1715 )   PDF (430KB) ( 347 )  
    以洞庭湖湿地3种典型植被(虉草、苔草、芦苇)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呼吸等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呼吸以虉草群落最高,苔草群落次之,芦苇群落最低,微生物碳熵变化趋势为虉草群落>苔草群落>芦苇群落,微生物呼吸熵具有与微生物碳熵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容重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特征变化的重要因子,同时,土壤pH和土壤总氮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呼吸等也有较强的关联性。
    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刘歆璞,王丽卿**,张宁,陶雪梅,马文华
    2013, 32(5):  1238-1248. 
    摘要 ( 2093 )   PDF (1431KB) ( 391 )  
    于2011年1月、4—12月对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群落结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察到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62种,其中轮虫38种,枝角类11种,桡足类13种;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年均值为469.1 ind·L-1,生物量年均值为3.23 mg·L-1。从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组成以及QB/T值(为1)分析,库区水质处中营养型。根据轮虫的Shannon及Margalef多样性指数,库区水质属β中污型。GAM和CCA分析均表明,水温对轮虫密度影响较大,是造成轮虫种类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GAM分析也显示了枝角类密度和透明度、溶氧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
    滴水湖叶绿素a时空分布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梅卫平1,江敏1,2**,阮慧慧1,刘金金1
    2013, 32(5):  1249-1254. 
    摘要 ( 1703 )   PDF (653KB) ( 399 )  
    根据2011年9月—2012年8月监测数据,分析上海市人工湖泊——滴水湖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滴水湖叶绿素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表现为3、7月出现高峰而其他月份较低;叶绿素a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分异性,湖心普遍偏高,其他各点相对较低;对滴水湖叶绿素a采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CS-MLR),得到描述水质因子的潜变量F1F2与其相关性较大,建立了潜变量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模型;滴水湖叶绿素a含量与溶解氧(DO)、水温、总溶解磷(TDP)、活性磷(AP)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磷为滴水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因此,磷是有效控制滴水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
    枸杞岛铜藻种群分布的季节变化
    毕远新,章守宇**,吴祖立
    2013, 32(5):  1255-1259. 
    摘要 ( 1784 )   PDF (638KB) ( 300 )  
    为了查清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时空分布,并探明大型海藻场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方法,采用水下样方法,对枸杞岛铜藻种群藻苗和成藻两个时期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铜藻幼苗到成藻阶段密度平均损失率达61%,除了波浪作用对附着牢度差的铜藻造成移除作用外,密度制约机制可能也起了一定作用;铜藻幼苗时期水深分布范围为121~547 cm,而成藻时期为132~461 cm,铜藻垂直分布的宽幅缩小,而且不同站点间的水深分布宽幅变化较大,这与站点间环境因子影响程度不同有关;尤其是对分布在水深上限的铜藻来说,暴波强度的影响可能占主要作用;铜藻的生长速度与海水透明度相关,波浪的作用可能导致了沉积物再悬浮影响光照强度,抑制铜藻生长;光照强度降低是否会导致铜藻死亡还需做进一步研究,以便查清铜藻垂直分布上移的现象。
    温度对鳊幼鱼临界游泳速度和代谢范围的影响
    杨阳,曹振东,付世建**
    2013, 32(5):  1260-1264. 
    摘要 ( 1774 )   PDF (513KB) ( 474 )  
    为了考查温度对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幼鱼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有关代谢机制,本研究分别在不同温度(10、18、26和34 ℃)下测定实验鱼的静止耗氧率(RMR)、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耗氧率(MMR),并以MMRRMR的差值分别计算各温度下的能量代谢范围(MS)。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Ucrit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温度由10 ℃升高至34 ℃,Ucrit由(6.01±0.32)升至(8.82±0.27) BL·s-1RMRMMR也随温度的升高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其测定值在温度由10 ℃升高至34 ℃时分别为(161.7±28.8)、(293.0±27.6) mg O2·kg-1·h-1和(558.6±20.4)、(1278.7±57.4) mg O2·kg-1·h-1MMR在34 ℃与26 ℃相比有下降趋势;MS在10~26 ℃范围随温度的上升显著上升,26~34 ℃却出现显著下降(P<0.05)。可见:UcritMS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不尽一致;这可能与水的粘滞系数下降、进而导致鳊能量效率提升有关,还可能由于实验鱼无氧代谢能力提高所致。
    磁场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董兆克,戈峰**
    2013, 32(5):  1265-1268. 
    摘要 ( 1363 )   PDF (462KB) ( 264 )  
    棉铃虫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害虫,磁场可能对该害虫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影响。本试验设置不同磁场强度(零磁场、高磁场和自然磁场),观察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以及成虫繁殖情况。结果表明: 零磁场能明显延长幼虫历期,平均延迟0.4~1.7 d;高磁场对幼虫历期没有明显影响;幼虫存活率、蛹重、羽化率、成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指标受磁场影响并不显著;表明零磁场延缓幼虫发育,但对其繁殖没有明显影响;由于试验中高磁场强度仅有4 Gs,是否更高磁场有影响还需进一步验证。
    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蝗虫群落集团结构
    孙嵬,类成平,张柱亭,董辉,钱海涛,丛斌**
    2013, 32(5):  1269-1276. 
    摘要 ( 2191 )   PDF (592KB) ( 566 )  
    近年来,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大面积、高密度发生蝗虫灾害,威胁着牧业生产的正常发展。本文应用生态学中的集团理论,设置蝗虫的取食行为和栖息地选择两项生态指标的多个梯度,对该区草原蝗虫的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蝗虫群落可以划分成6个集团,各集团之间在栖息环境及适应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多样的生境为蝗虫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在光照、地形等环境因子及蝗虫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下,蝗虫为使生存适合度达到最大,在对适宜生境的选择中,形成了不同的资源利用集团;蝗虫的生态指标梯度按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2.91%,代表的生物学信息为蝗虫对地面基层、取食高度、地形以及阴影的选择;不同的蝗虫种类因对生境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生态位宽度,对生境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决定了蝗虫种间生态位重叠值的高低。
    湖北石首麋鹿发情期群主行为
    徐建宁1,张玉铭2,杨道德1**,宋玉成1,温华军2,李鹏飞2
    2013, 32(5):  1277-1282. 
    摘要 ( 1323 )   PDF (647KB) ( 285 )  
    发情期麋鹿群主行为在种群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发情期自然野化麋鹿群主与散放麋鹿群主的行为差异,2012年6月1日—7月31日,对比研究了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的自然野化麋鹿群主与保护区围栏内的散放麋鹿群主的采食、休息、运动和繁殖行为,其中繁殖行为包括追雌、驱雄、吼叫、挑草、挑泥和爬跨行为。结果表明:保护区外的自然野化麋鹿群主各行为频次普遍高于保护区围栏内的散放麋鹿群主;自然野化麋鹿群主与散放麋鹿群主在休息行为、运动行为、吼叫行为、追雌行为、驱雄行为、爬跨行为上的频次差异显著(P<0.05),其他行为的频次差异不显著(P>0.05);休息行为、运动行为、吼叫行为的时间频率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自然野化麋鹿群主与散放麋鹿群主在不同生境下的各行为频次差异不一,表明麋鹿群主在不同生境类型中有不同的行为表达;同时人为干扰和长江汛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然野化麋鹿群主的行为表达。保护区内外麋鹿群主通过行为调节来适应不同生境的策略,对扩大湖北石首麋鹿种群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
    姚俊强1,2,3,4,杨青3**,陈亚宁2,胡文峰5,刘志辉4,赵玲3
    2013, 32(5):  1283-1291. 
    摘要 ( 2815 )   PDF (3358KB) ( 796 )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西北干旱区气候在过去50 a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利用西北干旱区128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结合DEM数据和GIDS插值分析方法,探讨了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气温普遍升高,但变暖的幅度因季节和地域而存在差异,其中冬季增暖最为明显(0.506 ℃·10 a-1),夏季增暖缓慢;增温趋势最大区域主要在伊犁河谷、塔城等地区,天山东部和祁连山区变暖趋势也较大,天山中部及沙漠周边地区变暖趋势一般;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年和冬季降水增加显著,春季降水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秋季降水增加则比较缓慢;降水变化趋势山区最大,干旱区东部、沙漠腹地及周边地区有下降趋势;近几十年来西北干旱区气候的暖湿化趋势,导致冰川强烈的消融退缩,对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沙尘暴频次减小主要与新疆和内蒙古等沙源区向暖湿化发展有关,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对沙尘暴的发生有一定的弱化作用。湖泊水位的升降、面积的变化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响应。
    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王琼,张明军**,潘淑坤,马雪宁,李菲,刘文莉
    2013, 32(5):  1292-1302. 
    摘要 ( 1509 )   PDF (2697KB) ( 447 )  
    根据1961—2011年长江流域11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法计算该流域的潜在蒸散量,在此基础上使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趋势分析等方法对该流域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1年来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34 mm·a-1,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西向东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从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来看,除秋季增加趋势比较明显外,其他各季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总体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通过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发现,全年潜在蒸散量的突变发生在1980年前后,年潜在蒸散量出现了准12年左右的第一主周期和准4年左右的第二主周期;R/S分析表明,除了降水量之外,其他气候因子与潜在蒸散量的变化都与过去保持持续的趋势一致性。
    广州市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叶延琼1,2,3,章家恩1,2,3**,陈丽丽1,2,3,梁开明1,2,3,吴睿珊1,2,3
    2013, 32(5):  1303-1310. 
    摘要 ( 1333 )   PDF (551KB) ( 449 )  
    根据2005—2010年广州市水文水质资料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等方法,对广州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2005—2010年,广州市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749.64×108、878.60×108、711.98×108、879.07×108、699.62×108和848.67×108元·a-1,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交替变化趋势;各类型水生态服务价值所占比例在年际间变化不大,总体表现为蓄水>水供给>水产品>旅游>调节洪水>水质净化>水力发电>航运>输沙;研究期间,广州市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4.54%、14.47%、9.97%、10.61%、7.66%、7.90%,远高于中国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广州市年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年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密切相关(r=0.973,P=0.001),但与GDP无明显的相关性(r=-0.119,P=0.843)。
     
    河水高浓度有机污染降解菌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朱健1, 2,王平1, 2**,李捍东3,雷明婧1
    2013, 32(5):  1311-1318. 
    摘要 ( 1506 )   PDF (1699KB) ( 318 )  
    为了恢复遭受严重有机污染北方季节性河流自净能力,以河北某典型黑臭河流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河道底泥和水样,采用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硝化细菌专性培养基对底泥中的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纯化,获取了15株有机污染物降解菌,对其中的6株优势菌采用脂肪酸谱图分析进行了鉴定,这6株菌最终鉴定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假丝酵母菌(Candida)、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为了提高菌株的降解与适应能力,采用定向富集液进行菌群复配,得到复合菌,复配试验表明,菌群最佳配比为乳酸菌1.0%、酵母菌0.5%、放线菌2.0%、硝化细菌2.0%。复合菌培养研究发现,复合菌最佳生长条件为pH 7.0,温度35 ℃,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需要少量Fe2+、Mg2+、Ca2+等无机盐。污染物降解试验表明,当pH、温度、菌量、转速分别为8、35 ℃、0.5%、80 r·min-1时,复合菌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最好,CODcr、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8%、59%和77%。
    不同空间尺度三维建筑景观变化
    张培峰1,2,胡远满2**
    2013, 32(5):  1319-1325. 
    摘要 ( 1739 )   PDF (1393KB) ( 279 )  
    以沈阳市铁西区建筑物三维信息为基础数据,从建筑高度、密度、体积与体形、分布均匀度与空间拥挤度等方面构建了三维建筑景观评价指标,分别从区域、功能分区和梯度带3个角度分析了三维建筑景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1997年到2008年,铁西区建筑向垂直方向扩张,建筑空间分布越来越不均匀,空间拥挤度、建筑平均体积与容积率逐渐增大;居住区平均高度、平均体积、覆盖率、容积率、空间拥挤程度最小,建筑分布最均匀;商业区除建筑高度变异系数和平均体形系数最小外,其余指标值最大;工业区高度变异系数和平均体形系数最大,空间分布最不均匀;从梯度带上看,建筑使用类型的差异决定了三维建筑景观的变化特征。
     
    综述与专论
    湖泊沉积中碳酸盐、有机质及其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蓝江湖1,2**,徐海1,刘斌1,2,盛恩国1,2,赵江涛1,2,郁科科1,2
    2013, 32(5):  1326-1334. 
    摘要 ( 2449 )   PDF (545KB) ( 633 )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湖泊沉积在全新世尺度上碳酸盐及其同位素、有机质及其同位素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δ13Ccarbδ18Ocarb的环境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变化,生物成因碳酸盐及其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的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环境意义,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及其同位素和C/N等的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气候信息,同时文中还讨论了碳酸盐含量、有机质及其同位素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同位素标记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包正铎1,2,商立海1**,冯新斌1,孟博1
    2013, 32(5):  1335-1346. 
    摘要 ( 3199 )   PDF (600KB) ( 1001 )  
    汞是一种可以长距离迁移的全球性污染物,无机汞进入水生环境可以转化为高神经毒素的甲基汞,通过在食物链中发生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并最终威胁人体健康。同位素具有示踪特性,在环境中人为添加放射性汞同位素或单一富集稳定汞同位素标记的单质汞或汞化合物,研究汞同位素的行为特征可以揭示生态环境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汞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环境中汞的迁移和转化研究,尤其复杂环境中汞的形态转化和归趋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放射性汞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单一富集稳定汞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原理,汞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环境样品和生物样品的汞形态分析,陆地系统中土壤-植物-大气之间汞的迁移与转化,水生生态系统大气沉降汞的迁移和转化、汞的甲基化作用及形态汞的生物富集等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汞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应用前景。
    丙烯酰胺的环境暴露、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解瑞丽,周启星**
    2013, 32(5):  1347-1354. 
    摘要 ( 1452 )   PDF (712KB) ( 521 )  
    丙烯酰胺是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的潜在致癌物。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使用量日益增加,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逐渐引起关注。因此,研究其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丙烯酰胺的环境暴露途径、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降解转化行为和生物转化及其代谢机制以及污染毒理效应,并依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环境中丙烯酰胺的毒性评估和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与技术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面积的多尺度遥感估算
    郑晓1,2,3,朱教君1,2 **,闫妍1,2,3
    2013, 32(5):  1355-1363. 
    摘要 ( 2359 )   PDF (4167KB) ( 334 )  
    农田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算农田防护林(林带)的数量与空间分布对了解该林种防护效应的发挥程度及促进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多尺度遥感影像获取林带长度,结合实地调查的林带宽度,估算三北地区(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依据地貌特征,将三北地区划分为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和蒙新4区)农田防护林面积。东北和华北区的林带长度通过建立Landsat TM和SPOT5解译得到的林带长度的关系获得;黄土高原和蒙新区则通过建立有林带农田面积(基于Landsat TM获得)和林带长度(基于CBERS02B获得)关系获得。结果表明:至2008年,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包括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不包括新造林、未成林和部分残次林;下同)总长度为106.40×107 m,其中,东北区23.82×107 m,华北区6.07×107 m,黄土高原区25.58×107 m,蒙新区50.93×107 m;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农田防护林面积约为130.31×104 hm2(114.98×104~145.64×104 hm2),其中,东北区42.88×104 hm2(37.52×104~48.24×104 hm2),华北区10.79×104 hm2(9.56×104~12.29×104 hm2),黄土高原区25.58×104 hm2(22.70×104~28.45×104 hm2),蒙新区50.93×104 hm2(45.20×104~56.66×104 hm2);估算的平均精度为89.54%,其中,东北和华北区79.27%,蒙新和黄土高原区99.80%。
    基于逐时温湿度的小麦白粉病指标与模型
    姚树然1.2,霍治国3**,董占强4,李敏4,陈晓静5
    2013, 32(5):  1364-1370. 
    摘要 ( 1695 )   PDF (731KB) ( 266 )  
    为了探索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动态关系,选择小麦感病品种,在河北省典型麦田安装冠层温湿度监测仪进行观测试验,同时进行大气温湿度的对比观测,得到田间冠层和大气逐时温湿度与白粉病系统调查病情资料,通过分析小麦白粉病流行速度与冠层、大气温湿度及其日变化的关系,提出了“日界限温度累计时”概念,建立了冠层与大气两种尺度白粉病流行速度的温湿度气象等级指标,并建立了基于冠层与大气两种尺度短临温湿度及其日变化的白粉病流行速度预测模型。利用所建指标进行2009年、2010年回代检验,符合率分别为67%、84%,2012年实际测报,符合率为87%;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综合预报准确率达88%。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与模型可用于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动态监测预警和评估,同时为小麦白粉病气象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