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4-10
    目录
    目录
    2013, 32(4):  0. 
    摘要 ( 891 )   PDF (485KB) ( 397 )  
    研究报告
    暖温带森林优势种群的地形生境变异性
    刘海丰1,2,桑卫国2,薛达元1**
    2013, 32(4):  795-801. 
    摘要 ( 1854 )   PDF (642KB) ( 624 )  
    地形是影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维持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子。以东灵山20 hm2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2个优势种群——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与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2种群同物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物种相同生长阶段群体的地形生境差异性。结果表明,样地内辽东栎种群主要分布在坡度大、南坡、西坡、凸出及高海拔的位置上,成年树比幼树更偏好凹地形;胡桃楸种群集中分布在坡度大、北坡、东坡、凹陷及低海拔的地形上,成年树相比幼树偏好分布在南坡、东坡及凹陷的位置。每个种群的幼树与成年树群体的地形因子之间差异都不显著 (P>0.05),地形特征的分布范围一致;2物种成年树群体的海拔因子差异显著(P<0.05),幼树群体除了海拔外,南北坡向也表现了明显的差异(P<0.05)。同种群不同生长阶段地形因子的选择显示了物种地形生境的限制及保守性,不同种群同生长阶段地形因子的选择显示了物种间空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的维持。这对于理解暖温带森林的物种共存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定喀斯特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凋落物动态
    熊红福1,2,3,王世杰1,3**,容丽1,3,4,倪健1,3,刘秀明1,3
    2013, 32(4):  802-806. 
    摘要 ( 1677 )   PDF (578KB) ( 606 )  
    凋落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于2011年3月—2012年2月对普定喀斯特区6个演替阶段(稀灌草丛、藤刺灌丛、灌木林、乔灌过渡林、次生乔木林以及原生乔木林)植物群落的凋落物生物量、组分(叶、枝、花果等)、月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6个演替阶段群落年均总凋落量分别为789.5、3821.8、4315.0、4158.8、4201.0和3950.4 kg·hm-2;随着群落正向演替的推进,植物群落凋落物量表现为先升高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叶凋落量占总凋落量的59.0%~77.7%,枝凋落量占7.9%~24.0%,花果等凋落量占5.4%~24.0%,叶凋落量比例随群落正向演替递减,枝凋落量与群落演替阶段显著正相关。原生乔木林、灌木林和稀灌草丛群落凋落物的月变化规律为单峰型,其余3个演替群落凋落物的月变化规律均为双峰型;叶凋落物的月动态与总凋落物一致。
    不同林龄胡桃楸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
    杨立学1**,孙跃志2
    2013, 32(4):  807-812. 
    摘要 ( 1984 )   PDF (493KB) ( 572 )  
    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不同林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人工林为对象,在考虑化感物质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林龄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胡桃楸林龄的增加,林下灌木丰富度指数(IMa)、多样性指数(Isw)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现递增趋势;林下草本,除均匀度指数外,其他2个指数随着林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随着胡桃楸年龄的增加,草本种类由14种逐渐减少到10种;16年生的胡桃楸林分重要值较大的物种有蔷薇科的山楂叶悬钩子,菊科的一年蓬、蒲公英和蔷薇科的蛇莓委陵菜;23年生胡桃楸林分重要值较大的灌木物种有榆科的春榆和木犀科的暴马丁香,草本植物有禾本科的龙常草和蕨类植物;51年生胡桃楸林分中重要值较大的灌木物种为木犀科的暴马丁香,重要值较大的草本物种为木贼科的木贼和紫草科的山茄子;胡桃楸林植物多样性受胡桃醌的影响较小,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对灌木的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大;灌木与草本植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明显不同;其他土壤指标,如容重、含水率、有机质、全氮等对灌木及草本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均表现出相反的作用。
    黑河中游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赵海莉1,赵锐锋1**,张丽华2,姜朋辉1,金建玲1
    2013, 32(4):  813-820. 
    摘要 ( 2221 )   PDF (1423KB) ( 635 )  
    运用植物学及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黑河中游湿地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态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河中游湿地共有84种植物,隶属于32科70属,其中,菊科、禾本科的种类最多,占所有植物种类的29.8%;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温带分布型是主要组成部分;黑河中游湿地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以多年生为主。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42个湿地样方划分为10个群落,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低,且存在较大差异;以重要值计算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Rm)介于0.344~1.202,Simpson多样性指数(D)介于0~0.840,Shannon多样性指数(H)介于0~1.999,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0.712~1.0,表明了黑河中游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简单、组织水平低。

     
    破碎生境中种群大小对缙云卫矛生殖成功的影响
    胡世俊1,何平2**,张春平2,张益锋2
    2013, 32(4):  821-824. 
    摘要 ( 1564 )   PDF (402KB) ( 478 )  
    生境破碎导致种群大小的降低,了解种群大小对生殖成功的影响对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 Yang)为重庆特有濒危植物,目前缙云卫矛种群已遭受了严重的生境破碎,种群小且多处于隔离状态。本文对位于重庆北碚的该物种6个种群的生殖成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种群的自然坐果率低,种群间坐果率差异极显著(P=0.002);种群大小与坐果率之间呈显著相关(r=0.837, P=0.038);种群大小与种群幼苗比例呈显著相关(P=0.045),较小的种群中一龄级幼苗的比例也较小。这表明生境破碎后小种群不利于该物种的生殖成功,导致小种群的坐果率与幼苗比例降低。对该物种的保护要提高小种群的座果率,改善小种群的更新。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蚬木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
    向悟生1,王斌1,丁涛1,黄俞淞1,农重刚2,刘晟源2,李先琨1**
    2013, 32(4):  825-831. 
    摘要 ( 1693 )   PDF (675KB) ( 415 )  
    蚬木是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的特征种。为了了解蚬木种群的结构和生存状态,根据一个15 hm2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蚬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蚬木种群的幼龄个体数量很多,年龄结构呈倒-J型;存活曲线可以同时被DeevyⅡ和DeevyⅢ型曲线拟合,但更倾向于DeevyⅡ型曲线;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种群的死亡率在年龄级0~9 a、60~69 a出现明显的峰值;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蚬木种群生存状态具有前期波动、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谱分析结果表明,蚬木种群动态未发现有明显的大周期波动,但存在一个长度为11 a左右的小周期波动。综上研究结果,研究区内的蚬木种群为增长型种群结构;在不同发育阶段,蚬木种群的生存状态存在波动,在种群发育的前期和后期生存状态不稳定;蚬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数量动态可能受本身生物学特性、负密度制约效应、喀斯特地质性干旱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植物种子传播途径与基因组值和千粒重的相关性
    白成科**,曹博,李桂双
    2013, 32(4):  832-837. 
    摘要 ( 1756 )   PDF (551KB) ( 533 )  
    种子传播对植物的繁殖、分布和进化至关重要,研究植物基因组、种子千粒重与种子传播途径间相关性,对于揭示植物种子入侵和基因组进化的遗传机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期测定部分植物C值、检索植物C值数据库和种子数据信息库的基础上,对包含完整基因组信息(染色体条数、倍数、C值)、种子千粒重和种子传播途径的235种植物进行了统计和相关性分析。ANOVA结果表明,借助水、鸟、风传播的植物C值(1C=1.3 pg, 1C=1.6 pg, 1C=2.0 pg) 和基因组值(1Cx=1.1 pg,1Cx=1.3 pg,1Cx=1.6 pg)均显著低于借助动物取食传播植物的(1C=4.9 pg,1Cx=4.7 pg) (P<0.05),但无助力扩散和动物携带与其他4种传播方式间均无显著差异(P > 0.05)。235种植物物种间千粒重相差悬殊,就不同传播方式整体而言,以风力和动物携带为传播途径的植物种子千粒重(分别为7.2和13.5 g)明显低于以动物取食和水为传播途径的植物种子千粒重(分别为92.5和85.8 g),而无助力传播途径与其他5种传播途径的千粒重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动物取食和水传播方式的植物基因组值和种子千粒重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0.33),其中动物取食的植物基因组值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性(y=0.67 x+3.23,R2=0.11,P= 0.04),但在其他传播途径中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揭示植物种子传播、分布和基因组进化等提供参考。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田晔林1,李俊清2,石爱平1,于建军1,王文和1
    2013, 32(4):  838-844. 
    摘要 ( 1934 )   PDF (669KB) ( 576 )  
    北京百花山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共有13科21属34种,其中优势科有丛藓科(Pottiaceae)、薄罗藓科(Leskeaceae)、绢藓科(Entodontaceae)、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优势种有中华细枝藓(Lindbergia sinensis)、金灰藓(Pylaisiella polyantha)、细枝藓(L. brachyptera)、盔瓣耳叶苔(Frullania musicicola)等。海拔1200 m以下地带(14种)、海拔1400~1500 m地带(11种)以及海拔1700 m以上地带(10种)是百花山树附生苔藓植物垂直分布的3个高峰。海拔1200~1300 m为低谷(5种)。树附生植物物种Shannon指数最大的是白桦(Betula platyphylla)(1.816),最小的是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1.500);山杨(Populus davidiana)树附生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0.910),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最小(0.591);辽东栎Simpson指数最大(0.335),山杨最小(0.181);辽东栎Patrick指数最大(13),山杨和核桃楸最小(7)。树附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与生境、树皮上的裂缝、水湿条件等相关。
    山西太岳山连翘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胡贝娟,张钦弟,张玲,毕润成**
    2013, 32(4):  845-851. 
    摘要 ( 1409 )   PDF (580KB) ( 472 )  
    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太岳山连翘群落中25个优势种、300个种对间的种间关联性进行定量研究。方差分析表明,25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不显著关联,种的分布相对独立。χ2检验有138个种对呈正相关,150对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92;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有100个种对呈正相关,199对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例为0.5;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121个种对呈正相关,179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例为0.67。与χ2检验相比,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根据这25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结合PCA排序,将25个优势种分为4个生态种组。
     
    河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变化
    曾歆花1,2,张万军1**,宋以刚3,璩芳1,2,赵昕1,2
    2013, 32(4):  852-858. 
    摘要 ( 2027 )   PDF (614KB) ( 441 )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986年和2008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植物组成与种群结构的变化,运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土壤养分变化及其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 植被恢复22年后,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群落逐渐由草本向乔灌木转变,且草本植物的物种数显著减少;2) 灌木的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引起灌下小环境的改变,使湿生草本植物明显减少,从而导致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降低;3) 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全Ca和全Mg含量的影响。封山育林22年以后,群落结构渐趋合理,生物量显著增加,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并且对土壤表层的养分产生了明显的回馈作用。
     
    巫山淫羊藿开花物候与生殖特征
    权秋梅**,黎云祥
    2013, 32(4):  859-866. 
    摘要 ( 1534 )   PDF (887KB) ( 358 )  
    研究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3个种群的开花物候进程和生殖特征,分析了不同种群中的花部特征、开花物候指数和结实率差异,以及开花物候指数对巫山淫羊藿生殖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巫山淫羊藿花期为3月初到4月中下旬,种群开花一般历时22~27 d;单株花期(花序)约12~17 d;单花花期一般为3~4 d。3个种群的个体水平的开花振幅曲线呈单峰型曲线,均具有较高的开花同步指数,表现出一种集中开花式样。相关分析表明:坐果数与开花高峰期、终花期、花期持续时间和花蕾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坐果数与始花期无相关关系。开花物候变异系数分析表明:3个种群中花期持续时间、单花持续时间、终花期、开花高峰期和坐果数差异极显著;总花数、开花振幅和结实率差异显著;开花同步指数和始花期无显著差异性。3个种群中除同步性指数外,其余指数的变异系数均有差异,此外,巫山淫羊藿中结实率受到距的长短的影响。表明巫山淫羊藿的开花物候和生殖特征受到微环境的影响,同时生殖特征还受到花部特征距的影响。
    雪灾对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养分含量及归还量的影响
    晏丽蓉1,刘会1,李铭红1**,张磊2,于明坚2
    2013, 32(4):  867-873. 
    摘要 ( 1513 )   PDF (614KB) ( 234 )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 hm2长期监测样地设置凋落物收集框,对常绿阔叶林的养分归还量进行动态监测。2008年初南方发生特大雪灾,为研究雪灾对建群种甜槠和木荷凋落叶中主要养分含量、归还量的影响提供了契机。结果表明:(1)虽然建群种凋落叶中碳含量受雪灾影响不显著,但雪灾导致其凋落量明显下降,因此碳的归还量在灾后明显减少。(2)建群种凋落叶氮含量在雪灾前后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灾前<灾后;但因受凋落量的影响,其归还量仍表现为灾前>灾后。(3)建群种凋落叶磷含量在雪灾前后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灾前<灾后,导致其归还量也表现为灾前<灾后。
    陕西省退耕还林固碳释氧价值分析
    范建忠,李登科**,周辉
    2013, 32(4):  874-881. 
    摘要 ( 1706 )   PDF (875KB) ( 420 )  
    利用基于EOS/MODIS的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模式(BIOME-BGC)NPP产品(MOD17A3),分析了2000—2010年陕西省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区植被固碳量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估算了退耕还林植被固碳释氧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陕西省退耕还林区平均植被固碳密度为299 g·m-2·a-1。与2000年相比,2010年陕省退耕还林区固碳量增加了5.37×106 t·a-1,合固碳价值14.01亿元·a-1,占全省固碳价值增量的50.4%,而退耕还林区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38.5%。退耕还林区释氧量增加了1.43×107 t·a-1,合释氧价值50.53亿元·a-1。(2)研究期间,陕西省退耕还林区固碳密度在波动中逐年缓慢增加,退耕还林区植被固碳密度变化增加趋势比其周边区域显著,固碳密度增加量比其周边高。陕北退耕还林区固碳密度增加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99.8%,固碳密度减少的面积仅占0.2%。退耕还林区低固碳密度所占的面积比例逐年减少,中、高固碳密度所占的面积比例逐年增加。(3)退耕还林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固碳密度均呈较明显的增长;不同坡度耕地固碳密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退耕还林区>25°坡耕地固碳密度极显著(P<0.01)增加。说明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植被覆盖逐步得到改善,同时获得了显著的植被固碳释氧效益。
    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元阳梯田2个地方水稻品种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
    包龙丽1,何永美1,祖艳群1,李元1**,高国兴2,何玉忠2
    2013, 32(4):  882-889. 
    摘要 ( 1909 )   PDF (836KB) ( 381 )  
    研究了大田原位种植条件下,人工模拟UV-B辐射增强(0、2.5、5.0、7.5 kJ·m-2)对元阳梯田2个地方水稻品种——月亮谷、白脚老粳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的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增强导致2个供试水稻叶片的叶长、叶宽和单叶面积逐渐减小;叶片厚度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叶片上表皮厚度不同程度的增加和下表皮厚度显著或极显著减小;叶片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显著或极显著增加;(2)对叶片解剖结构观察进一步发现,UV-B辐射增强导致水稻叶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3)2个供试水稻相比,只有5.0与7.5 kJ·m-2 UV-B辐射处理的白脚老粳叶片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显著大于月亮谷,其他处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4)各辐射处理间的抑制率相比,2个供试水稻5.0和7.5 kJ·m-2 UV-B辐射处理的叶长、叶片上表皮厚度和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以及白脚老粳7.5 kJ·m-2 UV-B辐射处理的单叶面积和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显著或极显著大于2.5 kJ·m-2 UV-B辐射处理,其他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UV-B辐射增强对元阳梯田地方水稻品种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有显著影响。
    低压喷灌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王科,王志强,马超,张志伟,林同保**
    2013, 32(4):  890-898. 
    摘要 ( 1783 )   PDF (701KB) ( 336 )  
    为建立冬小麦节水省肥的高效灌溉模式,以传统地面灌溉方式(漫灌)为对照,研究不同水量的低压喷灌对冬小麦土壤作物系统氮素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喷灌显著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增大了开花期后土壤脲酶活性,使土壤硝、铵态氮集中分布在0~60 cm的根系密集土层范围内,防止了水分和氮肥的深层渗漏;低压喷灌显著降低了氨挥发速率峰值和氨挥发总量,同时,植株冠层叶片、叶鞘和茎秆垂直分布的全氮含量及氮素转运率均大于传统漫灌,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低压喷灌减量15%的处理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最高,水氮损失最少。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冬季卧息地微生境选择
    邹师杰1,宋玉成1,杨道德1**,李鹏飞2
    2013, 32(4):  899-904. 
    摘要 ( 1960 )   PDF (465KB) ( 401 )  
    掌握麋鹿种群冬季卧息地的微生境特征,可为冬季麋鹿种群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12月—2012年2月,通过对61个利用样方和70个对照样方的比较调查,研究了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冬季卧息地微生境选择。结果表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冬季主要选择在食物丰富、植被盖度大、隐蔽度高的生境卧息。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冬季麋鹿卧息地微生境选择的决定性因子是食物因子、温度因子、舒适因子。本研究分析了麋鹿种群对冬季卧息地生态因子选择的要求和原因,对麋鹿自然野化、种群就地与迁地保护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江上游圆筒吻鮈生长与食性
    熊星1,3,李英文1,田辉伍2,3,贾向阳1,3,段辛斌3,刘绍平3,陈大庆3**
    2013, 32(4):  905-911. 
    摘要 ( 2103 )   PDF (686KB) ( 377 )  
    2010年7月—2012年7月逐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万州江段采集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 Günther)样本547尾,以耳石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肠道内含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耳石优于其他年龄材料,鉴定成功率为93.7%;圆筒吻鮈样本由7个年龄组组成,其中以2~4龄为主(79.89%),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W=8×10-6L2.977(r2=0.955,P<0.01),体长(L)与耳石半径(R)关系式为L=8×10-4R2.149r2=0.945,P<0.01);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达式为Lt=389.37(1-e-0.177(t+0.739)),Wt=515.26(1-e-0.177(t+0.739)2.977;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ti=5.44龄;圆筒吻鮈全年摄食,主要食物为藻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从数量百分比看,藻类和软体动物居多(93.12%),从重量百分比看,藻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占主要(78.38%),为杂食性鱼类。与历史研究对比显示,圆筒吻鮈个体已出现小型化现象,但体重变化不大。对出现的过度捕捞状态,提出了合理的渔业资源保护建议。
    2011年夏秋季南奥克尼群岛水域南极磷虾集群时空分布
    朱国平1,2,3,4,朱小艳2,夏辉2,李莹春2,许柳雄1,2,3,4**
    2013, 32(4):  912-919. 
    摘要 ( 1722 )   PDF (780KB) ( 401 )  
    基于2011年度夏秋季中国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在大型拖网加工船“开欣轮”上收集的影像资料(作业水域为南奥克尼群岛周边海域,时间为2011年3月6日—4月21日),对该水域南极磷虾集群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群在南奥克尼群岛西北部海域出现的次数较为集中,主要出现在60°00′S—60°15′S,45°30′W—46°30′W区域内;不同水层中,磷虾群主要呈块状分布,0~50 m和50~100 m水层集群类型极为相似(PSI=92.3),散点状、块状和带状磷虾群在0~50 m水层出现比例最高,且块状磷虾群和带状磷虾群在各水层中的分布极为相似(PSI=94.4);1:00—18:00南极磷虾群出现频率较高,随后比例开始下降,19:00—20:00出现频率最低。
     
    象山港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姜亚洲1,林楠1,袁兴伟1,焦海峰2,凌建忠1,李圣法1**
    2013, 32(4):  920-926. 
    摘要 ( 1806 )   PDF (664KB) ( 448 )  
    根据2011年4月(春季)、7月(夏季)和11月(秋季)象山港水域渔业资源定点调查资料,本研究对该水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特征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96种,其中鱼类54种,甲壳类38种,头足类4种;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鲻(Mugil cephalus)等是该水域最为重要的优势种;不同季节象山港游泳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虽未呈现显著性差异,但其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却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夏季与春季、秋季的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黑棘鲷等优势种类优势度存在的季节差异以及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等洄游性种类仅能在象山港季节性分布,可能是造成该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象山港水域游泳动物群落处于中度干扰状态,群落中个体较小、生长速度较快的r选择种类在该水域游泳动物群落中占据重要地位。
     
    溶氧水平对草鱼幼鱼快速启动能力的影响
    张安杰,曹振东,付世建**
    2013, 32(4):  927-931. 
    摘要 ( 1505 )   PDF (574KB) ( 343 )  
    为考查溶氧水平对鱼类快速启动运动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在15.0 ℃±1.0 ℃条件下将经过低氧驯化(1.0 mg O2·L-1,48 h)和非低氧驯化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分别在常氧(近饱和约10.0 mg O2·L-1)、2.0和1.0 mg O2·L-1溶氧水平下对实验鱼进行电刺激(0.75 V·cm-1,50 ms),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快速启动过程,并计算最大速度(Vmax)、最大加速度(Amax)、160 ms位移(S)、弯曲系数(C)、反应时滞(T)、运动失衡率(L)和电刺激的反应率(R)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非低氧驯化的实验鱼随着测定环境溶氧水平的下降R降低,VmaxAmaxT均呈上升趋势,但SC不变;与非驯化组相比,低氧驯化仅仅导致T增加,对其他参数影响不显著;低氧驯化和环境溶氧水平的下降导致反应率的下降和时滞的延长;低氧驯化显著延长了草鱼的反应时滞可能是由于其神经系统敏感性降低所致;低氧驯化和环境溶氧水平均不会对实验鱼的快速启动运动能力产生显著影响,提示该种鱼在低氧条件下的快速逃逸能力具有相对的保守性。
    汉江喜河库区形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晓臣1,杨兴中1,邢娟娟2,吕彬彬2,张军燕2,张建军2**
    2013, 32(4):  932-937. 
    摘要 ( 1700 )   PDF (1265KB) ( 504 )  
    为了了解库区形成对鱼类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于2011年秋季和2012年春季开展了汉江喜河库区鱼类资源调查。共捕获鱼类35种,隶属于4目6科,主要以鲤科(22种),鲿科(6种)为主。与该河段1980—1982年鱼类调查资料对比分析,喜河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发生了较大程度改变,产漂流性卵及喜流水性鱼类种类下降,产粘性卵鱼类种类上升,其他生态类型的改变均受到产卵类型及喜流水性的关联影响,总体表现为喜河库区鱼类在繁殖、栖息习性及体型大小等方面呈现趋同化。推测大坝建设导致库区水文条件的改变是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保护措施。
    树种组成决定联合抗性或易感性:以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为例
    朱彦鹏1,梁军1,2**,孙志强3,姜明媛4,吴晓明4,张星耀1,2
    2013, 32(4):  938-945. 
    摘要 ( 1623 )   PDF (743KB) ( 409 )  
    以昆嵛山天然赤松(Pinus densiflora)林和寡食性食叶昆虫-昆嵛山腮扁叶蜂(Cephalcia kunyushanica)为研究对象,对比树种组成类型、多样性、立地和林分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密度的影响,分析了2009—2011年昆嵛山腮扁叶蜂在不同林分类型中种群年度波动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林分类型是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最重要的解释变量,随着赤松与混交亲缘关系越远,虫口密度越小。不同林分类型中,Shannon指数和赤松株虫口密度存在差异,但两者变化趋势完全不同。赤松纯林中赤松株虫口密度均为最高,与赤松-同属混交林没有显著差异,显著高于赤松-同目和阔叶树种组成的混交林;赤松纯林和赤松-同属混交林中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年度波动大于其他两种林分类型。表明相比树种多样性,树种组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的影响更为重要,赤松与其亲缘关系较近树种混交,昆虫种群稳定性较差,赤松与相邻树种形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联合易感作用,而与其他亲缘关系较远的树种混交,使害虫种群稳定性增强,进而形成联合抗性作用。
    黄脊竹蝗对不同发酵天数人尿的行为反应
    舒金平,滕莹,刘剑,徐天森,王浩杰**
    2013, 32(4):  946-951. 
    摘要 ( 1383 )   PDF (808KB) ( 330 )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子害虫,为了深入理解黄脊竹蝗的趋尿行为,测定了黄脊竹蝗对不同发酵天数人尿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人尿的发酵天数对黄脊竹蝗的趋尿行为有显著影响,发酵对人尿引诱竹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发酵时间分别为1、4、7、15和60 d的人尿相比,黄脊竹蝗显著趋向于发酵30 d的人尿,取食经发酵30 d的人尿处理滤纸的面积最大(3494.9 ± 345.4) mm2,访问次数最多(43.7±5.2)次,单次停留时间也最长(360.5 ±39.8)s。林间诱杀的结果与行为生测的结果一致,发酵30 d的人尿每天诱杀的黄脊竹蝗数量最多,达到(507 ± 139)头。诱杀及录像试验结果表明,发生趋尿行为的仅为黄脊竹蝗雌虫。
    灌木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影响
    李萌1,钟红梅1,陈正富1,钟奇志2,何先进1,吴鹏飞1**
    2013, 32(4):  952-958. 
    摘要 ( 1896 )   PDF (691KB) ( 438 )  
    为了研究单株植物通过影响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的影响,本文比较了绿化灌木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树冠内外土壤动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海桐树冠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较多,群落密度较大;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密度在树冠内外差异不明显,但树冠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稀有类群更多,群落结构更复杂。线虫密度在树冠外较大,蜱螨类密度在树冠内较大,其他类群差异不显著。结合环境因子分析,海桐树冠外土壤湿度较高有利于湿生类群生存,但受人为干扰较强,因而稀有类群较少;树冠下土壤湿度较小,旱生类群密度较大,受人为干扰较弱,因而稀有类群更丰富。研究表明,海桐树冠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影响显著。
    庙子湖岛人工藻礁修复示范区内外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吴祖立,毕远新,陈彦,章守宇**
    2013, 32(4):  959-967. 
    摘要 ( 1570 )   PDF (688KB) ( 390 )  
    2012年9月在庙子湖岛选择人工藻礁修复示范区及附近海域作为样地,开展了人工藻礁修复示范区内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潜水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群落的种类组成、空间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共发现大型底栖海藻14种,大型底栖动物70种,在所有种类中,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为瓦氏马尾藻、铜藻、带偏顶蛤和厚壳贻贝。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尺度上,示范区内外海域间的种类组成无明显差异,而整个海域种类组成随水深的变化差异显著,种类随水深增加而减少,并随水深变化划分为A、B两群落。受潮流和波浪的影响,示范区内外海域的生物数量分布差异显著。示范区的丰富度指数为12.25、多样性指数5.726、均匀度指数0.928。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处于稳定状态。
    三峡水库泄水期消落带土壤微生物活性
    李飞,张文丽**,刘菊,夏会娟,王建柱
    2013, 32(4):  968-974. 
    摘要 ( 2255 )   PDF (722KB) ( 471 )  
    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带土壤为对象,研究泄水期(5—8月)消落带不同海拔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旨在揭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随着海拔降低、淹水强度增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增加,pH值上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熵逐渐降低,土壤代谢熵显著增加,干湿交替区165 m以下土壤代谢熵显著高于未淹没区175~185 m。表明香溪河消落带低海拔土壤受江水淹没胁迫,pH值趋于碱性,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消落带各海拔土壤SOC、TN和C/N无显著差异;但干湿交替区土壤SOC、TN和C/N的变异系数降低,表明干湿交替是影响库区消落带土壤碳、氮分布的重要因子。相关分析显示,土壤C/N与SOC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香溪河消落带C/N的变化主要由SOC决定。
    三种转Bt水稻短期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线虫群落的影响
    戚琳1,陈法军2,刘满强1**,陈小云1,祝向钰2,李辉信1,胡锋1
    2013, 32(4):  975-980. 
    摘要 ( 2000 )   PDF (535KB) ( 550 )  
    转基因水稻在商业化推广之前需要了解其对非靶标土壤生物的生态风险。通过2010年田间条件下种植转基因水稻HH1、T2A-1、T1C-19及其对应亲本非转基因品种MH63,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及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生态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应亲本相比,转Bt水稻华恢1号(HH1)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3种转Bt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的影响不显著,但在转基因品种之间,T2A-1和T1C-19种植后土壤MBN显著高于HH1处理。相比亲本,不同转Bt水稻品种对土壤线虫数量、营养类群组成、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均没有显著影响;转Bt水稻T2A-1和HH1结构指数SI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转Bt水稻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短期内有显著影响。结合更长期的监测以及Bt毒素的测定将有助于全面评价转Bt水稻对土壤非靶标生物群落的生态风险。
    基于经验法则的小麦白粉病气候年型分析
    姚树然1.2,霍治国3**,司丽丽4
    2013, 32(4):  981-986. 
    摘要 ( 1639 )   PDF (552KB) ( 415 )  
    温湿度条件是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气象要素。应用河北省主麦区1987—2010年小麦白粉病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利用合成分析和秩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小麦白粉病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根据经验法则,利用小麦白粉病流行阶段的温度距平和湿度距平判别白粉病流行程度,并确定了白粉病流行的气候年型与指标。经历史回代,判别小麦白粉病流行程度准确率为84%,并进行了2011年、2012年的外延指标判别,准确率达100%,综合判断准确率在85%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为小麦白粉病影响评估与长期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内蒙古东部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季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
    李夏子1,2,韩国栋1**
    2013, 32(4):  987-992. 
    摘要 ( 1846 )   PDF (425KB) ( 402 )  
    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对草原牧草生长的影响,对于指导农牧业生产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内蒙古东部草原34个气象站50年和3个牧业气象试验站27年的气象及牧草物候期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优势牧草生长季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降水量变化春季呈微升的态势,其余时段呈微降的趋势;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2)春季气温升高有促进优势牧草返青日期提前的效应,气温每升高1 ℃,鄂温克旗、额尔古纳市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返青日期提前1.7~1.9 d。(3)夏、秋季气温升高均有促进优势牧草黄枯日期推后的效应,气温每升高1 ℃,额尔古纳市羊草和贝加尔针茅黃枯日期推迟2.0~2.3 d。(4)夏、秋季气温每升高1 ℃,额尔古纳市贝加尔针茅生长季分别延长3.3和3.7 d;在巴雅尔吐胡硕秋季气温每升高1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生长季缩短2.8 d。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呼伦湖溶解氧反演模型
    王冰1,安慧君1,吕昌伟2,3**
    2013, 32(4):  993-998. 
    摘要 ( 1886 )   PDF (1442KB) ( 448 )  
    呼伦湖在我国东北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利用32个采样点的实测溶解氧含量数据、高光谱数据和近同步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通过光谱特征分析和相关分析,提取了呼伦湖溶解氧含量的敏感波段,建立了溶解氧的遥感反演模型,并初步分析了呼伦湖溶解氧含量的空间分布。虽然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但经验证该模型能够反映呼伦湖溶解氧含量的空间特征,可为呼伦湖溶解氧含量的实时监测提供快速、经济、有效的工具。
    基于CA-Markov模型的三川流域景观格局分析及动态预测
    程刚1,张祖陆1**,吕建树2
    2013, 32(4):  999-1005. 
    摘要 ( 1766 )   PDF (1066KB) ( 414 )  
    以济南南部山区三川流域为研究对象,在ArcGIS和IDRISI平台的支持下,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景观指数并引入Kappa系数对三川流域1990—2010年景观格局、动态度进行分析,最后运用CA-Markov模型对流域景观格局进行动态趋势预测。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三川流域景观类型以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为主;受人类活动影响,1990—2010年三川流域耕地、林地面积减少,其余各景观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流域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加,斑块复杂度提高,各景观类型的分布渐趋均衡。景观格局变化前10年比后10年明显,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较显著。Kappa系数表明:景观变化由各景观数量比例变化逐渐转变为各景观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下的景观空间位置上的变化。随着2000年后政策的引导,景观整体的变化渐趋稳定,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有所下降。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流域内各景观优势度下降,景观破碎度降低,均衡性持续提高;景观间的转入转出幅度不大,仅占总面积的3.08%,景观类型的转变主要发生在斑块交界处。总的来看,三川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主要是耕地、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更趋脆弱。
    寒温带流域硅酸盐岩的风化特征——以嫩江为例
    刘宝剑1,2,3,赵志琦2**,李思亮2,刘丛强2,张干1,胡健2,丁虎2,章倬君2
    2013, 32(4):  1006-1016. 
    摘要 ( 1682 )   PDF (1617KB) ( 504 )  
    测定了嫩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组成(Ca2+、Mg2+、Na+、K+、HCO3-、SO42-、Cl-),分析了不同类型岩石风化、大气降水、人为输入对河水溶解质的相对贡献,并对整个流域以及各子流域的岩石风化速率和CO2消耗速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嫩江水系河水呈弱碱性,pH平均值为7.5;阳离子以Ca2+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50%;阴离子以HCO3-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85%。河水中的阳离子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风化(约38%)和碳酸盐岩风化(约32%),其余来源于蒸发岩溶解(约25%)和人类活动(约5%)以及大气降水输入(<1%)。嫩江流域硅酸盐岩风化速率约为1.37 t·km-2·a-1(TDS硅酸盐岩),硅酸盐岩风化对大气CO2的消耗速率约为40.1×103 mol·km-2·a-1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宁武县为例
    刘秀丽1,2,张勃2**,张调风2,何旭强2
    2013, 32(4):  1017-1022. 
    摘要 ( 1524 )   PDF (722KB) ( 625 )  
    在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急剧下降的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产生影响。以宁武县为研究区,引入土地利用程度指数,计算和分析当地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构建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地系统和生态系统二者的耦合变化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的土地利用、生态恢复和人类福祉的提高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2001—2011年,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提高,宁武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1年的55.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3.2亿元,增加了13.4%,其变化过程主要受到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影响;土地利用程度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的相关性较强,而与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的相关性较差。
     
    水环境中不同浓度K+、Ca2+对大鳞鲃幼鱼存活率、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韩贻龙1,2,么宗利1,来琦芳1,周凯1,林听听1,王慧1**
    2013, 32(4):  1023-1029. 
    摘要 ( 1559 )   PDF (520KB) ( 361 )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呼吸生理试验,研究了盐度10的水体中不同K+、Ca2+浓度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 幼鱼存活率、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浓度3.78~435.30 mg·L-1(对照组为117.55 mg·L-1)和Ca2+浓度11.01~1535.90 mg·L-1(对照组为116.59 mg·L-1)水质条件下,大鳞鲃幼鱼存活率均为100%。96 h高浓度K+的LC50为515.01 mg·L-1,低浓度Ca2+的LC50为5.47 mg·L-1。在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中,低浓度K+组\[(3.75±0.17)mg·L-1\]大鳞鲃幼鱼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高浓度K+组\[(451.67±10.23) mg·L-1\]耗氧率在前48 h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72和96 h与对照组\[(115.29±0.68) mg·L-1\]相比,耗氧率显著提高(P<0.05);临界窒息点和绝对窒息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Ca2+试验中,高Ca2+组\[(1290.10±15.75) mg·L-1\]和低Ca2+组\[(8.87±0.34) mg·L-1\]表现为相同趋势,即前24 h时高浓度Ca2+组和低浓度Ca2+组耗氧率均比对照组\[(117.57±168) mg·L-1\]有显著升高(P<0.05),48 h后,高浓度Ca2+组和低浓度Ca2+组耗氧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并持续至96 h试验结束。无论低浓度Ca2+组还是高浓度Ca2+组,大鳞鲃幼鱼的临界窒息点与绝对窒息点都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大鳞鲃幼鱼对水体中K+、Ca2+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尤其是低浓度K+和高浓度Ca2+
     
    天津公园灰尘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吴绽蕾1,周俊2,胡蓓蓓1**,王中良1,王祖伟1,孟伟庆1
    2013, 32(4):  1030-1037. 
    摘要 ( 1642 )   PDF (1789KB) ( 563 )  
    对天津市区41个代表性公园及滨海新区10个大型公园灰尘和土壤重金属理化性质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灰尘和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公园灰尘和土壤粒径分布呈双峰或多峰分布特征;灰尘和土壤中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49.10和27.15 g·kg-1。公园灰尘重金属Cu、Pb、Cr、Cd和Ni含量均值分别为113.88、7681、141.53、1.30和114.70 mg·kg-1,土壤中则分别对应41.68、30.76、96.43、1.01和34.03 mg·kg-1,均高于天津市土壤背景值。天津和平区、南开区东北部与河西区所受重金属污染较小。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是灰尘与土壤中重金属Cd的重要载体,包括交通流量、工业活动等在内的人为因素是公园灰尘、土壤重金属Cr、Ni、Cu、Pb的主要来源。
    粤北大宝山矿区土壤和尾矿中重金属的淋滤释放危害分析
    姜艳兴1,李德先2**,高洋1,张靖1,汪福顺1
    2013, 32(4):  1038-1044. 
    摘要 ( 1637 )   PDF (991KB) ( 525 )  
    为评估降水条件下矿区重金属再迁移特征,本文以广东大宝山地区土壤和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在近中性条件下进行了淋滤实验,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离子淋出量显著小于尾矿中重金属离子淋出量;土壤和尾矿样品的淋滤规律基本相同,重金属离子实验初始溶出速率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溶出量逐渐下降,在100 h左右时达到稳定;从淋滤曲线得出重金属元素的淋失顺序为:Fe>Cu>Zn>Tl>Pb>Cd。年淋失量分析表明,在自然雨水的作用下,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从尾矿等固体物质中淋失到当地河流、地下水系中,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
     
    综述与专论
    海洋浮游纤毛虫在世界海区的时空分布
    于莹1,2,张武昌1**,丰美萍1,2,李海波1,2,赵苑1,肖天1
    2013, 32(4):  1045-1053. 
    摘要 ( 1917 )   PDF (3129KB) ( 456 )  
    作为微型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浮游纤毛虫是连接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的重要中介,在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关于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目前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分布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温带海区,热带和极地海区的研究尚少。本文概述了世界海区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特点及周年变化规律。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一般在饵料丰富、生产力较高的海区较高;纤毛虫倾向分布在水体的中上层;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一年之内呈现双峰型或单峰型,纤毛虫群落的粒级组成一般春季较大,夏季较小,砂壳纤毛虫丰度占纤毛虫丰度的比例一般在夏季或秋季较高。
     
    土壤环境多氯二苯并二噁英/呋喃(PCDD/Fs)污染及其修复研究进展
    张杏丽,周启星**
    2013, 32(4):  1054-1064. 
    摘要 ( 1765 )   PDF (661KB) ( 657 )  
    多氯二苯并二噁英/呋喃(PCDD/Fs)是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易沉积在土壤环境中,通过生物放大和生物富集最终输入到人和动物体内,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威胁。本文在对PCDD/Fs环境行为与污染来源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概述了PCDD/Fs污染的地域性特点以及土壤中PCDD/Fs的背景值和污染控制参考值;分析了我国土壤PCDD/Fs污染状况和潜在污染源,江西、广州贵屿、长江三角洲、台湾南部、浙江台州、天津某化工厂等6个区域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源有含氯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垃圾焚烧和纸浆生产。最后,介绍了PCDD/Fs污染土壤的处置方法与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处置方法、微生物修复方法、植物修复方法、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并对今后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稳定同位素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冯建祥1,黄敏参1,黄茜1,郭婕敏1,林光辉1,2**
    2013, 32(4):  1065-1074. 
    摘要 ( 2690 )   PDF (594KB) ( 714 )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位于海陆交错地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很高的服务功能和巨大的资源潜力,但同时也受到人为活动的严峻威胁。作为天然示踪物的稳定同位素为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本文着重探讨了稳定同位素在滨海湿地动物食物源和食物网结构、滨海植物水分来源和利用效率、环境污染和生物入侵等全球变化对滨海湿地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当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如食物网研究中样品处理方式和富集度的确定,水分来源研究中水分抽提方法和仪器选择等,展望了稳定同位素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评价以及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方法与技术
    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低温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刘畅1,赵伟1,李涛2,王宏燕1**
    2013, 32(4):  1075-1082. 
    摘要 ( 1586 )   PDF (1246KB) ( 649 )  
    采用血平板培养基及蓝色凝胶平板培养基初筛、排油圈法复筛,从低温环境下自然腐烂秸秆中分离筛选到4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低温细菌。其中菌株B-17发酵液排油圈达到最大,在5 d内可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75.47 mN·m-1降至37.49 mN·m-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理研菌属(Petrimonas sp.)。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B-17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糖脂类表面活性物质。该菌发酵液的乳化能力在5 d内仍能保持在75%,具有很好的增溶效果。研究表明,初始pH 7、盐浓度0.4%、温度20 ℃时,对菌株B-17生长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最有利。本研究为低温环境下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细菌的开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