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06-10
    目录
    目录
    2013, 32(6):  0. 
    摘要 ( 743 )   PDF (489KB) ( 247 )  
    研究报告
    土壤碳矿化潜力对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演变的响应
    周玉燕1,2,贾晓红2,3**,张烜铭1,马进琴1,陈凤鸣1,高艳红2
    2013, 32(6):  1371-1377. 
    摘要 ( 1397 )   PDF (462KB) ( 380 )  
    土壤呼吸是土壤有机C矿化分解,释放无机养分的重要生物化学过程。本研究通过实验室培养的方法,分析了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区不同固沙年限土壤碳矿化潜力的变化。经过103 d的室内培养,土壤CO2-C的释放量表现为55龄>47龄>30龄>24龄>21龄>流动沙丘,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0~5 cm>5~10 cm>10~20 cm。而流沙区土壤碳矿化潜力为10~20 cm土层最高。不同固沙年限土壤碳矿化潜力、全氮、有机碳、电导率有明显的差异,均表现为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碳矿化潜力与土壤有机碳、总氮、C/N、pH、电导率、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土壤各环境因子之间亦呈极显著相关。土壤养分含量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土壤碳矿化潜力与土壤养分状况改善程度一致。人工固沙植被的建立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通过潜在的土壤呼吸得到表征。植被恢复和凋落物积累使土壤免遭风蚀,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输入,因而显著作用于大气C的固存。
    同树龄杨树(Populus balsamifera)人工林的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
    闫美芳1, 2**,张新时2,周广胜2
    2013, 32(6):  1378-1384. 
    摘要 ( 2677 )   PDF (572KB) ( 430 )  
    土壤呼吸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对土壤碳收支的准确评估起重要作用。通过对新疆伊犁地区3个生长阶段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环境因子和细根生物量的测定,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系数(CV)为5.7%~42.6%。2、7和12年生杨树人工林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5.74、5.10和4.71 μmol·m-2·s-1,空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8%、22.4%和19.6%,差异显著。逐步回归分析表明,5 cm土壤温度、表层土壤氮含量及细根生物量是决定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子,可以共同解释86%的土壤呼吸变异。此外,由于测点距树干的位置不同,使土壤温度和细根生物量等因子发生了改变,也会导致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在估算杨树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量时,应考虑其在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异。
     
    浙西北丘陵地区次生林与杉木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季节动态
    刘荣杰,李正才**,王斌,吴亚丛,程彩芳,马少杰,格日乐图
    2013, 32(6):  1385-1390. 
    摘要 ( 1584 )   PDF (489KB) ( 433 )  
    为了解浙江省西北部丘陵地区森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动态规律,以达到成熟林状态的次生林和杉木林为对象,分别对其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0~10、10~20 cm土层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10和10~20 cm土层,次生林与杉木林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差异;2)次生林和杉木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季节动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3)0~10和10~20 cm土层次生林与杉木林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温度、降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与凋落物量呈正相关,且在0~10 cm土层显著。
    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对冻融交替的响应
    李胜男1,2,范志平3**,李法云3,闫加亮2,高洪翠1,2
    2013, 32(6):  1391-1398. 
    摘要 ( 1824 )   PDF (910KB) ( 306 )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地带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区域,春季融雪时期的气温变化引起的冻融交替是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和氮素流失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河岸带珍珠梅、落叶松和农田3种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与净氮矿化速率对不同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次的响应。结果表明,冻融频次对3种植被类型河岸带土壤可溶性氮影响显著(P<0.05),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第1次冻融之后达到峰值,在第10次冻融之后稳定。3种植被类型土壤无机氮含量受冻融交替影响显著升高(P<0.05)。冻融温度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影响显著(P<0.05),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在第1次冻融之后达到最大值,随冻融次数增加而下降。3种植被类型土壤受冻融交替影响均有一定程度的氮素流失风险,农田土壤无机氮含量本底值较高,土壤氮素随冰雪融水流失风险较大。
     
    水分条件和冻融循环对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的影响
    褚建民1,王琼2,3**,范志平2,3,李法云2,孙学凯3
    2013, 32(6):  1399-1404. 
    摘要 ( 2166 )   PDF (577KB) ( 342 )  
    在东北半干旱地区的科尔沁沙地,秋冬与冬春季节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土壤冻融对CO2排放具有显著影响,研究水分和冻融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疏林草地、农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冻融模拟实验分析水分和冻融循环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和冻融循环均对土壤呼吸影响显著。冻融前草地土壤呼吸显著大于疏林草地和农田,冻融期疏林草地土壤呼吸显著大于农田,而冻融后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大于疏林草地。80%田间持水量时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大于60%田间持水量时土壤呼吸速率;在培养期内(20 d),60%田间持水量时疏林草地、农田和草地的土壤CO2释放量分别为21.535、19.908和25.037 g CO2·m-2,80%田间持水量时分别为26.407、29.447和36.246 g CO2·m-2。
     
    液态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尹光华1**,郝亮1,2,赵永红3,谷健1,刘作新1
    2013, 32(6):  1405-1411. 
    摘要 ( 1888 )   PDF (488KB) ( 233 )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方式,观测和分析了液膜地表覆盖下土壤含水量、花生植株伸长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等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数值转换后,对液膜覆盖的土壤水分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液膜覆盖提高土壤含水量103%~167%,且随液膜浓度的增大有效性提高;不同土层间,花生耗水量差异显著,其中以土层深度为20~40 cm差异最大;液膜覆盖也明显提高了光合速率,增幅为1.9%~15.6%;叶面积指数提高0.3%~26.4%,改善了植株光合形态。综合全部指标表明,液膜类型为3号,液膜浓度为高水平时,覆盖效应最为明显。

     
    新疆阜康绿洲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
    吾玛尔·阿布力孜1**,古丽布斯坦·努尔买买提2,阿布都肉苏力·吐孙1,木开热木·阿吉木1,吴松林1
    2013, 32(6):  1412-1420. 
    摘要 ( 1698 )   PDF (602KB) ( 316 )  
    为了查明阜康绿洲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动态,2010年4、7、9及11月中旬分别以该绿洲的用材林、防护林、苗圃、耕地、盐碱地、灌木林及荒草地生境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捡法、改良干漏斗法和湿漏斗法分离0~20 cm土层中的土壤动物,并分析了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共获得土壤动物11098只,共35类,其中线虫类、轮虫类和弹尾类为优势类群。在7种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类群、个体数和多样性以及不同季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依次为用材林>防护林>灌木林>耕地>盐碱地>苗圃>荒草地;时空分布调查发现,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并在不同土层及季节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季节动态变化依次为秋季最多、其次春季和冬季,夏季最少;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间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属于中等不相似(处于0.25~0.50)。不同生境组间聚类和排序结果表明,将7种不同生境分为人工林生境型、人为干扰生境型、灌木生境型及荒漠生境型4大类型。结果表明,阜康绿洲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生境和季节差异特征。
    G-F指数测度百山祖兽类物种多样性
    陈小荣1,许大明1,鲍毅新2**,章书声2
    2013, 32(6):  1421-1427. 
    摘要 ( 2033 )   PDF (667KB) ( 333 )  
    2010年8月—2012年6月,利用样线法、访问调查法及红外相机技术,结合历史资料对浙江省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与浙江省内其他5个自然保护区的兽类F指数(family index)和G-F指数(genus-family index)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百山祖共有兽类8目20科55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主,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百山祖与浙江省内其他5个自然保护区的兽类F指数和G-F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百山祖和凤阳山的兽类F指数和GF指数相当接近,相似性指数也高,这可能与百山祖和凤阳山地理位置接近、生境组成相似有关。各保护区的物种分布密度虽然差异不显著,但牛头山自然保护区因为保护区面积较小,导致物种分布密度偏大。
    从卵巢发育特点揭示新疆地区棉铃虫迁飞习性
    张娟1,2,马吉宏1,徐养诚1,王鑫3,王佩玲3,古孜力努尔·乌麦尔4,吕昭智1**
    2013, 32(6):  1428-1432. 
    摘要 ( 1617 )   PDF (516KB) ( 320 )  
    为探索棉铃虫成虫在新疆地区是否具有迁飞性,在新疆北部石河子垦区146团和147团、乌苏、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阿瓦提县、12团)和麦盖提,监测了棉铃虫田间卵巢发育和交配频率。结果表明:雌蛾卵巢发育到1级时开始出现交配,且交配次数与卵巢发育级数呈显著正相关;146团、147团、乌苏、阿克苏第3代棉铃虫以及阿瓦提县第3代和第4代棉铃虫卵巢发育级别3级以上的个体均占到65%以上,表明其种群主要由外地迁入;高峰期棉铃虫雌蛾平均交配率和交配频率分别为81.63%和1.96。各监测区域棉铃虫雌蛾的交配率和雌雄比例均符合迁入种群的生理特征,表明新疆地区棉铃虫存在迁飞。探明棉铃虫在新疆地区的迁飞和交配情况将为该地区棉铃虫的区域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青藏高原东缘常见种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的繁殖分配
    索南措1,2,王一峰1**,李梅1,岳永成1,李毛先3
    2013, 32(6):  1433-1438. 
    摘要 ( 1621 )   PDF (659KB) ( 458 )  
    对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常见种长毛风毛菊的6个海拔梯度(3200~3850 m)18个居群的繁殖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毛风毛菊随海拔的升高个体和营养器官减小,繁殖的投入增加;随着海拔的升高,长毛风毛菊的个体管状小花数目和种子数目减少,管状小花重量和百粒重增大;个体管状小花的数目及重量和个体种子的数目及重量间存在权衡关系;长毛风毛菊的个体大小和繁殖分配存在负相关关系。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长毛风毛菊以减少管状小花数目和种子的数目来增加管状小花重量和百粒重,是保证有性繁殖成功的策略之一。
    历山青檀天然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种间关系
    李豪1,李昱2,张直峰1,都勇海1,冯飞1,李晓丽1,毕润成1**
    2013, 32(6):  1439-1444. 
    摘要 ( 1447 )   PDF (569KB) ( 291 )  
    采用样方调查法,在分析历山青檀群落结构的基础上,测定了优势种的种间协变系数,并将典范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历山青檀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历山青檀群落以A级频度(1%~20%)占绝对优势,青檀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在演替层和更新层中的优势不及其他优势树种;(2)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历山青檀群落乔木层物种间正协变种对数少于负协变的种对数,青檀和君迁子种对间负协变程度最高,且在所有包含青檀的显著或极显著协变种对中,青檀与另一个物种间总是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3)坡度、土壤含水量及枯枝落叶层厚度与3个排序轴相关性强,18个乔木优势种沿第2排序轴的分类与物种的性状特征较为相符,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历山青檀分布的主导因素。(4)聚类分析把历山青檀群落乔木层优势种分为3大类。
    濒危植物扇脉杓兰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钱鑫1,李全健1,2,连静静1,王彩霞1,田敏1**
    2013, 32(6):  1445-1450. 
    摘要 ( 1533 )   PDF (501KB) ( 335 )  
    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是一种珍稀的地生兰。为了探索并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现存于浙江省的6个扇脉杓兰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筛选出的7对引物共扩增出37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比率为20.95%。居群总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512,其中居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0247,居群平均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0417,群体间总遗传分化系数为0.5178,基因流为0.4655,表明扇脉杓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居群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和Mantel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居群间的地理位置与遗传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16,P=0.242)。基于本研究结果并结合扇脉杓兰的生物学特性,初步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
    海南特有种东方琼楠种群结构特征
    杨怀1,李意德1**,许涵1,陈仁利1,骆土寿1,陈德祥1,缪宁2,盛大勇3
    2013, 32(6):  1451-1457. 
    摘要 ( 1523 )   PDF (542KB) ( 318 )  
    为探讨海南特有种东方琼楠(Beilschmiedia tungfangensis)种群结构特征,在海南尖峰岭林区设置20.4 hm2样地,从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东方琼楠种群径级分布呈倒“J”型,为增长型种群;2)在第Ⅲ级(DBH: 10~15 cm)时生命期望值最高,向大龄级和小龄级呈递减趋势;3)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呈凹型;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呈“V”型;4)不同分析方法均表明该种群呈聚集分布,且聚群强度较大;5)聚块性指数随径级呈“正余弦”变化。
    辽宁青龙河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比较
    于梦凡1,余琦殷1,林田苗2,邢韶华1**,尹俊武3,张春雷3,张可嘉3,张亮3
    2013, 32(6):  1458-1464. 
    摘要 ( 1492 )   PDF (703KB) ( 440 )  
    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辽、蒙和冀三省的交界处,同时又是燕山、七老图山和努鲁尔虎山三个山脉的汇集点,研究该保护区及其周边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组成对于保护华北东北地区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青龙河保护区实地调查的95个标准样地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龙河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分布类型,并将其与周边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龙河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08科,362属,656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6属2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92科344属633种。保护区种子植物属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其区系特点为:起源古老,物种丰富,温带性质明显。通过与周边5个保护区植物区系属的分布型的比较发现:一个保护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例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关联性,整体上受纬度(即温度)的影响,即所处纬度越高,植物区系组成中温带成分比例越高,同时还受距离海洋远近的影响。青龙河保护区植物属的分布类型组成比例与其所处的纬度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不同木本植物功能型当年生小枝功能性状差异
    郭庆学,柴捷,钱凤,张腾达,刘文丹,陶建平**
    2013, 32(6):  1465-1470. 
    摘要 ( 2129 )   PDF (592KB) ( 365 )  
    为探讨不同植物功能型之间小枝功能特征的差异,在重庆金佛山和缙云山分别采集20和26个木本植物,选择当年生的小枝测定其叶片和枝条性状。结果表明:1)叶片厚度表现为:落叶植物<常绿植物,乔木<灌木;单叶面积和叶片总面积表现为:落叶植物>常绿植物,乔木>灌木;不同植物功能型间小枝的叶片数量均无显著差异。2)落叶植物和乔木的小枝横截面积、小枝长度和小枝干重均显著高于常绿植物和灌木,不同植物功能型间小枝密度无显著差异。3)与常绿植物和灌木相比,落叶植物和乔木有较高的展叶效率(单位长度小枝支撑的叶片面积),小枝的出叶强度(单位长度小枝支撑的叶片数)无显著差异。4)在小枝水平上,常绿植物比落叶植物投入更多的生物量到叶片。
    红光与远红光比值对温室切花菊花‘神马’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
    彭晓丹1,杨再强1,2**,李伶俐1,张继波1
    2013, 32(6):  1471-1475. 
    摘要 ( 1782 )   PDF (493KB) ( 352 )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cv. ‘Jingba’)为试材,设计红光(R: 660±10 nm)与远红光(FR: 730±10 nm)比值(R/FR)为0.5、2.5、4.5、6.5的LED照光处理,研究不同R/FR处理对菊花花芽分化进程、相对发育速率及花径的影响。结果表明:R/FR=6.5处理的菊花完成花芽分化进程所需时间最短,比R/FR=0.5处理下的菊花缩短了34 d。R/FR越大,菊花花芽分化的相对发育速率越大,完成花芽分化时,R/FR=6.5相对发育速率为R/FR=0.5的2倍。与花芽分化趋势一致,不同光质处理下的花径由大到小的R/FR顺序为:6.5>4.5>2.5>0.5。本研究表明,R/FR=6.5能够显著促进菊花花芽分化进程和花径的生长。
     
    低钾胁迫对棉花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夏颖1,2,姜存仓3,汪宵1,陈防1,4**
    2013, 32(6):  1476-1482. 
    摘要 ( 1905 )   PDF (3300KB) ( 391 )  
    分别选用钾高效和钾低效棉花基因型各一个进行大田试验,探讨低钾胁迫对棉花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降低了棉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降低了棉花的生物量,低钾胁迫同时促使光合产物较多地分配到营养器官,降低了生殖器官分配的比例,收获指数降低。不同棉花基因型的光合特性存在着差异,钾高效基因型(HG)的PnTrCiGs无论施钾与否均高于钾低效基因型(LG)。不同棉花基因型光合产物的分配模式存在着差异,无论施钾与否,HG的营养器官积累的干物质相对较少,往生殖器官分配的较多,收获指数高,而LG相反。2个基因型在苗期和蕾期的生物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桃期和吐絮期,HG的生物量显著高于LG。HG的钾利用指数在桃期和吐絮期均显著高于LG。研究表明,增施钾肥能够改善棉花叶片的光合功能并提高光合产物的分配效率。
    藏羊瘤胃内容物浸泡对11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段春华,鱼小军**,徐长林,张德罡
    2013, 32(6):  1483-1489. 
    摘要 ( 1684 )   PDF (478KB) ( 325 )  
    为明确藏系绵羊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利用藏羊瘤胃内容物对11种青藏高原东北缘常见植物种子浸泡处理12、24、36、48、60和72 h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1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萌发因藏羊瘤胃内容物处理时间、种皮(果皮)完整性以及植物不同而异。划破种皮的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去除果皮的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完整或去除果皮的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种子经藏羊瘤胃内容物分别处理12、12、12~36 h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藏羊瘤胃内容物处理均显著抑制了破皮和完整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阴山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a var. inschanica)种子的发芽率。短时间处理对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酸模(Rumex acetosa)、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种子发芽率无影响而长时间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破皮(划破种皮或去除果皮)种子的萌发响应比完整种子敏感,而完整种子变化趋势则相对平缓。短时间处理提高了去除果皮的草玉梅(12~24 h)、无脉苔草(12 h)和划破种皮黄花棘豆(12 h)种子的发芽指数(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指数呈逐渐减小趋势。藏羊瘤胃内容物浸泡处理对高寒草甸种子萌发有促进、抑制和无影响3种作用,继而潜在影响高寒草甸幼苗的形态建成、种间竞争和群落结构。
    一株萎缩芽孢杆菌在小麦中的定植及对赤霉病的防治
    辛海峰1,孟艳艳1,李建宏1**,马鸿翔2,张旭2
    2013, 32(6):  1490-1496. 
    摘要 ( 1697 )   PDF (739KB) ( 422 )  
    从小麦的叶片中筛选获得了一株抗赤霉病菌株XM5,经16S-23S rDNA ITS序列的扩增比对,鉴定其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通过逐步提高抗生素浓度驯化,使该菌株获得了利福平和链霉素的双抗性标记,同时针对其ITS序列的特异性区段,设计了特异性引物L6SF、L6SR。采用抗抗生素和特异性PCR双重标记,研究了XM5在小麦中的内生定植状况,发现根施的XM5能长期定植于室内小麦苗和室外植株中,但定植菌的数量随时间呈递减趋势。为研究穗部的防治效果,分别以XM5的菌悬液和发酵液喷施幼穗,结果表明:10 d后两个处理组在穗部表面残余的活菌数量均已不足起始量的5%,但在喷施菌悬液组,麦穗内部定植的XM5的数量不断增加,由5.2×103持续增加至4.8×104 cfu·穗-1,其对赤霉病的防效在7 d时可达到68.3%。
    休闲期深翻覆盖对旱地小麦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白冬,高志强**,孙敏,赵维峰,邓妍,李青
    2013, 32(6):  1497-1503. 
    摘要 ( 1600 )   PDF (473KB) ( 210 )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不同时间深翻、不同材料覆盖对植株氮素吸收和转运分配、水分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覆盖较15 d提高了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提高了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积累量和各生育阶段氮吸收速率,提高了花前氮素转移量、转移率,提高了液态地膜覆盖和不覆盖条件下花前氮素转运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提高了籽粒氮积累量及其所占的比例,降低了叶片、茎秆、颖壳+穗轴中氮积累量所占的比例,且均以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效果较好;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覆盖较15 d增加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产效率。总之,休闲期等雨后深翻覆盖有利于植株氮素吸收、积累,有利于花前植株中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转移,促进籽粒中氮素积累,降低其他器官中的氮素,最终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及氮素生产效率,且以渗水地膜覆盖效果较好。
    甘肃省河东地区春玉米气候因子及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
    尹海霞,张勃**,张建香,孙力炜,何旭强
    2013, 32(6):  1504-1510. 
    摘要 ( 1536 )   PDF (1538KB) ( 284 )  
    根据甘肃河东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以及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及GIS技术研究了该区50年春玉米生长季的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及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河东地区春玉米生长季平均气温波动上升,平均增温0.36 ℃·10 a-1,太阳辐射总量明显下降,降雨量波动下降;光合生产潜力下降,光温生产潜力上升,气候生产潜力略微增加;光合生产潜力从南到北逐渐增加,光温生产潜力中部低,北部、南部及东部高,气候生产潜力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该区太阳辐射的下降导致了光合生产潜力的下降,但温度的大幅升高,弥补了太阳辐射带来的负面效应;另外,由于该区降水呈下降趋势,且季节分配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研究结果揭示了甘肃省河东地区春玉米气候因子及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
    1961—2010年陇东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因子
    王媛媛,张勃**,尹海霞
    2013, 32(6):  1511-1517. 
    摘要 ( 1371 )   PDF (1381KB) ( 281 )  
    基于陇东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偏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中的反距离权重法(IDW),对各站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进行定量化分析,并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0年陇东地区年均ET0呈微弱下降趋势;夏季ET0显著减少,是造成年均ET0下降的主因,春季ET0明显增加,秋、冬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各站点月均ET0变化趋势呈一致的单峰型;本区北部和中部年均ET0较大,西部较小;春季大部分地区ET0呈增加趋势,夏季全区ET0呈减少趋势,秋、冬季各站变化趋势不明显;ET0的变化与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温度、日照时数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为影响本区ET0的主要气象因子。
    吉林省农业气象干旱灾害的风险分析及区划
    刘玉英**,石大明,胡轶鑫,张晨琛,张婷
    2013, 32(6):  1518-1524. 
    摘要 ( 1932 )   PDF (1978KB) ( 661 )  
    利用1961—2010年吉林省50个站气候观测资料、1981—2010年干旱灾情和农业经济资料,基于灾害风险系统分析理论、农田水分平衡法和综合灾害风险指数法,在分析干旱对吉林省农业影响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旱减灾能力的基础上,应用加权综合法得到不同单元的综合风险度指数;基于GIS技术,开展了干旱对吉林省农业影响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致灾因子危险性的高值区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大部分地区,孕灾环境敏感性的高值区分布在白城地区、松原地区、四平地区北部和通化地区南部,承灾体脆弱性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松原大部分地区、长春大部分地区、四平地区等,防旱减灾能力的高值区分布在松原、长春、四平、吉林和通化市区及其周边地区。考虑各因子的综合风险度,干旱对吉林省农业影响的风险可分为高风险、次高风险、中等风险、次低风险和低风险5个等级,其中,高、次高风险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西部的白城、松原、长春和四平地区。
    辽宁省气候变化及其对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
    龚强1**,汪宏宇2,张运福1,王颖1,崔妍1,周晓宇1,张海娜1
    2013, 32(6):  1525-1531. 
    摘要 ( 1735 )   PDF (4539KB) ( 542 )  
    根据辽宁省55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不同标准气候期对比等方法,分析了辽宁省气候要素的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辽宁省年平均气温以0.30 ℃·10 a-1的速率显著上升,平均日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0.49 ℃·10 a-1)是平均日最高气温(0.20 ℃·10 a-1)的2倍多;与第1个标准气候期(1961—1990年)相比,最近30年标准气候期(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 ℃左右,年日照时数减少了近100 h,而降水量变化不明显;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夏季低温冷害和冬季极端严寒事件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极端降水影响不显著,日最大降水量和过程最大降水量的年际波动性明显大于趋势性,但极端降水出现地有从辽东向全省扩展的迹象;积雪深度没有显著的变化,但近50年来前二位的最大积雪深度均发生在2000年后;冻土深度有显著的减小趋势。气候变化情况下,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防不容忽视。
    不同Hg浓度下水稻中Hg的分布累积特征
    周俊1,刘鸿雁1**,吴龙华2,骆永明2,杜布云3,于萍萍1
    2013, 32(6):  1532-1538. 
    摘要 ( 1358 )   PDF (665KB) ( 364 )  
    利用土壤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土壤中Hg的形态分布,以及不同Hg浓度下,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各组织中Hg的分布规律和累积特征。土壤Hg存在的形态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氧化态>>溶解与可交换态≈特殊吸附态,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Hg呈现从残渣态向有机结合态转化的趋势,有机结合态Hg平均占比为61.7%,是土壤Hg最重要的存在形态。Hg在水稻不同部位的浓度分布呈现W>W>W>W>W籽粒,分析表明,水稻根、茎和籽粒中的Hg与土壤各形态Hg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在水稻生长后期叶片中Hg与土壤Hg浓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叶片Hg与大气Hg进行交换起主要作用,改变了累积状况。随着土壤Hg浓度的增加和生长期的延长,根对Hg的束缚能力逐渐增加,根部Hg累积量增大,所占比例上升,而茎和叶的累积量相对稳定。
    不同生态型摩西球囊霉菌株对蜈蚣草砷吸收的影响
    吴福勇1,2**,刘雪平1,毕银丽3,郭一飞1,毛艳丽1,黄铭洪2
    2013, 32(6):  1539-1544. 
    摘要 ( 1601 )   PDF (507KB) ( 309 )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无论是在野外或是在室内均能被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侵染,但其对蜈蚣草砷吸收及转运的机理尚不清晰。本研究将分离于湖南省郴州市金川塘某铅锌尾矿蜈蚣草根际土壤(Glomus mosseae BGC GD01,简称污染菌株)和云南省未污染土壤(G. mosseae BGC YN05,简称非污染菌株)的2种摩西球囊霉菌株分别接种于非污染生态型和污染生态型蜈蚣草根际,8周后利用菌根化蜈蚣草幼苗在浓度为100 μmol·L-1砷(Na2HAsO4·7H2O)营养液中进行为期24 h的水培试验。结果表明,2种生态型摩西球囊霉菌株分别与蜈蚣草形成中等程度侵染,侵染率为25.2%~31.3%。无论是接种污染菌株或是非污染菌株,均明显促进了蜈蚣草根部对磷的吸收。在24 h水培试验期间,接种非污染菌株显著促进了蜈蚣草根部砷的吸收,但接种污染菌株对蜈蚣草根部砷吸收的促进作用有限,说明AM真菌对蜈蚣草砷吸收存在种内差异。
    Cu和Cd联合胁迫对海草泰来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冯韶辉1,2,3,黄小平1**,张景平1,3
    2013, 32(6):  1545-1550. 
    摘要 ( 1904 )   PDF (502KB) ( 288 )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重金属Cu和Cd联合胁迫对热带海草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d与较高浓度Cu(1.0 mg·L-1)的联合胁迫均使荧光参数——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降低,且海草于暴露5 d后死亡,表明在Cd与较高浓度Cu的联合胁迫下泰来藻的光合作用遭受严重破坏,光保护机制丧失;而Cd与较低浓度Cu(0.1 mg·L-1)的联合胁迫5 d后使qPNPQ反而有所上升,并且在恢复期,Fv/Fm可恢复至暴露前的水平,表明Cd与较低浓度Cu的联合胁迫可激发泰来藻的光保护机制。另外,在Cu和Cd的联合胁迫下,海草叶片色素含量均表现出随Cd浓度的上升而增加的趋势,表明在复合胁迫下,仅用叶绿素等色素含量判断海草受胁迫程度存在不准确性,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做进一步的分析。
    除草剂百草枯对浮萍科不同植物的毒性效应比较
    王林林1,张光富1**,何谐1,葛峰2,周军英2
    2013, 32(6):  1551-1556. 
    摘要 ( 1992 )   PDF (530KB) ( 264 )  
    为揭示除草剂对3种浮萍科植物的毒害作用,采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慢性值(ChV)分析并比较百草枯对其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处理96 h后,紫萍、兰氏萍和浮萍叶状体的IC50值依次为17.37、6.16和4.75 μg·L-1,百草枯对浮萍科不同植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存在明显差别(P<0.05);3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均随百草枯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处理4 d 后,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5);紫萍的ChV为3.05 μg·L-1,兰氏萍和浮萍的ChV均为0.96 μg·L-1;根据叶状体指标,紫萍的ChV为10.780 μg·L-1,浮萍的ChV仅为3.410 μg·L-1,表明不论根据叶状体个数还是叶绿素含量,百草枯对浮萍的长期毒害效应均大于紫萍。因此,百草枯对3种浮萍科植物的毒害作用存在明显的分类学效应、浓度剂量效应和时间滞后效应。

     
    植物物种丰富度对水培微宇宙中硝态氮去除的影响
    陈正新,吴建之,谷保静,孙红英,刘于,王海,常杰,葛滢**
    2013, 32(6):  1557-1562. 
    摘要 ( 1822 )   PDF (513KB) ( 243 )  
    在沙基质的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能够提高污水去除效果,但无基质水生系统中植物多样性对除氮效应的影响还未知。本研究在45个水培微宇宙(53 cm×37.5 cm×18.5 cm)中配置了4个物种丰富度梯度(1、2、3和4),并定期供给硝氮为唯一氮形态的模拟污水,氮载荷率为548.5 g N·m-2·a-1。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对出水中氮去除有显著效应,4个种系统出水总无机氮浓度(54.3 mg·L-1)明显低于单种系统(129.0 mg·L-1);物种丰富度显著提高群落生物量,4个种微宇宙系统群落总生物量为1621.6 g·m-2,高于单种群落的1032.7 g·m-2。水培微宇宙的氮平均移除速率为466.8 g N·m-2·a-1,不低于已有报道的全尺度人工湿地的去除能力,同时,4个种的系统比单种系统约高13%,因而可以通过物种多样性配置提高人工湿地效能。
     
    南极大磷虾粉对卤虫脂肪酸和氨基酸的营养强化作用
    陆建学,林听听,黄艳青,高露姣**,龚洋洋,夏连军,黄洪亮
    2013, 32(6):  1563-1570. 
    摘要 ( 1528 )   PDF (530KB) ( 252 )  
    以卤虫(Artemia sp.)Ⅱ龄无节幼体作为试验材料,研究0、75、150、225 mg·L-1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对卤虫体内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强化效果,试验共进行18 h,每6 h取样检测一次。结果表明:强化组各时段的二十二碳六烯酸、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75和225 mg·L-1组6 h的二十碳五烯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时段的二十碳五烯酸亦显著高于对照组;75 mg·L-1组18 h以及150 mg·L-1组12和18 h的二十碳四烯酸亦显著升高;150 mg·L-1组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150 mg·L-1组各时间段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强化组和对照组,225 mg·L-1组12 h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南极大磷虾粉对卤虫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均具有较好的营养强化效果,并以150 mg·L-1的强化浓度,12和18 h的强化时间为宜。
    氯化钙对互花米草镉积累及胁迫的影响
    何真真1,柴民伟1,魏远1,刘立民2,石福臣1**
    2013, 32(6):  1571-1577. 
    摘要 ( 1226 )   PDF (665KB) ( 313 )  
    采用蛭石盆栽试验研究了低、中、高浓度CaCl2对互花米草Cd积累与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 μg·g-1 CdCl2浓度下,互花米草的株高、分蘖数、过氧化氢酶活性、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都有所降低,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在200 μg·g-1 CdCl2浓度下添加CaCl2以后,随着CaCl2浓度的增加,互花米草的株高、分蘖数、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变化,说明一定的Ca浓度增加了互花米草耐受Cd的能力。与单独CdCl2胁迫相比,CaCl2的添加降低了互花米草脯氨酸含量,缓解了重金属Cd对互花米草的毒害作用。互花米草体内的Cd主要积累在地下部分,随着CaCl2浓度的增加,互花米草地上和地下部分Cd含量及转运系数均显著升高,说明CaCl2对Cd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能够提高互花米草对重金属Cd的吸收积累和向地上部分的转运能力。
    陕北能源富集区工业化过程与生态风险格局
    温晓金1,杨海娟1**,刘焱序2,蒋冲3
    2013, 32(6):  1578-1586. 
    摘要 ( 1389 )   PDF (2212KB) ( 370 )  
    能源开采对地表生境的破坏、地下作业导致的采空沉降、能源化工企业三废污染等是导致能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但在更大尺度上,矿区工业化与区域生态格局相互作用关系驱动机理比较复杂,时空节律与尺度同步性难以判定。以处于生态恢复背景下的陕北能源富集地区为例,基于夜间灯光和NDVI数据分析工业化过程与植被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异、降水量与径流量减少趋势、地震发生频次等进行不同尺度的综合分析,探讨工业化过程对生态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区工业化直接增加区域生态压力的假设能否成立与实证角度和尺度放缩有关,在植被恢复背景下,工业化对植被格局的影响不能在较大尺度分析中显现;陕北能源富集区生态环境呈现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格局,植被格局与工业化过程交互机理存在单向性,并且具有时空不同步性,小尺度与大尺度的观测结果并不一致;工业化过程在较小区域内仍强烈影响局地生态安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导向应整体与局部并重。
     
    综述与专论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常顺1,2,孟凡栋1,2,李新娥1,姜丽丽1,白玲3,汪诗平1**
    2013, 32(6):  1587-1595. 
    摘要 ( 2804 )   PDF (560KB) ( 785 )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其如何响应和反馈气候变化一直以来受到极大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近5年来有关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在物候、生产力、碳循环等方面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诸多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增温使高寒草甸的植被物候提前和初级生产力水平提高,而高寒草原有相反的影响趋势,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群落类型对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响应模式不同。而气候变化对物种多样性和碳循环有关过程的影响结果尚没有一致的结论,时空尺度和方法上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在增强时空异质性的响应与反馈研究的同时,更需要加强生态过程和机理的研究。
    火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许鹏波1,2,屈明3,薛立1**
    2013, 32(6):  1596-1606. 
    摘要 ( 5649 )   PDF (627KB) ( 607 )  
    林火是林地上自由蔓延的火,主要有计划火烧(控制火烧)和野火2种类型。火烧的严重程度决定了火灾的效果及其影响的持续时间。火能够通过燃烧有机质和改变粘土矿物来影响土壤结构,导致土壤容重增加和持水能力降低。长期来看,火烧引起土壤有机质减少。火烧之后土壤温度和pH值的升高会促进土壤呼吸,而微生物数量的减少、根系的死亡和可分解物质的减少则减弱土壤呼吸。林火消耗了森林的枯落物层,通过氧化、挥发、灰分颗粒对流、淋溶等途径减少了森林土壤的养分含量。火灾对土壤生物有重要影响,火灾引起的高温可直接杀死土壤微生物,同时通过改变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林地微环境,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存和群落的组成。火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显著小于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原因是前者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来逃避火灾。中低程度火烧主要通过土壤环境变化间接影响土壤酶,而严重火烧则通过高温直接使其变性。今后应开展跨学科的森林火灾长期研究,加强对火烧后土壤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注重计划用火、火灾对土壤有机碳、土壤养分库的稳定、土壤斥水性、水土流失强度和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的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耐旱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中峰1,2,张金池1**,黄玉清2,杨慧3,罗亚进2,罗艾滢2
    2013, 32(6):  1607-1612. 
    摘要 ( 3338 )   PDF (464KB) ( 388 )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与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积极的影响,在改善植物水分代谢和提高植物耐旱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AMF与植物水分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从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水力导度、渗透调节、内源激素和抗氧化系统等方面说明AMF对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从4个方面介绍了AMF提高植物耐旱性的机理:1)菌丝网络增加植物根系吸收范围;2)增强植物保水能力和抗氧化能力;3)稳定和改善土壤团聚体;4)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并提出今后研究需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稳定碳同位素在滨海湿地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应用
    陈菀,郗敏,李悦**,孔范龙,孔凡亭
    2013, 32(6):  1613-1619. 
    摘要 ( 2015 )   PDF (475KB) ( 450 )  
    碳作为滨海湿地中重要的生命元素,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滨海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稳定同位素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滨海湿地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研究中,提高了其研究水平,并推动了其研究的进程。本文从有机物质生产、土壤有机质来源、食物链传递、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可溶性有机碳输出5个方面,综述了滨海湿地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通过植物及土壤δ13C值的测定进行有机质的生产机理研究及外源追溯,通过对比各生物种群的δ13C值分析碳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通过湿地排放温室气体及可溶性有机碳δ13C值的测定揭示影响碳输出的环境因子。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方法与技术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和最大熵模型的黑龙江省林火空间分布模拟
    柳生吉1,2,杨健1**
    2013, 32(6):  1620-1628. 
    摘要 ( 1846 )   PDF (1057KB) ( 591 )  
    林火分布模型是在较大区域上描述林火空间分布的强有力工具,并可以确定影响林火分布的控制因子。本研究基于黑龙江省1996—2006年的历史火烧记录数据,分别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分析了地形、人类活动和土地覆被类型等环境控制因子对黑龙江省林火空间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模型预测精度、评价环境变量重要性及预测火点概率分布图等。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预测精度达中等水平,而最大熵模型的预测精度要略高于广义线性模型。总体而言,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变量是林火分布模型最佳的环境变量,地形变量次之。尽管两个模型在预测精度和环境变量重要性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最大熵模型产生的火点概率图空间格局与广义线性模型产生的明显不同。本研究说明,为了更加精确地确定森林火灾发生的热点地区,应该采用不同模型进行比较,或者有选择性地进行组合以产生综合的预测结果,从而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加合理高效的建议。
    粤北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过程及其建模
    陆冠尧1,2**,李森2,魏兴琥1,梁钊雄1,熊彦1,黄金国1
    2013, 32(6):  1629-1635. 
    摘要 ( 1326 )   PDF (678KB) ( 327 )  
    在粤北石漠化地区选取不同石漠化阶段的样地,运用面上调查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及构建其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石漠化程度的加深,粤北石漠化土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越来越趋于简单,植被演替趋势为(黄连木、苎麻、黄荆、三裂叶野葛)→(黄连木、青蒿、野菊)→(五节芒、野古草、牛筋草)→黄叶凤尾藓,群落层片从4层变为1层,物种减少比例从0→14%→46%→86%,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随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极显著下降。植被演替退化可以用不同物种关于某种资源的竞争模型来描述,由此建立了粤北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的模型。

     
    主成分分析在三七连作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张子龙1**,王文全1,缪作清2,李世东2,杨建忠3
    2013, 32(6):  1636-1644. 
    摘要 ( 2206 )   PDF (597KB) ( 443 )  
    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连作障碍效应严重,但其连作土壤质量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三七连作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土壤真菌数量与比例及土壤P和K含量是决定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f值)可以较好地反映实际土壤质量,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三七植株的生长状况,是较为理想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烤烟低温冷害指数构建及其变化特征
    李蒙,朱勇**,张明达,黄玮
    2013, 32(6):  1645-1652. 
    摘要 ( 1703 )   PDF (2397KB) ( 302 )  
    使用1961—2009年云南烤烟种植区62个气象代表站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基于低温指标和权重指数构建了烤烟低温冷害指数模型,采用线性趋势及M-K突变检测方法,分析了低温冷害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9年春、夏、秋烤烟低温冷害指数全省平均值逐年变化均呈减弱趋势,春季减弱最为显著,夏秋减弱趋势不及春季且不显著;春、夏烤烟低温冷害指数全省平均值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最高,在2001—2009年最低,秋季则为60年代最高,70年代最低;各季节中低温冷害指数呈减弱趋势及变化显著的站点春、夏季最多,秋季最少;M-K检测表明,春季低温冷害指数全省逐年平均值变化趋势显著,并在1997年出现突变点,而夏季和秋初变化均不显著,春季全省发生显著突变的站点达30%,但夏秋季不到10%,各站点出现突变的时间以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末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