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2-10
    目录
    目录
    2013, 32(2):  0. 
    摘要 ( 918 )   PDF (471KB) ( 193 )  
    研究报告
    高寒退化草地狼毒种群个体大小与茎、叶的异速生长
    李钰,赵成章**,侯兆疆,马小丽,张茜
    2013, 32(2):  241-246. 
    摘要 ( 1704 )   PDF (500KB) ( 662 )  
    叶片和茎的生长规律决定植物对光截取的模式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面积,其生物量分配是研究植物生活史对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石羊河上游高寒退化草地,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 SMA)方法,研究了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茎大小对茎与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以及对叶面积支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种群茎干重与比叶重(LMA)、单叶面积、叶干重呈异速生长关系,SMA斜率分别为0.781(95%的置信区间,CI=0.71~0.94)、0.824(CI=0.77~0.95)和0.856(CI=0.79~0.99)。狼毒种群中较大茎的狼毒植株具有较高的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和叶面积支持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比叶重,说明较大的狼毒采取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适应策略,而相对较小的狼毒采取以快速生长为主的适应策略。
    高寒草地狼毒种群繁殖分配对海拔的响应
    张茜,赵成章**,马小丽,侯兆疆,李钰
    2013, 32(2):  247-252. 
    摘要 ( 1738 )   PDF (599KB) ( 311 )  
    繁殖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植物生活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海拔制约下的环境因子对植物繁殖分配产生重要影响。2010年7月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高寒草地2700~3000 m范围内4个海拔梯度下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繁殖分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狼毒地上生物量呈降低趋势,总花干重、株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繁殖分配呈增大趋势;在海拔梯度下,狼毒种群繁殖分配与地上生物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海拔2800 m除外),与株高呈不显著负相关(海拔3000 m除外)。狼毒种群繁殖分配存在大小依赖性且生物量的依赖性远大于株高,说明随海拔升高,狼毒种群通过减小个体大小来降低资源消耗,把获取的有限资源分配到繁殖部分,从而达到繁殖成功。
    高寒退化草地狼毒种群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对地形的响应
    侯兆疆,赵成章**,李钰,张茜,马小丽
    2013, 32(2):  253-258. 
    摘要 ( 1712 )   PDF (549KB) ( 520 )  
    地上生物量的空间格局是物种分布格局的重要内容,在小尺度范围内因地形差异导致的环境异质性是这种格局形成和演变的环境基础。在2011年8月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借助ArcGIS和S-PLUS软件,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对退化高寒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狼毒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对主要地形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狼毒种群地上生物量受地形因子影响的顺序为坡向>坡度>海拔>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坡向和坡度两种地形因子对狼毒的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的贡献率分别为3.75和1.48,其余因子则相对较小;狼毒地上生物量在海拔、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梯度上的分布比较均衡,在坡向梯度上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在坡度梯度上则呈现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趋势。狼毒地上生物量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狼毒在地形因子对水热条件重分配影响下的响应机制及生长策略。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刘旻霞1,2**,王刚2
    2013, 32(2):  259-265. 
    摘要 ( 2434 )   PDF (545KB) ( 427 )  
    坡向是山地的重要地形因子之一,是导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产生差异的间接环境因子,它通过改变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养分等生态因子而对生物多样性、植物生长发育、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坡向上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点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阳坡阴坡生境梯度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半阳坡>阳坡,土壤温度和光照度的变化趋势为阳坡>半阴半阳坡>阴坡,土壤养分含量除了全氮和有机碳为阴坡>阳坡>半阴半阳坡外,其他养分总体呈现阴坡>半阴半阳坡>阳坡。阳坡阴坡生境梯度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半阳坡>阳坡,阳坡的主要功能群是禾草类,而阴坡则是杂草类。相关分析表明,在阴阳坡微生境梯度上,光、热、水、土均影响了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其中土壤含水量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高寒山区混播草地燕麦和毛苕子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组分密度比的响应
    张静,赵成章**
    2013, 32(2):  266-270. 
    摘要 ( 1611 )   PDF (449KB) ( 281 )  
    密度梯度对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制约影响到混播草地在生态和生产上表现。2010年6—9月采用取代系列实验方法,在石羊河上游建立1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按燕麦(Avena sativa L.)与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的密度比例设置A(8∶2)、B(6∶4)、C(5∶5)、D(4∶6)和E(2∶8) 5个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燕麦与毛苕子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随着燕麦相对密度的减小和毛苕子相对密度的增大,燕麦根系生物量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小的趋势与毛苕子相反,燕麦和毛苕子茎、叶生物量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牧草的生长,5种混播草地中燕麦和毛苕子茎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增加,叶、根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少。密度制约下混播牧草资源分配策略发生的调整,证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对光竞争的不对称性和地下部分对资源竞争的对称性,毛苕子攀援生长及其对燕麦茎秆的压力使植物茎秆生物量分配比例较高,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甘肃臭草型退化草地优势物种格局控制关系
    高福元1,赵成章2**
    2013, 32(2):  271-278. 
    摘要 ( 1382 )   PDF (613KB) ( 374 )  
    在石羊河上游高寒退化草地,应用点格局和Ripley K函数检测种间格局控制关系,按照时间序列设置甘肃臭草退化的5个样地,包括未形成斑块(CK)、斑块形成(A),斑块扩散(B)、斑块稳定(C)和斑块衰退(D)样地,研究了不同样地中甘肃臭草与阿尔泰针茅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关联性和格局控制关系。结果表明:CK→D样地阿尔泰针茅由随机分布转变为聚集分布;甘肃臭草和阿尔泰针茅之间的关联性由显著负关联向无显著关联转变,负关联显著性先增强后减弱;A、B、C样地中分别在0~15、0~12和0~10 cm尺度范围内甘肃臭草对阿尔泰针茅表现出格局控制关系,CK和D样地中没有格局控制关系。体型、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物种,通过改变微生境,迫使其他物种改变分布方式,形成规则分布,进而形成对其他物种的格局控制作用。
    高寒山区混播草地燕麦和毛苕子根长密度分布格局
    盛亚萍,赵成章**,张静,任珩,李丽丽
    2013, 32(2):  279-284. 
    摘要 ( 1542 )   PDF (473KB) ( 257 )  
    植物通过维系根长密度的大小及其分布格局逐渐优化资源利用格局。本实验在祁连山地建立禾本科牧草燕麦与豆科毛苕子混播草地,按燕麦(Avena sativa)与毛苕子(Vicia villosa)的密度比例设置CK1(0∶10)、Ⅰ(6∶4)、Ⅱ(5∶5)、Ⅲ(4∶6)、Ⅳ(2∶8)和CK2(10∶0) 6个密度组,研究了混播草地燕麦与毛苕子根系根长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混播草地燕麦和毛苕子根长密度显著大于单播处理,并且随着混播草地中燕麦密度的减小,牧草根长密度逐渐增大,出现高燕麦密度低根长密度的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燕麦和毛苕子根长密度表现出明显差异,燕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25 cm土层,毛苕子根系主要分布在0~15 cm土层。根系的分层分布改变了其竞争格局,垂直分布上出现的差异使根系结构和形态逐渐发生转变,混播处理使Ⅰ、Ⅱ、Ⅳ处理的主根生长受到抑制,5个处理的侧根生长受到促进。一年生牧草侧根在空间上的分层分布改变了混播草地的资源利用格局,逐渐优化了根长密度配置格局,实现了土壤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
    祁连山地甘肃臭草斑块土壤水分与植被盖度空间格局
    史丽丽,赵成章**,樊洁平,张静,张军霞
    2013, 32(2):  285-291. 
    摘要 ( 1746 )   PDF (788KB) ( 431 )  
    土壤水分是植被格局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对于认识干旱区草原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较小尺度上,植被状况是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甘肃臭草单优种群斑块浅层剖面(0~30 cm)土壤水分与植被盖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甘肃臭草斑块浅层剖面土壤水分和植被盖度均符合正态分布,各层土壤水分均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其中,80.93%~87.34%的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植被盖度主要体现在4.09~6.91 m的尺度上,而由1 m以下尺度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12.66%~19.07%;甘肃臭草在斑块尺度上各层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和斑块状分布的特点,土壤水分高低值斑块呈镶嵌分布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甘肃臭草通过生理整合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尺度上土壤水分的分布格局,从而实现了对土壤水分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了种群在干旱生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高寒草地狼毒与阴山扁蓿豆种群的空间格局
    党晶晶,赵成章**,任珩,杨泉,查高德
    2013, 32(2):  292-298. 
    摘要 ( 1959 )   PDF (566KB) ( 265 )  
    不同的格局类型和空间关联性可以反映出干扰状态下天然草地植物种群的资源环境适应对策。采用草地群落学调查与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北坡高寒草地优势种群更替过程中狼毒和阴山扁蓿豆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种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剧,狼毒种群地上生物量、密度、植株高度持续增加,空间分布类型由聚集分布转变为非聚集分布,阴山扁蓿豆种群高度逐渐降低,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先增大后减小,空间分布类型由均匀或聚集分布转为随机分布;狼毒和阴山扁蓿豆的空间关联性由显著正关联区间不断增大转为关联性不显著。草地退化过程中群落上层禾草西北针茅种群的衰退以及狼毒和阴山扁蓿豆的植株高度差异,导致了植物对光资源的非对称性竞争,使二者的资源分配策略发生了调整,并影响了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
     
    退化草地甘肃臭草和冷蒿种群空间格局及关联性
    马小丽1,2,赵成章1**,张茜1,李钰1,侯兆疆1
    2013, 32(2):  299-304. 
    摘要 ( 1415 )   PDF (639KB) ( 432 )  
    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是研究种群扩散、群落演替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在石羊河上游高寒退化草地,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对不同演替阶段甘肃臭草和冷蒿的地上生物量、高度、空间格局及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臭草在斑块没有形成阶段(CK)和斑块形成阶段(A),所有尺度上为聚集分布,在斑块扩散(B)、稳定(C)和衰退阶段(D),从聚集向随机过渡,随着聚集尺度减少、聚集强度下降,植株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冷蒿在各阶段均从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随着聚集尺度增加,聚集强度增强,植株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先减少后增加。CK、A、D阶段甘肃臭草和冷蒿之间表现为显著正关联,在B阶段从显著负关联过渡到关联性不显著。在放牧干扰影响下,地上生物量和高度的变化与种群空间格局及关联尺度转换的对应关系反映了退化草地植物种群竞争与生态适应性策略。
    黑河上游天然草地亚洲小车蝗多度与地形的关系
    张军霞,赵成章**,殷翠琴,李丽丽,侯兆疆,张静
    2013, 32(2):  305-310. 
    摘要 ( 1767 )   PDF (540KB) ( 365 )  
    在小尺度范围内,地形差异导致的环境异质性是物种格局形成和演变的环境基础。在2009年7—8月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借助GIS和S-PLUS软件,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分析了黑河上游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亚洲小车蝗多度与海拔、坡向、坡度和剖面曲率等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具有较好的模型结构和模拟效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亚洲小车蝗的多度分布状况;各地形因子对亚洲小车蝗多度分布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海拔和剖面曲率起主导控制作用;在海拔梯度上,亚洲小车蝗多度随海拔的升高大体呈现倒“V”型变化趋势,在2380~2560 m,多度与海拔呈正相关,海拔升至2560 m以上时多度开始降低,与海拔呈负相关;亚洲小车蝗多度主要集中分布在剖面曲率<0的区域,在剖面曲率<-1.6的区域,多度与剖面曲率呈正相关,在剖面曲率>-1.6的区域,二者呈负相关。亚洲小车蝗多度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分布状态,反映了地形因子对水热条件的重分配,使亚洲小车蝗空间分布格局出现异质化。
    天山南坡中段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垂直分异特征
    柳妍妍1,胡玉昆1**,王鑫1,2,公延明1
    2013, 32(2):  311-318. 
    摘要 ( 2607 )   PDF (618KB) ( 523 )  
    海拔是山地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对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沿海拔梯度(2460~3260 m)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海拔升高,环境因子产生变化,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单峰格局,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海拔升高而升高;2)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单峰格局,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海拔3160和3060 m处,研究结果支持了“中间高度膨胀”理论;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占总地下生物量的63.4%~-94.7%,平均根茎比为62。3)气温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除水热因子外,土壤pH值是草地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速效P是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限制因子;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Shannon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相关;物种多样性和总生物量呈线性相关。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浅层土壤温度的异质性
    李猛1,3,刘洋2,段文标3**
    2013, 32(2):  319-324. 
    摘要 ( 1885 )   PDF (1429KB) ( 411 )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布点,通过对生长季内林隙各样点浅层土壤温度的连续观测,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林隙浅层土壤温度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林隙浅层土壤温度不同空间样点之间存在异质性,而且异质性的强度、尺度和空间结构组成随时间而改变,浅层土壤各月平均温度斑块形状复杂,5 cm土壤平均温度大小顺序均为7月>6月>8月>9月,20 cm土壤平均温度大小顺序为7月>8月>6月>9月,浅层土壤月平均温度的最大值分布位置不固定,5和20 cm土壤同一月份平均温度的大小顺序均是空旷地>林隙>郁闭林分。
     
    长白山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桔群落土壤的主要矿质养分构成特征
    陈英敏1,王贺新1**,李根柱1,徐国辉1,于冬梅2,苗迎秋1,牛丽华3
    2013, 32(2):  325-331. 
    摘要 ( 1600 )   PDF (746KB) ( 410 )  
    以长白山落叶松(Larixolgensis)林下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群落为对象,调查了构成群落土壤各层次的主要矿质养分N、P、K、Ca、Mg、S含量及其构成特征。结果表明:长白山区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桔群落的根系主要生长在由苔藓、落叶松和笃斯越桔凋落物等积累形成的上层基质内,而在由火山灰构成的下层矿质土壤层内几乎没有根系生长。主要构成成分苔藓(泥炭蘚Sphagnum spp.和金发藓Plytrichum spp.)的全N、全P和全K含量均明显大于落叶松针叶,全Ca含量略小于落叶松针叶,全Mg和全S含量与落叶松针叶相近,说明苔藓枯死体是群落N、P、K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笃斯越桔枯落叶在凋落物内的构成比例虽较少,但N、P、Ca、S含量均较高,也是群落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按照土壤层次,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活苔藓层L、死苔藓层F、半分解层A1、泥炭层A2和火山灰层C。全N含量呈F>L>A1>A2>C的趋势,除F层略高一点外,基本上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全P含量为L≈F≈A1>A2>C;全K含量为L≈F<A1<A2<C;全S含量为L≈F≈A1>A2>C;全Ca含量为L≈F>A1;全Mg含量为L<F<A1。在具有矿质土壤的A2层和C层,除有效S以外,C层的N、P、K、Ca、Mg等可利用矿质营养均明显低于A2层,加之C层pH值较高,限制了笃斯越桔根系的生长。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余雷1,3,张一平1,2**,沙丽清1,2,宋清海1,3,谭正洪1,周文君1,3,武传胜1,2,3
    2013, 32(2):  332-336. 
    摘要 ( 1453 )   PDF (637KB) ( 448 )  
    利用ChinaFlux设置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的通量观测系统的土壤含水量数据,分析了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了解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含水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森林固碳能力、潜力和速率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大致呈单峰曲线分布,各层土壤含水量基本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波动范围也逐渐减小,最小值均在3月,最大值集中在7、8、9三个月。(2)0~100 cm各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在17.7%~39.5%波动,其中10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值最低、波动范围最小,总体来看,土壤含水量雨季高于旱季。(3)土壤含水量主要受降雨量、地温和相对湿度等要素的影响(P<0.05),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最大,约为38%。
    下辽河平原杨树连栽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蔡立佳1,2,徐永刚1,宇万太1**,胡宝柱3,吴亚西3
    2013, 32(2):  337-343. 
    摘要 ( 1335 )   PDF (567KB) ( 439 )  
    以下辽河平原地区农田和不同退耕年限杨树林(一代10年生林,二代6年生林,二代15年生林)为对象,开展了退耕还林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退耕还林后,除pH表现出一直上升趋势外,大部分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均在退耕初期表现出下降趋势,但随着退耕年限延长又逐渐恢复并呈现升高趋势。2)土壤基础呼吸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林地显著大于农田水平,而磷酸酶和脲酶表现出相反趋势;3)垂直方向上,除了pH表现为表层低于下层外,其他大部分指标均为表层高于下层。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初期,土壤肥力呈下降态势,但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有恢复的趋势。该研究可为中国东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提供参考。
     
    大气O3浓度升高对毛竹光合生理的影响
    李迎春1,李应1,2,陈双林1**,庄明浩1,郭子武1,杨清平1
    2013, 32(2):  344-350. 
    摘要 ( 1359 )   PDF (595KB) ( 398 )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试材,运用开顶式气室(OTCs)模拟了4个大气O3浓度情景,分别为CF(背景大气经活性炭过滤后的处理,22~25 nL·L-1)、NF(直接将背景大气输入气室内,40~45 nL·L-1)、T1(O3平均浓度100 nL·L-1,92~106 nL·L-1)、T2(O3平均浓度150 nL·L-1,142~160 nL·L-1),分析大气O3浓度对毛竹叶片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参数、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O3处理的毛竹叶片PnTr日变化均呈单峰型,随着O3浓度的升高,叶片GsCiLs日变化规律趋于简单,WUE变化趋于平缓。与环境背景大气比较,高浓度O3(≥100 nL·L-1)条件下叶片PnLsWUE日均值和Chl、Chla、Chlb和Car含量均显著降低,GsTr日均值显著提高,但对Ci日均值及叶片光合色素组成影响并不明显。T1、T2处理下,毛竹的PnTrPPED、VpdLTairCaRH环境因子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GsPPED无显著相关,而与VpdLTairCaRH环境因子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研究表明:O3浓度100、150 nL·L-1时分别会造成毛竹叶片发生气孔、非气孔限制,气孔对环境条件的反应变得不敏感,影响了正常的调节反馈机制,增加了水分蒸散,光合色素降解或合成受阻,对毛竹光合作用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不利于毛竹干物质积累。
    土著植物黄荆条水提取液对飞机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化感效应
    潘玉梅1,2,唐赛春2**,韦春强2,林春华2,3
    2013, 32(2):  351-357. 
    摘要 ( 1511 )   PDF (682KB) ( 393 )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著植物黄荆条茎、叶水提液对飞机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化感效应,以明确土著植物替代防治飞机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飞机草株高、相对叶绿素含量在黄荆条茎、叶提取液处理下均降低,且降低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黄荆条茎(低浓度除外)和叶各浓度提取液对飞机草叶片数、总叶面积、分枝数、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均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下,叶提取液的抑制作用大于茎提取液。与对照相比,黄荆条茎、叶提取液各浓度处理下飞机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均降低,光补偿点增加。光响应曲线随着茎、叶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可见,黄荆条水提取液对飞机草的形态、生长和光合作用均有抑制效应,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替代防治飞机草的目标物种。
    锌、苯并\[a\]芘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李悦,谢诗,陈忠林,徐苏男,张利红**
    2013, 32(2):  358-362. 
    摘要 ( 1550 )   PDF (521KB) ( 386 )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锌(Zn)、苯并\[a\]芘(B\[a\]P)及其复合污染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生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小麦生物量下降,株高降低,300 mg·L-1 ZnSO4和54 mg·L-1B\[a\]P的复合胁迫使小麦幼苗地上及地下干重分别下降364%和51.7%,明显高于单一胁迫。各处理SOD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趋势,且低于对照,POD、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复合胁迫POD活性最高,CAT活性最低。Zn、B\[a\]P及其复合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且以复合胁迫最为显著。Zn、B\[a\]P联合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协同作用。
    氮磷互作对菊芋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晓娥,孟宪法,刘兆普,隆小华**
    2013, 32(2):  363-367. 
    摘要 ( 1579 )   PDF (483KB) ( 394 )  
    为探明肥料互作对菊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南芋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田间试验,对氮(N)、磷(P)及其交互作用对菊芋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对菊芋块茎产量、干物质含量,总糖、还原糖和菊糖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N、P交互作用对菊芋块茎产量、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块茎总糖和菊糖有极显著影响(P<0.01);当磷肥为135 kg·hm-2时,与氮肥存在交互效应;当氮肥低于180 kg·hm-2时,为正交互效应,表现出协同促进作用,氮肥高于180 kg·hm-2时,为负交互效应,表现出拮抗作用;当氮肥为180 kg·hm-2、磷肥为135 kg·hm-2时,氮磷正交互效应增强,氮磷表现出协同促进作用,菊芋块茎产量最高,且菊芋块茎的干物质含量、总糖、还原糖和菊糖含量达到最高值,即菊芋块茎能达到最高产量和最优品质。综上,在山东莱州地区菊芋大田种植的基础施肥量宜为纯氮为180 kg·hm-2、P2O5为135 kg·hm-2
    不同水生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
    郑九文1,2,邢鹏2**,余多慰1,郭远2,3
    2013, 32(2):  368-374. 
    摘要 ( 1446 )   PDF (1662KB) ( 566 )  
    水生植物是浅水湖泊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分解和矿化过程对于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真菌是生态系统中植物残体的主要分解者之一,其在不同水生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的群落组成和功能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在完整的沉积物和上覆水体系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残体,在确定适合的扩增真菌18S rRNA基因特异性引物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克隆文库以及序列分析,研究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在不同水生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的真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引物对nu-SSU0817/nu-SSU-1536和nu-SSU-0817/nu-SSU-1196更适合扩增真菌18S rRNA基因;水体中的真菌类群主要是担子菌(Basidiomycota),而表层沉积物中主要是壶菌(Chytridiomycota)。统计分析显示,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真菌在水生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的功能和生态位分化。
    红碱淖遗鸥孵卵行为
    汪青雄1,杨超1,刘铮2,肖红1**
    2013, 32(2):  375-379. 
    摘要 ( 1222 )   PDF (495KB) ( 363 )  
    2012年5—6月,应用e-Science信息技术,对红碱淖遗鸥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孵化阶段昼夜间孵卵节律分别为:孵化前期换孵次数6.40±0.45 (n=68)、2.37±0.20 (n=62),坐巢方向变换35.34±2.12 (n=68)、16.16±0.67 (n=62),翻卵次数10.81±0.50 (n=68)、6.58±0.40 (n=62);孵化中期换孵次数2.20±0.12 (n=66)、0.52±0.06 (n=60),坐巢方向变换18.73±0.85 (n=66)、4.28±0.31 (n=60),翻卵次数10.14±0.55 (n=66)、4.22±0.30 (n=60);孵化后期换孵次数1.81±0.10 (n=48)、0.53±0.07 (n=47),坐巢方向变换15.17±0.75 (n=48)、3.87±0.34 (n=47),翻卵次数8.65±0.51 (n=48)、3.26±0.22 (n=47)。当大风或大雨时,对同一孵化阶段的换孵次数、坐巢方向变换和翻卵次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双亲交替换孵主要集中于04:00—06:00、08:00—10:00、12:00—14:00等时间段内。孵化后期,亲鸟坐巢时长达到601.14±31.16 min (n=56)。遗鸥通过调节昼夜间的孵卵节律来控制卵的温度,以保证昼夜间卵胚胎的正常发育。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现状
    李少文1,刘元进2,3,李凡1,张莹1,徐宗法1,吕振波1**,王田田3
    2013, 32(2):  380-388. 
    摘要 ( 1873 )   PDF (971KB) ( 511 )  
    2011年对莱州湾20个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运用功能群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群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2011年共发现177种大型底栖动物,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各功能群所含种类占全部种类的百分比依次为C>D>Pl>O>Ph,栖息密度百分比依次是Pl>D>C>O>Ph,生物量百分比依次是Pl>C>D>O>Ph;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个站位分为3组;各功能群的种类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在季节变化上均无显著差异,各功能群的丰富度指数(d)依次是C>D>Pl>O(Ph功能群除外),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均匀度指数(J′)依次是C>D>O>Pl,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多样性指数(H′)依次是C>D>Pl>O,季节间差异不显著;种类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ABC曲线显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其食物来源共有4个营养级,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占第Ⅱ、Ⅲ、Ⅳ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大辽河水系夏季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生态评价
    王璐璐1,董芳1,李芳芳1,段梦1,朱琳1,2,3**
    2013, 32(2):  389-395. 
    摘要 ( 1493 )   PDF (555KB) ( 444 )  
    作为建立中国水环境生态学基准的基础性工作,于2011年6月,按照相关规范,对大辽河水系各河段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生态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大辽河水系共检出59种或变种,其中以轮虫类占优势,占总种类数的84.75%,不同采样点的密度从8.63个·L-1至2292.06个·L-1不等,平均值为628.97个·L-1;主要优势种是龟甲轮虫属(Keratella)和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的种类;共检出污染指示种28种,其中β-中污带指示种居多,有11种,占所有指示种的40%;Shannon指数为2.33~3.93,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2.84~9.4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9~0.97;综合水体中后生浮游动物的密度、优势种类、指示种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表明,大辽河水系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中等程度污染水平。相比前些年的资料,水生态状况有所好转。
    吕泗大洋港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
    吴建新1,2**,李强3,张晴3
    2013, 32(2):  396-400. 
    摘要 ( 1554 )   PDF (705KB) ( 436 )  
    于2010年4月对江苏省南通市吕泗大洋港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0个调查站位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30属85种,其中,硅藻门27属81种,占种数的95.29%,蓝藻门2属3种,占种数的3.53%,金藻门1属1种,占种数的1.18%;浮游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以低盐近岸性类群为主,辅以少量的广温广盐性类群;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具边圆筛藻、簇生针杆藻、长菱形藻、偏心圆筛藻、圆海链藻、线形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优势度分别为0.319、0.308、0.246、0.243、0.186、0.131、0.122和0.120;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范围为0.641×104~3.136×104 ind·L-1,平均值为1.640×104 ind·L-1;群落特征指数变幅较大(种类数为23~42,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603~1.339,Shannon指数为2.362~3.84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38~0.958);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007,Shannon指数均值为3.327,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859。相关性分析表明:均匀度指数与汞和锌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OD和DIN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丰富度指数与砷含量和DO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指数仅与锌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四种冬季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汪秀芳1,2**,许开平1,叶碎高1,薛淋淋3,刘贵华2,尤爱菊1,苏飞1
    2013, 32(2):  401-406. 
    摘要 ( 1836 )  
    选择10种耐低温的水生植物构建4种植物组合,研究了冬季低温环境下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组合1〔常绿水生鸢尾(Iris hexagonus Hybrid)+羊蹄(Rumex japonicus)+金叶“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 “Ogan”)+反曲灯心草“蓝箭”(Juncus inflexus “Blue Arrows”)〕4种植物均能在试验富营养化水体中茂盛生长,且对TN、NOx-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7.8%、52.2%、32.4%和70.1%;组合2〔常绿水生鸢尾+羊蹄+金叶“金钱蒲”+大苞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4种植物也都能在试验富营养化水体中存活,并且有一定量的生长,对TN、NOx-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4.2%、58.5%、34.6%和67.8%;而未种植物的对照对TN、NOx-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0.0%、25.9%、27.3%和64.5%;组合1和2对富营养化水体有较好的净化效果。组合3和组合4中由于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和三穗薹草(Carex tristachya)等植物长势较差,仅对NOx-N具有较明显去除能力,对其他指标去除效果不明显。通过这些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特性和对营养元素的去除能力,发现冬季组合1和2的净化效果较好,是低温条件下适宜的浮床植物组合形式。
    汎河不同断面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差异性
    付保荣1,张润洁1**,李霞1,惠秀娟1,张楠1,付豪1,张铮2
    2013, 32(2):  407-411. 
    摘要 ( 1681 )   PDF (527KB) ( 425 )  
    于2011年枯水期、丰水期对辽宁省北部汎河10个断面的着生藻类的种类、生物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监测到着生藻类6门8纲16目25科47属,其中枯水期监测到35属,丰水期监测到32属;汎河着生藻类群落主要由硅藻组成,其次是蓝藻和绿藻;枯水期汎河各断面着生藻类生物密度平均为11.92×105个·cm-2,丰水期的生物密度平均为3.75×105个·cm-2;枯水期汎河着生藻类的优势种主要有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尖针杆藻(S. acus)、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钝脆杆藻(F. capucina)、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近缘桥弯藻(Cymbella affinis)、偏肿桥弯藻(C. ventricosa)、箱形桥弯藻(C. cistula);丰水期优势种主要有美丽颤藻(Oscillatoria formosa)、两栖颤藻(O. tenuis)、席藻(Phormidium sp.)、肘状针杆藻(S. ulna)、尖异极藻(Gomphonema acuminatum)、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Shannon多样性指数评价显示汎河水质为轻污染。
    张家湾子金矿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左思艺1,王智慧1,张朝晖1,2**
    2013, 32(2):  412-417. 
    摘要 ( 2885 )   PDF (536KB) ( 377 )  
    调查了贵州省张家湾子金矿苔藓植物,并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AF-640和AAnalyst 800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重污染区、相对污染区和清洁区苔藓植物优势种及土壤基质6种重金属元素(Cu、Zn、Cd、Pb、Hg、As)含量进行测定。在该金矿共采集苔藓样品75份,鉴定为9科16属23种。优势科为丛藓科和真藓科,生活型主要有4种:矮丛集型、高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矮丛集型以80.3%占绝对优势。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矿区受Hg、As、Cd污染严重;硬叶净口藓对Cd的富集系数为5.58,属于强烈富集;匐灯藓对Cd富集系数为1.64,属于相对富集。苔藓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苔藓植物能监测该矿区重金属污染。
    甘孜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耿海清1**,杨玖贤2,熊伟3,王昊4
    2013, 32(2):  418-424. 
    摘要 ( 1711 )   PDF (1233KB) ( 393 )  
    为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选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研究对象,将整个甘孜州划分为8种植被景观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5年,预测了规划实施后2010年、2020年甘孜州的景观密度、频率、比例及优势度变化;通过规划区与生物多样性敏感区域的叠加,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空间冲突;根据长江上游植被类型图面信息的筛选、集成和综合, 结合野外调查, 将甘孜州整个地域划分出40种不同植被类型,制作了甘孜州植被生物量分布图,并计算了每个规划开采区内的生物量;使用甘孜州动植物分布数据,统计了每一鼓励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内各个物种栅格数占规划区总栅格数的比例,以此分析区域矿业开发活动对该物种的影响程度。通过上述工作,提出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甘孜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调整建议。
    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王云1**,朴正吉2,关磊1,孔亚平1
    2013, 32(2):  425-435. 
    摘要 ( 2515 )   PDF (1427KB) ( 610 )  
    随着中国公路建设大规模向生态敏感区延伸,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凸显。但目前国内公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系统研究较少。2008年11月—2012年2月,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等对毗邻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长白山旅游公路进行了动物致死、公路对动物的影响域、动物穿越公路、动物通道利用率等研究。结果表明:路域500 m范围内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种类占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42.86%、24.78%、66.67%和66.67%,国家级保护物种达11种(Ⅰ级2种,Ⅱ级9种);一共有59种3475个动物被致死,平均达到61.6个·100 km-1,两栖类最多,达到2996个;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对鸟类和哺乳类物种丰富度无影响,但鸟兽活动痕迹有向路域200 m范围集中趋势;10次冬季调查发现,13种动物穿越公路共502次,穿越次数最多的是黄鼬,达到169次,动物偏好于自然保护区段穿越公路(原始红松阔叶林段落);有6种中大型动物利用桥涵穿越公路,桥梁和涵洞利用率分别达到88%和44.2%,植被类型、人为干扰、通道尺寸都对通道利用率有影响。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对策。
    基于RUSLESMA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以庆城县蔡家庙流域为例
    潘竟虎,文岩**
    2013, 32(2):  436-444. 
    摘要 ( 1633 )   PDF (2214KB) ( 417 )  
    以甘肃省庆城县蔡家庙小流域为例,运用混合光谱线性分解(SMA)从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植被覆盖度,获取流域的植被覆盖因子,借助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计算了2003和2010年土壤侵蚀量,分析了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和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对流域土壤侵蚀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年间,蔡家庙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由3.61×106 t·a-1增加到4.48×106 t·a-1,增加了24%;平均侵蚀强度由8590.23 t·km-2增加到10652.01 t·k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状况差异较大,未利用地、草地、园地的侵蚀状况严重;坡度大于15°、高程低于1395 m以及坡向朝西的区域,土壤侵蚀较严重。研究区整体侵蚀景观高度破碎,斑块总数减少,破碎度变小,景观异质性减小,整体形状趋于规则;除微度侵蚀景观外,其余景观类型趋于简单化。
    新疆三工河流域人工绿洲演化特征的综合评价
    刘丽娟,王玉刚**,李小玉
    2013, 32(2):  445-451. 
    摘要 ( 1575 )   PDF (823KB) ( 285 )  
    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的阜康绿洲、阜北绿洲和整个流域农业绿洲作为3个评价单元,从绿洲景观结构、植被建设、水资源利用程度、绿洲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状况、土壤结构、能值特征和水利工程建设水平8个方面对干旱区人工绿洲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表明,在42项二级指标中,有2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其特征值之和占总方差的100%,能够解释全部的信息含量,可归属为水利工程建设特征因子和社会经济生产力因子。发育度分析表明,阜康绿洲为较高开发程度的绿洲,阜北绿洲为潜在开发程度的绿洲,整个流域农业绿洲为弱开发程度的绿洲。
    2000—2011年黄土高原植被景观格局变化
    张建香,张勃**,尹海霞,王媛媛,赵一飞
    2013, 32(2):  452-458. 
    摘要 ( 1845 )   PDF (2282KB) ( 375 )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遥感数据MODIS NDVI提取植被覆盖度,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近12年不同时段(2000—2003年、2004—2007年和2008—2011年)以及夏季不同时期(初夏、盛夏和暮夏)的植被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12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在景观水平上,破碎度和复杂度在初夏时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在盛夏和暮夏时期整体趋于复杂化,景观优势度、最大斑块的聚集度降低,多样性先增后减,景观连通性无明显变化。(2)在类型水平上,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中低度、中度覆盖向中高度、高度覆盖类型的转化,而低度覆盖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较小,约为3%~5%;季节内变化主要表现为低度覆盖持续减小,中度、高度覆盖类型在盛夏明显增大,最大增幅为9.76%,中低度覆盖类型在盛夏减小幅度最高,达13.77%,其他类型无明显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情况和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可为当地植被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空间粒度变化对沂蒙山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
    张玲玲1,史云飞1**,刘玉华2
    2013, 32(2):  459-464. 
    摘要 ( 1778 )   PDF (1165KB) ( 467 )  
    基于2004年沂蒙山区不同空间幅度的土壤侵蚀强度图,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选择8个景观格局指数,探讨沂蒙山区不同空间幅度的景观格局指数在20~65 m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并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函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1)各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具体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变化不明显3种情况;(2)对于两种不同空间幅度的研究区域,景观格局指数研究的第一尺度域为(20,35),最佳空间粒度均为35 m;(3)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所选8个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拟合,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周长面积分维数、蔓延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能够很好地拟合出其变化趋势;而最大斑块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拟合效果不太理想。
     
    综述与专论
    江苏省路网密度与聚落占地率的关系
    张晴晴1,刘茂松1**,徐驰1,张明娟2,张艳1
    2013, 32(2):  465-472. 
    摘要 ( 1376 )   PDF (1502KB) ( 439 )  
    基于2000年江苏省1∶1万地形图数据,应用邻域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5个县(或县级市)的道路与聚落在5、10、15及20 km 4个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二者在16个尺度组合下的关联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道路是异质性较低的景观要素类型,而聚落是异质性较高的景观要素类型;道路与聚落的空间异质性水平均随着观测尺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前者的异质性水平随尺度增加而降低的程度不如后者明显;路网密度较大或聚落占地率较高的地区,道路及聚落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均分别趋于下降;在16个尺度组合中,20 km尺度路网密度与5 km尺度聚落占地率的关联程度最高;在上述尺度组合下,路网密度随聚落占地率的增大呈阶梯式增长,路网密度的增长表现出非连续性特征;由于这两种不同景观要素类型往往具有不同的尺度依赖特征,有必要比较多种尺度组合下二者的相关程度,并选择合适的尺度组合来研究景观要素间的相关关系。
    氮沉降对泥炭地影响的研究进展
    曾竞1,卜兆君1**,王猛2,马进泽1,赵红艳1,李鸿凯1,王升忠1
    2013, 32(2):  473-481. 
    摘要 ( 2310 )   PDF (567KB) ( 537 )  
    泥炭地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碳库,其养分贫乏的环境特征、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正受到氮沉降的影响。本文从6个方面就氮沉降对泥炭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予以综述:(1)泥炭地多受氮限制,氮沉降增加土壤氮含量,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促进细菌数量的增加,提高微生物酶活性,改变泥炭地的土壤环境;(2)在高氮沉降的泥炭地中,泥炭藓对氮的持留能力、传输能力和耐受能力均降低,造成致毒效应,并最终被喜氮的维管植物代替;(3)氮沉降改变了泥炭地氮贫乏的状况,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主要以促进为主;(4)氮沉降增加维管植物氮的供应,促进其生长,而使泥炭藓处于光竞争的劣势地位,改变泥炭藓及其与维管植物的种间关系;(5)氮沉降改变植物体内氮磷比,影响苔藓植物的繁殖与更新,导致泥炭地植被物种组成的变化,甚至引发植被演替;(6)氮沉降通过与泥炭地地上和地下生物组分相互作用,促进泥炭地分解,严重威胁着泥炭地的碳库功能。最后,文章指出了目前泥炭地氮沉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泥炭地氮沉降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龚金龙,张洪程**,胡雅杰,龙厚元,常勇,王艳,邢志鹏,霍中洋
    2013, 32(2):  482-491. 
    摘要 ( 5549 )   PDF (598KB) ( 877 )  
    灌浆结实期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温度对水稻籽粒灌浆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趋暖以及极端天气频发,温度胁迫下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是目前稻作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灌浆结实期温度为切入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适宜温度与温度影响时段以及温度胁迫下水稻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灌浆初期(齐穗后20 d)是温度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适温(21~26 ℃)有利于水稻灌浆和淀粉的充实与沉积,过高或过低温度均不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温度胁迫下,水稻生理生化活性下降,光合功能降低,抗逆性减弱,干物质积累和运转受抑,从而造成产量下降及品质变劣。这些可能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和灌浆结实期温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李春林1,2,胡远满1,刘淼1**,徐岩岩1,2,孙凤云1,2
    2013, 32(2):  492-500. 
    摘要 ( 1946 )   PDF (552KB) ( 717 )  
    城市非点源污染是伴随城市化而出现的新问题,其主要来源于城市中的工业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和土壤侵蚀等,通过暴雨径流的冲刷作用汇入城市水体,从而严重危害着城市水体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本文阐述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评述了城市暴雨径流的主要研究方法,即事件平均浓度(EMC)和初期冲刷(FF);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SWMM和HSPF两种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低影响发展(LID)在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最后根据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要在加强污染物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非点源模型,而中国要研究适合本国的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和将城市非点源污染治理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相结合。
    方法与技术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对大叶藻种子活力的影响
    张凌宇,张沛东**,田璐,孙燕,张秀梅
    2013, 32(2):  501-506. 
    摘要 ( 1441 )   PDF (703KB) ( 430 )  
    通过设置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3个关键要素,即冰冻保护液处理、玻璃化溶液脱水时间和冷冻处理,研究了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对大叶藻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冰冻保护液处理和玻璃化溶液脱水时间对大叶藻种子活力无显著影响;冷冻处理组种子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冰冻保护液和玻璃化脱水处理对冷冻后种子活力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冰冻保护液和玻璃化溶液未对种子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未冰冻保护液处理组玻璃化溶液脱水4 h时种子活力显著低于其他脱水时间,而冰冻保护液处理组脱水4 h时与其他脱水时间无明显不同,表明较长时间的玻璃化溶液脱水处理需使用冰冻保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结果为超低温保存大叶藻种子提供了参考。
    多网目单层和三重组合刺网在岩礁和沙地生境中的鱼类采集效果比较
    汪振华,龚甫贤,吴祖立,毕远新,章守宇**
    2013, 32(2):  507-514. 
    摘要 ( 1572 )   PDF (741KB) ( 361 )  
    为了解多网目单层组合刺网(MGN)和三重组合刺网(MTN)在近岸软相和硬相生境中的鱼类采集效果,于2011年10月选择枸杞岛沙地(SB)和岩礁(RR)生境为研究对象,从种类组成、捕获方式、优势种渔获率、多样性和群落格局上对MGN和MTN在两种生境中的鱼类采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B中MTN比MGN多采集鱼类5种,RR中相应多采集鱼类8种;SB中的MGN采获优势种为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MTN增加了日本须鳎(Paraplagusia japonica);RR中的MTN仅采获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两种优势种,但MGN相应多出青鳞小沙丁鱼和小黄鱼;两生境中MGN的捕获方式均以契入为主,而MTN的渔获个体中其他捕获方式的比例明显增加;MGN对两生境近底层小黄鱼和中上层青鳞小沙丁鱼的捕获率显著高于MTN,但对褐菖鲉、斑头鱼以及日本须鳎等底层鱼类的捕获率上,MGN要低于MTN;SB中基于MTN的多样性指标均显著大于MGN,而RR中两者之间的各指标并无显著差异;两生境中MGN和MTN所呈现的群落格局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进行刺网采样时,需依据研究目标应用适宜的网具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了解鱼类组成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