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3-10
    目录
    目录
    2013, 32(3):  0. 
    摘要 ( 839 )   PDF (476KB) ( 314 )  
    研究报告
    密度对四季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增长模式的制约性调节
    郭子武,杨清平,李迎春,陈双林**
    2013, 32(3):  515-521. 
    摘要 ( 1804 )   PDF (721KB) ( 515 )  
    为了给四季竹(Oligostachyum lubricum)高效培育的林分结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对立竹胸径基本一致的4种立竹密度(24600~29800株·hm-2,D1;37500~42600株·hm-2,D2;46500~52800 株·hm-2,D3;76500~85500株·hm-2,D4)四季竹纯林进行了1~3 a立竹地上生物量积累、分配与异速生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季竹立竹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秆>叶>枝。随着立竹年龄增大,不同密度的四季竹林立竹秆、枝、叶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及叶/枝、叶/秆、枝/秆构件生物量比总体上均呈增大趋势,且2 a、3 a立竹显著高于1 a立竹,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呈升高趋势,而秆生物量分配比例呈下降趋势。随着立竹密度增大,1~3 a立竹地上生物量、构件生物量总体上呈“∧”型变化,D1~D3密度时逐渐升高,D4密度时显著下降,各年龄立竹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降低,而秆生物量比例增大,叶/枝、叶/秆、枝/秆生物量比总体上1 a立竹呈倒“N”型变化,2 a、3 a立竹呈下降趋势。叶-枝构件生物量符合近等速增长模式,异速生长指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小幅度下降,叶-秆、枝-秆构件生物量符合简单异速增长模式,异速生长指数随密度的增大分别呈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当超出一定密度时(D2密度以上),四季竹立竹生物量分配更趋向于支撑构件(秆),以促进立竹纵向生长来获取更多的光资源;46500~52800株·hm-2是试验四季竹林立竹生物量高效积累和有效分配的密度。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与养分的耦合关系
    卢成阳1,2,3,彭晚霞1,3,宋同清1,3**,曾馥平1,3,杨钙仁2,张浩1,3,鹿士杨1,3,杜虎1,3
    2013, 32(3):  522-528. 
    摘要 ( 1840 )   PDF (469KB) ( 415 )  
    基于喀斯特峰丛洼地农作区、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4类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养分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系统微生物种群组成不同,真菌比率均较低,农作区、人工林、原生林的放线菌比率较大,而次生林细菌比率较大;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量碳(Cmic)与微生物量氮(Nmic)、微生物量磷(Pmic)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密切,而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均较弱,表明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种群数量分布的随机性较大,而不是受单一养分因子的控制;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属性和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不同:农作区土壤有机质(SOM)、pH、全磷(TP)起较大作用,主要影响土壤Cmic、细菌和真菌;人工林中土壤水分、SOM、全氮(TN)、TP主要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次生林中以pH、SOM、TP、碱解氮(AN)、速效钾(AK)主要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和真菌;原生林主要有pH、TP、AN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和细菌。
    科尔沁沙地风蚀作用对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
    连杰1,2**,赵学勇1,王少昆1,王新源1,2,岳祥飞1,2,韩娟娟1,2,云建英1,黄文达1
    2013, 32(3):  529-535. 
    摘要 ( 2040 )   PDF (1952KB) ( 390 )  
    对位于科尔沁沙地奈曼旗中部的沙漠化区域(S区)和舍力虎湖盆(潜在沙漠化区域,P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0~100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土壤各级颗粒密度进行了对比分析;S区内设对照点MS、风蚀发生地TS和颗粒沉降地LS,P区内相应位置设为MC、NC和SC。结果表明:自西北向东南由以中粗沙组分为主的土壤向以粘粉粒和极细沙组分为主的土壤过渡;粘粉粒密度每减少1 kg·m-2,SOC和TN密度分别下降10和1.1 g·m-2;0~20 cm土壤容重平均值在1.322~1.651 g·cm-3变化,表现为TS>MS>LS>NC>SC>MC,粘粉粒含量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pH表现为NC>SC>MC>S区;相对各区域的对照点,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的TS和SC处SOC和TN含量及密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样以土壤可蚀性颗粒的沉降堆积作用为主,LS的SOC和TN含量及密度较TS和MS有明显的增加,而NC较SC和MC均大幅减少。S区土壤粘粉粒中的SOC和TN含量远高于P区,但风蚀引起的粘粉粒吹蚀和沙沉积对P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S区。区域自然条件下,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增大了潜在沙漠化土壤的风蚀风险,风蚀作用的持续效应导致了不同的土壤碳、氮储量变化。
     
    长期土壤肥力因子变化及其与植被指数耦合关系
    李燕丽1,2,潘贤章1**,周睿1,2,王昌昆1,2,刘娅1,2,石荣杰1,2,陈冬峰1,赵其国1
    2013, 32(3):  536-541. 
    摘要 ( 2218 )   PDF (461KB) ( 460 )  
    以广西南宁、崇左地区作为典型区,利用AVHRR和MODIS NDVI遥感影像数据,以及1981年、2011年的土壤数据,分析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与土壤肥力因子及其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土壤pH极显著下降,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上升;同时,NDVI变化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NDVI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变化及土壤全氮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因此,NDVI时间序列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这为土壤肥力长期变化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皖北石灰岩山地青檀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点格局分析
    张兴旺1**,张小平2,郭传友1,张强1
    2013, 32(3):  542-550. 
    摘要 ( 1549 )   PDF (772KB) ( 455 )  
    基于皖北石灰岩山地青檀次生林的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点格局Oring统计法,研究了青檀种群的径级结构、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1)不同样地青檀种群的径级结构大体呈倒“J”型,各径级均有个体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幼苗、幼树阶段,中树和大树较少,种群均属增长型。(2)幼苗、幼树和中树在个别小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且皇藏峪种群的聚集强度显著高于相山种群;随着尺度的增加,个体趋于随机分布。成树阶段的青檀个体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或接近均匀分布。(3)各发育阶段间的空间关联主要表现在中、小尺度上,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空间关联性不显著。青檀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主要受群落生境的异质性、自身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克隆繁殖)以及人为活动的干扰等因素影响。
    滇中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空间格局
    刘保双1,付登高1,2,吴晓妮1,王洪娇1,王琪1,段昌群1**
    2013, 32(3):  551-557. 
    摘要 ( 1608 )   PDF (607KB) ( 479 )  
    采用Ripley的点格局分析方法对滇中次生常绿阔叶林中优势种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和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的分布格局以及不同径级分株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两个优势物种各径级株数分布较均匀,二者的增长处于稳定期。(2)两个优势物种在总体上及不同径级阶段主要呈聚集分布。随径级的增加,滇青冈种群的聚集程度逐渐降低,而滇油杉种群的聚集程度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两个优势物种的幼树、中树和大树主要呈空间正相关或无空间关联性。(3)两优势种群不同径级之间在不同尺度下基本上无关联性,这可能是二者的生存策略存在较大差异而造成的。研究表明,在滇中森林恢复过程中,应结合植物种群的密度控制及种间相互作用来构建群落的结构。
    不同演替阶段栎树混交林群落稳定性
    马洪婧,李瑞霞,袁发银,史珑燕,关庆伟**
    2013, 32(3):  558-562. 
    摘要 ( 1717 )   PDF (424KB) ( 449 )  
    稳定性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一个综合指标,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验证火山岩山地森林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本文以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侧柏栎树混交林、栎树混交林和栎树黄连木混交林3种典型森林群落为对象,选取演替现状、物种多样性、Gordon稳定性值、群落结构4项指标10个因子作为构建评价模型的参数,通过函数隶属值方法评价了江苏盱眙火山岩山地典型森林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的进行,稳定性不断增强,与传统的演替理论一致,即演替是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2)3种群落总体的丰富度指数和Whittaker生境多样性指数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却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即栎树混交林>黄连木栎树混交林>侧柏栎树混交林;3)多样性最高的是栎树混交林,而稳定性最高的是侧柏栎树混交林,多样性并不能完全代表稳定性;4)由于侧柏栎树混交林密度过大,需要进行适当抚育,促进其正向演替。
    上海市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现状及配置评价
    唐丽红1,2,马明睿1,2,韩华1,2,王昊彬1,2,由文辉1,2**
    2013, 32(3):  563-570. 
    摘要 ( 2035 )   PDF (652KB) ( 581 )  
    于2012年3—10月对上海市淀山湖和元荡以及7个公园水体的水生植物进行了样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景观水体水生植物评价模型,对上海市典型景观水体水生植物配置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有水生植物31种,分别隶属于18科,主要以挺水植物为主,以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为辅,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美人蕉(Canna indica)等大型水生植物较为多见。淀山湖及元荡水生植物配置模式最佳,景观水体水生植物配置综合指数最高,为0.93;上海植物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配置综合指数为0.89,明显高于其他公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配置综合指数,水生植物配置等级为优,曹杨公园和徐汇公园水体水生植物配置为良。静安公园、金桥公园和闸北公园水体水生植物配置为中等,天山公园的水体水生植物配置较差,水体景观综合指数值仅为0.22。
    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
    杜满义1,范少辉1**,漆良华1,刘广路1,唐晓鹿1,肖复明2
    2013, 32(3):  571-576. 
    摘要 ( 1538 )   PDF (469KB) ( 448 )  
    以江西省安福县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毛竹林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1)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以毛竹纯林最高,分别为13.1和2.15 g·kg-1;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热水浸提有机碳以竹杉混交林最高,分别为123.3和349.0 mg·kg-1。(2)3种类型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3)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热水浸提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后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土壤中活性较高部分的碳含量。
     
    上海市大莲湖池杉林三种优势植物枯落物分解动态
    王斌,郑思俊,朱义,巨波,赵慧娟,张群,崔心红**
    2013, 32(3):  577-582. 
    摘要 ( 1746 )   PDF (481KB) ( 318 )  
    用枯落物分解网袋法,对上海市大莲湖湿地池杉林内3种优势植物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孔雀稗(Echinochloa cruspavonis)、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的枯落物进行了190 d的分解培养,测定了分解速率及其C、N、P养分元素释放动态。用收集器法对池杉林枯落物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池杉林内池杉每年产生枯落物量为5.70 t·hm-2,是该林地枯落物的主要来源。3种植物枯落物的分解速率(枯落物的干重量损失)依次为日本看麦娘>孔雀稗>池杉。C元素含量在3种植物枯落物中随时间显著下降;N、P元素在池杉枯落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而在日本看麦娘和孔雀稗中则没有发生富集-现象。
     
    不同水分处理对甘蒙柽柳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王同顺,孙保平**,冯磊,胡生君,于明含
    2013, 32(3):  591-596. 
    摘要 ( 2084 )   PDF (603KB) ( 386 )  
    以1年生甘蒙柽柳幼苗为对象,采用人工壕沟挖掘法,对柽柳幼苗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干旱处理、适度灌溉、充分灌溉)根系生态学特征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柽柳幼苗根系生长影响显著,垂直根扎根深度和生长速率随着灌溉量的减小而增加。地面灌溉量的增加会导致根系分布的浅表化和根系消弱系数的减小,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深度呈显著负对数关系。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7—10月的根/冠比平均值分别为0.43、0.60、0.90、1.12,其根、冠间存在典型的异速生长关系。根/冠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小而增加,且生长季后期大于初期。
     
    山合欢树干液流的季节变化
    王小菲1,2,孙永玉1**,李昆1,张春华1,李彬1
    2013, 32(3):  597-603. 
    摘要 ( 1894 )   PDF (894KB) ( 373 )  
    于2011—2012年干湿季典型月份,应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对元谋干热河谷乡土树种山合欢进行了树干液流连续监测,并对周围气象要素、土壤水分等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1)山合欢树干液流存在明显“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2)在湿季不同天气条件下,山合欢树干液流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晴天液流均值、峰值约为阴天2.8和2.4倍,雨天的7.5和7.8倍,3种天气中液流启动时间晴天比阴天早约3 h,比雨天早约4 h;(3)在晴天,山合欢南边液流速率均明显高于北边;而雨天或者无阳光时,南北方位液流速率基本相同;(4)比较山合欢干、湿季典型晴天树干液流峰值、均值、启动时间以及液流通量可知,湿季液流启动时间均早于干季1.5 h左右,液流高峰时间段长于干季,峰值和均值约为干季的1.9和2.3倍;湿季液流通量明显高于干季,约为干季的2.3倍。(5)山合欢液流速率与光合辐射强度、大气温度、水汽压亏缺和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气象因子与山合欢树干液流流速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
    四种水稻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
    闫小红1,2**,尹建华3,段世华1,周兵1,胡文海1,刘帅1
    2013, 32(3):  604-610. 
    摘要 ( 4681 )   PDF (522KB) ( 530 )  
    应用4种典型的光响应模型对4个水稻品种“02428”、“淦鑫688”、“JR88921”和“JR88922”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以及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对4个水稻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都可以进行拟合,决定系数均为R2>0.99。但只有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可以拟合发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曲线,且可直接计算其饱和光强(Isat);由各模型计算的光合参数可知,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远高于实测值,指数函数与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Pn max与实测值最为接近;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指数函数求得的Isat均与实测值相差较大,除了“JR8892-1”采用指数函数求得的Isat大于实测值外,其余3个品种用上述3种模型拟合求得的Isat均小于实测值,唯有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Isat与实测值最为相符;对于低光强部分的参数光补偿点(Ic)与暗呼吸速率(Rd),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最接近其测量值;不同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JR88921”饱和光强与最大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高光效品种“02428”;处于分蘖盛期的“JR88922”也表现出较高的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而超级稻“淦鑫688”相对于其他品种,则具有较低的暗呼吸速率,光合产物消耗少。
     
    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黄瓜幼苗根系多胺、ATPase活性及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陆晓民1,2,郭世荣1**
    2013, 32(3):  611-614. 
    摘要 ( 1642 )   PDF (432KB) ( 350 )  
    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低氧胁迫黄瓜幼苗根系多胺、ATPase活性及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导致根系内多胺(PAs)含量显著提高、(精胺+亚精胺)/腐胺的比值下降,而K+、Ca2+、Mg2+、Zn2+含量及ATPase活性显著下降;与单纯的低氧处理相比,EBR可增加低氧黄瓜幼苗根系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及(精胺+亚精胺)/腐胺的比值,显著提高ATPase活性及Ca2+、Mg2+、Fe3+、Mn2+含量。可见,EBR可调节幼苗根系多胺变化,有效提高ATPase活性,促进无机离子的吸收,缓解了低氧的伤害。
     
    UV-B辐射增强对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结皮生理代谢及光系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回嵘1,李新荣1**,陈翠云1,赵锐明2,赵昕1,李培广1
    2013, 32(3):  583-590. 
    摘要 ( 1787 )   PDF (811KB) ( 387 )  
    以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人工固沙植被区的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结皮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模拟UV-B 4个辐射强度\[2.75(对照)、3.08、3.25和3.41 W·m-2\]的处理,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土生对齿藓结皮生理代谢及光系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强度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呈增加趋势;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可溶性蛋白质及类囊体膜蛋白表达量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与辐射强度呈反比。模拟UV-B辐射增强促进了土生对齿藓结皮活性氧的代谢速率,导致了膜脂过氧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进而降低PSII反应中心活性,最终导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这一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生物土壤结皮对UV-B辐射的响应机制,探索应用生物土壤结皮进行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外源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菊苣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谷文英1,李兴正1,祈新梅1,高洪文2**
    2013, 32(3):  615-620. 
    摘要 ( 1895 )   PDF (522KB) ( 350 )  
    利用室内砂培实验,研究了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 0.2 mmol·L-1)对不同浓度NaCl(140和280 mmol·L-1)胁迫下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 cv. Commander)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6~15 d),菊苣叶面积、叶长、叶宽以及叶相对含水量(RWC)明显降低,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HPLC分析表明,根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1-蔗果三糖和蔗果四糖的含量在低盐胁迫下明显下降,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则有所升高。SNP预处理不仅缓解了盐胁迫对菊苣叶的生长和RWC的抑制,而且使脯氨酸含量和蔗果四糖含量急剧增加(P<0.05),同时降低了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这说明外源NO能通过增强菊苣幼苗的保水能力,促进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果聚糖特别是蔗果四糖的生成而增强抵御盐胁迫的能力。
    商陆根超声波萃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
    丁丽娟,丁伟**,张永强
    2013, 32(3):  621-626. 
    摘要 ( 1610 )   PDF (510KB) ( 331 )  
    比较了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根丙酮提取物的正丁醇和乙酸乙酯2种溶剂超声波萃取液及其残留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商陆根正丁醇萃取液的活性最好,以浓度为2.5 mg·mL-1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24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4%和97%;处理48 h的LC50为1.787 mg·mL-1,LC90为7.272 mg·mL-1;浓度为1、2和4 mg·mL-1的正丁醇萃取液对雌成螨24 h的驱避率分别为62%、82%和84%;同时对雌成螨48 h的产卵抑制率分别为39%、81%和93%。进一步对商陆根正丁醇萃取液柱层析分离和TLC鉴定获得14个组分,其中以组分11的杀螨效果最好,浓度为2 mg·mL-1时,处理48 h,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校正死亡率达到了98%,LC50为0.932 mg·mL-1,LC90为3.110 mg·mL-1
    四种松毛虫表型性状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南宫自艳1,杨君2,徐秀平3,高宝嘉4**
    2013, 32(3):  627-633. 
    摘要 ( 1666 )   PDF (829KB) ( 293 )  
    对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4种松毛虫的8个表型性状(蛹重、蛹长、雌雄虫体重、雌雄虫翅展和雌雄虫体长)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项性状指标在4种松毛虫之间差异极显著;在所有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蛹重(CV=51.99%);对各种群变异系数比较分析发现,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落叶松毛虫,最小的是云南松毛虫。主成分分析表明,蛹长、雌虫体重和雌虫翅展3个主分量构成的信息量基本能代表这8个性状的变异。系统聚类的结果为马尾松毛虫与落叶松毛虫聚为第一分支,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聚为第二分支。松毛虫属昆虫表型性状的变异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密切。
     
    甘南高原沼泽湿地秋季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宁应之1**,王芳国1,杜海峰2,王红军3,苏苌1
    2013, 32(3):  634-640. 
    摘要 ( 1850 )   PDF (871KB) ( 341 )  
    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蛋白银染色法,对甘南高原沼泽湿地秋季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各样点纤毛虫群落组成参数与其生存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样点共鉴定出15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11目34科53属,其中包括1个新种,24个未定名种,4个国内新纪录种。在鉴定到的纤毛虫中,下毛目为优势类群,前口目为次优势类群,寡毛目和袋形目为罕见类群,常见类群包括肾形目、篮口目、管口目、膜口目、盾纤目、异毛目和缘毛目。甘南高原沼泽湿地纤毛虫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生境类群构成特殊,罕见种和特有种所占比例较大,广布种所占比例较小。灰色系统关联分析表明,各采样点纤毛虫物种丰度与其微生境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有机质和铵态氮是影响高原沼泽湿地纤毛虫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沅江种群与西江种群形态度量学性状的差异性
    代应贵**,岳晓烔,尹邦一
    2013, 32(3):  641-647. 
    摘要 ( 1726 )   PDF (943KB) ( 359 )  
    分别以采自沅江水系142例和西江水系92例稀有白甲鱼标本为材料,采用差异系数法、方差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稀有白甲鱼沅江种群、西江种群包括10个可数性状和31个比例性状等形态度量学性状的差异性。方差分析表明,2个种群之间共有6个可数性状和27个比例性状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判别分析筛选出了9个对区分2个种群贡献较大的比例性状,并建立了2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式。主成分分析显示,稀有白甲鱼种群鱼体沿背腹轴、头尾轴分别有16和6个比例性状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在尾部有2个比例性状差异明显。可见2个种群之间形态度量学性状已显示了明显的分化。这可能是两个种群长期隔离,在不同水系生态环境中产生了适应性进化的结果。然而,差异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两个种群之间形态度量学性状的差异尚未达到亚种分化的水平。
    铬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李勃1,2,王维君1,李忻怡1,张育辉1**
    2013, 32(3):  648-654. 
    摘要 ( 1876 )   PDF (603KB) ( 470 )  
    为评价水域环境中铬元素对两栖动物幼体的急性毒性,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 28~29期蝌蚪分别暴露于30~35 mg·L-1 Cr(Ⅲ) 6个不同浓度和10~45 mg·L-1 Cr(Ⅵ) 6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分别在24、48、72和96 h统计蝌蚪的死亡率及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暴露24、48、72和96 h,Cr(Ⅲ)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34.09±1.06、33.47±0.65、32.58±0.11和(32.05±0.20) mg·L-1,安全浓度(SC)为(3.21±0.02) mg·L-1;Cr(Ⅵ)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91.97±5.32、51.19±4.62、35.79±1.40和(28.81±1.87) mg·L-1,安全浓度(SC)为(2.88±0.19) mg·L-1。观察表明:Cr(Ⅲ)的急性毒性是通过与蝌蚪皮肤表面的分泌物结合后粘附在鳃部,导致呼吸障碍致死;而Cr(Ⅵ)的强氧化性可导致蝌蚪的表皮溃变,鳃部萎缩致死;另外,将28~29期蝌蚪暴露于安全浓度(SC)以下的含铬水体进行慢性实验,通过检测蝌蚪的体长、体重和完全变态时间显示,低浓度的Cr(Ⅲ)和Cr(Ⅵ)对蝌蚪的生长发育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导致畸型发生,其作用强度呈现剂量效应,但时间累积效应不规律。
    不同流速对鱇(鱼良)白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钟金鑫,张倩,李小荣,康斌**
    2013, 32(3):  655-660. 
    摘要 ( 1250 )   PDF (579KB) ( 350 )  
    在25 ℃水温下,采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测定装置对实验鱼在静水和0.1、0.2和0.25 m·s-1流速下的游泳状态、游泳速度、趋流率和摆尾频率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水流速度对鱇(〖HT5,7〗鱼〖KG-*3〗良〖HT5〗)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游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流速组的趋流率显著高于静水组,但不同流速组间的趋流率无显著差别;在0~0.2 m·s-1流速范围内,摆尾频率随流速加快而显著增大,但在0.25 m·s-1流速下40 min后摆尾频率显著低于0.2 m·s-1流速组;随着流速的增大,主要游泳状态由逆流前进变为逆流静止;在有流速组,顺流而下状态所占时间比例相对其他游泳状态都较少;在逆流游泳的3种状态中,游泳速度均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顺流而下状态中,游泳速度和水速间无显著相关;游泳速度、摆尾频率和水流速度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苏北浅滩沙脊潮沟地形和潮流对虾类分布的影响
    阙江龙1,2,柯昶3**,徐兆礼1,孙鲁峰1,陈佳杰1
    2013, 32(3):  661-667. 
    摘要 ( 1809 )   PDF (6198KB) ( 399 )  
    采用2010年11和2011年5月苏北浅滩海域2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苏北浅滩虾类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结合该海域沙脊潮沟系统,探讨了地形特征和潮流对虾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拖网调查共鉴定虾类15种;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值,得出该海域春季优势种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秋季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春季虾类生物量和尾数密度均高于秋季,春季和秋季虾类生物量分别为35.64和9.24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35.42×103和25.92×103 ind·km-2;根据贡献率β值,虾类总密度变化与主要优势种虾类密度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平面分布规律也一致;因苏北浅滩海域潮沟和沙脊相间的地形地貌特征, 加之受东海前进波和黄海旋转波作用,形成潮流从北、东、南3个方向向心辐聚作用;潮沟的流速大于沙脊的流速,致使无论在春季还是秋季,形成虾类生物量和尾数密度在潮沟内远大于沙脊上、在沙脊与潮间带浅滩之间的深槽处略高于沙脊处的分布特征。
    放牧绵羊毛、血、粪、尿中矿物元素含量特征
    钟金凤1,2,张力3,4**
    2013, 32(3):  668-674. 
    摘要 ( 1698 )   PDF (461KB) ( 355 )  
    为探讨青藏高原放牧绵羊矿物元素含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分春、夏、秋3季采集青海湖南岸绵羊毛、血清、粪、尿样品,测定Cu、Mn、Zn、Mg、Se和Mo的含量,并考查了各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血清中除Mn、Se,其余元素在季节间差异不显著;毛中除Se其余元素差异显著,尿中各元素均差异显著,粪中除Zn其余元素差异显著(P<0.05)。同一样品内不同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元素间的正相关较夏季和秋季多;粪内元素间关联度较高;Mg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协同关系较多,而Se元素则相反。同一元素在不同样品间的相关性表明:尿中矿物元素与其他样品显著相关;Zn、Se与其他元素相关关系紧密,而Mo元素则不甚紧密。综上,对于放牧绵羊而言,推荐尿液作为矿物元素实时监测指标;春季适时补充矿物质,可将Se与其他元素分开以避免相互拮抗。
    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搬迁区土壤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
    杨明明1,孙丽娜1**,罗庆1,邴龙飞2
    2013, 32(3):  675-681. 
    摘要 ( 1986 )   PDF (1785KB) ( 427 )  
    采用美国能源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暴露量化方法和美国环保局健康风险评估手册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了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搬迁区土壤中15种多环芳烃对户外劳作者的健康风险。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搬迁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为290.9~8492.37 μg·kg-1,搬迁区户外劳作者由于土壤中多环芳烃引起的非致癌危害指数范围为6.39×10-6~3.04×10-4,致癌风险范围为2.08×10-7~ 7.52×10-6,可判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搬迁区致癌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暴露点致癌风险值为7.52×10-6,未超过致癌风险水平上限(10-4),致癌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多环芳烃中苯并(a)芘对综合致癌风险贡献最大,贡献率高达61.0%,应注意防范土壤中该污染物引起的健康危害。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搬迁区户外劳作者受到的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主要由经口摄入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贡献,两种途径对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贡献率分别达到99%和100%,呼吸摄入引起的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则相对较小。
     
    成都市冬季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变化特征
    杨周1,2,李晓东1**,于静3,石友香3,杜锋3
    2013, 32(3):  682-688. 
    摘要 ( 1608 )   PDF (614KB) ( 373 )  
    利用Anderson冲击式分级采样器,在2010年冬季采集了成都市城东区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9种水溶性离子(SO42-、NO3-、Cl--、F--、NH4+、Ca2+、Mg2+、K+、Na+)的含量,并探讨其分布变化特征。SO42-、NO3-、NH4+、Cl-、K+、Na+等离子主要集中在粒径为3.3~0.65 μm的细颗粒物中,而Ca2+、Mg2+则集中在粒径为11~4.7 μm的粗颗粒物中。SO42-、NO3-、NH4+、Ca2+是主要的无机离子;在不同天气条件下,SO42-、NO3-的质量浓度按雾天、阴天、雨天递减,且雾天较阴天高2.5倍左右,较雨天高5倍左右,而其他离子也高出2倍左右;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NO3-\]/\[SO42-\]比值均较小(<1),说明成都市目前仍然以固定(燃煤)污染源为主,移动污染源(汽车尾气)的影响正逐步增强。
     
    苏锡常地区聚落粒级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陆俊宇1,刘茂松1**,徐驰1,杨雪姣1,张艳1,张明娟2
    2013, 32(3):  689-695. 
    摘要 ( 1783 )   PDF (4589KB) ( 331 )  
    利用1987、1993、1999、2005和201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江苏苏锡常地区3个地级市及9个县级市行政单元的聚落用地,并将聚落斑块按<5、5~20、20~80、80~320、320~1280、1280~5120、5120~20480和≥20480 hm2分为8个粒级,对各行政单元聚落粒级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87—2010年,研究区聚落总体规模增长了约5倍,但不同区域聚落规模的变化过程存在一定的节律性差异;期间各单元聚落粒级数增长了1~2级,最低粒级聚落斑块的面积占比大幅减小,最高粒级聚落的面积占比逐渐增大;在地级市单元及部分县级市单元中,出现次高粒级面积占比较小甚至缺失现象;地级市单元聚落粒级结构的均衡度持续下降,而多数县级市单元聚落粒级结构的均衡度上升。比较均衡分布型与非均衡分布型行政单元的区位条件及单元内景观资源格局特征发现,域内资源分布格局应是影响聚落粒级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的重要原因。
     
    近30年来江苏省滨海淤长型湿地景观动态
    张明娟1**,王磊2,刘茂松3,徐驰3
    2013, 32(3):  696-703. 
    摘要 ( 1582 )   PDF (899KB) ( 411 )  
    以4期(1975、1990、2002、2010年)Landsat影像为基础数据,研究了近30年来江苏省滨海淤长型湿地景观组成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75—2010年,江苏省滨海淤长型湿地面积从2100.18 km2增长到3686.31 km2,增长了75.52%;其中人工湿地(农业/渔业用地及盐田)面积增长了2.46倍(从514.97 km2至1795.18 km2),而以芦苇(Pragmites communis)、碱蓬(Saueda spp.)、茅草(Aeluropus littoralis)、米草(Spartina spp.)为主的盐生植物群落及光泥滩构成的自然湿地略有增长,但占湿地总面积比例从74.59%下降至50.30%。湿地宽度迅速从1975年的8.64±1.64 km增长至2010年的(13.89±2.86) km,其中,人工湿地在多数地段均向海面有所延伸,而自然湿地在不同时期和地点消长互现。近30年来,湿地景观演化方向为光泥滩→盐生植物群落→农业/渔业用地;其中,农业用地多以围垦芦苇滩涂为主,而渔业用地大多以围垦碱蓬滩涂为主。
    1960—2010年甘肃省不同气候区SPI与Z指数的年及春季变化特征
    陈丽丽,刘普幸**,姚玉龙,朱晓娟,赵敏丽
    2013, 32(3):  704-711. 
    摘要 ( 1473 )   PDF (1634KB) ( 367 )  
    根据甘肃省1960—2010年26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标(SPI)和Z指数,对比分析了51年来甘肃省不同气候区年及春季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年SPI和Z指数总体为河西冷、暖气候区及祁连山区呈增加趋势,其中河西西部暖温带干旱区增加幅度最大,SPI和Z指数变化倾向率均为0.13·(10a)-1;陇中南、北气候区及甘南区呈降低趋势,以陇中南部冷温带半湿润区减小幅度最大,SPI为-0.13·(10a)-1Z为-0.14·(10a)-1。初春的干旱等级变化呈降低趋势,陇中南部冷温带半湿润区降低幅度最大,SPI为-0.12·(10a)-1Z为-0.06·(10a)-1;春季SPI和Z指数与年变化趋势一致。年代际变化为河西60年代、河东90年代出现严重干旱。不同气候区变化不同,河西冷、暖气候区及祁连山区的干旱指数变化率为正值,干旱程度减小,春季干旱弱于年变化,而陇中南、北气候区及甘南区则为负值,干旱程度增加,春季干旱强于年变化。甘肃省干旱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
    2000—2010年石羊河流域NPP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
    李传华,赵军**
    2013, 32(3):  712-718. 
    摘要 ( 1739 )   PDF (1754KB) ( 489 )  
    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研究石羊河流域2000—2010年植被NPP的时空分布与变异特征,分析其与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的关系,并建立NPP人为影响模型。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NPP总量先升后降,在2002年达到顶点,再逐年下降,但下降过程中呈现一种周期起伏特征;整体来看,NPP变化与降雨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气温相关性不明显;局部地区来看,NPP与降雨显著相关,有些地区NPP与气温相关性也较强;年降雨量相关分界线为380与170 mm,>380 mm的地区气温为主导因子,介于170~380 m的地区主导因子是降雨,<170 mm的地区,降雨与人为影响共同主导。分析表明,2000—2010年,在人为作用下,石羊河流域植被NPP值年际增加量为2353.86 g C·m-2·a-1,表明该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实施后,植被覆盖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从植被类型来看,草地受人为影响的正向与负向作用均最为剧烈;农田受人为影响也很明显,耕种方式的改进与管理措施提高使NPP增加;绿洲边缘的戈壁植被、盐碱地植被、沙地植被、林地等受人为影响基本为正向,植被覆盖面积与质量均有所增加。
     
    基于RS和GIS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以惠东县为例
    凡宸1,3,夏北成1**,秦建桥2
    2013, 32(3):  719-725. 
    摘要 ( 2279 )   PDF (2654KB) ( 409 )  
    以GIS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卡方(χ2)检验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先分级后加权”的思路,结合RS/GIS软件对广东省惠东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权重确定方法,构建出移植性较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以县域、乡镇行政区和栅格为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县域尺度结果表明,惠东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EQI)值达到3.6;乡镇尺度结果表明,高潭镇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其EQI值达到4.26,港口管委会生态环境质量最差,其EQI值仅为2.64;栅格尺度结果表明,西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或较差,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21%和23%,东北山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所占面积比例约为56%。
     
    江西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
    丁庆福1,2,王军邦2**,齐述华3,叶辉3,黄玫2,徐跃通1,应天玉4,陶健2
    2013, 32(3):  726-732. 
    摘要 ( 2156 )   PDF (3564KB) ( 489 )  
    应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模拟了2000—2006年江西省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本模型模拟数据与样点实测数据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复相关系数为0.85(P<0.001)。在全省主要植被类型中,常绿针叶林的NPP最高(1091.38 g C·m-2·a-1),其次是常绿阔叶林(846.09 g C·m-2·a-1)、灌丛(596.62 g C·m-2·a-1)和草地(325.50 g C·m-2·a-1)。不同气候梯度上的NPP分布状况分析表明,在降水低于1900 mm的地区,随降水量增加NPP略有增加但幅度较小且波动较为剧烈;在降水量为1900~1950 mm的地区,降水越多NPP也越高,且增加显著;但在降水高于1950 mm地区,NPP则随着降水的增加而降低。在气温低于17 ℃的区域,温度越高NPP也较高,而在温度高于17 ℃的区域,NPP则随温度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分析低(<17.25 ℃)、均(17.25~18.55 ℃)、高(>18.55 ℃)3个气温区内空间上NPP与降水的关系发现,低温区和均温区主要植被以常绿针叶林为主,NPP较高,而高温区则以农田和灌丛为主,NPP较低且波动较大。
    1961—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未来趋势预估
    张勃,张调风**
    2013, 32(3):  733-740. 
    摘要 ( 1577 )   PDF (1650KB) ( 481 )  
    根据1961—2010年我国黄土高原地区67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ET0),并结合各气象因子的多年变化探讨了ET0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分型理论的R/S方法对黄土高原区ET0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平均气温的敏感性虽较低,但因其显著变化,成为引起ET0变化的主导因子,贡献达到6.37%,太阳辐射和风速次之,实际水汽压敏感性较大,但因变化小,贡献仅为1.36%;空间分布上,气温对ET0的变化均为正贡献,风速和太阳辐射多为负贡献,实际水汽压在北部为负贡献,南部多为正贡献;未来一段时间ET0仍然保持与过去相一致的变化趋势。
    南京城市边缘增长速率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
    石云峰1,刘茂松1**,徐驰1,杨雪姣1,张明娟2,张艳1,池婷1
    2013, 32(3):  741-747. 
    摘要 ( 1754 )   PDF (933KB) ( 422 )  
    为深入理解城市增长的驱动机制,本研究利用1998、2003和2008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应用空间分析技术和广义线性模型从多个尺度对南京城市边缘区内聚落规模的变化及增速分异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聚落占地率持续增长,不同时期、不同区位的聚落分布及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南京城市的边缘增长受到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影响因素的构成依赖于研究的时空尺度。1998—2003年期间主要影响因子为水体占地率、公交站点数量、与国道、省道、县道的最近距离、林业用地占地率等;2003—2008年期间包括与国道、省道、县道的最近距离、公共绿地占地率、公交站点数量等。交通可达性以及人居环境质量对城市边缘增长速率的影响普遍存在于2~4 km不同研究尺度上,但不同尺度上具有显著作用的具体因子具有明显差别。总体上,交通可达性表现出最高的相对重要性。城市基础设施规模、公共绿地占地率等因子的负效应反映了城市增长空间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先期只发生在较小尺度上,后期在较大尺度上也有所体现。
    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近3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
    陆晴1,2,刘丽娟1,王玉刚1**,李彦1
    2013, 32(3):  748-754. 
    摘要 ( 1815 )   PDF (1310KB) ( 358 )  
    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的不平衡利用导致了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区为例,利用1978、1987、1998和2009年4期影像数据,综合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RS和统计等手段,分析了流域尺度土地利用景观演变及其驱动要素。结果表明:人为土地开发作用的加强,增加了景观的多样性,同时加剧了景观破碎化,区域景观斑块由自然景观类型中的草地景观类型为主导,转变为人工景观中的耕地景观类型。由于区域耕地的增加,引发对水资源需求加大,造成人为水利建设作用加强,推动了流域景观的演变,同时人类经济活动也加速了区域景观格局的演化过程。
    综述与专论
    汞甲基化细菌研究进展
    梁小兵**
    2013, 32(3):  755-761. 
    摘要 ( 4001 )   PDF (768KB) ( 524 )  
    汞甲基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将无机汞(Hg)转化成最高毒性的甲基汞(MeHg),通过生物富集以及在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造成人类甲基汞暴露。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汞甲基化细菌的种类、系统发生、甲基化机理、甲基汞生成的空间位置和影响因素。水环境中汞甲基化主要发生在海洋、海湾、河流和湖泊的厌氧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和铁还原菌是主要的汞甲基化细菌,它们的种类、群落结构和分布制约了甲基汞的生成,从而影响人体健康。汞甲基化的生化机理的研究表明,甲基汞可能产生于不同的代谢途径,但是对于汞甲基化机理仍没有一致的认识。沉积物中汞甲基化细菌的分布影响甲基汞生成的空间位置和甲基化率。因此,水环境中的地球化学因素影响甲基化细菌的分布、甲基化率和甲基汞的生成。
    蓝藻胞外多糖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工业应用
    任欣欣1,姜昊1,2,冷欣1,安树青1**
    2013, 32(3):  762-771. 
    摘要 ( 3080 )   PDF (623KB) ( 612 )  
    蓝藻能够合成胞外多糖并释放到细胞外围及周围环境中,这是其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而进化出的一种适应性机制。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保护性屏障,蓝藻胞外多糖可以起到抵抗干旱、紫外辐射、生物矿化和原生动物捕食等功能。蓝藻胞外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超过75%的多糖由6种以上单糖组成,葡萄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单糖。胞外多糖的性质因种而异,多数蓝藻的胞外多糖呈现阴离子特性,这主要是由于糖醛酸和硫酸基团等带电基团的存在,硫酸基团同时也是多糖呈抗病毒特性的基础,而乙酰基团、缩氨酸部分及脱氧糖等疏水基团的存在使多糖呈乳化特性。因此,蓝藻胞外多糖在食品、化妆品、制药、污水处理等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蓝藻胞外多糖的工业应用不仅能将水华蓝藻资源化,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解决打捞蓝藻处置难题,避免随意堆放造成的二次污染。但截至目前,仍没有蓝藻胞外多糖类产品出现,理论研究与大批量工业生产之间仍然有很多技术性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研究进展
    孙棋棋1,2,张春平3,于兴修2**,李建华1,2,张永坤1,2,高燕1,2
    2013, 32(3):  772-778. 
    摘要 ( 1547 )   PDF (517KB) ( 590 )  
    最佳管理措施(BMPs)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方面归纳中国BMPs的研究现状:基于污染物关键源区的位置,分为不同类型的BMPs(源头控制、迁移途径阻截、末端治理);根据措施实施的环境背景,分为不同空间单元(流域、行政区域)上的BMPs组合。对现有的措施分析其控污机理和净化效果,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着理论研究薄弱、缺乏成本-效益分析、措施优化组合不够、环境效果评价不足等问题。着重指出今后应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研究:BMPs管理体系建设,措施研发与技术集成,模型模拟研究,尺度转换模式,BMPs效益评价。本文旨在为提高中国BMPs构建与研究水平,同时为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水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借鉴和科学依据。
    方法与技术
    一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活性产物的结构与性质
    肖兵1,2,杨德玉1,2,史荣久2**,张颖2,张阳1,郝金生3,国桥3,劲毅3
    2013, 32(3):  779-786. 
    摘要 ( 1529 )   PDF (867KB) ( 423 )  
    采用血平板法结合表面张力法从大庆油田高台子低渗透油藏采出水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编号为DY-9。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DY-9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序列相似性达99%。在45 ℃、18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下,DY-9在20 g·L-1糖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24 h内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69.3 mN·m-1降低至26.5 mN·m-1。48 h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粗品的产量达0.48 g·L-1,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8 mg·L-1。菌株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在高温(120 ℃,1 h)、高盐(12% NaCl)及较宽的pH(2~12)条件下保持稳定,溶液的表面张力低于30 mN·m-1。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F-TR)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分析,菌株DY-9的表面活性产物为环状脂肽类表面活性剂。
    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评价
    周全来1**,杨弘1,蒋德明1,阿拉木萨1,李雪华1,押田敏雄2
    2013, 32(3):  787-794. 
    摘要 ( 1468 )   PDF (729KB) ( 413 )  
    以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6类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6项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研究区6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进行科学评价。防护效应得分情况为:乔木林地0.263、灌木林地0.170、草场0.206、固定沙丘0.169、半固定沙丘0.103和流动沙丘0.088,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占全区总面积的比例为权重,计算研究区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总体得分为0.133,仅为乔木林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得分的50.6%,通过绿化造林和防风固沙等措施,研究区相对防护效应理论上可提高至67.2%。而受气候、土壤和人类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面临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沙地防护体系防护效应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