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4-06-10
    研究报告
    天台山东南石栎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柯世省, 金则新, 林恒琴, 张文标
    2004, (3):  1-5. 
    摘要 ( 1389 )   PDF (699KB) ( 446 )  
    分别对林窗、林缘和林下3种生境的东南石栎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窗、林缘生境的东南石栎在6月、8月和11月晴天,净光合速率日进程为双峰型,2月晴天为单峰型;林下一年不同月份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均为单峰型。8月,东南石栎叶片已发育成熟,叶绿素含量高,硝酸还原酶活力大,水热条件优越,光照强,此时光合能力达到一年中的高峰。在8月,东南石栎的光补偿点最低,光饱和点最高;东南石栎的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其对光适应的生态幅较宽。东南石栎日均净光合速率比伴生种类高,有利于其在群落中占领空间取得优势地位.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特征的研究
    鲜骏仁, 胡庭兴, 王开运, 张远彬
    2004, (3):  6-10. 
    摘要 ( 1538 )   PDF (577KB) ( 285 )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林窗干扰特征,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林窗的数量、大小、形状及其成因;林窗形成木(GM)的类型、数量和物种构成。结果表明,在川西亚高山原始针叶林林区,大多数形成木都是因树木达到一定年龄后衰老等原因引起其抗性下降而死亡的;由树木基折形成的林窗最为普遍,占51.23%,由干折形成的占20.37%;单株形成木林窗几乎达到所调查林窗的一半(占总数的46.99%),平均每个林窗拥有1.95株形成木。扩展林窗大小多在100~400m2,100~200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占26.51%;而300~400m2所占的面积比例则最大,占22.64%。冠空隙的面积多在200m2以下,其中以50~100m2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均为最大,分别为32.53%、17.72%。冠空隙、扩展林窗的平均面积为71.68m2、154.14m2
    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森林-草原交错带森林景观格局初步研究
    王庆锁
    2004, (3):  11-15. 
    摘要 ( 1337 )   PDF (451KB) ( 429 )  
    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森林草原交错带的森林景观主要有白桦林、山杨林、云杉林、蒙古栎林和榆树疏林。森林斑块的数量在森林草原交错带的森林草甸区最多,其次是森林带,再次是森林草原交错带的草甸草原区,草原带没有森林斑块。从森林带到森林草原交错带,森林斑块变小、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森林草原交错带森林景观的形成是气候变化和现代气候、地形、火灾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青海湖鸟岛地区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王顺忠, 陈桂琛, 周国英, 韩有吉, 孙菁
    2004, (3):  16-19. 
    摘要 ( 1524 )   PDF (434KB) ( 335 )  
    青海湖鸟岛地区草地群落共出现种子植物63种,隶属43属,19科,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从湖滨到典型地带性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型;随着高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呈现倒U型变化,沿着水平梯度物种多样性基本上逐渐增加。可以分为禾草、豆科固氮植物、非禾本科草类和半灌木功能组,物种水平与功能组水平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279,0.436,0.019,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功能组水平的多样性指数具有与物种水平不同的性质.
    婴儿泪在室内生长的光照范围研究
    岳桦
    2004, (3):  20-23. 
    摘要 ( 1466 )   PDF (234KB) ( 239 )  
    研究了婴儿泪适宜生长的光照范围问题。通过测定试验房间光照的分布图,选择试验房间内具有代表性的光区进行栽培试验。实验环境温度为15~25℃,湿度为33%~69%。经栽培40d后,用LI 6400测定其不同光强下的光合特性,计算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同时测定不同试验区植株的枝长与叶片数量的生长量。结果表明:婴儿泪在>8.5μmol·m-2·s-1~<299.0μmol·m-2·s-1(425~14950lx,RH 33%~69%,温度15~25℃)的光照条件下能够生长.
    夏玉米苗期有限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的补偿效应
    刘庚山, 郭安红, 任三学, 安顺清, 赵花荣
    2004, (3):  24-29. 
    摘要 ( 1526 )   PDF (287KB) ( 513 )  
    以作物调亏灌溉原理为基础,对夏玉米苗期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水增加了夏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提高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复水2天后,叶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即恢复到对照水平,部分时段,特别在下午,复水处理表现出高于对照的“反冲”现象。复水使苗期受旱的夏玉米株高、叶面积、地上(下)部分干物重和根系生长发育都恢复到或接近充分供水的植株生长水平。使其产量及构成因子与对照接近,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地提高了24.7%。这为玉米中后期的水分管理,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提供了一种便于广大农民掌握的简单易行的灌溉方式.
    西藏小麦品种和引进品种在拉萨种植的品质比较
    曹广才, 强小林, 吴东兵, 陈贺芹, 侯立白, 冬梅
    2004, (3):  30-33. 
    摘要 ( 1739 )   PDF (403KB) ( 271 )  
    为了给西藏优质小麦生产的品种利用提供依据,1998~2000年,用7个西藏春小麦品种和4个引进品种在拉萨进行了3年春播试验;1998~2001年,用2个西藏冬小麦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进行了3年秋播试验。结果表明,西藏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明显低于引进品种。西藏品种属于弱筋小麦品种。西藏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的品种利用途径是:加强中筋小麦的生态育种;引进内地强筋小麦品种.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李琪, 姜勇, 梁文举, 朱建国
    2004, (3):  34-38. 
    摘要 ( 1358 )   PDF (250KB) ( 370 )  
    本试验利用无锡稻麦轮作FACE系统研究平台,开展了稻田土壤线虫群落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实验中共观测到线虫27科40属,其中短腔属(Brevibucca)、茎属(Ditylenchus)和垫刃属(Tylenchus)为优势属。拔节期稻田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对大气CO2浓度升高表现出正响应。食真菌线虫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对CO2浓度升高表现出负响应,成熟期捕食/杂食线虫对CO2浓度升高表现出负响应。在FACE条件下,植物寄生线虫的潜根属(Hirschmanniella)和散香属(Boleodorus)线虫数量显著增加,对CO2浓度升高敏感.
    土壤和气象条件对宁夏枸杞灰分含量的影响
    张晓煜, 刘静, 袁海燕
    2004, (3):  39-43. 
    摘要 ( 1717 )   PDF (630KB) ( 485 )  
    根据2000~2001年我国北方6省区枸杞取样和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影响枸杞灰分含量的土壤和气象因子,并建立了相应的关系模式。结果表明,枸杞灰分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5%左右,枸杞灰分含量主要由品种因素决定,环境因子对灰分含量有重要作用。影响枸杞灰分含量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果实形成期平均相对湿度、日较差和开花到成熟期降水日数、土壤全钾含量等。果实形成期相对湿度是影响枸杞灰份含量的最主要的因子,枸杞灰分含量随这一时期平均相对湿度的增大呈指数型增加。降水日数是影响CMA的关键因子,随着枸杞开花到成熟期降水日数的增加,CMA呈对数型增加.
    长效氮肥施用对黑土水旱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梁巍, 张颖, 岳进, 吴劼, 史奕, 黄国宏
    2004, (3):  44-48. 
    摘要 ( 1364 )   PDF (345KB) ( 438 )  
    通过在黑土玉米地与水稻田施用长效氮肥后发现,长效碳酸氢铵(长碳)与长效尿素(长尿)能显著减少黑土玉米地N2O的排放。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其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9.2%和73.3%。长碳和长尿还能促进黑土玉米地对CH4的吸收作用。黑土水稻田施用长尿后,N2O的排放减少了61%。而CH4的排放却略有增加.
    农牧交错带风蚀沙化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
    何文清, 陈源泉, 高旺盛, 尹存宝
    2004, (3):  49-53. 
    摘要 ( 1477 )   PDF (643KB) ( 427 )  
    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影子价格法和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内蒙古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经济评估。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总的服务价值为465453810万元,其中产品服务价值为29874.1万元(占0.06%),水土保持价值为4570284.2万元(占9.7%),涵养水源价值为42802.6万元(占0.09%),气候调节价值为393411.8万元(占0.84%),营养物质循环价值为41910673.9万元(占89.27%),从服务功能的价值比例来看,系统的环境服务价值要远远大于其产品服务的价值,表明该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同时也体现了在当地环境恶劣,农业经营粗放的前提下,系统环境服务价值是维系其不稳定农业生产的基础.
    自控玻璃温室环境气象条件对甜椒叶龄和果实生长的影响
    李军, 杨秋珍
    2004, (3):  54-57. 
    摘要 ( 1502 )   PDF (415KB) ( 379 )  
    根据在自控玻璃温室内甜椒试验资料和同期的环境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甜椒叶龄模式、果实生长和果重模式。叶龄生长符合植物生长模型,影响叶龄生长的主要环境气象因子在打顶前是日平均气温13~22℃的有效积温,打顶后是日平均气温13~25℃的有效积温。影响甜椒果实膨大的主要环境气象因子是座果后的日平均气温16~23℃的有效积温、日照、温度日较差和CO2浓度,甜椒果实膨大与环境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呈对数形式。果实生长期的长短与日平均气温14~23℃的有效积温、日照、温度日较差和CO2浓度有关。果实的重量与日平均气温14~23℃的有效积温、温度日较差和CO2浓度有关。开花前2d至开花后3d的日平均光照小于1.5×1041x,开花后3~12d日较差小于6.5℃,开花前18d至开花后3d日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2%时阴果明显增多.
    汾河水库及河道中优势硅藻生态位的研究
    王翠红, 张金屯
    2004, (3):  58-62. 
    摘要 ( 1643 )   PDF (581KB) ( 454 )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l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测定了汾河水库和河道中50个主要硅藻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着生硅藻中的原子舟形藻、眼斑小环藻、平卧桥弯藻、尖菱形藻、短小舟形藻、线形曲壳藻、阿尔夫舟形藻等生态位最大,浮游硅藻中,以具星小环藻、团聚小环藻、眼斑小环藻生态位最宽;同时表明,生态位宽度大的种与其它种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生态位重叠表明,着生硅藻中,生态位重叠普遍偏高,河道中,清洁水体指示种普通等片藻进攻性最强,水库中以α-中污和β-中污带生物比索曲壳藻进攻性最高。从生态位普遍重叠指数分析,浮游硅藻明显小于着生硅藻,表明浮游生境下,硅藻分化明显,着生环境中,硅藻对资源利用充分.
    广东大中型供水水库的氮污染与富营养化分析
    徐宁, 段舜山, 林秋奇, 胡韧, 韩博平
    2004, (3):  63-67. 
    摘要 ( 1648 )   PDF (413KB) ( 410 )  
    200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大中型水库的氮污染和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0个大中型供水水库中,水质现状总体较好,70%的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以下,30%的水库开始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库的总氮浓度普遍偏高,氮污染成为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水库的总氮和DIN浓度存在地区性差异和季节性差异。枯水期水库的总氮及DIN浓度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极显著,而丰水期则无明显相关性。NO3-N是水体无机氮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占DIN的72.6%,而水库的NH3-N含量明显低于NO3-N,平均占DIN的25.5%。NO2-N的含量一般很低。水库的总氮、DIN和有机氮含量是判断水库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而NO3-N和NH3-N在DIN中所占比例则是推测污染物来源的重要依据.
    长白山三种赤杨根瘤内Frankia基因多样性的REP分析
    唐晓萌, 代玉梅, 熊智, 曹军
    2004, (3):  68-71. 
    摘要 ( 1354 )   PDF (225KB) ( 266 )  
    利用REPPCR方法研究了长白山不同海拔处3种赤杨根瘤内Frankia菌基因多样性。结果表明,赤杨根瘤内Frankia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宿主和海拔因素共同影响长白山赤杨属Frankia菌的基因多样性:东北赤杨Frankia菌的宿主专一性很强,西伯利亚赤杨和色赤杨的Frankia菌的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同海拔的同种宿主共生的Frankia菌基因类型不同,相同海拔的西伯利亚赤杨和色赤杨的Frankia菌出现宿主混乱现象.
    大豆根部主要病虫害生态控制研究初报
    王守宇, 韩晓增
    2004, (3):  72-75. 
    摘要 ( 1399 )   PDF (206KB) ( 365 )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控制处理对大豆根部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原理。试验表明,适当晚播、生物多样性、加入秸秆、增加有机肥对于防治大豆根潜蝇和大豆根腐病都有很好的生态防治效果,而对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生态防治只有适当晚播和使用抗线品种效果较好。各项生态控制处理均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我国城市污泥中含氮有机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蔡全英, 莫测辉, 赖坤容, 曾巧云, 吴启堂, 王伯光, 李海芹
    2004, (3):  76-80. 
    摘要 ( 1428 )   PDF (692KB) ( 368 )  
    应用GC/MS联机检测技术对11个城市污泥中6种含氮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6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含量在0.087~26.438mg·kg-1,高低依次为兰州污泥>北京污泥>无锡污泥>大埔(香港)污泥>沙田(香港)污泥>佛山污泥>广州污泥>元朗(香港)污泥>珠海污泥>西安污泥>深圳污泥。不同化合物在各城市污泥中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硝基苯类的含量较高,胺类的含量较低。兰州污泥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普遍较高,其次是无锡污泥、北京污泥和大埔污泥。污泥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与污水来源、污水处理方式、污泥类型、化合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等因素有关.
    博士论坛
    岛屿群落组成的嵌套格局及其应用
    陈水华, 王玉军
    2004, (3):  81-87. 
    摘要 ( 1496 )   PDF (744KB) ( 347 )  
    近年来,岛屿群落组成的嵌套结构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一个岛屿生境系统中,小岛屿中出现的物种大多数也出现在物种相对丰富的大岛屿中。这是一种非随机的物种分布格局。嵌套结构被认为是分析群落组成机制的重要工具,并引发了自然保护区最优化设计原理的新一轮争议。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围绕嵌套结构的意义、方法学、成因和普适性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与假说。本文就上述方面作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认为嵌套结构从群落的组成方面为岛屿生物地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保护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成因上,仅考虑单因子的作用是偏狭的,多数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方法上,应充分认识不同方法的适应条件,以降低误差。嵌套结构并不是普适的,它受到如矩阵的大小和填充度、生物类群和生境的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城市森林的特点及发展思考
    王成, 彭镇华, 陶康华
    2004, (3):  88-92. 
    摘要 ( 1428 )   PDF (489KB) ( 574 )  
    城市森林作为一种与城市密切相关的森林类型,受人为干扰的影响很大,承受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压力大,无论是在组成上还是在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同于一般森林类型的特点。本文在论述了我国发展城市森林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森林功能、结构、生长、生物多样性、管护要求、效益等方面具有的特殊性,并对我国城市森林发展的一些原则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正在兴起的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提供帮助.
    外来种米草的生态功能评价与控制
    孙书存, 朱旭斌, 吕超群
    2004, (3):  93-98. 
    摘要 ( 1351 )   PDF (853KB) ( 496 )  
    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植物,对高盐淤泥质滩涂具有高度生态适应性。本文综述了米草作为外来入侵种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影响及其生态控制措施。一方面,米草的种群爆发严重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米草的抵御海岸侵蚀和促淤造陆功能在全球变化引起未来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米草的生态控制以化学措施最为快速有效,但可能污染环境。物理措施工程量大,适合于小面积米草控制。生物防治最有发展前景,但目前应用不理想,且容易引起次生生物入侵。3S技术、种群扩散和增长模型以及长期监测系统等已经被应用于米草生态控制。最后就加强米草生态控制的基础研究和如何提高米草生态控制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宋志文, 夏文香, 曹军
    2004, (3):  99-102. 
    摘要 ( 1431 )   PDF (461KB) ( 1026 )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受石油组分与理化性质、环境条件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N和P营养的缺乏是海洋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主要限制因子。在生物降解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介绍了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来源、转化过程、降解机理、影响生物降解因素及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内容,强调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优势和重要性,指出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专论与综述
    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杨荣金, 傅伯杰, 刘国华, 马克明
    2004, (3):  103-108. 
    摘要 ( 1347 )   PDF (523KB) ( 476 )  
    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影响,因此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它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条件-资源和环境的保育基础,其管理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识和接受。本文运用生态学、管理学等原理,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等特征出发,详细论述了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原理、手段和方法。并依据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对管理的反馈作用,强调了适应性管理是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研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的案例提供理论依据.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综述
    李慧蓉
    2004, (3):  109-114. 
    摘要 ( 1437 )   PDF (580KB) ( 916 )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系,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热门话题。围绕这一主题,文章系统回顾了近20年来的研究历史及学术界的不同观点,全面展示了目前在理论和实验领域的主要工作结果和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作了展望。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表明,生物多样性趋于与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呈正相关性,但是多样性并非是这种关系的直接驱动力。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潜在地依赖于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物种的功能反应特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尺度等。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中,重要的不只是结论,还应包括其中所隐含的机制。
    狐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
    马杰, 张金国, 张恩泉, 张劲硕, 梁冰, 张树义, 沈钧贤
    2004, (3):  115-119. 
    摘要 ( 1529 )   PDF (722KB) ( 421 )  
    翼手目(Chiroptera)为真正能飞翔的哺乳动物,现存19科1107种,分别属于小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和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其中大蝙蝠又称旧大陆狐蝠或果蝠(flyingfox),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仅狐蝠科188种,我国自然分布有9种。部分地区因栖息地丧失和过度捕杀导致狐蝠种群数量全球性或地区性下降或灭绝;狐蝠通过传播种子或传粉,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和基因交流。因此,狐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扩散、生物多样性以及衰退森林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水稻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及其调控措施
    宗良纲, 徐晓炎
    2004, (3):  120-123. 
    摘要 ( 1348 )   PDF (472KB) ( 651 )  
    对土壤水稻系统镉污染的影响和植物对重金属镉吸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系统阐述土壤受镉污染后水稻生长性状的变化以及水稻吸收的镉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同时分析水分控制、肥料施用和缓解镉污染的改良剂等农业管理措施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外来入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
    徐正浩, 王一平
    2004, (3):  124-127. 
    摘要 ( 1432 )   PDF (459KB) ( 596 )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自然或人为地由原生态系统中引入到新生境的植物,会给新生境或其中的物种带来威胁。紫茎泽兰从缅甸自然进入云南,其原产地是墨西哥;水葫芦从墨西哥引进用作饲料,而大米草是从英国南海岸引入用于促淤护堤。3种外来入侵植物给我国当地的生产、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破坏了生态系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对它们的治理费用昂贵。其繁殖力、适应性和抗逆性极强,竞争力也极强或本身拥有化感特性或特殊器官,同时又耐瘠、耐污,并且在本地还缺乏有力的竞争生物和天敌,是3种外来入侵植物势不可挡,扩散蔓延的成灾机制。致力于外来入侵植物的国家能力建设和综合治理是3种外来入侵植物的防除对策.
    研究简报
    苜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朱晓红, 王朋, 梁文举, 姜勇, 臧树良
    2004, (3):  128-130. 
    摘要 ( 1583 )   PDF (478KB) ( 451 )  
    利用生物测定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中国北方广为种植的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全草的水和95%乙醇浸提液对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用柱层析对苜蓿浸提液进行了初步分离,分离组份对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所变化。抑制玉米萌发的活性物质主要在弱极性的二氯甲烷组份中,而抑制小麦萌发的活性物质不仅存在于二氯甲烷组份中,也存在于水中。采用GC/MS技术,初步推测苜蓿的化感物质是酚和皂甙两类化合物.
    城市污泥的特性研究与再利用前景分析
    何培松, 张继荣, 陈玲, 赵建夫, 黄惠敏, 曹英川
    2004, (3):  131-133. 
    摘要 ( 1465 )   PDF (318KB) ( 482 )  
    城市污泥的再利用是普遍认可的一种污泥处理途径,针对上海3种典型城市污泥,即曲阳生活污泥、金山石化污泥和桃浦化工污泥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污泥中Zn和Cd的浓度都超过了相关标准,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泥的类型有关,形态分布显著不同;曲阳生活污泥中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大肠菌值≥1200MPNs·g-1DM,而且还有许多其它传染性病原体;关于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金山石化污泥检出6种,桃浦化工污泥检出8种,而曲阳生活污泥中没有检出。本文还讨论了我国和欧美关于污泥农用的相关控制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城市污泥再利用的前景和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农田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与生物化学动态关系的研究
    苏永春, 勾影波, 王立新
    2004, (3):  134-137. 
    摘要 ( 1331 )   PDF (210KB) ( 269 )  
    研究了农田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季节动态与土壤生物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灰色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和土壤生物化学特征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季节动态与土壤生物化学特征之间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关系最大的生物化学特征是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无机磷转化作用和枯枝落叶分解速率。并建立了5个灰色数学模型[GM(1,5)]。
    黄土高原南部裸露坡耕地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高军侠, 党宏斌, 刘作新, 吴发启
    2004, (3):  138-140. 
    摘要 ( 1507 )   PDF (425KB) ( 380 )  
    在黄土高原南部地区,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各因子对水土流失特征值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起流历时、径流模数主要受雨强和耕作措施影响;产沙模数主要受雨强和坡度影响。同时,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报模型,在给定定义域的前提下,提高了方程的精度,并且为该模型在以后的应用增加了适用范围.
    技术与方法
    大叶藤黄叶片角质层的酶分离技术
    王博轶, 冯玉龙
    2004, (3):  141-143. 
    摘要 ( 1581 )   PDF (347KB) ( 272 )  
    角质层运输特征的研究在生态学、环境和农用化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完好地分离角质层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前提。本文以生长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大叶藤黄为材料,探讨了角质层的酶分离技术。结果表明,30℃时用2%(w/v),pH3.0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溶液浸泡大叶藤黄叶圆片9h,叶圆片边缘角质层分离,浸泡5d可分离到完整的角质层,角质层在硼酸盐缓冲液(0.01mol·L-1,pH9.0)中充分浸泡数日去除石炭酸,空气中干燥,室温下于聚乙烯的盒子保存备用.
    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设计——以山东省南四湖为例
    朱棣, 聂晶, 王成, 张治国
    2004, (3):  144-148. 
    摘要 ( 1361 )   PDF (142KB) ( 531 )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人工湿地设计理念,将两种类型的人工湿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设计出一套具有生态恢复和生态净化功能的工程体系。依据对湖区现状调查结果,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为主要目标,在对湖区进行重点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地段生态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的预期目标进行了讨论.
    土壤线虫三种分离方法效率比较
    毛小芳, 李辉信, 陈小云, 胡锋
    2004, (3):  149-151. 
    摘要 ( 2276 )   PDF (337KB) ( 693 )  
    比较了蔗糖离心浮选法、改进的贝尔曼漏斗法和浅盘法对土壤线虫的分离效率。蔗糖离心浮选法分离得到的线虫总数分别为贝尔曼漏斗法的6.1倍和浅盘法的11.4倍。而且离心浮选法分离得到的虫体大于53μm(>300目)和53~40μm(300~400目)的线虫数显著高于贝尔曼漏斗法和浅盘法。离心浮选法对所有功能类群线虫(包括食细菌、食真菌、植食和杂食线虫)的分离效率也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贝尔曼漏斗法的分离效率高于浅盘法,主要反映在食细菌线虫和虫体在40~32μm(400~500)的线虫数。但在达到相同分离效率时,浅盘法比贝尔曼漏斗法需要的时间短.
    学术讨论与建议
    生态产业园理论与规划设计原则探讨
    王震, 刘晶茹, 王如松, 杨建新
    2004, (3):  152-156. 
    摘要 ( 1475 )   PDF (458KB) ( 751 )  
    从产业生态学角度对生态产业园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介绍了生态产业园的4种概念,阐述了生态产业园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的5个层面和生态产业园的特点。并结合国内外规划案例的分析,总结了生态产业园规划设计中的基本原则。本文还提出了当前开展生态产业园研究与应用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生态建设与经验
    秦岭山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刘康, 马乃喜, 胥艳玲, 孙根年
    2004, (3):  157-160. 
    摘要 ( 1512 )   PDF (460KB) ( 473 )  
    秦岭山地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评价秦岭山地的生态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秦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提出了统一规划,合理划区;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发展和科学管理生态旅游;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途径,并提出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