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敏锐,黄艳,夏继刚.
驯化有益假说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678-683. |
[2] |
熊韫琦, 赵彩云. 表型可塑性与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853-2864. |
[3] |
魏莹,李倩,李阳,毛祝新,王宇超,岳明.
外来入侵植物反枝苋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282-291. |
[4] |
靳书瑞,罗渡,张海涛,牟希东,胡隐昌.
不同生活史时期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对酸胁迫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426-1432. |
[5] |
王俊杰,乔鑫,徐红江,张东旭,周祎鸣,黄炎子,王馨蕊,向秋虹,王青,关文彬.
“金冠霞帔”文冠果种实性状可塑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476-485. |
[6] |
章家恩,郭靖,赵本良,秦钟.
福寿螺的全方位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开发利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831-3838. |
[7] |
黄艳,张嫱,付世建,夏继刚.
中华倒刺鲃代谢表型的个体变异及其可重复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3110-3114. |
[8] |
郭美玲,姚步青,石国玺,王芳萍,王文颖,马真,张中华,周华坤.
高寒草甸植物叶片碳含量及其可塑性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6): 1841-1848. |
[9] |
郑欣颖,薛立.
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与近缘本地种金盏银盘的可塑性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580-587. |
[10] |
崔之益1,张宁南1,杨曾奖1*,徐大平1,刘小金1,洪舟1,肖玉2.
金花茶气体交换参数对光强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529-2534. |
[11] |
张灿宇1,2,徐猛1,房苗1,2,罗渡1,顾党恩1,牟希东1,韦慧1,胡隐昌1*.
入侵物种福寿螺卵斑性状在纬度间的变异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6): 1628-1636. |
[12] |
苏杰,李婷,韩国栋,蒋瑞旭,张建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交错带白茎绢蒿与沙拐枣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6): 1606-1613. |
[13] |
房苗1,2,徐猛1,罗渡1,顾党恩1,杨叶欣1,牟希东1,胡隐昌1,罗建仁1*.
入侵种福寿螺的养殖液对水环境及本地种铜锈环棱螺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7): 1879-1888. |
[14] |
房苗1,2,徐猛1,罗渡1,牟希东1,顾党恩1,胡隐昌1,章家恩3,罗建仁1*.
不同生境下福寿螺的可量性状特征、种群结构和密度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3): 747-754. |
[15] |
张琴1,舒金平1**,华正媛2,叶碧欢1,吴小双1,刘达富3,金有名2,耿显胜1,王浩杰1.
衢州地区灯下油茶害虫多样性及种群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8): 2201-2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