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小梅, 鲜婷, 刘俊雁, 胥晓, 董廷发. 去叶对青杨雌雄植株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41-48. |
[2] |
曹培培,杨凯,吕春华,黄耀,于凌飞,胡正华,孙文娟.
不同CO2浓度和N肥水平对粳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积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74-1483. |
[3] |
苏旺,谢蕊蕊,王舰.
秸秆还田对旱作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66-1574. |
[4] |
张婉婷,单立山,李毅*,白亚梅,马静.
氮添加与降雨变化对红砂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803-811. |
[5] |
王树源,王明浩,牛颖芝,何斐,赵长明.
七种云杉针叶非结构性碳与光合特性随物候期的动态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283-2290. |
[6] |
王凯,林婷婷,吕林有,刘建华,黄舒漫.
水分胁迫对杨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283-3290. |
[7] |
苏文会,曾宪礼,范少辉,倪慧菁.
带状采伐对毛竹非结构性碳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2934-2940. |
[8] |
李超,邵晓莉,王旭,江焕,程毅康,肖楚楚,龙文兴.
海南岛热带云雾林植物枝条和叶片氮、磷、可溶性糖分配规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341-1348. |
[9] |
崔之益,徐大平,杨曾奖,张宁南,刘小金,洪舟.
土壤含水量对旱季降香黄檀树干呼吸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374-382. |
[10] |
谷利茶1,王国梁1,2*.
氮添加对油松幼苗不同径级细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8): 2184-2190. |
[11] |
陈志成1,刘晓静2,3,刘畅4,万贤崇1.
锐齿栎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非结构性碳对遮阴和模拟光斑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935-943. |
[12] |
吕茹冰,杜莹,鲍永新,裘子炎,宋超,宋新章*.
氮沉降对毛竹非结构性碳组成与分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3): 584-591. |
[13] |
王凯1*,李依杭1,姜涛2,姚宏佳1,詹舒婷1.
干旱胁迫对杨树幼苗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分配格局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116-3122. |
[14] |
雷虹1,王凯1*,田浩1,高翔1,赵立仁2.
小叶锦鸡儿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及分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168-3175. |
[15] |
郭伟1,2*,李建伟2.
花后外源碳氮供应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 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