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季, 杨洋, 孙一萍, 黄佳芳. 亚热带河口养殖塘沉积物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03-114. |
[2] |
朱依凡, 孙兆林, 王清奎. 生物炭和氮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分解与平衡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51-2859. |
[3] |
刘敏, 孙经国, 徐兴良.
土壤元素失衡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诱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74-2580. |
[4] |
池鑫晨,宋超,朱向涛,王楠,王晓雨,白尚斌.
毛竹入侵常绿阔叶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动态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63-2272. |
[5] |
钱虹宇,周宏鑫,罗原骏,蒲玉琳,张世熔,李婷,贾永霞.
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对高寒湿地退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73-2282. |
[6] |
白皓宇,杨智杰,郑永,熊德成,周嘉聪.
增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浸提有机碳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36-1444. |
[7] |
吉春阳,冯竞仙,何云华,孙小飞,李守中,尹云锋.
退化设施蔬菜地修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无机氮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75-1582. |
[8] |
张悦楠,房磊,乔泽宇,陈龙池,张伟东,郑晓,江涛.
亚热带常绿林型遥感识别及尺度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636-1650. |
[9] |
郭利娜,贾羽旋,李彤,刘衎,张智博,谢军飞,石生伟.
森林溶解性有机碳淋溶驱动机制及模拟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723-1733. |
[10] |
胡海清,罗斯生,罗碧珍,魏书精,王振师.
林火干扰对广东省桉树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067-1074. |
[11] |
苑亚茹,韩晓增,李娜,尤孟阳,邹文秀.
不同熟化措施对黑土母质发育的新成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75-1182. |
[12] |
丘清燕,杨钰,王浩,胡亚林.
易分解有机碳输入量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53-1163. |
[13] |
滕秋梅,沈育伊,徐广平,张中峰,张德楠,周龙武,黄科朝,孙英杰,何文.
桂北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22-433. |
[14] |
魏万玲,程永毅,周志峰,王明霞.
水分含量对紫色土自养微生物丰度与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541-548. |
[15] |
习盼, 董倩, 张亚楠, 李想, 夏雯雯, 徐驰, 刘茂松. 盐城滩涂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23-3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