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梦, 邢稳, 罗美玲, 王玉峰, 谷学佳, 宋吉青, 娄翼来. 东北稻田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措施下土壤酶群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23-130. |
[2] |
李汶倬, 高扬, 杨柳, 蒋治岩, 王秀伟. 东北地区落叶松新鲜针叶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32-2841. |
[3] |
蔡琴, 丁俊祥, 肖娟, 尹华军.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针叶树种叶片N、P回收效率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46-2555. |
[4] |
崔雪, 潘瑶, 王亚楠, 郑小娜, 高莹.
退化草地瑞香狼毒对小尺度群落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81-2592. |
[5] |
苑亚茹,韩晓增,李娜,尤孟阳,邹文秀.
不同熟化措施对黑土母质发育的新成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75-1182. |
[6] |
孙骞,王兵,周怀平,王晓军,解文艳,杨振兴.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66-774. |
[7] |
李新星,刘桂民,吴小丽,纪庚好,李莉莎,毛楠,徐海燕,吴晓东.
马衔山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58-765. |
[8] |
王学敏,刘兴,郝丽英,解宏图,张广娜,陈振华,张玉兰.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507-516. |
[9] |
陈剑,王四海,杨卫,吴超.
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69-477. |
[10] |
李仁杰, 杨立琼, 庄杰, 石亚楠, 陈希娟. 有机质和团聚体对双酚A迁移行为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148-4156. |
[11] |
杜忠毓, 贺一鸣, 房朋朋, 段义忠, 鲁客. 孑遗濒危植物四合木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含量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537-3548. |
[12] |
何如, 张双羽, 杨彩红, 王立. 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890-3902. |
[13] |
石亮, 王凯, 张日升, 尤国春, 孙继军, 孙海红, 刘建华, 姚宏佳. 樟子松人工林间伐宽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203-3210. |
[14] |
朱源山,王义东,郭长城,尚云涛,薛冬梅,李军,王中良.
天津盐碱化沼泽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与无机碳含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206-216. |
[15] |
何茂松,罗艳,彭庆文,严正兵,杨思琪,李凯辉,韩文轩.
新疆45种荒漠植物粗根碳、氮、磷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603-2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