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健飞, 李旭龙, 曹阳, 刘宇. 黑龙江省表层冻土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04-2911. |
[2] |
任旭明,宫渊奇,王平安,薄夫京,张芸香,郭晋平.
区域气温和降水对关帝山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的耦合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48-1557. |
[3] |
李传华,孙皓,王玉涛,曹红娟,殷欢欢,周敏,朱同斌.
基于机器学习估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734-1744. |
[4] |
王立轩, 杨光, 高佳琪, 瓮岳太, 邸雪颖, 于宏洲. 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林褥层可溶性有机质的时间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13-3923. |
[5] |
SeMyung Kwon,潘磊磊,时忠杰,杨晓晖,张晓,刘艳书,张克斌.
不同竞争强度下的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树木径向生长及其气候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1962-1972. |
[6] |
赵学鹏,白学平,李俊霞,王丽丽,张先亮,陆旭,陈振举.
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海拔长白落叶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637-647. |
[7] |
李斯佳,王金满,万德鹏,白中科.
采煤沉陷地微地形改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6): 1612-1619. |
[8] |
张超凡,盛连喜,宫超,何春光,张晶.
冻融作用对我国东北湿地土壤碳排放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304-311. |
[9] |
杨娅双,王金满,万德鹏.
人工堆垫地貌微地形改造及其水土保持效果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569-579. |
[10] |
孔健健*,张亨宇,荆爽.
大兴安岭火后演替初期森林土壤磷的动态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6): 1515-1523. |
[11] |
张宝贵1,刘晓娇2,刘敏1,章高森3,4,张威3,4,伍修锟3,4,陈拓3,4,刘光琇3,4*.
疏勒河上游不同退化类型冻土可培养细菌数量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 2886-2893. |
[12] |
吴浩浩1,2,徐星凯1*,段存涛1,李团胜3,CHENG Wei-guo4.
碳氮添加对不同湿度条件下温带森林土壤融化过程中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7): 1807-1818. |
[13] |
刘光生1**,王根绪2,高洋2,赵超1.
长江源多年冻土区季节性河流氢、氧同位素组成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6): 1622-1629. |
[14] |
韩风林1,2,布仁仓1**,常禹1,胡远满1,马俊1,2,聂志文1,2.
大兴安岭白桦-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林下植被群落恢复过程的动态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2): 312-318. |
[15] |
杨志香1,3,周广胜1,2**,殷晓洁1,3,贾丙瑞1.
中国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地理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6): 1429-1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