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秀侠, 卢文轩, 梁阳阳, 李静, 方婷, 杨坤, 高娜. 安徽三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67-75. |
[2] |
袁梦, 邢稳, 罗美玲, 王玉峰, 谷学佳, 宋吉青, 娄翼来. 东北稻田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措施下土壤酶群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23-130. |
[3] |
温馨,陈效民,郭碧林,景峰,胡世民,李恋卿.
生物质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重金属有效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83-1190. |
[4] |
刘浩栋,陈巧,徐志扬,刘洋,姜怡,陈永富.
海南岛霸王岭陆均松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地形因子的解释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394-403. |
[5] |
袁秀锦,肖文发,雷静品,王晓荣,胡文杰,崔鸿侠,庞宏东,潘磊.
马尾松林分结构对冠层水文效应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51-459. |
[6] |
张国庆,杨雨玲,唐爱国,王〓丽,丁涛,王恒星,孟杨,陆沙龙,董丽丽,段双全,李伟.
新安江流域(屯溪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527-540. |
[7] |
何如, 张双羽, 杨彩红, 王立. 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890-3902. |
[8] |
马宝珊, 徐滨, 魏开金, 朱祥云, 徐进. 安宁河中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332-3341. |
[9] |
刘炜, 杨娜, 张晟曼, 郜晓峰, 邢浩, 钟逸云, 刘金林, 何培民, 孙彬. 低盐潟湖秋冬交替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342-3349. |
[10] |
张志龙,陈效民,曲成闯,陈粲,张俊,黄春燕,刘云梅.
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84-1391. |
[11] |
曹文梅,刘廷玺,王冠丽,罗艳云,付青云.
基于SEM解析科尔沁沙地生境条件对植物群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221-1229. |
[12] |
李瑞瑞,卢艺,王益明,万福绪.
氮添加对墨西哥柏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384-393. |
[13] |
刘巧,刘萌萌,杨娜,张琪,包炎琳,何培民,霍元子.
杭州湾生物修复区与非修复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412-419. |
[14] |
王蕾,张宇婕,于亚军.
煤矸山复垦林、草地土壤有机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717-3722. |
[15] |
陈晓熹,杨新东,曾献兴,陈流保,谢冲林,黄久香,吴建辉,李意德,许涵.
环境因子对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分布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642-3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