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叶,石亚楠,陈希娟,庄杰.
二氧化锰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多孔介质中吸附和迁移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830-1838. |
[2] |
乔志宏,侯宏宇,高梅香,卢廷玉,金光泽,吴东辉.
小兴安岭凉水阔叶红松林地表隐翅虫群落空间异质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500-512. |
[3] |
安显金,李维.
冻融循环和长期放置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解吸行为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706-3716. |
[4] |
田圣贤,冯盼,杨山,刘贺永,叶吉,李慧,姜勇,张玉革.
东北阔叶红松林腐殖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549-2558. |
[5] |
司霞莉,岳甫均,王忠军,曾杰,贾国栋,钟君,李思亮.
深水湖泊沉积物不同形态氮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以百花湖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763-770. |
[6] |
周华锋,张肖肖,李响.
β-FeOOH改性蒙脱土对模拟酸性矿山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407-3412. |
[7] |
钟顺清1,2,仇广乐2,冯新斌2*.
铁硫耦合影响甲基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8): 2351-2357. |
[8] |
郭晗铃,刘世俊,徐静,宋书锐,唐建军,陈欣*.
丛枝菌根真菌对双子叶植物生长和根系特征的影响:整合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1855-1864. |
[9] |
曹琳琳1,2,3,苏宝玲1,周旺明2,3,于大炮2,3,吴健2,3,毕建华1,2,3,黄利亚4,代力民2,3*.
长白山区典型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尺度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102-3108. |
[10] |
魏玉莲1*,李通1,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的木腐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209-3215. |
[11] |
吕铃钥,李洪远*,杨佳楠.
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2): 524-533. |
[12] |
徐晓梧1,宝乐1,莫莉2,徐彦森3,余新晓1*.
树皮对空气颗粒物的吸附能力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2): 3242-3249. |
[13] |
张展华1,2,王少锋1,许丽英1,王玉龙1,2,贾永锋1*.
溶解态硅酸盐在针铁矿上的吸附和聚合行为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1): 3093-3101. |
[14] |
陈永华,向捷,吴晓芙**,冯冲凌,袁斯文.
三株耐铅锌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能力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9): 2665-2672. |
[15] |
朱良军1,杨婧雯1,朱辰2,王晓春1**.
林隙干扰和升温对小兴安岭红松和臭冷杉径向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8): 2085-2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