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亦尧, 丁士元, 杨梦迪, 吕红, 崔高仰, 李晓东. 砷与天然溶解性有机质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127-3137. |
[2] |
吴汉, 常凤琴, 张虎才, 段立曾, 张晓楠, 彭卫, 张云, 刘琪, 刘峰文.
异龙湖近百年来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478-2487. |
[3] |
李超, 林伟盛, 杨智杰, 刘小飞, 陈仕东, 郑蔚, 纪宇皝.
中亚热带杉木人工幼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对短期增温和隔离降雨交互作用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28-2537. |
[4] |
宫珂, 靳瑰丽, 王玉祥, 刘文昊, 马建.
新疆天山北坡不同地区的野生无芒雀麦构件生物量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629-2635. |
[5] |
韩增磊,肖敏,王中良.
Landsat数据在解析太湖水体溶解性有机碳影响机制中的应用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446-2455. |
[6] |
段启英,田野,鄂晓伟,秦广震,张贾宇.
南方型黑杨生长和生理特性对持续干旱和复水响应的性别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140-2150. |
[7] |
池鑫晨,宋超,朱向涛,王楠,王晓雨,白尚斌.
毛竹入侵常绿阔叶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动态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63-2272. |
[8] |
邹明明,朱慧兰,郭玉清.
广西防城港东湾红树林湿地春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生物量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823-1829. |
[9] |
徐丽,李成旭,张军辉,冯月,张蕾,韩士杰.
多年冻土退化地区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64-1473. |
[10] |
刘立,胡飞龙,闫妍,卢晓强,李雪华,刘志民.
高寒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分布格局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09-1416. |
[11] |
邵鹏帅,解宏图,鲍雪莲,梁超.
森林次生演替和土壤层次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55-1463. |
[12] |
陈方圆,古勇波,白江珊,娄彦景.
淹水和盐胁迫对湿地植物菰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84-1491. |
[13] |
寸竹,张金燕,陈军文.
氮添加对二年生三七生长、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01-1111. |
[14] |
马寰菲,解梦怡,胡汗,郭垚鑫,任成杰,赵发珠.
秦岭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植物-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49-757. |
[15] |
张军,刘菁,陈长青.
有机稻鸭共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82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