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凯,赵成姣,张日升,那恩航,刘建华,王东丽.
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41-748. |
[2] |
刘晓彤,李秀珍,闫中正,谢作轮,林世伟.
海三棱藨草对极端高温的生长与生理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110-119. |
[3] |
吴敏,邓平,赵英,钟道发,曾令鑫.
不同林龄红锥人工林细根垂直分布和衰老生理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622-2629. |
[4] |
吴汉卿,李素捷,刘洋屹,张鑫蕊,赵奇隆,李梦思,邹洪涛,党秀丽,张玉玲,虞娜.
水氮调控对设施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410-1418. |
[5] |
彭有亮,刘小刚,韩志慧,李义林,杨启良,隋龙,管能翰.
不同蓖麻荫蔽模式下亏缺灌溉对小粒咖啡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2968-2974. |
[6] |
宁楚涵,李文彬,刘润进.
植物共生放线菌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256-266. |
[7] |
张东,刘松韬,张永领,赵志琦.
黄河水沙调控过程中河水溶解性硫酸盐硫和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723-733. |
[8] |
张文,闫涛,常文静,曾辉.
氮添加对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叶片氮重吸收过程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2): 3525-3532. |
[9] |
张冬杰,齐清,佟守正,张仲胜,王雪宏,安雨,潘艳文.
干湿交替对臌囊苔草草丘生理生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43-49. |
[10] |
闫硕1,2,朱家林1,3,朱威龙1,4,秦萌2,刘慧2,赵守歧2,王璐2,张璟1,张青文1,刘小侠1*.
风速对转基因棉花基因漂移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8): 2217-2223. |
[11] |
乔雨1,赵传燕2*,戎占磊2,解欢欢1,高婵婵1,高云飞1,王方圆1.
祁连山中部金露梅种群生长过程中的植被光谱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11-20. |
[12] |
车荣晓1, 2,邓永翠3,吴伊波4,张静1,王芳1,唐立1,2,李林峰1,马双1,刘瀚科1,赵星1,王艳芬1,郝彦宾1,崔骁勇1*.
生物固氮与有效氮的关系:从分子到群落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224-232. |
[13] |
张玥1,周瑞莲1,梁慧敏2*,张婷凤1.
白三叶不同叶龄叶片对不同季节温度适应的生理调控机理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7): 1713-1720. |
[14] |
吕世杰1,刘文亭2,刘红梅3,孙世贤2,4,卫媛2,4,张爽2,卫智军2*.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处理地上现存量的对比及拟合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7): 1751-1760. |
[15] |
胡涛1,丑庆川1,何诗雨1,徐华林2,史秀华3*.
深圳湾红树林结构调控及自然恢复状况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6): 1491-1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