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小梅, 鲜婷, 刘俊雁, 胥晓, 董廷发. 去叶对青杨雌雄植株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41-48. |
[2] |
修玉娜, 陈松泽, 李雪英, 姜亚洲, 唐保军, 平仙隐, 范瑞良, 李楠楠, 全为民. 象山港典型生境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结构多样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84-92. |
[3] |
杨诗笛, 曹星星, 吴攀, 刘闪, 廖家豪. 贵州草海岩溶湿地水体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93-102. |
[4] |
苏旭, 栾策, 吴奇, 姜展博, 祝晓妍, 王丽学. 生物炭对玉米/大豆、玉米/花生间作系统土壤水肥热及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15-122. |
[5] |
袁梦, 邢稳, 罗美玲, 王玉峰, 谷学佳, 宋吉青, 娄翼来. 东北稻田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措施下土壤酶群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23-130. |
[6] |
朱依凡, 孙兆林, 王清奎. 生物炭和氮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分解与平衡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51-2859. |
[7] |
吴双, 袁联国, 李利君, 金铭, 闫泳材, 邓泓. 农田杂草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84-2995. |
[8] |
刘玥, 杨继松, 于洋, 李晓, 赵心怡, 于君宝, 吕振波. 辽河口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011-3020. |
[9] |
柯善文, 席亚丽, 牟佳美, 李成霞, 魏生龙. 地衣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138-3146. |
[10] |
吴汉, 常凤琴, 张虎才, 段立曾, 张晓楠, 彭卫, 张云, 刘琪, 刘峰文.
异龙湖近百年来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478-2487. |
[11] |
黄桥明, 黄俊, 吕茂奎, 熊小玲, 张世良, 谢锦升.
恢复年限、林下植被及季节对马尾松林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56-2564. |
[12] |
杨雪梅, 杨安, 邢文聪, 王小霞, 刘小龙, Khan M.G. Mostofa, 李军.
青藏高原中东部表土轻组碳氮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65-2573. |
[13] |
刘敏, 孙经国, 徐兴良.
土壤元素失衡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诱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74-2580. |
[14] |
高蝶, 陈赛男, 李思亮, 刘小龙, 李军, 白莉, 杨静, 王中良.
峡谷型水库温度分层期关键界面N2O的产生和释放机理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737-2747. |
[15] |
张鸿龄,李天娇,赵志芳,马国峰,陈苏,孙丽娜.
辽河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及其对固体颗粒物和氮阻控能力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185-2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