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伟, 潘永柱, 徐肇友, 张丽宏. 百山祖国家公园公益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10. |
[2] |
朱依凡, 孙兆林, 王清奎. 生物炭和氮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分解与平衡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51-2859. |
[3] |
胡海清,罗斯生,罗碧珍,魏书精,王振师.
林火干扰对广东省桉树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067-1074. |
[4] |
汤煜,石铁矛,卜英杰,石羽.
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387-1398. |
[5] |
滕秋梅,沈育伊,徐广平,张中峰,张德楠,周龙武,黄科朝,孙英杰,何文.
桂北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22-433. |
[6] |
方雪东, 秦明广, 展茗, 刘志辉, 韩玉玲, 唐岚岚. 双季稻系统周年内早稻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86-3693. |
[7] |
宋梓涵, 李希来, 李杰霞, 卡着才让, 马戈亮. 高原鼠兔跑道对高寒草甸退化斑块扩大与连通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276-3284. |
[8] |
安吉,李婷,傅翔,张世熔,李智平,魏巍.
城市化梯度带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780-2787. |
[9] |
姜康,包刚,乌兰图雅,张雯,姜莉,刘超.
2001—2017年蒙古高原不同植被返青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490-2499. |
[10] |
王怡雯,许浩,茹淑华,苏德纯.
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500-1507. |
[11] |
陈心桐,徐天乐,李雪静,赵爱花,冯海艳,陈保冬.
中国北方自然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133-1140. |
[12] |
魏圆云,崔丽娟,张曼胤,潘旭.
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微生物机制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202-1211. |
[13] |
叶思源,陈展,曹吉鑫,尚鹤.
模拟酸雨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土壤养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141-1148. |
[14] |
山丹,朱媛君,刘艳书,时忠杰,杨晓晖.
呼伦贝尔草原南缘植被类型分异及生物多样性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619-626. |
[15] |
王蕾,张宇婕,于亚军.
煤矸山复垦林、草地土壤有机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717-3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