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德宁, 康国栋, 李鹏, 沈学善, 刘满强, 李辉信, 胡锋, 焦加国. 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紫色土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73-1080. |
[2] |
董廷发. 不同海拔云南松林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672-679. |
[3] |
赵月, 李玉珠, 苏磊, 葛成军, 杨安富, 唐世新, 鲍雪莲, 解宏图. 海南槟榔园不同母岩发育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680-691. |
[4] |
章异平, 师志强, 竹磊, 焦会景, 王淳秋, 武靖, 徐军亮. 秦岭东段不同海拔栓皮栎粗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712-720. |
[5] |
孔涛, 刘紫薇, 沈海鸥, 王振宇, 王东丽, 孙溥璠, 王翼翔. 辽西北沙地苹果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2): 340-351. |
[6] |
袁梦, 邢稳, 罗美玲, 王玉峰, 谷学佳, 宋吉青, 娄翼来. 东北稻田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措施下土壤酶群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23-130. |
[7] |
李汶倬, 高扬, 杨柳, 蒋治岩, 王秀伟. 东北地区落叶松新鲜针叶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32-2841. |
[8] |
蔡琴, 丁俊祥, 肖娟, 尹华军.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针叶树种叶片N、P回收效率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46-2555. |
[9] |
崔雪, 潘瑶, 王亚楠, 郑小娜, 高莹.
退化草地瑞香狼毒对小尺度群落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81-2592. |
[10] |
朱凤婷,李奥,于晓曼,孟博,白金衡,王厚鑫,刘鸣达,马殿荣.
有机与常规培肥模式生产水稻的碳足迹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33-2241. |
[11] |
王庆鲁,祝鹏飞,丁凡.
地膜覆盖和有机肥施用对农田土壤和作物C、N、P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91-1197. |
[12] |
李新星,刘桂民,吴小丽,纪庚好,李莉莎,毛楠,徐海燕,吴晓东.
马衔山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58-765. |
[13] |
孙骞,王兵,周怀平,王晓军,解文艳,杨振兴.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66-774. |
[14] |
王学敏,刘兴,郝丽英,解宏图,张广娜,陈振华,张玉兰.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507-516. |
[15] |
陈剑,王四海,杨卫,吴超.
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69-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