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谷娇, 韩燕青, 何虎, 戴燕燕, 张鹏飞, 李宽意. 淡水贝类河蚬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5): 1512-1520. |
[2] |
宋坤,郭雪艳,王泽英,黄莎莎,严佳瑜,叶建华,乐莺,严明,吴梅,达良俊.
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的重建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075-1081. |
[3] |
李彩娟,陈拓,王波,徐国保,张轩文,吴国菊.
树轮异常结构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538-1550. |
[4] |
苏凯,白红英,张扬,黄晓月,秦进.
基于树轮-气候资料的160多年来秦岭太白山降水变化特征重建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467-1475. |
[5] |
张文秋,房磊,杨健,张伟东,闫妍,闫巧玲.
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的湖南省会同县杉木人工林干扰历史重建与林龄估算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467-3479. |
[6] |
李萍,张修峰*,莫树青.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及其共存对水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6): 1589-1594. |
[7] |
纪海婷1,2,谢冬1,周恒杰1,安树青1**.
沉水植物浸提液组分对三种常见附植藻类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2): 445-453. |
[8] |
左进城1,2,贺锋2,马剑敏2,周巧红2,曾磊2,孔令为2,胡胜华2,吴振斌2**.
中等强度收割对菹草和伊乐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9): 2414-2419. |
[9] |
韩翠敏1,胡庚1,武涛1,游文华2**.
不同水体条件和基质类型对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 L.)种子萌发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6): 1515-1519. |
[10] |
纪海婷,谢冬,周恒杰,安树青**.
两类沉水植物浸提液对乡土种叶附植藻类生长与群落组成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9): 2298-2306. |
[11] |
.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基质改良与植被重建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02): 460-467. |
[12] |
董百丽,秦伯强,龚志军,王永平.
三种沉积物改良措施比较及其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12): 2726-2731. |
[13] |
陈龙,谢高地,张昌顺,盖力强,裴厦,徐增让.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08): 1781-1785. |
[14] |
吴可可,彭少麟,陈蕾伊,徐雅雯,朱丽蓉,林真光.
南方森林雨雪冰冻灾害的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03): 611-620. |
[15] |
皇甫超河,张天瑞,刘红梅,李 刚,赖 欣,杨殿林.
三种牧草植物对黄顶菊田间替代控制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8): 1511-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