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欣月, 王宁, 刘均阳, 李秋嘉. 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随土壤水分梯度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31-40. |
[2] |
李汶倬, 高扬, 杨柳, 蒋治岩, 王秀伟. 东北地区落叶松新鲜针叶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32-2841. |
[3] |
蔡琴, 丁俊祥, 肖娟, 尹华军.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针叶树种叶片N、P回收效率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46-2555. |
[4] |
黄桥明, 黄俊, 吕茂奎, 熊小玲, 张世良, 谢锦升.
恢复年限、林下植被及季节对马尾松林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56-2564. |
[5] |
崔雪, 潘瑶, 王亚楠, 郑小娜, 高莹.
退化草地瑞香狼毒对小尺度群落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81-2592. |
[6] |
池鑫晨,宋超,朱向涛,王楠,王晓雨,白尚斌.
毛竹入侵常绿阔叶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动态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63-2272. |
[7] |
潘复静,张伟,梁月明,王克林,靳振江.
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酸季节变化与有效氮磷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12-1120. |
[8] |
孙骞,王兵,周怀平,王晓军,解文艳,杨振兴.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66-774. |
[9] |
李新星,刘桂民,吴小丽,纪庚好,李莉莎,毛楠,徐海燕,吴晓东.
马衔山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58-765. |
[10] |
安崇霄,张永杰,杜孝敬,符小文,徐文修,厍润祥,房彦飞.
不同耕作措施对伊犁河谷夏大豆农田土壤碳排放、碳平衡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812-821. |
[11] |
陈剑,王四海,杨卫,吴超.
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69-477. |
[12] |
王学敏,刘兴,郝丽英,解宏图,张广娜,陈振华,张玉兰.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507-516. |
[13] |
谢欢, 张秋芳, 曾泉鑫, 李宇轩, 马亚培, 林惠瑛, 刘苑苑. 施氮通过改变微生物生物量磷驱动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组分转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34-3942. |
[14] |
田志杰, 刘晓莹, 陈春兰, 胡砚秋, 郑庆荣, 高永平. 五台山臭冷杉林土壤呼吸时空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52-3960. |
[15] |
程寅瑞, 查勇, 陈丽娟, 韦耿. 盐城滨海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90-4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