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立华, 李华, 陈琳, 明安刚, 杨予静. 经营模式对马尾松近熟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654-663. |
[2] |
林雅超,高广磊,丁国栋,王学林,魏晓帅,王陇.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45-1454. |
[3] |
王凯,赵成姣,张日升,那恩航,刘建华,王东丽.
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41-748. |
[4] |
李春越, 薛英龙, 王益, 党廷辉, 宋怡.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氮素生理菌群和解磷菌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58-3667. |
[5] |
曹培,徐莹,朱杰,田玉聪,冯香诏,刘章勇.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短期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788-2798. |
[6] |
刘辉,范东芳,黄引娣,伍永钢,胡林娜.
农村混合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426-2432. |
[7] |
吕金莹,闫超,贾天宇,王芳媛,孙洪超,董守坤,龚振平.
松嫩平原活动积温变化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349-3356. |
[8] |
潘博,段良霞,张凤,张亮,袁红,武乐乐,盛浩.
红壤剖面土壤养分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敏感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707-2716. |
[9] |
焦润安,李朝周,赵阳,焦健.
海拔对陇南白龙江流域油橄榄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360-365. |
[10] |
袁嫚嫚,邬刚,胡润,耿维,王家宝,曹哲伟,孙义祥.
稻油轮作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2): 3597-3604. |
[11] |
王兰,黄国勤,孙丹平,王淑彬.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284-3290. |
[12] |
张英洁1,靳英华1*,谷晓楠1,许嘉巍1,陶岩1,贺红士1,2,王嫒林1,刘羽霞1,牛莉平1.
长白山苔原带植被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相关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086-3093. |
[13] |
赵玉皓1,张艳杰1,李贵春2,赵凯3,李忠芳4,唐政4,鲁顺保1*.
长期不同施肥下褐土有机碳储量及活性碳组分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7): 1826-1833. |
[14] |
范绍博1,2,马强1,姜春明1,潘飞飞1,2,周桦1,徐永刚1,宇万太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5): 1212-1218. |
[15] |
唐政1,李继光2,李慧3**,于宁4,李忠芳1,陈小香1,陈春岚1.
设施菜田水肥管理模式下蚯蚓和土壤肥力状况的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8): 2210-2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