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红江, 张辉, 盛婧, 张岳芳, 郭智, 郑建初, 陈留根. 基肥侧位深施条件下穗肥减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5): 1366-1374. |
[2] |
杨超, 付鑫, 刘文清, 王俊. 补施氮肥对秸秆覆盖条件下旱作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12-1020. |
[3] |
胡程达, 方文松, 王红振, 段居琦. 河南省冬小麦农田蒸散和作物系数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004-3010. |
[4] |
赵彦茜,肖登攀,柏会子,唐建昭.
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气候适宜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51-2262. |
[5] |
张淑杰, 张玉书, 陈鹏狮, 梁淑娥, 刘东明, 米娜, 纪瑞鹏, 王阳, 王笑影, 李广霞. 基于改进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玉米干旱致灾过程识别与动态定量评估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241-4252. |
[6] |
孟莹, 姜鹏, 方缘. 大气水分亏缺对中国两种典型草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33-3642. |
[7] |
史校艳,王志强,谷庆昊,常明娟,胡俊杰,任永哲,辛泽毓,林同保.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41-2048. |
[8] |
魏莉,郑有飞,赵辉.
冬小麦田臭氧干沉降观测及降水影响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30-2040. |
[9] |
杨晨波,冯美臣,孙慧,王超,杨武德,谢永凯,靖秉翰.
不同灌水处理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的高光谱监测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767-1773. |
[10] |
赵家辰,贾剑波,贾国栋,陈立欣.
干旱条件下北方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254-3263. |
[11] |
武改红,冯美臣,杨武德*,王超,孙慧,贾学勤,张松,乔星星.
冬小麦叶片SPAD值高光谱估测的预处理方法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589-1594. |
[12] |
张松,冯美臣,杨武德,王超,孙慧,贾学勤,武改红.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检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4): 1276-1281. |
[13] |
贾学勤,冯美臣,杨武德,王超,肖璐洁,孙慧,武改红,张松.
基于多植被指数组合的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高光谱估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424-429. |
[14] |
张颖睿,杨滨娟,黄国勤.
紫云英翻压量与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430-437. |
[15] |
康丽娟,巴特尔·巴克,薛亚荣,王孟辉,罗那那.
基于水分亏缺指数的北疆甜菜不同生育阶段干旱状况时空分布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2): 3625-3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