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复静, 陈英倩, 梁月明, 马姜明, 杨章旗, 颜培栋, 零天旺, 李明金. 种植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5): 1233-1243. |
[2] |
王凯, 那恩航, 张日升, 高爽, 刘建华. 不同密度下沙地樟子松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养分重吸收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2): 313-322. |
[3] |
刘伟, 潘永柱, 徐肇友, 张丽宏. 百山祖国家公园公益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10. |
[4] |
胡淑萍,何礼文.
基于MaxEnt与ArcGIS对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适生区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2115-2122. |
[5] |
刘立,胡飞龙,闫妍,卢晓强,李雪华,刘志民.
高寒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分布格局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09-1416. |
[6] |
张全建,赖长鸿,龚旭,张远彬.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和拐棍竹(F. robusta)的饲用品质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27-1537. |
[7] |
曹恭祥,郭中,王云霓,季蒙,韩珊珊,耿庆春,冯丽红,刘海利.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乔木层固碳速率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082-1090. |
[8] |
王凯,赵成姣,张日升,那恩航,刘建华,王东丽.
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41-748. |
[9] |
王学敏,刘兴,郝丽英,解宏图,张广娜,陈振华,张玉兰.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507-516. |
[10] |
褚梦真, 曾凡刚, 邓益娟, 王静, 黎勇, 周密, 汉尚春, 白守林, 盛岩, 孟秀祥. 甘肃庄浪圈养马麝的社群性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172-4177. |
[11] |
杜满义, 张连金, 裴顺祥, 法蕾, 封焕英, 郭嘉, 吴迪, 辛学兵. 不同类型油松混交林土壤物理特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588-3595. |
[12] |
罗言云, 李春容, 谢于松, 王倩娜.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景观连通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795-3807. |
[13] |
丁霞,程昌锦,漆良华,张建,雷刚,刘学全.
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291-2301. |
[14] |
胡瑞瑞,梁军,谢宪,黄咏槐,苑晓雯,王俊,张英军,张星耀.
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与赤松纯林林分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285-1291. |
[15] |
赵威,李琳,王艳杰.
河南典型草地碳氮库构成对植物多样性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973-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