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西亚热带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木荷(
Schima superba)、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
Pinus elliottii)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空中和地表分解150和360 d的叶片凋落物,通过模拟淋溶试验探究分解位置对凋落物来源的溶解性有机质(DOM)数量、C∶N∶P化学计量比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解150 d后,除木荷外,地表分解的枫香、马尾松和湿地松凋落物溶解性有机碳(DOC)产量显著高于空中分解的凋落物,但分解360 d后,分解位置对凋落物源DOC产量的影响因树种而异;(2)所有树种空中分解150 d的凋落物浸提液中C∶N、C∶P和N∶P比均高于地表分解的凋落物,但在分解360 d后,分解位置对C∶N∶P化学计量比的影响随着凋落物类型的变化而变化;(3)分解150 d后,与地表分解的凋落物相比,空中分解的凋落物淋溶液中的SUVA
254、SUVA
280和SUVA
350值较低,而
S275-295和
S350-400值较高,即DOM芳香化程度和分子质量较低;分解360 d后,阔叶树种(枫香和木荷)维持这种空间变化趋势,而针叶树种(马尾松和湿地松)则呈现相反的格局。综上,分解位置是影响亚热带人工林植物凋落物来源DOM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其调控格局受凋落物类型和分解阶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