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濒危植物长序榆(
Ulmus elongata)对不同光环境的光合适应机制,以2年生幼苗为对象,调查了自然光照的100%(I
100)、40%(I
40)和10%(I
10)3种光照强度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光强下长序榆的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和蒸腾速率(
Tr)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胞间CO
2浓度(
Ci)的变化则呈“V型”曲线;3种光强下植株的
Pn、
Gs、水分利用率(WUE)日均值均为I
100>I
40>I
10。日均
Ci大小为I
10>I
100>I
40。I
10的日均
Tr显著低于I
100、I
40。(2)长序榆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
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
Rd)均以I
100最大;最大羧化速率(
Vc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为I
100>I
40>I
10;I
10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Jmax)显著低于I
100、I
40。(3)遮荫处理导致长序榆叶片PSII最大光量子产量(
Fv/
Fm)和PSII实际光量子产量(
Fv′/
Fm′)增加;I
100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化学淬灭系数(
qp)显著高于I
40、I
10。分析表明,长序榆幼苗在全光照环境下叶片所吸收的光能主要通过天线热耗散以散发过剩的光能;遮荫处理叶片光能较多地分配于光化学反应和非光化学反应耗散部分;长序榆在强光照高温下未发生明显的光抑制,也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碳同化效率高,表现出阳性植物的特点;光照不足可能是长序榆幼苗林下自然更新的限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