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3-10
    目录
    目录
    2015, 34(3):  0. 
    摘要 ( 788 )   PDF (468KB) ( 292 )  
    研究报告
    杉木林林层指数及其与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曹小玉,李际平**,周永奇,邓超
    2015, 34(3):  589-595. 
    摘要 ( 1324 )   PDF (810KB) ( 679 )  
    基于湖南省福寿林场不同龄组杉木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18个固定样地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3个龄组杉木林林层指数与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杉木林林层指数为0.134~0.507,不同龄组的杉木林林层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林层指数普遍较低,林木对林分垂直方向的空间利用不足,林木分化程度较弱。随着杉木的生长发育,林下灌木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幼龄林与中龄林之间的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林下灌木的Simpson均匀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杉木年龄的增加变化不大。林层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林层指数是影响杉木林林下灌木丰富度的主要因素。
     
    种内竞争和残落物覆盖对杉木和檵木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
    王君龙1,2,王辉民1,付晓莉1**,杨风亭1,陈伏生3
    2015, 34(3):  596-603. 
    摘要 ( 1233 )   PDF (711KB) ( 377 )  
    细根对生态系统养分、水分和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可塑性的研究多集中于乔木树种,对灌木少有研究。本研究以杉木(乔木)和檵木(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根袋法研究种内竞争和残落物覆盖对2物种1级和2级细根形态特征(比根长、直径和分枝比)及养分吸收能力的影响,揭示种内竞争和林下管理措施(残落物覆盖)对2物种细根塑性和养分吸收策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残落物覆盖、种内竞争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杉木细根形态特征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残落物覆盖显著提高了檵木1、2级根分枝比,残落物覆盖、种内竞争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显著降低了檵木1级根的直径。檵木细根属性的这些变化增加了其细根的养分吸收速率。因此,增加杉木林残落物覆盖使林下檵木细根形态特征的变化更利于土壤养分的高效吸收,进而可能会与同土层中塑性差的杉木细根产生养分竞争。
     
    光强对三种喀斯特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满莲,韦霄,唐辉,梁惠凌**,邹蓉
    2015, 34(3):  604-610. 
    摘要 ( 1001 )   PDF (817KB) ( 434 )  
    以块根紫金牛、地枫皮和秀丽海桐的2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搭建遮阴棚设置3个光照强度,对其不同光强下的形态结构、生物量分配以及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光强对喀斯特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促进了3种喀斯特植物幼苗株高、总叶面积和冠面积等形态指标的增长。总体而言,3种植物幼苗的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均随光强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叶生物量比、叶面积比和比叶面积均随光强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强光显著降低了地枫皮与块根紫金牛的净光合速率(Pn),非气孔限制是其Pn下降的主要因素;秀丽海桐的Pn随光强的升高而显著增大。遮阴显著增加了地枫皮和秀丽海桐的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强光显著增加了块根紫金牛的单位面积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地枫皮和块根紫金牛在50%遮阴强度下的总生物量最大,秀丽海桐总生物量随光强增大而显著增大。3种喀斯特植物幼苗对不同的光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但强光不利于地枫皮和块根紫金牛幼苗的生长,而秀丽海桐幼苗对光的适应性很强。
     
     
    黄土高原植被景观多尺度变化及其与地形的响应关系
    张建香1,2,张多勇3**,张勃4,赵一飞5,刘万锋1,2
    2015, 34(3):  611-620. 
    摘要 ( 1326 )   PDF (1315KB) ( 338 )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黄土高原近30年不同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尺度空间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时期黄土高原植被景观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植被景观1982—2011年期间发生了周期性变化。其中,1990年以前为植被恢复阶段,1990—2001年为植被退化阶段,2001年以后为植被恢复阶段。(2)植被景观的空间异质性与数据获取的时间、数据分辨率、空间位置和地形均有关。一方面,植被指数和数据分辨率越高,植被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就越大,而且沿经度方向植被景观的空间差异性大于纬度方向;另一方面,NDVI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与地形因子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现为:高程>地形湿度>坡度>坡向,这对于今后黄土高原植被景观的合理布局,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增强景观的连续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可为指导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管理对策
    戎战磊,张晋东,洪明生,袁施彬,张泽钧**
    2015, 34(3):  621-625. 
    摘要 ( 1489 )   PDF (1172KB) ( 389 )  
    对濒危野生动物而言,开展生境质量评价是完善就地保护措施、提高自然保护成效的基础。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位于邛崃山系中段,是大熊猫模式标本的采集地。而此前有关该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境的选择上,生境适宜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展。本文以海拔、坡度、植被类型、食物来源等4个生态因子为指标,通过构建景观连接度模型对保护区内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大熊猫不适宜生境面积、较适宜生境面积及最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23.26、133.67和33.46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7%、34%和9%。从空间分布来看,最适宜生境和较适宜生境在保护区内的分布较为破碎分散,大熊猫活动痕迹点更多地集中在生境适宜程度较高的区域。为加强该区大熊猫种群的科学保护,应控制敏感区域的人为活动,确保保护区内大熊猫个体在不同生境斑块之间迁移扩散。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与黄水河自然保护区相连区域,并可适度扩大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范围。

     
    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栖息地四种树生地衣的氮敏感性
    王传华1,2**,杨林1,袁巧玲1,SilvanaMunzi3,刘明军4
    2015, 34(3):  626-633. 
    摘要 ( 1544 )   PDF (531KB) ( 285 )  
    为了解氮沉降对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栖息地地衣多样性的潜在影响,本文以最大光合效率Fv/Fm、地衣细胞膜完整性(RE)和叶绿素OD435/OD415为指标,以神农架地区生物量较大、可能被川金丝猴取食的4种树生地衣(长松萝Usnea longissima、桦树松萝Usnea betulina、杯树花日本变种Ramalina calicaris var. japonica和裸缘衣Parmotrema hypoleucinum)为对象,以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的KNO3、NH4NO3和(NH4)2SO4的溶液浸泡处理,采用Mini-PAM荧光仪在氮处理前和处理后的0、24、48和72 h分别测定地衣的Fv/Fm值,在72 h后测定地衣浸出液电导率RE和叶绿素OD435/OD415值,研究4种地衣的氮敏感性。结果表明,4种地衣对72 h的高氮处理均表现出敏感性,但敏感的氮素类型和指示指标存在种间差异。其中,(1)以Fv/Fm为指标,长松萝和桦树松萝对KNO3最敏感,杯树花日本变种和裸缘衣则对(NH4)2SO4较为敏感;(2)以RE为指标时,长松萝和桦树松萝对(NH4)2SO4最敏感,而杯树花日本变种在KNO3、NH4NO3和(NH4)2SO4间无差异,裸缘衣则对(NH4)2SO4较为敏感;(3)以OD435/OD415为指标时,长松萝和裸缘衣对(NH4)2SO4较为敏感,桦树松萝对KNO3和(NH4)2SO4均敏感,杯树花日本变种则对KNO3、NH4NO3和(NH4)2SO4均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不仅证明川金丝猴栖息地树生地衣面临氮沉降的现实威胁,还说明其氮敏感性具有种特异性和及其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因此,进一步开展川金丝猴栖息地氮沉降特征及其对川金丝猴主食地衣影响的研究,对川金丝猴保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特征
    铁军1,2**,李燕芬3,金山1,2,陈艳彬1,张桂萍1,2,茹文明1,2
    2015, 34(3):  634-641. 
    摘要 ( 1414 )   PDF (484KB) ( 457 )  
    采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法,分析了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22个主要优势树种(包括12种乔木和10种灌木)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鹅耳枥(3.477),其次为千金榆(3.340)、野核桃(3.194)和蒙古栎(3.123),最低为榆树(1.039);在灌木层中连翘的生态位宽度(3.491)最大,三裂绣线菊(3.017)、珍珠梅(1.938)、胡颓子(1.759)和葱皮忍冬(1.593)次之,大花溲疏(1.131)最低,说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2)2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普遍产生重叠,但重叠程度均较小,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为0.10~0.30,表明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种间竞争并不激烈;(3)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这可能是由物种所处生境的异质性决定的。
    光照对不同海拔的南川绣线菊和锥花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崔现亮,罗娅婷,苏志龙,罗银玲**
    2015, 34(3):  642-647. 
    摘要 ( 1235 )   PDF (568KB) ( 332 )  
    对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的南川绣线菊(海拔2500、2700、3020和3300 m)和锥花小檗种子(海拔2160、2760、3000和3250 m)在12 h光周期和24 h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南川绣线菊的种子大小与海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锥花小檗的种子大小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2) 南川绣线菊种子,除有光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与海拔有较弱正相关外,光下萌发速率、暗处萌发速率、暗处萌发率均与海拔有显著的正相关;锥花小檗种子在光、暗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海拔之间均没有相关性,但不同海拔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有显著差异,2760 m采集的种子萌发能力最高,随海拔降低或升高,萌发能力降低。(3)不同海拔采集的南川绣线菊种子在有光条件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条件,这种差异随着海拔升高到3250 m,变得不明显。光、暗培养条件对不同海拔锥花小檗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没有影响。说明海拔和光照条件是造成南川绣线菊种子萌发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海拔能造成锥花小檗种子萌发能力差异,但光照对其萌发能力没有影响。
    四种一年生荒漠植物构件形态与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
    谢然1,陶冶2**,常顺利1
    2015, 34(3):  648-655. 
    摘要 ( 1906 )   PDF (645KB) ( 487 )  
    1年生草本植物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夏秋季节草本层片的主要组成部分。选择4种藜科1年生草本植物(刺沙蓬、沙蓬、角果藜和对节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各物种构件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以及它们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沙蓬个体最大,其次为刺沙蓬,角果藜和对节刺个体最小;对节刺具有最大的根冠比(R/S),其次是刺沙蓬,沙蓬和角果藜R/S最小。4种植物构件形态与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强烈的协同变化趋势。R/S与绝大部分指标间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随个体增大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小。4种植物各构件形态、地上及地下生物量间大部分呈指数<1.0的异速生长关系,但各物种间的异速生长指数绝大部分无显著差异且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研究表明:尽管物种不同、个体大小迥异,但4种1年生植物构件特征间多具有相同的生长速率和协同变化特征,体现了1年生植物这一生活型内的不同物种对干旱荒漠环境的趋同适应。

     
    甘蔗花生间作对甘蔗地土壤杂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沈雪峰,方越,董朝霞,陈勇**
    2015, 34(3):  656-660. 
    摘要 ( 1611 )   PDF (393KB) ( 284 )  
    为明确间作对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比较研究了自然恢复、花生单作、甘蔗单作和甘蔗花生间作下杂草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与花生单作田土壤相比,甘蔗花生间作土壤杂草种子库种类和密度分别降低了44.4%和34.0%;与甘蔗单作田土壤相比,甘蔗花生间作土壤杂草种子库种类和密度分别降低了37.5%和22.7%。与播种前和自然恢复田土壤相比,甘蔗花生间作田杂草种子库优势杂草种类数量显著增加,而种子库密度显著降低。甘蔗花生间作田杂草实际出草量分别占自然恢复田的33.7%、花生单作田的40.9%、甘蔗单作田的55.8%。间作系统影响土壤杂草种子库种类和密度的机制,可能是间作作物与杂草竞争资源及其产生的化感作用抑制杂草。
     
    食块茎水鸟及水位对沙湖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影响
    黎磊1,2,张笑辰1,秦海明1,胡旭仁1,陈家宽1,2**
    2015, 34(3):  661-669. 
    摘要 ( 1318 )   PDF (919KB) ( 353 )  
    分别于2012—2013、2013—2014年度越冬期候鸟越冬前(10月份)与越冬后(4月份)采用样方法调查沙湖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及生物量,分析不同水位条件的2个年度鄱阳湖碟形子湖沉水植物冬芽的分布及其对食块茎水鸟食物贡献的差异性,探讨越冬水鸟取食与水位变化对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 rosburghii)2种沉水植物的冬芽同域分布。2013年10月2种植物冬芽的密度与生物量均显著低于2012年同期,主要原因是鄱阳湖水位年际间变化剧烈,并对水质有显著影响:与2012年相比,2013年丰水期(4—9月)沙湖与主湖区连通的时间和日平均水深显著减小,但水体浊度显著增加,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发育。2012—2013年度越冬水鸟迁出后2种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明显下降,而2013—2014年度越冬期水鸟迁出后与迁入前相比两种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变化,很可能与食块茎水鸟的取食活动和高水位对食物可利用性的负面影响有密切关系。湖泊剧烈的水位变化导致越冬水鸟的食源具有年际波动的特征,而食块茎水鸟对鄱阳湖子湖的食物利用率受越冬季冬芽丰富度和食物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对鄱阳湖乃至长江中下游流域沉水植被恢复、越冬水鸟保护以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
    周丹1,2,沈彦俊2**,陈亚宁3,郭英2,张勃1
    2015, 34(3):  670-680. 
    摘要 ( 1227 )   PDF (3715KB) ( 471 )  
    基于AVHRRGIMMS和SPOTVEGETATION两种NDVI数据计算西北干旱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指数(fc),根据该指数划分阈值范围确定荒漠植被面积,并在塔里木盆地进行适用性验证。通过荒漠植被面积和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采用潜水蒸发模型,计算西北干旱区1982—2010年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以期为今后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根据fc确定荒漠植被面积,在西北干旱区阈值范围设为0.1~0.35较为合理;1982—2010年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面积总体上变化不大,呈现增减增的波动趋势。高、低覆盖度荒漠植被面积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34.3和448.2万hm2;西北干旱区ET0空间分布总体为南疆大于北疆、东部大于西部,其中南疆、北疆及河西地区ET0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66.9、975.6和1171.6 mm。根据ET0数据拟合分析计算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潜水蒸发量,其中南疆、北疆和河西地区低覆盖度荒漠植被潜水蒸发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5、64和82 mm,高覆盖度荒漠植被分别为275、233和299 mm;1982—2010年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呈减少趋势,以0.1063亿m3·a-1的速率减少,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134.13亿m3。其中高覆盖度荒漠植被需水量多年平均为91.64亿m3,以0.3034亿m3·a-1的速率减少;低覆盖度荒漠植被需水量多年平均为42.49亿m3,以0.1972亿m3·a-1的速率增加。
    苏打盐碱胁迫对甜高粱植株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戴凌燕1,唐呈瑞1,殷奎德1,阮燕晔2,张立军2**
    2015, 34(3):  681-687. 
    摘要 ( 1170 )   PDF (902KB) ( 532 )  
    为确定以Na2CO3和NaHCO3为主要成分的苏打盐碱胁迫对甜高粱植株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了盐碱胁迫下甜高粱品种314B和M-81E地上部和根部有机酸含量变化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后,甜高粱地上部和根部均检测到草酸、酒石酸、甲酸、丙酮酸、苹果酸、乳酸、乙酸及柠檬酸等8种有机酸,琥珀酸仅在根中被检出;在苏打盐碱胁迫后,除极少数有机酸含量略微增加外,其余各酸含量降低,且随胁迫浓度增加含量下降程度增大;低浓度胁迫时PEPC酶活性升高,而高浓度时则降低;有机酸含量与PEPC酶活性不存在相关性,但PEPC酶活性升高,有机酸含量下降幅度小,反之,有机酸含量大幅下降;从有机酸含量及PEPC酶活性可以看出,耐性强品种M-81E受苏打盐碱胁迫的伤害小于耐性弱品种314B。
     
    超级双季晚稻产量构成与温光因子的关系
    宁金花1,3,陆魁东2,3**,宋忠华1,张艳贵1,周玉1,3
    2015, 34(3):  688-694. 
    摘要 ( 1064 )   PDF (982KB) ( 310 )  
    利用2011—2013年岳优6135超级稻分期播种数据,分析了年际间和不同播期间产量结构的差异性,并基于产量形成期的逐日温度、日照资料,建立了产量结构与温光及其组合的模型。结果表明:同一年份,播期较晚的产量结构相对较差,不同年份之间也有波动;随着播期的推迟,同一播期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异有增大的趋势,最佳播种期是6月中旬至7月上旬;积温与穗结实粒数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当积温达到873 ℃时,穗结实粒数最高;积温、光照与空壳率之间呈“凸形下降”关系,与结实率之间呈“凸型上升”的关系;当灌浆条件同时满足积温700~920 ℃、日照为180 h以上时,超级稻的结实率较高,空壳率较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合理安排播种期、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层厚度变化对稻田能量分配的影响
    刘斌1,2,胡继超1,2**,於琍3
    2015, 34(3):  695-702. 
    摘要 ( 1254 )   PDF (1103KB) ( 309 )  
    稻田土表因存在水层厚度变化和干湿交替,导致垂直方向的能量收支状况发生改变。本文采用逐时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水层、叶面积及气象因子对各能量贡献,并选取典型相似天气以规避能量输入差异、按叶面积划分以规避植冠层结构差异,定量研究了稻田水层厚度变化对稻田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随稻田水层厚度增加,水层储热量也增大,导致水面热通量增大,从而降低了稻田潜热通量,这种作用在水稻冠层稀疏时期尤其明显;在冠层密集时,到达水面的净辐射能量被削弱,水层厚度对潜热通量的调节作用降低;由于稻田感热通量总体较低,水层厚度的变化对其影响小,调节作用不明显;双源蒸散模型模拟揭示,水面潜热随水层深度增加而减少是导致总潜热降低的主要原因,且在水稻冠层稀疏时期表现明显。
     
    基于大尺度因子的小麦白粉病长期预测模型
    于彩霞1,霍治国1,2**,黄大鹏3,姜燕4,吴立1
    2015, 34(3):  703-711. 
    摘要 ( 1168 )   PDF (2108KB) ( 268 )  
    根据1971—2008年全国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资料、1970—2008年大气环流特征量逐月资料及1970—2008年太平洋海温逐月资料,通过因子膨化、空间拓扑分析组合大气环流、海温因子,采用最优化处理、相关分析、相关稳定性检验、因子独立性检验等方法,筛选对小麦白粉病影响稳定、显著、独立的大气、海温因子,分别构建基于大气环流及太平洋海温的全国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率预报预测模型。利用2009—2010年资料对模型进行预测检验,经回代及预测检验,大气环流模型回代检验等级正确率为81.6%,2009、2010年等级预测正确率为100%,模型总体评价正确率为82.5%。太平洋海温模型回代检验等级正确率为78.95%,2009、2010年预测检验正确率为100%,模型总体评价正确率为80%。大气环流模型较太平洋海温模型总体评价准确率略高。
     
    干热风天气对冬小麦生理的影响
    张志红1,2**,成林1,2,李书岭3,彭记永2,方文松1,2
    2015, 34(3):  712-717. 
    摘要 ( 1368 )   PDF (552KB) ( 409 )  
    通过开展干热风气象条件人工模拟,分别在冬小麦灌浆前期和中期进行重度、轻度及无干热风的平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干热风对冬小麦生理机能的危害为灌浆中期>灌浆前期,重度干热风>轻度干热风;灌浆中期重度干热风灾害后第2天,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降低了19.4%~36.6%,蒸腾速率(Tr)降低44.1%~58.0%,气孔导度(Co)降低24.3%~41.7%;其次为灌浆中期轻度干热风,上述各项指标分别减少9.7%~20.2%、28.2%~34.0%和19.9%~31.8%;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和根系伤流量(Gn)也在灌浆中期重度灾害胁迫下降低程度最大,灌浆前期轻度干热风对小麦的胁迫作用不明显;灌浆前期遇干热风天气小麦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可在一定程度内修复,其他大部分时段受损的生理机能不可修复。在气孔导度Co>0.1 mmol·m-2·s-1条件下,干热风灾害对Tr的胁迫程度大于Pn
     
    厚壳贻贝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对Cd和Aroclor-1254胁迫的响应
    彭玲1,曾江宁1,2**,黄伟1,陈全震1,刘晶晶1
    2015, 34(3):  718-726. 
    摘要 ( 1272 )   PDF (915KB) ( 334 )  
    以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为目标生物,研究了不同浓度Cd2+(0.194、0.388、0.775 mg·L-1)、Aroclor 1254 (0.005、0.01、0.05 mg·L-1)单一和复合胁迫对其消化盲囊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和复合胁迫均可导致厚壳贻贝抗氧化酶的活性先升高后抑制。高浓度组(0.775 mg·L-1 Cd2+、0.05 mg·L-1 Aroclor 1254)在单一胁迫第1天时,抗氧化酶的活性即达峰值。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幅度和速率与胁迫物质作用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2)SOD、GSH-Px对胁迫的敏感性高于CAT。(3)各胁迫处理组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均显著升高(P<0.01)。单一胁迫的效应与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4)复合胁迫的效应强于单一胁迫。推测高于环境水平的Cd2+、Aroclor 1254对厚壳贻贝可产生明显氧化胁迫,抗氧化防御系统可以作为海洋环境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监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辽东山区次生林与人工林大型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
    许洪军1,于立忠2,3,黄选瑞1,朱教君2,3,杨晋宇1,2**,高尚林4,王拥军4
    2015, 34(3):  727-735. 
    摘要 ( 1348 )   PDF (772KB) ( 319 )  
    采用陷阱法在地表节肢动物活动高峰期(7—8月)对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和阔叶混交林3种次生林以及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和落叶松(Larix spp.)人工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地表节肢动物5135头,隶属于7纲18目66个类群,优势类群为蚁科(20.4%)、葬甲科(19.5%)、蜣螂科(17.2%)和步甲科(14.5%);地表节肢动物的功能群丰度依次为:腐食性>杂食性>捕食性>植食性;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和地表甲虫群落均显示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胡桃楸林群落结构聚为一类,蒙古栎林和阔叶混交林群落聚为一类;冗余度分析表明,凋落物厚度、植被盖度与树高因子可以解释地表节肢动物及地表甲虫群落差异的85.9%和81.9%。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植被及凋落物状况、人为干扰是影响研究区大型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半散养东北虎繁殖期PAE编码行为谱的构建
    乔征磊1,3**,张洪海2,马建章3,韦钦国4
    2015, 34(3):  736-743. 
    摘要 ( 1307 )   PDF (480KB) ( 382 )  
    2006—2007年,采用全事件记录法、目标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泰山东北虎园半散养东北虎繁殖期的各种行为进行了观察。基于以“姿势-动作-环境”(posture-act-environment, PAE)为轴心,以行为生态功能为依据的PAE编码系统,对半散养东北虎的行为进行分类和系统编码并构建PAE行为谱。研究结果区分和定义了14种姿势、47种动作和98种行为型;并将所区分、命名和编码的所有行为型归类于摄食、排遗、调温、发情、交配、分娩、冲突、育幼、通讯、聚群、休息、运动和杂类等13类;由此构建了基于PAE编码系统的半散养东北虎首个繁殖期行为谱。
     
    飞云江口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董开兴1,2,徐兆礼1,2**
    2015, 34(3):  744-752. 
    摘要 ( 1171 )   PDF (1209KB) ( 296 )  
    根据2010—2011年在飞云江附近海域(27°46′N—27°75′N,120°66′ E—121°01′E)秋、冬、春3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布、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及其与水团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飞云江口附近水域秋、冬、春三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0种,分属于11大类;秋季检出浮游动物9大类42种,冬季检出5大类20种,春季检出8大类34种;调查水域浮游动物丰度在秋、冬之间和冬、春之间有较大变化,秋、冬、春三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221.69、19.52和137.50 ind·m-3;秋、冬、春季种类数近岸较少,外海较多;三季中,秋季浮游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高值区位于调查水域的东南部,其次为春季,最高值出现在飞云江口外海域,冬季为三季最低,最高值出现在调查水域北侧岛群之间;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冬、春季影响总丰度变化最主要的种类,秋季总丰度变化主要受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和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影响;各水团随季节变化此消彼长共同作用于研究水域,对该水域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和群落组成产生相应的影响。
    贻贝养殖海域表底层的鱼类组成比较
    汪振华,梁金玲,章守宇**
    2015, 34(3):  753-759. 
    摘要 ( 1308 )   PDF (618KB) ( 307 )  
    为了解贻贝养殖生境表底层水体的鱼类组成差异,利用2013年11月和2014年2月在枸杞岛贻贝养殖海域采集的鱼类数据,采用多样性和相对渔获率指标结合聚类和排序方法,对表底层的鱼类组成、多样性、密度以及群落格局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鲻(Mugil cephalus)和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为秋冬季贻贝养殖区表层水体的优势鱼类,而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和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分别为底层水体秋季和冬季的优势种;其中小黄鱼在养殖区的表底层皆有较大数量的分布;渔获率上,两季皆呈现表层高于底层的特征,除冬季的丰度渔获率外,其余皆有显著差异;鱼类在养殖区表层水体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皆高于底层;多元分析显示,无论秋冬,表底层的鱼类群落格局皆有显著差异。可见,贻贝养殖设施相当于规模庞大的浮鱼礁系统,在泥质海域建设海洋牧场时,可结合类似浮体结构以增加海域立体养护能力;另一方面,可在养殖区底部增设人工鱼礁,以进一步发挥其海洋牧场效应。
    陕西红碱淖棕头鸥孵卵行为
    汪青雄1,肖红1**,杨超1,刘铮2
    2015, 34(3):  760-764. 
    摘要 ( 1060 )   PDF (492KB) ( 230 )  
    2014年5—6月,应用e-Science信息技术,对红碱淖棕头鸥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孵化阶段昼夜间孵卵节律分别为:孵化前期换孵次数7.88±1.08 (n=39)、5.00±0.89 (n=39),坐巢方向变换27.75±2.04 (n=39)、14.37±1.72 (n=39),翻卵次数27.13±2.02 (n=39)、11.25±1.08 (n=39);孵化中期换孵次数3.11±0.19 (n=65)、1.32±0.11 (n=65),坐巢方向变换23.37±0.91 (n=65)、10.95±0.86 (n=65),翻卵次数21.11±1.11 (n=65)、8.47±0.77 (n=65);孵化后期换孵次数3.17±0.22 (n=42)、0.95±0.05 (n=42),坐巢方向变换20.06±1.46 (n=42)、6.62±0.84 (n=42),翻卵次数22.39±1.78 (n=42)、5.33±0.55 (n=42)。当大风或大雨时,对同一孵化阶段的换孵次数、坐巢方向变换和翻卵次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双亲交替换孵主要集中于04:00—10:00、12:00—14:00等时间段内。孵化后期,亲鸟坐巢时长达到(713.29±40.62) min (n=42)。棕头鸥通过调节昼夜间的孵卵节律来控制卵的温度,以保证昼夜间卵胚胎的正常发育。同时与同域分布繁殖的遗鸥的孵卵节律进行了比较。

     
    茅埏岛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李海宏,江旷,鲍毅新**,王华,任鹏
    2015, 34(3):  765-772. 
    摘要 ( 1512 )   PDF (874KB) ( 304 )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对浙江台州茅埏岛不同生境下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次取样调查,比较了红树林、互花米草和光滩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季节变化。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48种,隶属8门9纲28科,其中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占总物种数的83.3%。用定量取样的密度数据计算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G-F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生境在物种种数和栖息密度上均低于光滩和红树林生境,物种种数在季节上春夏两季高于秋冬两季;从Shannon指数和G-F多样性指数上看,红树林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高于光滩与互花米草生境;红树林间,红树幼林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低于6年生和8年生红树林,而科属多样性高于后两者。生境和季节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马尾松根际土壤提取物的化感作用
    段剑,杨洁**,康金林,喻驰方,涂安国
    2015, 34(3):  773-780. 
    摘要 ( 1401 )   PDF (672KB) ( 372 )  
    林下植被稀少及分布单一是造成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且与林木的化感作用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以马尾松和枫香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检测等技术手段,分析其根际土壤提取物对狗牙根、白三叶、巴哈雀稗和早熟禾的化感作用类型及强度差异。结果表明:(1)1、0.5和0.25 mg·mL-1 3种浓度下马尾松根际土壤提取物对4种受体植物均表现为明显的化感抑制综合效应,在0.5和0.25 mg·mL-1浓度下枫香根际土壤提取物也表现为抑制效应,但这种抑制效应低于马尾松根际土壤,在1 mg·mL-1浓度下却呈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2)马尾松根际土壤提取物主要包括浓度效应不明显(狗牙根)和随浓度升高抑制效应增强(白三叶、巴哈雀稗和早熟禾)2种类型,而枫香根际土壤提取物主要包括低促高抑(狗牙根)、高促低抑(白三叶和早熟禾)和随浓度升高抑制效应增强(巴哈雀稗)3种类型。因此,从化感作用角度探讨马尾松纯林与混交林林下植被组成和分布差异的成因,为解释马尾松林下植被匮乏及分布单一现状、进行林相结构改造和遏制土壤侵蚀提供了新思路。

     
    长期模拟增温对矮嵩草草甸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杨月娟1,4,周华坤1**,姚步青1,王文颖2,董世魁3,余欣超1,4,赵新全1,张灏5
    2015, 34(3):  781-789. 
    摘要 ( 1989 )   PDF (599KB) ( 402 )  
    采用国际冻原计划(ITEX)长期模拟增温试验装置,研究了退化和未退化的矮嵩草草甸上植物化学成分(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土壤环境因子(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模拟增温明显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和3个功能群植物的化学成分含量(P<0.05);在退化的矮嵩草草甸上长期模拟增温,两者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P<0.05),增温增加了植物可直接利用的土壤养分含量,但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含水量均低于其各自对照,增温降低了优良牧草(禾草和莎草)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增加了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牧草消化率;长期模拟增温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化学成分的贡献大小依次是:速效氮>有机质>含水量>速效钾。典型对应分析表明,长期模拟增温进一步巩固了未退化矮嵩草草甸禾草类和莎草类优势牧草的地位,杂类草逐渐衰退;而在退化矮嵩草草甸样地上长期模拟增温,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度下降,加剧了草地退化。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棕壤N2O排放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兰宇,孟军,杨旭,江琳琳,刘遵奇,刘赛男,陈温福**
    2015, 34(3):  790-796. 
    摘要 ( 1263 )   PDF (744KB) ( 346 )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秸秆炭化还田和直接还田对棕壤旱田氧化亚氮(N2O)排放和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设单施化肥(对照CK)、化肥+玉米秸秆直接还田(CS)、化肥+玉米秸秆炭化还田(BC)3个处理,各处理均施用等量化肥。结果表明:(1)各处理土壤N2O排放量差异显著,表现为CK>CS>BC,BC和CS处理分别比CK降低38.9%和24.0%;(2)BC处理N2O排放强度显著降低,分别比CS和CK处理降低35.0%和39.2%,而CS与CK处理N2O排放强度差异不显著;(3)CS和BC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氨氧化潜势,增加土壤pH、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2O排放量与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和氨氧化潜势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硝态氮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
    短期氮添加对东灵山三种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全权1,2,张震1**,何念鹏2,苏宏新3,温学发2,孙晓敏2
    2015, 34(3):  797-804. 
    摘要 ( 1214 )   PDF (1189KB) ( 437 )  
    为了分析氮沉降对我国温带地区森林土壤碳循环的影响,以北京东灵山的阔叶林(辽东栎林)和针叶林(华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氮沉降的方式(10 g N·m-2·a-1,大约5倍于大气氮沉降速率),探讨了不同温带森林土壤呼吸对氮沉降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降低了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而提高了针叶林土壤呼吸速率,但其短期效应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森林类型间,土壤呼吸速率(P<0.001)和生长季土壤呼吸释放总量(P<0.001)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为:辽东栎林>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温度是引起不同森林类型间土壤呼吸差异的主要因素。温度水分双因素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野外条件下3种森林类型土壤呼吸与温度和水分间的关系,解释率约为47%~87%。此外,氮添加可以改变土壤呼吸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氮添加后在较高温度且较低水分情况下,土壤呼吸速率明显上升,此时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更加敏感。实验结果揭示了氮沉降对我国温带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的影响,但其复杂的影响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旱地棕壤CO2排放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杨旭,兰宇,孟军,陈温福**
    2015, 34(3):  805-809. 
    摘要 ( 1090 )   PDF (510KB) ( 376 )  
    通过玉米种植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对旱地棕壤CO2排放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炭化还田均显著增加了土壤CO2的累积排放量,分别高于对照132%和76%;在同等化肥施用条件下,秸秆炭化还田比直接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CO2的累积排放量,降幅为24%。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生物炭的施入起到了良好的CO2减排效果。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秸秆炭化还田相比,秸秆直接还田的效果更为显著。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与污染评价
    张继舟1,吕品1,2**,王立民1,于志民1
    2015, 34(3):  810-819. 
    摘要 ( 1244 )   PDF (1321KB) ( 366 )  
    重金属是危害森林生态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迄今有关大兴安岭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和污染程度鲜见报道。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经典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分析了大兴安岭森林土壤Cd、Cr、Pb、Cu、Zn、Ni、Hg及As含量的空间变异与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8种重金属含量具有中等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在16.67%~35.39%。Cd、Cr、Pb、Zn、Hg、As的块金值/基台值\[C0/(C0+C)\]<25%,其空间变异主要由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变异引起,Cu和Ni的C0/(C0+C)在25%~75%,即非结构性因素人类活动对二者的影响较大。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斑块状、条带状和岛状分布。(2)大兴安岭森林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主要表现为累积的特征。8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其中Cu、Zn、As的最大值超过一级标准,而其他5种元素的最大值均未超过一级标准。(3)地积累指数表明,土壤Cr、Pb、Ni无污染风险,其他5种元素污染风险较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土壤整体质量已经处于轻污染状态。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Cu、Ni、Pb、Cr、Zn、As不具有潜在生态风险,Hg、Cd的部分样点的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Eri值存在生态风险,其中Hg的个别特征点已经达到Ⅲ级(中等风险)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研究区80%的样点无潜在生态风险,20%样点处于一般生态风险水平。

     
    内生真菌短密木霉对茶树修剪叶降解及土壤真菌的影响
    胡雲飞1,2,李荣林1,杨亦扬1,张玥2,黎星辉2**
    2015, 34(3):  820-825. 
    摘要 ( 1197 )   PDF (689KB) ( 371 )  
    通过向盆栽土壤中分别添加茶树修剪叶和无菌水(CK),茶树修剪叶和灭菌短密木霉菌发酵液(BY),茶树修剪叶、短密木霉菌和无菌水(FG),茶树修剪叶、短密木霉菌和灭菌发酵液(BF),研究茶树内生真菌短密木霉菌(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茶树修剪叶的降解作用,同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检测土壤真菌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短密木霉菌后能加速茶树修剪叶软化,提高褐化程度;处理60 d后,与CK组相比,FG处理组中茶树修剪叶纤维素降解率增加了18.16%;而BF处理组相对于BY增加了19.02%。FG和BF处理组中促进木质素降解效应较为明显,30~45 d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加快;与CK和BY相比,在处理60 d后木质素降解率分别增加了12.49%和9.61%。处理前期,FG和BF组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和木质素酶活性要远高于CK和BY;处理后期则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处理60 d后各处理组之间土壤真菌群落数量存在一定差异,但群落结构较相似。可见,短密木霉菌能促进茶树修剪叶的降解,对土壤真菌群落影响较小。
    施肥模式对设施菜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王亚男1,曾希柏1**,王玉忠2,白玲玉1,李莲芳1,吴翠霞1,俄胜哲3,马世铭1
    2015, 34(3):  826-834. 
    摘要 ( 1741 )   PDF (733KB) ( 451 )  
    以甘肃武威长期定位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设定CK(对照)、MNPK(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1/2MNPK(1/2有机肥和无机肥)、M(单有机肥)、NPK(单化肥)等5种施肥处理,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氨氧化细菌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和根际效应均对设施菜地土壤中的细菌、氨氧化细菌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产生影响。施肥模式影响根际细菌、氨氧化细菌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主要种群,但对不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有差异。细菌16S rRNA基因、amoA基因和nirK基因的最大丰度分别出现在M、MNPK和M处理,为每克干土6.60×109、1.85×108和3.49×107个拷贝数,是CK处理的2.74、2.81和3.46倍。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磷含量是影响设施菜地根际细菌、氨氧化细菌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丰度的关键因素。
     
    广义可加模型在R中的快捷实现及蓝藻水华预测分析中的应用
    邓建明1,2,秦伯强1**,王博雯3
    2015, 34(3):  835-842. 
    摘要 ( 2552 )   PDF (979KB) ( 864 )  
    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适用于响应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或非单调的数据分析,近年来在生态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的监测数据,在RStudio集成编程环境下通过R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连接函数、对模型进行筛选以及评估等步骤,运用GAM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微囊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总磷、化学需氧量以及电导率是影响太湖微囊藻生物量的4个关键环境因子。分析过程中,通过自编函数能有效地减少编程过程中的代码输入工作;R+RStudio是高效、快捷的编程环境。

     
    应用GIS和最大熵模型分析秦岭冷杉潜在地理分布
    高蓓1,3,卫海燕1**,郭彦龙1,顾蔚2**
    2015, 34(3):  843-852. 
    摘要 ( 1627 )   PDF (1655KB) ( 352 )  
    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为松科常绿针叶乔木,属国家濒危野生物种。本文利用获取的秦岭冷杉地理分布记录和14个气候指标、3个土壤指标和3个地形指标,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空间分析构建秦岭冷杉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影响秦岭冷杉潜在生境适宜性的主要环境指标为6个气候指标(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1月平均气温、≥0 ℃积温、年干燥度指数和年日照时数)、1个土壤指标(pH)和1个地形指标(海拔)。研究区秦岭冷杉生长的最适宜区面积为19498.87 km2,适宜区面积为32219.61 km2,边缘适宜区面积为51874.76 km2,不适宜区面积为106307.97 km2,秦岭冷杉适宜生长区域狭窄,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甘肃东南部、陕西中南部、四川东北部,湖北西北部和河南西北部,适宜区内次生植被丰富、地形复杂。研究表明,基于最大熵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构建的秦岭冷杉潜在地理分布,可以对我国秦岭冷杉适宜生长区做出科学的区划,为秦岭冷杉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银川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碳吸收与碳排放
    裴银宝,刘小鹏**,李永红
    2015, 34(3):  853-859. 
    摘要 ( 1209 )   PDF (892KB) ( 361 )  
    基于生态经济学、统计学和地理学理论,借助物质流分析法(MFA)和指数平滑法(ES),并以碳汇与碳排放计算结果等为分析数据,对2006—2012年银川市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碳流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银川市碳吸收总量为波动增长,碳排放总量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系统的碳排放量要远高于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生态经济系统碳滞留量过度膨胀。(2)农田和湿地是银川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吸收库。玉米、水稻和小麦的固碳比重较大,人工湿地、湖泊与沼泽的碳储存较多。碳汇空间受非绿色用地挤压,碳吸收量增长缓慢。能源、交通和建筑是银川市三大碳排放源。能源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原煤、原油和天然气消耗上,公路货运和施工建筑碳排放增长迅猛。(3)未来5年,银川市碳吸收预估量每年保持3.96%的增长率;碳排放预估量年均增长1140.92×104 t,预估增速有所下降,碳排放量将会处于高基准、低增长阶段。银川市经济增长的生态成本较高,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较大,发展方式没有实现低碳转型。
    综述与专论
    珠海市水岸线生态敏感性评价
    刘晓南,程炯,李铖**
    2015, 34(3):  860-869. 
    摘要 ( 1397 )   PDF (4848KB) ( 386 )  
    水岸线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度及不当的利用已造成部分岸线出现侵蚀甚至破坏,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水岸线已成为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珠海市为研究区,选取水岸线500 m范围内影响水岸线功能的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距离基本农田距离和距离脆弱生态系统距离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子和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以缓冲区内最大敏感性等级赋值水岸线的综合生态敏感性,使用叠加排序法识别不同敏感区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据此提出不同敏感性岸线的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岸线综合敏感性与岸线缓冲区内各单因子和综合敏感性空间分布类似,整体以不敏感和轻度敏感为主,中度和高度敏感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香洲区和斗门区;(2)缓冲区内各单因子在不同变化范围内,不同生态敏感性等级的面积百分比不同:在坡度为25°~45°、归一化指数>0.45、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等重要、距离基本农田距离300~500 m和距离脆弱生态系统距离<100 m时,中高度敏感区的面积百分比最大;(3)缓冲区内轻度、中度和高度敏感区的关键影响因子分别为:距离基本农田距离、距离基本农田距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距离脆弱生态系统距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4)针对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以及轻度和不敏感岸段,建议分别采取严格控制、限制开发建设以及协调保护的开发利用措施。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苗欣宇,周启星**
    2015, 34(3):  870-877. 
    摘要 ( 1779 )   PDF (522KB) ( 555 )  
    为提高植物修复技术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根据当今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近年来国内外植物修复技术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及其交互作用、土壤与气象因子、植物种类及其根际效应以及栽培措施等方面,系统论述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植物修复效率的主要因素,阐述植物添加剂对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最后指出植物修复今后研究的重点:营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针对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各个因素对植物修复技术进行改良及强化,并合理应用植物添加剂,提高植物修复效率。
     
     
    土壤环境中转基因植物重组DNA持留与水平转移研究进展
    吴元凤1,李刚1,冀国桢1,2,宋晓龙1,赵建宁1,杨殿林1,修伟明1,2**
    2015, 34(3):  878-884. 
    摘要 ( 1336 )   PDF (497KB) ( 316 )  
    基因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HGT)是转基因植物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基因植物重组DNA通过根系分泌、花粉、残体等方式向土壤环境释放。已有研究表明,外源重组DNA很可能被土壤微生物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基因组中,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将造成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改变。本文论述了转基因植物重组DNA在土壤环境中的持留、水平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关检测方法,讨论了转基因植物重组DNA在土壤环境中持留和水平转移的研究重点,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方法,以期为转基因植物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三七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孙雪婷1,2,李磊1,2,龙光强2,张广辉2,孟珍贵2,杨生超2,陈军文1,2**
    2015, 34(3):  885-893. 
    摘要 ( 2144 )   PDF (760KB) ( 473 )  
    三七是中国名贵中药材之一,但其在种植环节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土传病虫害增加、化感物质积累及其自毒作用、土壤理化性状恶变等。以前三七连作障碍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因素对连作障碍的影响及三七病虫害防治,疏于综合分析各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本文总结了作物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了各因素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各因素对三七连作障碍影响指数的评估方法,建议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揭示三七连作障碍形成机制提供参考,并为连作障碍消减提供理论依据。
     
    绿地土壤入渗及其对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伍海兵,方海兰**
    2015, 34(3):  894-900. 
    摘要 ( 1566 )   PDF (514KB) ( 294 )  
    土壤入渗是水分通过地表进入土体形成土壤水的过程,是评价土壤水分调节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土壤入渗理论、测定方法及影响因子;探讨了绿地土壤入渗对城市雨洪消减、地下水补给、污染物净化和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中国城市绿地土壤入渗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绿地土壤入渗的重要作用而中国普遍对其认识不足的现象,提出了绿地土壤入渗研究和应用的四点建议:(1)尽早将土壤入渗作为中国城市绿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技术指标,完善绿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2)加强绿地土壤入渗的基础研究;(3)加大绿地土壤入渗改良技术的应用研究,研发适宜中国应用的绿地入渗改良集成技术;(4)改变传统的绿化工程土壤建设和养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