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ISSN 1000-4890 CN 21-1148/Q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0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1-07-08
上一期
下一期
昆虫生态专栏
斑痣悬茧蜂对斜纹夜蛾不同虫龄幼虫的选择及后代发育表现
陈雯,李保平,孟玲
2011, 30(07): 1317-1321.
摘要
(
2015
)
PDF
(437KB) (
829
)
为探究容性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寄主幼虫的选择性及其子代蜂发育表现的关联,通过双选试验观察了斑痣悬茧蜂(
Meteorus pulchricornis
)对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不同虫龄幼虫的寄生选择,并观察了与子代蜂适合度相关的特性表现。结果表明:斑痣悬茧蜂在4龄与5龄之间未表现出偏好,在2龄和3龄、3龄和4龄之间显著偏好较低虫龄;结茧率在不同寄主虫龄间无显著差异,羽化率随寄主虫龄增大而减小,寄生2、3龄幼虫的子代蜂显著高于寄生5龄;寄生5龄幼虫的子代蜂死亡率比寄生2龄的高2.5倍,比寄生3龄的高5.4倍。寄生3龄幼虫的子代蜂发育历期最短(11.9 d),比寄生4龄幼虫的短6.8 d,比寄生2龄幼虫的短4.7 d;子代蜂体型大小在寄生的寄主虫龄间无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推测,斑痣悬茧蜂在寄生时可能不是根据寄主龄期来评价寄主品质,而是基于寄主体型大小进行评价。
斑痣悬茧蜂对不同寄主密度斑块的选择和最优搜寻行为
杨德松,孟玲,李保平
2011, 30(07): 1322-1326.
摘要
(
1876
)
PDF
(464KB) (
505
)
在圆柱形透明有机玻璃罩内,观察了斑痣悬茧蜂对不同寄主密度斑块的选择和滞留时间,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了寄主密度、产卵次数和搜寻特征对斑痣悬茧蜂在斑块上的驻留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斑痣悬茧蜂对高密度寄主斑块的初次选择次数、访问次数均高于低密度寄主斑块,导致在高密度斑块上具有更高的寄生率;斑痣悬茧蜂在各斑块的驻留时间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斑块内寄主密度和产卵数均对其离开斑块的倾向起消极作用,即随寄主密度和产卵数的增加而倾向于留在斑块上;而寄主密度与产卵数的互作反而对寄生蜂离开斑块倾向具有促进作用,这两种作用可使寄生蜂利用寄主斑块获得最大适合度。
斑痣悬茧蜂的飞行能力和野外扩散行为
黄露,杨德松,李保平,孟玲
2011, 30(07): 1327-1331.
摘要
(
2178
)
PDF
(433KB) (
671
)
为探究斑痣悬茧蜂在野外的寄主搜寻行为,首先利用飞行磨测定了最大理论飞行能力,然后在大豆田进行了两次放蜂试验,通过回收或采集斜纹夜蛾寄主幼虫统计寄生情况,分析了寄生蜂的有效搜寻及其影响因素。飞行磨吊飞测定结果表明,个体起飞次数为14.48次±0.82次,总飞行距离1283.00 m±45.60 m,总飞行时间2374.79 s±89.91 s,平均飞行速度0.54 m·s
-1
±0.004 m·s
-1
,最长的单次飞行时间475.21 s±76.97 s。田间放蜂试验结果表明,在风速≤4.2 m·s
-1
的大豆田中,方位对寄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寄生率随时间延长和离放蜂点的距离增加而显著降低。放蜂的次日寄生蜂可扩散到36 m处。最后,对斑痣悬茧蜂野外搜寻行为特征进行了讨论。
广聚萤叶甲地理种群间交配选择及子代的发育表现
马立彬,李保平,孟玲
2011, 30(07): 1332-1336.
摘要
(
4883
)
PDF
(567KB) (
564
)
为探究分布于我国不同地域的广聚萤叶甲(
Ophraella communa
)种群之间的分化现状,本文对来自南京、长沙和福州等3个地理种群的交配选择行为及杂交后代发育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观察的6 h内南京种群与福州种群间个体发生交配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内雌雄个体间的交配),但南京种群与长沙种群个体间发生交配的概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南京和福州种群的雄性与同种群雌性交配选择次数显著多于与异种群雌性交配的次数,但南京与长沙种群间个体交配的次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个地理种群间个体杂交后代在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等发育特性上与对照(种群内个体自交)无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推测,广聚萤叶甲南京种群与福州种群间在个体交配行为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配前隔离。
豚草和苍耳上广聚萤叶甲的寄主选择和取食量比较
刘晓,孟玲,李保平
2011, 30(07): 1337-1341.
摘要
(
2553
)
PDF
(490KB) (
504
)
为探究豚草与苍耳上的广聚萤叶甲种群是否存在分化,对来自这两种植物上的叶甲(分别称为“豚草叶甲”和“苍耳叶甲”)进行了选择性试验,并测定了其对5种近缘植物的取食量。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群来源不同的叶甲对豚草和苍耳的选择偏好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豚草叶甲更偏好豚草,而苍耳叶甲相对更偏好苍耳。对广聚萤叶甲成虫取食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对不同测试植物的取食量随来源寄主植物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两群叶甲对向日葵的取食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对其他植物的取食量均无显著差异。豚草叶甲对豚草的取食量显著大于对其他测试植物的取食,24 h平均取食量达51.27 mm
2
,而对其他4种植物的取食量无显著差异,均低于40 mm
2
;苍耳叶甲取食豚草的量为52.24 mm
2
(24 h),与取食向日葵和三裂叶豚草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大于取食苍耳和菊芋的量,取食后两种植物的量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苍耳属植物可能是广聚萤叶甲除豚草外的另一潜在寄主植物。
稻鸭共作有机稻田蜘蛛多样性与飞虱数量的季节动态
黄先才,周子杨,孟玲,李保平
2011, 30(07): 1342-1346.
摘要
(
2638
)
PDF
(516KB) (
729
)
为探究有机农田害虫治理途径和方法,对华东中晚稻区稻鸭共作有机稻田以及常规对照稻田(根据杀虫剂施用量不同分为Ⅰ和Ⅱ)的蜘蛛和飞虱数量动态进行了连续2年的全季节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蜘蛛由9~10科组成,Shannon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常规稻田Ⅱ>常规稻田Ⅰ>有机田,而Simpson集中优势性指数均为有机田最高;3类稻田蜘蛛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动态比较一致,在水稻生长的早期,有机稻田中的蜘蛛个体数量低于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则相反。有机稻田中飞虱个体数量的季节波动比较大,而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中飞虱数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有机稻田飞虱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但蜘蛛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有机稻田中蜘蛛个体数量跟随飞虱个体数量变化比较明显,而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则不明显。两年的数据表明,蛛虱比的最低值都出现在有机稻田,而整个生育季节的蛛虱比也为有机稻田低于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研究结果说明,有机作物种植中害虫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生态学治理新方法。
有机稻田埂植物上节肢动物多样性
周子杨,黄先才,孟玲,谢桐洲,李保平
2011, 30(07): 1347-1353.
摘要
(
2931
)
PDF
(523KB) (
810
)
对稻鸭共作有机稻和常规稻田埂杂草、大豆和芝麻上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全季节系统调查, 共采集2纲、12目、76科、172种,其中天敌103种(包括33种蜘蛛, 6种捕食性昆虫和64种寄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64种。结果表明,蜘蛛和天敌昆虫丰富度以有机稻田埂最大,其蜘蛛物种数和个体数是常规田埂的4.5倍以上,天敌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是常规田埂的1.5倍以上。比较田埂植物上昆虫多样性表明,在有机稻田,大豆和杂草田埂上的昆虫物种丰富度最大(71),其次是芝麻(62),而杂草上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大;在常规稻田,大豆田埂上昆虫丰富度(52)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大,杂草上的昆虫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小。有机田埂杂草上蜘蛛和飞虱发生动态有明显的跟随现象,由于喷施杀虫剂防治飞虱,常规田埂杂草上的蜘蛛和飞虱数量都处于较低水平,且没有明显的跟随现象。调查结果说明,有机稻田比常规稻田更有利于天敌的保护,在常规管理模式下田埂种植大豆和芝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结构及多样性
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
2011, 30(07): 1354-1360.
摘要
(
4597
)
PDF
(558KB) (
760
)
为了探明稻鸭共作模式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设置稻鸭共作区、常规稻作区和空白区3个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对早稻生长期间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区主要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类均为园蛛科、微蛛科、狼蛛科和肖蛸科蜘蛛;稻鸭共作区中园蛛科、微蛛科和狼蛛科的优势度指数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在整个调查期间,常规稻作区、稻鸭共作区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总数分别比空白区低1.7%和14.9%;除个别观测时段外,稻鸭共作区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其他两个处理,但并不显著;多样性指数的减少以放鸭下田初期较为明显,随水稻的生长,多样性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稻鸭共作系统中稻飞虱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空间生态位
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
2011, 30(07): 1361-1369.
摘要
(
2553
)
PDF
(623KB) (
639
)
对施用化肥(化肥区)、稻鸭共作(稻鸭区)和无化肥农药(空白区)处理区中稻飞虱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在稻株中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和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区、稻鸭区和空白区分别以球蛛、管巢蛛和跳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为最高,均在0.80以上;稻鸭区中稻飞虱的空间生态位宽度达0.83,比空白区、化肥区分别低5.0%和5.9%;稻鸭共作使得肖蛸、瓢虫、跳蛛、隐翅虫与稻飞虱发生的空间同域性增强,相遇机率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稻飞虱的潜在控制作用,但同时也降低了狼蛛、皿蛛和管巢蛛等与稻飞虱的生态位重叠,削弱了这些天敌对稻飞虱种群的控制潜能;稻鸭共作对天敌在稻株中的发生部位和同域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稻鸭共作可能通过改变稻飞虱及其天敌类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生态位特征等影响稻飞虱种群的发生和数量消长。
濒危植物柄扁桃的传粉者及其访花行为
李俊兰,潘斌,格日勒,方海涛
2011, 30(07): 1370-1374.
摘要
(
2041
)
PDF
(481KB) (
520
)
对濒危植物柄扁桃(
Amygdalus pedunculata
)访花昆虫的种类、访花行为、访花频率和日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柄扁桃的访花昆虫有5目17科19属21种,其中传粉昆虫为3目11科13属15种,主要的传粉昆虫为黑颚条蜂(
Anthophora melanognatha
)、密林熊蜂(
Bombus patagiatus
)、大蜂虻(
Bombylius major
)、黄腿食蚜蝇(
Syrphus ribesii
)及红足隧蜂(
Halictus rubicundus
);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差异较大,活动高峰期彼此交错;黑颚条蜂具有体积大、携粉量大、小花停留时间短等特点,为柄扁桃传粉的效率最高,今后应加强其生物学、传粉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江苏蜻蜓区系及多样性
虞蔚岩,李朝晖,黄成,王倩,李晶
2011, 30(07): 1375-1381.
摘要
(
2205
)
PDF
(648KB) (
919
)
2005—2010年,在江苏一些比较适合蜻蜓生长的水域附近进行了蜻蜓采集,用静观和网捕法记录采集路线两侧各20 m范围内的蜻蜓,鉴定统计后分析其区系成分及多样性。结果表明:江苏地区现有蜻蜓53种,隶属于11科35属;古北-东洋种类较多,有18种,占总数的33.96%;古北界种类相对较少,只有5种,约占总数的9.43%;江苏地区蜻蜓的多样性指数为3.108,均匀度指数为0.782,优势度指数为0.169,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072;南京和连云港地区蜻蜓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集中性指数最低,这可能与这两地生境的多样性相对较高、适宜蜻蜓生存的生境多有关。
气候变暖对我国棉铃虫适生分布区的模拟预测
朱剑,李保平,孟玲
2011, 30(07): 1382-1387.
摘要
(
2177
)
PDF
(811KB) (
767
)
利用DYMEX软件构建生物气候模型并通过ArcGIS进行图形处理,对棉铃虫在我国当前和气温升高后的潜在适生分布区进行了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表明,棉铃虫的高度适生区分布在河南中南部、安徽和湖北北部、江西和福建南部、湖南、广西、广东等华北、华南部分地区,以及陕甘交界处天水地区、川藏交界处巴塘地区等;中度适生区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省份;低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新疆、西藏、青海地区。模拟21世纪末气温升高3 ℃预测,棉铃虫中度适生区北界由营口、北京、石家庄、太原、延安、兰州、巴塘一线北移至沈阳、呼和浩特、酒泉、格尔木、拉萨一线,纬度北移约3°,海拔升高300~500 m;新疆大面积地区由低度适生区成为中度适生区。气候变暖使棉铃虫当前的少部分高度适生区(天水、巴塘等)面积扩大,但也使部分分布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中国台湾、香港和海南地区等)收缩。最后,结合棉铃虫生物学特性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基于GIS的重庆市秀山县白背飞虱空间格局分析
闫香慧,刘怀,何恒果,谢雪梅,肖晓华,刘祥贵,程登发
2011, 30(07): 1388-1393.
摘要
(
2146
)
PDF
(3364KB) (
657
)
根据2003—2009年重庆市秀山县白背飞虱迁入前期的田间调查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传统空间分布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县白背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结果表明:2003—2009年的白背飞虱种群在全县范围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格局;反向距离插值图显示,不同年度聚集中心和聚集程度是变化的。总的分布格局是,秀山县中部平坝地区的官桥、官庄、平凯镇发生较重,7年的调查数据中有4年的聚集中心位于此;而周边三沟两岔地区发生相对较轻,只有2007年聚集中心位于南部,2008年的聚集中心位于东部,2009年聚集中心位于北部和西部。
赤松毛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高立杰,高宝嘉,侯建华
2011, 30(07): 1394-1397.
摘要
(
2032
)
PDF
(448KB) (
583
)
采用ISSR技术分析了泰安徂徕山、青岛胶南、朝阳凌源和葫芦岛绥中4个赤松毛虫地理种群的分子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葫芦岛地区赤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种群间有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相关性分析表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年均温度、年均湿度呈一定的正相关,而与所处纬度相关关系不显著;各种群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与海拔梯度呈正相关趋势。
栽培型和野生型黄花蒿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杀螨活性比较
杨振国,张永强**,丁伟,秦培元,罗金香
2011, 30(07): 1398-1402.
摘要
(
1916
)
PDF
(407KB) (
669
)
研究了野生型和栽培型黄花蒿叶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栽培型和野生型48 h的LC
50
分别为0.295和0.567 mg·ml
-1
,以栽培型的杀螨毒力较高;对2种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野生型最终分离出19个馏分,栽培型分离出17个馏分,其中野生型的第11馏分与栽培型的第13馏分的杀螨活性在2.5 mg·ml
-1
,处理48 h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与其他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将杀螨活性较好的馏分进行毒力测定得出,处理48 h,野生型馏分11的LC
50
为0.120 mg·ml
-1
;栽培型馏分10、12和13的LC
50
分别为0.144、0.163和0.117 mg·ml
-1
。表明栽培型黄花蒿叶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优于野生型。
森林冠层食叶昆虫取食水平的定量方法与研究进展
王晓伟,姬兰柱,王绪高,安琳莉,燕丽波
2011, 30(07): 1403-1410.
摘要
(
4919
)
PDF
(527KB) (
905
)
森林冠层叶片被取食水平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异性。本文论述了定量冠层昆虫取食水平的研究意义和方法,分析了各类取样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国内相关研究案例进行了评述。本文将定量冠层食叶昆虫取食水平的研究方法区分为针对绿叶样品的方法和针对落叶样品的方法。对冠层内绿叶的取样包括破坏性采叶法和原位连续观测法,依据取样技术又可分为基于地面的取样技术和基于冠层的取样技术。针对落叶样品的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林分内的凋落叶进行系统性采样、测定叶面积缺失比例、继而评估林分尺度上冠层昆虫取食水平的方法。文末提出了与森林昆虫取食相关的3个重点研究领域。
研究报告
不同温度及盐碱环境下盐地碱蓬的萌发策略
管博,栗云召,于君宝,陆兆华
2011, 30(07): 1411-1416.
摘要
(
2738
)
PDF
(588KB) (
698
)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优势种盐地碱蓬在不同胁迫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策略,分别在不同温度、盐度、碱度以及海水原溶液条件下,进行了室内萌发实验,并且测量了其幼苗体内的Na
+
和K
+
含量。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积温和最低温度分别为24.57 ℃·d和0.62 ℃,最适发芽温度为20 ℃~35 ℃,在温度5 ℃~40 ℃下均表现出较高的发芽率而且5 ℃~35 ℃下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盐地碱蓬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当盐浓度达到500 mmol·L
-1
时,发芽率均高于50%,并且在100%海水溶液浓度下发芽率也能达到38%,高盐条件下未萌发的种子转移到淡水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复萌率。盐地碱蓬幼苗体内Na
+
含量随盐度(NaCl溶液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而K
+
含量在该盐度下差异不显著;幼苗体内Na
+
、K
+
含量在高碱度(200和300 mmol·L
-1
NaHCO
3
)中均显著低于其在低碱度(100 mmol·L
-1
NaHCO
3
溶液)中的含量,说明碱胁迫对幼苗生长产生了显著性影响;Na
+
、K
+
含量均随着海水溶液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此,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的广温性、高耐盐性、高盐环境中的种子高存活率以及幼苗的较强的耐盐能力是盐地碱蓬种群在黄河三角洲适应滨海盐碱湿地复杂环境的主要生存策略。
盐胁迫对四季竹细胞膜透性和矿质离子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顾大形,陈双林,顾李俭,可晓,庄明浩,李应
2011, 30(07): 1417-1422.
摘要
(
2251
)
PDF
(598KB) (
830
)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NaCl浓度(0(CK)、1‰、2‰、3‰、4‰、5‰和6‰)处理45 d对四季竹叶片脱落率和细胞膜透性以及立竹器官K
+
、Na
+
、Ca
2+
和Cl
-
等矿质离子的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2‰ NaCl处理对四季竹叶片脱落率和离子渗漏率无显著影响,3‰~6‰ NaCl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脱落率和离子渗漏率,四季竹的盐胁迫伤害随土壤盐浓度的增大而加剧。随着Na
+
、Cl
-
在四季竹立竹各器官中的显著增加,竹根、竹秆、竹枝K+含量逐渐下降,Ca
2+
含量变化较小,并且K
+
、Ca
2+
在竹根、竹秆中的向上选择性运输能力逐渐减弱。由于竹叶在低浓度(1‰~2‰)和高浓度(3‰~6‰)盐胁迫下分别对Ca
2+
和K
+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收能力,随盐浓度的增大,竹叶K
+
含量迅速升高,Ca
2+
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这对维持竹叶的营养平衡和正常生长具有重要意义。3‰~6‰ NaCl处理时,Na
+
、Cl
-
-在竹叶中的浓度显著高于立竹其他器官,不仅降低了竹叶的渗透势,有利于水分的向上运输,而且四季竹还可以通过叶片脱落的方式降低体内的盐分含量,减轻盐离子毒害。
麻疯树根边缘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镉对其活性的影响
梁剑,刘小文,唐琳,徐莺,王胜华,陈放
2011, 30(07): 1423-1428.
摘要
(
2273
)
PDF
(854KB) (
838
)
以麻疯树为试材,采用悬空气法,探讨麻疯树离体根边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重金属镉(Cd
2+
)对根边缘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麻疯树根边缘细胞大多数呈椭圆型,少数成弯曲的长条型;根长为15 mm时,边缘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存活率)最大;根冠果胶甲基脂酶(PME)酶活性随着根的伸长有所降低。镉对麻疯树根边缘细胞产生明显毒害,随着镉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边缘细胞的活性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凋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
曾昭霞,刘孝利,王克林,曾馥平,宋同清
2011, 30(07): 1429-1434.
摘要
(
2208
)
PDF
(597KB) (
683
)
对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区3种原生林——青檀(
Pteroceltis tatarinowii
)林、白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is
)林和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林与3种次生林——圆叶乌桕(
Sapium rotundifolium
)、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
)和黄荆(
Vitex negundo
)的凋落物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及凋落物吸水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八角枫林的凋落物储量(3.3 t·hm
-2
)最大,其次为圆叶乌桕和枫香林(3.2和2.9 t·hm
-2
),青檀林最小(1.8 t·hm
-2
)。不同林型的凋落物持水量大小依次为八角枫>白花檵木>黄荆>圆叶乌桕>枫香>青檀。青檀、白花檵木、枫香、圆叶乌桕、八角枫和黄荆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01%342%、224%、253%、288%和328%。凋落物的持水量及持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增长。6种林型中,白花檵木林凋落物的吸水速率最大,黄荆、青檀和八角枫次之,而圆叶乌桕和枫香较小,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综合比较得出,研究区次生林凋落物的持水量大于原生林,但原生林凋落物的持水率与吸水速率大于次生林,可见原生林凋落物的累积更具生态水文意义。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林外草地太阳辐射比较
李麟辉,张一平,谭正洪,宋清海,罗有勇
2011, 30(07): 1435-1440.
摘要
(
2386
)
PDF
(543KB) (
685
)
太阳辐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为探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太阳辐射观测数据,对林外草地、林冠上的太阳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年、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辐射的季节变化因随植被的变化而与林外草地辐射有所差异。森林有效辐射占总辐射的比率、反射率均低于林外草地,导致净辐射占总辐射比率高于后者。与我国各地的辐射分配率相比,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净辐射占总辐射比率较高,反射率较低。总辐射与相近纬度同植被类型的鼎湖山、鹤山相比,分别高207.7和357.5 MJ·m
-2
,这对生长在海拔2200 m以上、温凉潮湿环境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来说,显得异常重要。
2010年春季干旱对石林喀斯特植物群落的影响
俞筱押,李玉辉,黄金,李才库,李纯,段文娟
2011, 30(07): 1441-1448.
摘要
(
2945
)
PDF
(572KB) (
765
)
研究干旱对退化喀斯特植被影响是治理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或石漠化的基础。为了解2010年春中国西南特大干旱对喀斯特植被的影响,于2010年5月采用记名计数交叉样线法调查了云南石林3种自然恢复植物群落(滇青冈林、栓皮栎林、灌丛)和5种人工恢复植物群落(云南松林、原土旱冬瓜林、客土旱冬瓜林、圣诞树林、墨西哥柏林)。选用气象要素距平指数分析此次干旱的特征;用受旱率、死亡率分析植物群落和物种的受旱程度;用受旱(死亡+萎蔫)物种数及其植株数、耐旱(存活)物种数及其植株数、群落(受旱+存活)物种数及其植株数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来评估极端干旱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特大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程度深的特点。8种群落的平均死亡率、受旱率分别是25.1%和30.6%,不同群落的受旱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极端干旱后,自然恢复群落的更新层仍维持了物种结构;人工恢复群落差异较大,原土旱冬瓜林、云南松林基本未受影响,墨西哥柏林受到一定影响,客土旱冬瓜林、圣诞树林物种结构基本被破坏。极端干旱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喀斯特植物群落的径级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人工恢复群落结构变化大且耐旱性总体上弱于自然恢复植物群落。因此,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必须选择合理的物种和恢复方式。
青海湖流域典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武彦朋,陈克龙**,张斐,曹广超,刘志杰,苏茂新
2011, 30(07): 1449-1453.
摘要
(
2412
)
PDF
(682KB) (
537
)
通过2009—2010年青海湖流域的样地实测数据,研究了不同尺度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典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小尺度上(群落内和群落间)表现为线性正相关、负相关,在大尺度上(区域)则以单峰相关为主。沼泽草甸和高寒草甸的物种丰富度随生产力的增加而降低,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的物种丰富度随生产力的增加而增加。在整个研究区内则表现为单峰型相关。研究还表明,研究区群落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65~585 g·m
-2
·a
-1
,物种丰富度为2~9种;生产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
黔西北喀斯特土壤种子库季节动态及种子库对策
唐樱殷,谢永贵,余刚国,吴春平,刘崇欣,毕宁,沈有信
2011, 30(07): 1454-1460.
摘要
(
2136
)
PDF
(653KB) (
621
)
采用野外样线取样与温室萌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省西北部喀斯特区域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季节动态与种子库对策。实验共检测出130个物种,种子库密度变动于541~11180粒·m
-2
,草本种子的密度和物种数远大于木本种子。采样时间和地点对土壤种子库平均物种数和密度有显著影响。各群落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平均物种数都在4月达到最高,除草地外在12月下降到最低,草地在8月下降到最低。各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密度都在4月达到最高,8月、12月以及次年5月的密度差异不显著。至少两种种子仅存在于1年中某些时段的短暂性土壤种子库类型和两种种子在全年的土壤种子库中都存在的持久性土壤种子库类型。植物的种子库对策是物种本身固有的生活史对策,但某些物种的种子库对策可能受干扰历史及微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种子数量上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动态。
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固沙植物群落土壤硝化活性
张颖,李伦,曹成有
2011, 30(07): 1461-1466.
摘要
(
2243
)
PDF
(593KB) (
512
)
选取26年生的小叶锦鸡儿、山竹岩黄蓍、差巴嘎蒿、小黄柳和樟子松5种典型人工固沙群落及不同生长年限的小叶锦鸡儿群落为研究对象,对群落土壤养分、酶活性和硝化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6年生的小叶锦鸡儿群落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4种植物群落;小叶锦鸡儿群落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和硝化活性最高,小黄柳群落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土壤脲酶和蛋白酶分别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小叶锦鸡儿群落土壤养分、酶活性和硝化活性逐渐升高,其中有机质、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与生长年限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青海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
郭建阳,廖海清,张亮,汤智,吴丰昌
2011, 30(07): 1467-1472.
摘要
(
2096
)
PDF
(513KB) (
738
)
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青海湖沉积柱中16种美国EPA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TPAHs)的垂直分布状况,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0~20 cm沉积柱中TPAHs的含量为495.1~1172.5 ng·g
-1
,随沉积年代的更新TPAHs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这与珠江口和东海沉积柱中的记录基本一致,但明显不同于发达国家同类研究的结果。青海湖沉积物PAHs以2~3环(包括萘、苊、苊烯、芴、菲和蒽)为主,其含量平均占沉积物中PAHs总量的(72.4±8.9)%。青海湖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自长距离的大气传输,家庭燃煤与木材的低温燃烧是其主要来源,高温燃烧过程释放的PAHs(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贾俊英,张丽莹,云兴福
2011, 30(07): 1473-1478.
摘要
(
2791
)
PDF
(2784KB) (
679
)
为探讨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是否有化感作用及其化感作用强度的大小,采用蒸馏水、乙醇、丙酮作为浸提剂,获得西芹种子的浸提液。用生长速率法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西芹种子的水、乙醇、丙酮浸提液都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作用,浓度越大化感作用越强;50 mg·ml
-1
浓度的3种浸提液处理后144 h时与对照相比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蒸馏水浸提液为31.1%,乙醇浸提液为49.6%,丙酮浸提液为57.5%;乙醇、丙酮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大于蒸馏水浸提液。
一株多菌灵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林秀,侯振安**,赵思峰,谢磊,李会杰,李谟志
2011, 30(07): 1479-1483.
摘要
(
4708
)
PDF
(539KB) (
563
)
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葡萄园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多菌灵降解菌XJ-H,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16S rDNA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聚类分析等鉴定菌株XJ-H为巴西固氮螺菌(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多菌灵降解菌XJ-H可利用多菌灵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将其接种在600 mg·L
-1
多菌灵的无机盐培养基中,11 d时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95.6%,平均降解能力为52.2 mg·L
-1
·d
-1
。
敌百虫对中国花鲈的毒性效应
朱友芳,洪万树
2011, 30(07): 1484-1490.
摘要
(
5376
)
PDF
(2048KB) (
847
)
为了给中国花鲈(
Lateolabrax maculatus
)病害防治提供根据,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敌百虫对中国花鲈鱼苗和幼鱼的急性毒性,检测了幼鱼肝脏的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测定了暴露在不同浓度敌百虫中幼鱼的红细胞总核异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敌百虫对中国花鲈鱼苗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76、3.02、1.74和1.58 mg·L
-1
,安全浓度为0.14mg·L
-1
;对幼鱼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96、6.15、3.98和2.89 mg·L
-1
,安全浓度为0.58 mg·L
-1
。濒死的中国花鲈肝脏组织有溶解性坏死灶。幼鱼在不同浓度的敌百虫中暴露48 h,随着敌百虫浓度的升高GSH含量先下降后恢复再下降;MDA含量先上升后恢复;各组SOD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CAT活力先下降后恢复;GPT活力维持在低水平;GOT活力在1.35和2.70 mg·L
-1
实验组下降;AChE活力先下降后略回升。GSH和MDA含量以及CAT、GPT、GOT和AChE活力对敌百虫胁迫敏感而SOD活力则不敏感;幼鱼在敌百虫浓度为1.45 mg·L
-1
的实验组中暴露96 h,其红细胞的总核异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05);在0.73 mg·L
-1
实验组中暴露96 h,红细胞的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05)。
重金属在珠江口海域两种腹足类动物组织中的分布与累积
田磊,张大文,黄小平
2011, 30(07): 1491-1496.
摘要
(
2229
)
PDF
(595KB) (
966
)
通过测定珠江口海域典型腹足类动物习见蛙螺(
Bursa rana
)和棒锥螺(
Turritella bacillum
)各组织器官中重金属(Cu、Zn、Pb、Cd和As)的含量,研究了腹足类动物重金属的组织分布及累积模式。结果表明:肠与肝脏重金属累积模式差异较大,腮在两种螺累积重金属的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性腺是重金属在螺体的重要累积器官;人体通过食用习见蛙螺和棒锥螺肌肉摄入的重金属虽未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出的最大容许摄入量,但重金属联合毒性的潜在危害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中国主要流域河蚬[
Corbicula fluminea
(Müller, 1774)]形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周会,刘丛强,闫慧,丁文慈,王兵,江伟,赵彦龙
2011, 30(07): 1497-1503.
摘要
(
2995
)
PDF
(5531KB) (
875
)
双壳动物形态变化是适应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机制可能存在差异。河蚬是一种底栖双壳类动物,原产东南亚,现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本研究采集了我国江、淮、黄河和西江等主要流域的河蚬样品,进行了三度空间尺度分析,以认识壳体形态的区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和西江上游等高山与峡谷地区河蚬的相对高度、圆度和凸度均小于黄淮、汉水流域和西江中下游等低山和平原地区。水流速度是造成这种形态适应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流速的增加使河蚬向相对长、矮和扁的方向发展,这种形态利于个体在底质中固定下来而不被水流冲走;而缓慢的水流使河蚬向相对宽圆的方向发展。环境温度、水体化学与河蚬形态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表明二者对河蚬形态的影响不明显。上述结果不仅有助于认识双壳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而且对我国的河蚬养殖和捕捞也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的关系
周媛,石铁矛,胡远满,高畅,刘淼
2011, 30(07): 1504-1512.
摘要
(
3171
)
PDF
(4081KB) (
865
)
以沈阳市三环作为研究区域,基于QuickBird、Landsat/TM遥感影像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陆地表面温度(LST)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定量分析了LST与NDVI在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及空间关系。结果表明:LST和NDVI具有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LST与NDVI平均值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多重比较发现,LST和NDVI在两两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不同;LST与NDVI相关性的显著程度受空间尺度的影响,LST与NDVI的相关性随空间尺度变化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再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MODIS植被指数的藏北高原植被物候空间分布特征
游松财,宋春桥,柯灵红,刘高焕,钟新科
2011, 30(07): 1513-1520.
摘要
(
2530
)
PDF
(4271KB) (
936
)
基于非对称高斯拟合算法重建了2001—2010年的MODIS EVI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2001—2010年各年藏北高原植被覆盖的关键物候参数(生长季峰值、返青期、枯黄期及生长季长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藏北高原植被覆盖的物候参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植被生长季EVI
max
、物候返青期及生长季长度均表现出从东南到西北过渡的水平地带性与东南高山峡谷区的垂直地带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对于不同地表覆盖类型,EVI
max
、返青期、生长季长度均呈现农林混合区>林灌区>草甸>草原>荒漠草原的特征,枯黄期除农林混合区较迟外,其他4种地表覆盖类型时间接近;对于不同气候区划,植被生长季EVI
max
、返青期、生长季长度表现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递变规律;研究区内植被物候受地形影响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生长季EVI
max
降低、物候返青期推迟、生长季长度减小。
基于遥感和GIS的天津建成区扩张特征及驱动力
李明财**,郭军,熊明明
2011, 30(07): 1521-1528.
摘要
(
2999
)
PDF
(8649KB) (
817
)
城市地域时空扩张特征是表征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测量指标。利用1987—2006年4期TM(或ETM)影像资料,获取了天津市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析了天津市建成区的扩张过程、扩张方向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06年天津市中心城区基本上被建设用地所占据,建设用地达到全区面积的82.0%,而环城四区建设用地也占到了24.9%;1987—2006年,天津市建成区扩张非常明显,近20年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9.1%,2001—2006年是天津市建成区扩张最明显时期,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耕地和水域;1987—2006年天津建成区主要以市内六区为中心呈外向型方式扩张,但总体上空间重心转移方向为东南;经济增长是建成区扩张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源于GDP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用地的扩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城市空间扩张有指向性作用;人口增加也加剧了建成区扩张,但主要通过经济的发展对建成区扩张起作用;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津市扩张的格局和规模。
辽宁省5—9月降水日变化特征
张运福,严晓瑜,赵春雨,王颖
2011, 30(07): 1529-1534.
摘要
(
2091
)
PDF
(2612KB) (
826
)
基于1994—2008年逐年5—9月辽宁省52个气象台站的逐时降水数据,应用逐时降水量、逐时降水频次、逐时降水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降水4个指标对辽宁省降水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5—9月降水量和降水频次都呈现双峰型的日变化特征,峰值区为14:00—17:00和2:00—8:00;降水强度日变化呈现单峰型,峰值区位于14:00—17:00;各时次降水量与降水强度平均相关系数为0.8,与降水频次相关系数为0.5,降水量变化与降水强度关系密切,受降水频次影响较小;短时降水降水量和频次对总降水量和总降水次数的贡献较长持续时间降水的大,且短时降水多发于14:00—19:00,长持续时间降水主要出现于2:00—9:00。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栗云召,于君宝,韩广轩,王雪宏,王永丽,管博
2011, 30(07): 1535-1541.
摘要
(
2041
)
PDF
(3551KB) (
867
)
以1989、2000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和E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实地考察校正,分析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的演变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受水盐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湿地的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规律性变化。1989—2000年,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湿地面积的年变化率为-0.3,动态度为3.1,而在2000—2009年,其年变化率为-1.8,动态度为5.1,表明自然湿地面积变化情况有所加剧。对湿地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黄河水情是自然因素中最重要的方面,部分自然湿地亚类之间存在相关性;养殖池、水田建设等人为因素与自然湿地的减少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灌草地减少则与居民和工矿建筑用地增加有密切关系。
综述与专论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廖谦,沈珍瑶
2011, 30(07): 1542-1550.
摘要
(
1954
)
PDF
(509KB) (
1056
)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水平的提高,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非点源污染由于具有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模拟过程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已成为当前水环境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围绕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的不确定性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及其不确定性来源,着重讨论了模型结构、参数和输入信息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指出定量分析非点源污染的不确定性,获取影响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关键因子,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非点源污染的预防和管理,对于提高非点源污染研究水平和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水环境质量时空分异的影响因子
贾慧慧,王俊坚,高梅,魏建兵,曾辉
2011, 30(07): 1551-1557.
摘要
(
2197
)
PDF
(622KB) (
691
)
湿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是湿地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并构建了湿地水环境质量时空分异的影响因子分类体系,并对不同因子的湿地水环境效应研究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结果显示,自然因子是湿地水环境演化的背景约束因子,人为活动主导下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湿地水环境劣化的主导因子。采用工程和管理措施,遏制湿地水环境劣化趋势,是湿地管理的核心任务,但其衍生的负面效应应当引起关注。现阶段湿地生态系统水环境时空演化特征及成因研究工作缺乏整体性和集成性,综合影响因子构建和景观生态特征的湿地水环境效应研究是该领域研究工作逐步走向综合和集成的重要环节。
方法与技术
环渤海地区NDVI拟合方法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马宗文,许学工,卢亚灵
2011, 30(07): 1558-1564.
摘要
(
2435
)
PDF
(5114KB) (
666
)
人类活动频繁剧烈的环渤海地区生态和环境压力很大。基于2000—2005年1 km分辨率的SPOT-VGT NDVI及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土地利用、交通等数据,应用全局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环渤海五省市NDVI与海拔、坡度、气温、降水量、人口密度、GDP密度、土地利用程度、距城市距离、距主要道路距离等9个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显著提高,拟合优度从不足0.3提高到0.7以上。NDVI的正向最敏感影响因素主要是海拔、气温和降水,对海拔因素敏感处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长白山以南低山丘陵区、燕山东南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带、渤海湾西南部平原地区;对气温因素敏感处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和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对降水因素敏感处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太行山北部山区和张北高原地区。反向最敏感因素主要是人口和GDP密度,广泛分布于除河北南部、鲁西北和鲁西南的环渤海地区。
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东海银鲳食性
彭士明,施兆鸿,尹飞,孙鹏,王建钢
2011, 30(07): 1565-1569.
摘要
(
2986
)
PDF
(563KB) (
693
)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东海银鲳(
Pampus argenteus
)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以期探讨东海银鲳可能的食物来源。结果表明:东海区银鲳平均碳(δ
13
C)和氮(δ
15
N)稳定同位素比值分别为-18.22‰、8.16‰,其可能摄食饵料的δ
13
C值变化范围为-17.33‰~-21.58‰,差值为4.25‰,δ
15
N值变化范围为3.89‰~7.96‰,差值为4.07‰;东海银鲳可能的食物来源主要为箭虫、虾类、水母类、头足类、仔稚鱼和浮游动物等,其中箭虫为主要可能的食物来源,其贡献率为24%~78%,平均贡献率为57%;银鲳可能摄食的其他饵料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虾类、水母类、头足类、仔稚鱼、>1000 μm浮游动物、500~1000 μm浮游动物和100~500 μm浮游动物,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1.8%、8.4%、7.1%、5.0%、4.9%、3.2%和2.6%。由以上结果可知,银鲳是一种广食性鱼类,其饵料种类较多,碳和氮的来源均较为复杂。
研究简报
橡胶种植与饮水短缺:西双版纳戈牛村的案例
周外,吴兆录,何謦成,陆春,杰敏
2011, 30(07): 1570-1574.
摘要
(
2045
)
PDF
(450KB) (
897
)
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橡胶引起的负面生态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方法分析了景洪市戈牛行政村的橡胶种植与饮水短缺问题。结果表明:橡胶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长与村寨人畜饮水短缺是同步的;2009年因收获橡胶产品的水资源消耗量为1995年的3.4倍;52.7%的村民认同橡胶种植导致饮水短缺,但只有5.4%的村民自愿减少橡胶面积以缓解水资源问题。有必要强化研究橡胶树生产胶汁的水分消耗,以及如何调动橡胶种植者参与解决橡胶种植的水生态问题。
人工巢箱中大山雀和褐头山雀的繁殖比较
程成,梁伟,张子慧
2011, 30(07): 1575-1578.
摘要
(
5831
)
PDF
(392KB) (
674
)
2009年3—7月,在北京小龙门森林公园悬挂人工巢箱,对大山雀(
Parus major
)和褐头山雀(
P. montanus
)的繁殖进行比较研究。野外共悬挂100个巢箱,其中19巢(19.0%)被大山雀、11巢(11.0%)被褐头山雀进驻,总利用率为30.0%。同域繁殖的大山雀和褐头山雀在窝卵数、孵化期上有极显著差异(
P
<0.01),其中大山雀的窝卵数(8.21枚±0.25枚,
n
=19)极显著大于褐头山雀(6.18枚±0.23枚,
n
=11),而褐头山雀的孵化期(14.22 d±0.44 d,
n
=10)极显著长于大山雀(13.17 d±0.83 d,
n
=12)。两者在卵重、卵大小、出雏数、雏鸟出飞数上无显著差异(
P
>0.05)。大山雀的繁殖成功率(27.0%)和营巢成效(63.2%)均显著低于褐头山雀(54.5%和100%)(
P
<0.01)。表明大山雀可能采取高产卵数、低存活率的繁殖对策,而褐头山雀的繁殖策略则可能为低产卵数、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