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5): 1601-1613.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5.024
邵献状1,2,李春林2,常禹2*,熊在平2,刘志华2,陈宏伟3
SHAO Xianzhuang1,2, LI Chunlin2, CHANG Yu2*, XIONG Zaiping2, LIU Zhihua2, CHEN Hongwei3
摘要: 研究林火情势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的空间非静态性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林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为合理制定林火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点格局分析、冷热点分析、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探讨我国林火情势的空间格局;利用全局泊松回归模型(GPR)和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GWPR)方法,分析影响我国林火情势格局因素的空间非静态性。结果表明,GWPR模型变量回归系数的四分位距大于GPR模型的两倍标准误,林火情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关系具有空间非静态性。GWPR模型的拟合效果(离差、AIC值、AICc值、变异可解释度)优于GPR模型,考虑空间非静态性可以提高模型拟合效果。我国林火发生频数主要影响因素是道路密度和森林覆盖率,我国过火面积主要影响因素是NDVI、道路密度和森林覆盖率;这些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空间非静态性,不同地区主导林火情势的环境因子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因地制宜地制定林火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