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3): 736-744.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3.019
吴兴澳1,2,侯满福1,2*,刘雨婷1,2,汪洋1,2
WU Xingao1,2, HOU Manfu1,2*, LIU Yuting1,2, WANG Yang1,2
摘要: 林下植物是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1代和2代桉树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样方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桉树林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并利用方差比率(VR)、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了物种间的联结性。结果表明:(1)1代和2代桉树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相似度较高,共有物种以先锋种和抗干扰性强的种类为主,但物种的优势度发生了明显变化,1代林灌木层和草本层重要值最大的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和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在2代林中分别被桉树(Eucalyptus urophylla)和热带鳞盖蕨(Microlepia speluncae)替代;(2)从1代林到2代林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但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规律,其中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大但灌木层的差异不明显;(3)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灌木层物种间的总体联结性由显著正联结转变为不显著负联结,草本层物种的总体联结性保持显著正联结但联结性减弱;正联结种对比例减少,物种趋向于负联结。桉树连栽对林下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产生控制性影响,使种间联结减弱,但潺槁木姜子、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热带鳞盖蕨等部分种类重要值及形成的正联结种对数量保持稳定、较高或在二代林中迅速增高,在维持桉树人工林下生物多样性中具有重要意义。揭示林下物种组成并分析其种间关系为认识人工林林下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