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4, Vol. 43 ›› Issue (10): 3211-3222.doi: 10.13292/j.1000-4890.202410.017
钟味蓉,魏雯*
ZHONG Weirong, WEI Wen*
摘要: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国土尺度上的系统工程,关键区域识别是将规划落到实践中的前提。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综合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连通度评价、InVEST模型与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结果表明:(1)大理州生态源地共筛选出源地30个,一、二、三级源地分别为11、10、9个,呈中西部多东部少,东部破碎化。(2)生态廊道共62条,通过优先级计算,一、二、三级廊道分别为8、16、38条。(3)识别出夹点1341处,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呈破碎化,需要进行保护与整合;生态障碍点共111处,主要分布于东部城市建设区域,需要进行不同策略的人为修复。(4)将待修复区域按等级分为核心生态修复区与重要生态修复区,按特征分为洱海水鸟栖息区、廊道贯穿区与农田保护修复区,并提出“一屏、四片、三区、多廊”的生态安全优化格局。本研究综合形态学与生态学原理,充分考虑人工与自然因素,构建大理州生态安全格局,对大理州关键修复区域进行识别与分析,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更加精细的补充,以期为大理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