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静, 余克服. 大规模白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9): 2227-2240. |
[2] |
员浩帆, 张颖, 徐文斌, 孟伟庆, 冯剑丰. 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评估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2): 493-503. |
[3] |
崔涛, 李悦, 孔范龙, 王森, 赵燕. 基于生命周期与多准则决策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优选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2): 3055-3065. |
[4] |
唐志伟, 周文涛, 王勃然, 钟康裕, 熊瑞,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垄厢栽培对水稻根系特性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2): 3961-3969. |
[5] |
朱凤婷,李奥,于晓曼,孟博,白金衡,王厚鑫,刘鸣达,马殿荣.
有机与常规培肥模式生产水稻的碳足迹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33-2241. |
[6] |
马铭婧,郗凤明,王娇月,尹岩,常莎莎.
高炉渣CO2矿化利用技术的生命周期碳排放与成本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2097-2105. |
[7] |
杜军,周刊社,次旺顿珠.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表土壤冻结天数时空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21-1129. |
[8] |
吕广动, 黄璜, 王忍, 梁玉刚, 张印, 马微微, 陈璐, 周晶, 高静. 紫云英还田耦合稻鱼共生对双季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57-4067. |
[9] |
方雪东, 秦明广, 展茗, 刘志辉, 韩玉玲, 唐岚岚. 双季稻系统周年内早稻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86-3693. |
[10] |
郑华斌,陈其敏,陈元伟,李波,张炎胜,唐启源.
节水减氮对再生稻和双季稻周年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23-2029. |
[11] |
彭术,张文钊,侯海军,王华,陈安磊,魏文学.
氮肥减量深施对双季稻产量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153-160. |
[12] |
庞蕊1,2,刘敏1,2,李美玲1,徐兴良1*.
土壤碳排放组分区分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8): 2327-2335. |
[13] |
于雯雯1,2,3,张东菊1,3,邹欣庆1,3,刘培廷2,高继先2,贲成恺2,郭仲仁2,汤晓鸿2,袁健美2,张虎2*.
海州湾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丰度的季节变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5): 1339-1349. |
[14] |
刘伟妍1,韩秋影2*,唐玉琴3,孙西艳2.
营养盐富集和全球温度升高对海草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1087-1096. |
[15] |
徐胜,付伟,平琴,何兴元*,陈玮,吴娴,苏丽丽,黄彦青.
气候变化对树木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266-3272. |